只有聰明人才配學數學?

企業開始復工,可是孩子們還沒有開學,繼續接受網課的洗禮。網課不僅僅在“折磨”老師和學生,也在“折磨”家長。

下了網課,孩子作業遇到難題開始求助家長,可是家長們哪裡還記得起當年學過的知識?

只有聰明人才配學數學?


相信各位家長面對作業,尤其是數學作業,都不禁懷疑自己當年是如何畢業的?

只有聰明人才配學數學?


只有聰明人才配學數學?


不可以用方程,因為是小學數學還沒學,家長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去推導。

只有聰明人才配學數學?


小學一年級數學

如果說這種水平你還能混過去,家裡有高中生的,徹底完蛋。

只有聰明人才配學數學?


當年學的數學徹底還給了老師,家長和學生都在懷疑,這數學搞這麼難,有意義嗎?

日常生活能會算明白就好了,那些什麼函數倒數幾何就是用來難為人的吧。

但是數學不好吧,現在日常聊天還會被懟。

只有聰明人才配學數學?


只有聰明人才配學數學?


想當年數學卷最後一道求證大題,我一直覺得那不是我該碰的。

只有聰明人才配學數學?


上了大學,我有幸不學高數了,但是室友是經濟學專業卻要去上高數課,每次都能聽到她考試前並不是瘋狂刷題,而是求神拜佛。

只有聰明人才配學數學?


高數三幻神

然而,數學從古至今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學科,老一輩的人總在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很多在大家眼裡非常高大上的科技領域,乍一看是和物理化學生物之類的沾邊,其實背後都有數學思維在支撐。

這次疫情,不只是在一線的醫護在努力,背後很多企業和個人也在後方做出自己的貢獻,疫情爆發後,很多疫情地圖上線,各種健康碼和健康情況上報也幫助基層人員減少人工排查負擔。

阿里達摩院在AI自然語言領域刷新了世界紀錄,而最近,阿里達摩院也在開展自己的全球數學競賽。

只有聰明人才配學數學?


2018年高考作文中通過給戰鬥機裝護甲的問題,順便科普了數學中一個經常提到的概念“倖存者偏差”。

只有聰明人才配學數學?


原型事件是,二戰時期,美軍想要給戰鬥機裝上護甲用來保護飛行員,減少墜機事故。但是考慮到油耗重量等綜合因素,只能給某些部位裝上護甲。

當時軍方請了很多數學家來幫助分析,通過彈孔,大家發現飛機機身彈孔最多,引擎最少。

只有聰明人才配學數學?


軍官們認為應該給中彈最多的地方加護甲,可是數學家瓦爾德卻認為應該給中彈最少的部位加。

瓦爾德認為,引擎中彈少是因為很多飛機在引擎中彈後很少能返航,所以大家看到的都是引擎收到傷害比較小的飛機。

這就是“倖存者偏差”的來源。

作為一個數學家,瓦爾德的數學思維讓他自然而然能考慮到別人考慮不到的事情,雖然我們在平時總喊口號,什麼思考問題要全面不要忽略細節,但是實際做事的時候還是丟了一些細節。

在瓦爾德眼中,就是一個集合事件。

只有聰明人才配學數學?


瓦爾德注意到了墜毀飛機,而軍官們只看到眼前的返航飛機。

買基金的朋友也聽過一個東西叫基金孵化,基金在發售前先內部運作一段時間,然後再向公眾發售。這個時候的數據都非常好,因為人家只把好的給你看,不好的不會公佈出來。

還有就是炒股的股民也經常會按照以往的走勢來判斷,瘋狂all in後賠的上天台吹風。這就是缺少數學思維導致看問題太片面。數學家們連萬分之一的因素都會考慮。

那我們普通人日常如何運用數學思維進行工作呢?難道刷幾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只有聰明人才配學數學?


當然不是,日常我們可以用反證法來處理工作。什麼是反證法,簡單說就是一個問題,如果你不能證明你是對的,你就當你是錯的,然後倒退一步步回去看看中間過程有沒有出現差錯。

拿目前最應景的疫情舉例子,為什麼我們大家現在還要戴口罩,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周圍的人是否被感染。

既然我們無法驗證周圍人是否感染,那就當周圍人都被感染(舉例子,當然不可能都感染,那也太恐怖了),然後我們嚴格的執行防護措施,復工以後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不聚餐、講話保持距離,線上開會代替線下開會等。

只有聰明人才配學數學?


如果大家直到國家出官方通知疫情結束的時候沒人被感染,證明自己周圍的人是安全的,那關於身邊都被感染的猜想就是錯誤的;

如果中間出現了一些感染者,那就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所以說千萬不要放鬆警惕啊,防護措施不能鬆懈)。

平時在工作中,如果你不知道自己這麼做對不對,別人也沒法給你建議的時候,先繼續做,晚上空閒的時候反證一下,如果自己是錯的呢,然後倒推回去。

反證法,有利於大家能在空閒時候思考到白天自己工作中沒有注意到的細節,讓“思考問題要全面”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落到實處上。

養成數學思維不是一蹴而就的,各位富友有興趣可以去看看相關的書,豆瓣亞馬遜上都有推薦(當然若您入坑高等數學,為我國數學事業添磚加瓦的時候請注意自己的髮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