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黑幫往事

1、14K


1949年春,國民黨敗局已定,內部高層一方面在準備撤退一事,另一方面也在安插撤退以後的“暗樁”。保密局負責人毛人鳳授意下屬秘密聯絡兩廣一帶的洪門組織,為國民黨撤退鋪路。

而葛肇煌是負責這項任務的最佳人選,他有兩重身份,一是軍統的一個小頭目,二是廣州地區洪門“護法”。

葛肇煌是在1934年當上了國民革命軍第93師的連長,1942年加入軍統,並立下赫赫戰功。

香港黑幫往事

葛肇煌


1943年任軍統西江獨立行動大隊長,1944年暗殺汪偽政府廣東省長陳耀祖,1945年搗毀日本支持的“五洲華僑洪門西南本部”的洪門組織,其後他將本部易名為洪門忠義會,受軍統指揮。

此時接到命令的葛肇煌,通過自己的幫會背景和軍方背景,將一些小的幫會改組合併為“洪發山忠義會”,總部設在廣州市寶華路 14號,所以對外也稱“十四號”。

不久廣州解放,葛肇煌作為敗軍之將,帶著自己手下兄弟偷渡到香港。

而此時的香港可謂魚龍混雜,港英政府、本地幫派、國民黨敗兵、大陸湧入的難民、各種勢力的特務等都想要在香港這塊彈丸之地立足。

這也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難民潮,港英政府當時便把這些敗兵難民安置在摩星嶺公民村。

而在當時的香港,擁有不少偏激的也很有勢力的左派力量,他們想把這些已經繳械的蔣軍殘部攆出香港,因此時常去摩星嶺難民區挑起事端。而這些手無寸鐵但經歷了無數血戰的亡命之徒也不是好惹的。終於在1950年,這些亡命之徒和香港左派學生演變成了一場大規模的流血衝突。這場衝突,讓港英當局最終做出了一個決定,把十多萬蔣軍殘部和他們的家眷遷往調景嶺,集中安置。

調景嶺難民營的條件十分艱苦,這些難民中不乏有曾經的達官貴人或叱吒風雲的將軍,但不管曾經怎麼樣,現在大家都同在社會的最底層。這裡沒人管沒人問,新的秩序只能靠拳頭建立起來。

香港黑幫往事

曾經的難民營


而住在這裡的敗軍難民當中,有個叫馬鶴凌的人,他妻子在難民營產下一子,成了難民營裡最小的難民,他們給這個小嬰兒取名叫馬英九,日後成為了臺灣地區的領導人。

為了生存,這些國軍敗兵開始抱團結社,抵禦“外人”的欺負。此時葛肇煌將其原部“洪發山忠義會”改名為14K,為了掩人耳目,取廣州市寶華路 14號和國民黨的英文KuoMinTang首字母K之意。

14K最初是以國民黨殘兵為基地,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和軍事素養,所以很快便在香港打下了地盤,再加上後來葛肇煌通過機緣巧合結識了在臺灣的毛人鳳,毛人鳳希望葛肇煌在香港繼續“黨國”事業,於是“14K”自認洪門正統,宣稱效忠國民黨,在這種政治抱負之下,使得14K更加迅速的壯大起來。

14K在香港搞出的最大動靜是1956年的“雙十暴動”,此時葛肇煌已病逝,其子葛志雄雖為龍頭老大,但幫會內部已開始分裂,葛志雄只是名義上的老大。

14K是外來勢力,稱其為“猛龍過江”不為過,但還有另一句話叫“強龍不壓地頭蛇”,這個“地頭蛇”就是香港最大的本土黑幫“和”字頭。

2、 “和”字頭


香港黑幫往上要追溯到清代的“洪門”,後改稱“三合會”,取“洪”字的三水共合之意。

孫中山也用洪門的興起,來表明他“驅除韃虜”的民族主義理念:“洪門者起於康熙時代,蓋康熙以前,明朝之忠臣烈士,多欲力圖恢復,誓不臣清,捨生赴義,屢起屢蹶,與虜拼命,然卒不救明朝之亡。迨康熙之世,清勢已盛,而明朝之忠烈亦死亡殆盡,二三遺老見大勢已去,無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義根苗,流傳後代,故以反清復明之宗旨,結為團體,以待後有起者,可借為資助也,此殆洪門創設之本意也。”

香港淪為英殖民地後,經濟開始繁榮起來,通商、港口等條件使得前往香港做工的人也越來越多,這些人多是苦力,其中多數來自內地靠近香港一帶的地方,同鄉或同地區的人自然要相互照顧,逐漸就形成了各個幫派,幫派之間常常相互爭搶生意,發生械鬥是家常便飯。

當時的港英政府也懶得管這些打架搶生意的事情,只要不鬧出人命就行,這使得幫派間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規矩,以暴力手段來爭取自身更多的權益,

於是各種各樣的幫會在民間生長出來,“義興公司”是個同鄉會,主要吸納潮州、海南和福建等地來港的人;“東字會”主要是東莞人;“青年國術社”是潔淨局的工人組織,也就是很多環衛工人一起練功夫;“全”字號主要是油麻地一帶的艇戶和小商販;“勝”字號是客家人的幫會; “聯” 字號是海軍船塢工人;“中和堂”則是日後 “和”字號的前身。

當時香港幫會眾多雜亂 ,1909年勇義堂堂主“黑骨仁”出面號召各幫會要團結起來,要有組織有紀律。於是召集了香港第一次洪門大會 , 黑骨仁也被推舉為香港洪門的“開山祖師”,由於黑骨仁是正宗的洪門成員,他做了“開山祖師”之後便把內地洪門幫會的儀式和等級制度在香港幫會中傳承下來。

這次大會確立了香港洪門的六個職級,老大稱 “香主” ,往下依次是二路元帥、紅棍、 紙扇、草鞋,最低級的普通馬仔叫 “四九仔”。後來潮州幫的“義興公司”在“紙扇”和“草鞋”之間增加了“五虎將”職位。

同時這次大會決定在各堂口名稱前加一 “和”字,取以和為貴之意 , 形成既獨立又聯合的“和”字頭三合會,比如“洪勝會”改叫“和洪勝”,“勇義堂”改叫“和勇義” 。

“和合圖”可謂“和”字頭的鼻祖,1884年由東莞人賴明忠(又稱盲忠)所創。1930年時,從和合圖裡獨立出來一個新的幫會,這就是日後香港三個最大黑幫的“和勝和”。

“和”字頭幫會遍佈香港每個角落,各自劃定地盤,在香港淪陷的日子裡,不少黑幫投靠日本,人,搶奪百姓救濟糧,協助日軍建立慰安所,幹了很多壞事。

日軍投降後,香港各大幫派已經基本劃定了勢力範圍,比如旺角地區由“和安樂” 控制,深水埗是“和勝和”的地盤,中環歸 “和合圖” ,銅鑼灣則是“新義安”隻手遮天。

3、新義安


向前是軍統頭子戴笠的心腹之一,在抗戰勝利之後,向前便得到軍令,潛伏進香港從事間諜活動。軍統本來和黑社會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香港的黑社會也不例外。

香港黑幫往事

向前


向前潛伏到香港後,由於有軍統背景,便成了有潮州幫背景的“義安工商總會”的龍頭老大,聽命于軍統,從事間諜活動。

1947年,“義安工商總會”因涉及三合會活動而被港英政府取消了社團註冊。於是向前便將該組織改名為“新安公司“及其分支“永安公司”,俗稱的“新義安”。

新義安因有軍方背景,且本來就是本地潮州幫為基地,勢力非常龐大。而向前本人有十三個兒子,他在1953年被港英政府驅逐出境去了臺灣,後來病死在臺灣,離港後向前便把新義安的事務交給他大兒子向華炎(綽號“四眼龍”)打理。

向華炎作為新義安第二代龍頭,坐了四十多年,在他手上,新義安迎來了巔峰時期,成員最多的時候達到20萬人。

向華炎平時斯斯文文,他父親向前去臺灣時,向華炎也才二十一二歲,而他同父異母的兄弟當中,有一個那年才四五歲,他這個弟弟雖然不太受父親待見,但後來的名聲卻是向家兄弟當中最大的,這就是向華強,向華強在理財經商方面有過人之處,再加上家庭背景的關係,向華強對整個香港娛樂圈影響頗深。

向華強作為商人,自己也客串了不少經典角色,比如《賭神》中那個面無表情的“龍五”。1992年,向華強與張國榮出演以四大探長為題材的電影《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飾演主角藍江(原型為“四大探長”之一的藍剛),第二年憑藉該電影獲得了第12屆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香港黑幫往事

向華強扮演的龍五


而也就在向華強出演這部電影的同一年,一個筆名叫“牛佬”的人開始連載一部叫《古惑仔》的漫畫,後來被拍成電影,影響力非常之大。這部漫畫便是以香港三合會為背景創作的故事,而其中男主角所在的幫會“洪興”,原型便是“新義安”。

新義安五虎之一的“灣仔之虎”陳耀興,據說便是漫畫男主角陳浩南的原型。

4、保護傘


向華強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飾演的藍江,其原型叫“藍剛”,他和呂樂、韓森、顏雄當年並稱為“四大華人探長”。

1956年10月10日,香港施政衛生局的兩名徙置事務處職員把深水埗一座樓上貼的標語和青天白日旗撕去。而這一天正好是“中華民國國慶日”,港英政府這這一舉動激怒了很多國民黨在香港的人員。特別是14K這種以國民黨殘兵為基地的黑社會,和港英政府發生對峙,引發騷亂和暴力衝突,這次事件便是前文提到的“雙十暴動”。

最後暴亂在11月14日平息,總共最少造成60人死亡,300人受傷,超過1000人被捕,當中部份人被逮捕釋出境後選擇前往臺灣。

而直到這次事件發生後,港英政府才意識到黑社會在香港已經成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但對黑社會的保護傘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黑社會和警方及政界的利益關係早就盤根錯節的交融在一起,當時香港流傳這樣一句話:“警察管黑社會,黑社會管治安。”

“四大華人探長”中,呂樂位居第一,他便是當時香港黑社會保護傘的代表人物。呂樂號稱“五億探長”,“五億”是傳聞中呂樂的身價,這筆錢當時足夠買下大半個九龍。

香港黑幫往事

呂樂


1920年呂樂出生於廣東,後來全家偷渡去香港。1940年呂樂加入香港警隊,從普通警員做起,因表現優異一路直升,1958年做到新界總華探長,次年又升任港島及九龍總華探長。在港英政府的體制內,呂樂已經是華人在警隊能夠達到的最高職級,僅次於英籍總警司。

呂樂黑白通吃,建立了一套地下“秩序”,如何貪汙、如何分配以及警方與黑社會的關係,都在呂樂建立的這一套地下秩序中運作。

後來劉德華主演的《五億探長雷洛傳》非常詳細的描述了呂樂的生平,但呂樂本人卻很不滿,原因有三:1、劉德華拍完全片,始終未到臺灣拜會呂樂本人;2、片中把顏雄放到和呂樂平起平坐的地步,呂樂認為有違事實;3、劇中雷洛在街頭向小販收保護費,呂樂認為這是對他的汙衊。警察怎麼會這樣收,跟乞丐差不多。至於怎樣收,他則合上眼閉上嘴保持緘默。


香港黑幫往事

劉德華飾演的雷洛


呂樂和向華炎的岳父呂六是叔侄關係,也有說是叔祖輩關係的。總之呂樂和向華炎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新義安之所以能在“和”字頭的本地幫會和訓練有素的國民黨軍14K等幫會中迅速崛起,這和呂樂或多或少也有些關係。

呂樂有個心腹下屬名叫曾啟榮,他主要的工作便是收“黑錢”。曾啟榮不僅曾擔任香港軍裝警署署長,還是著名足球隊員,香港警察足球隊教練,香港華人足球聯誼會執行委員,後來他生了一個和他同樣有踢球天賦也喜愛踢球的兒子,取名叫曾志偉。

但在香港警界中,也並非全是如呂樂之輩,比如當時提拔藍剛的曾昭科。

曾昭科1947年畢業於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經濟學部。曾任香港警務處助理警司、警司、高級警司、總警司,香港警官學校副校長。大學時代,曾昭科接觸左傾思想,熟讀由德文翻譯過來日文版《資本論》。

後來曾昭科定居廣州,於1978年復辦的暨南大學擔任外語系教授、系主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董事會名譽主席,先後獲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1984年獲廣東省六屆人大增選為省人大常務委員會副主任。

除藍剛之外,曾昭科當年還提拔過一個叫曾雲的人,曾雲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曾蔭權,後來成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另一個叫曾蔭培,是香港前警務處長。

1974年,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對香港政界和警界的貪汙行為開始動手,呂樂等人或出境逃往或被革職查辦,短短數年內,香港便躋身全球最清廉地區之列,在“透明國際”180個國家和地區排名中位居第十二位,在亞洲則僅次於新加坡。

5、大圈幫


50-70年代末,中國內陸正值特殊時期,從內陸有許多人偷渡逃往香港。這些人大多是有鬥爭的經驗,好勇鬥狠,不講黑道規矩,又是捱過餓吃過苦的難民,所以在和香港本地或已經逐漸本地化的黑幫鬥爭中,往往如亡命徒一般。這些從內地逃難來到香港的青年被稱作“大圈仔”或“大圈幫”。

大圈幫只是一個統稱,其中有很多不同的幫派,比如“六七幫”、“湖南幫”等,他們不同於香港一般的三合會組織,沒有堂口也沒有嚴格的等級制度,準確的說更像一般的犯罪團伙。

比如悍匪葉繼歡,就是大圈幫的代表性人物。葉繼歡是廣東汕尾人,多次在香港搶劫作案,被捕後又越獄成功。

香港黑幫往事

葉繼歡


1991年開始,葉繼歡重出江湖,連環打劫觀塘物華街五間金鋪、深水埗兩間金鋪、旺角彌敦道金鋪。在搶劫物華街五間金鋪的時候,葉繼歡及其同夥只是用了十分鐘時間,平均兩分鐘打劫一家金鋪,逃走路線乾淨利落,在與警方對峙的時候,他鎮定地當街舉起AK-47步槍射擊,香港警方曾一度將葉繼歡列為頭號通緝犯,懸紅一百萬港元通緝他。

在1993年打劫旺角彌敦道金鋪的時候,他在繁華的彌敦道鎮定地當街舉起AK-47步槍親自把風,這個場面被一位市民拍攝下來,當晚在香港電視的新聞被播放出來,這個場面讓他出盡風頭,至今在很多網上視頻都能看到。

香港電影《樹大招風》中,任賢齊所扮演的悍匪原型便是葉繼歡。

香港黑幫往事

任賢齊飾演葉繼歡


6、黑幫的土壤


香港天生具有黑幫生長的土壤,可謂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其一、香港以前是英國在遠東的殖民地,英國作為宗主國,殖民地在其眼中就是一個向國內輸送財富和資源的“工廠”,所以英國政府對香港的發展並不會如國內一般重視,更看重的是香港為國內輸送的經濟利益。這是英國政府的政策根本,只要黑社會不影響到自己國內的經濟利益,那英國政府是不太理會殖民地人民的生活的,黑社會也就可有可無,所以“反黑”的力度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執法並不徹底。

其二、香港的經濟是二戰之後,以中國大陸為腹地,作為一個重要的通商貿易港口而建立起來,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有貿易就有結算,又成為一個重要的結算金融中心。中國曆代幫會,比如青幫、紅幫、袍哥會等,最初都是由碼頭、港口等勞工組成,這些人處於社會最底層,時常受到上流社會的壓迫,為了抵抗壓迫,他們團結在一起來保護自己,逐漸演變成現代的黑幫。

其三、香港人口的基石是來自於內地,再加上本土、境外等人口,魚龍混雜,各自以“地域”為圈層抱團,相互間難免發生衝突。且香港社會貧富懸殊巨大,各階層之間矛盾叢生,這時候黑社會的形成是從根本上是為了保護自身、爭取權益。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香港黑社會逐漸國際化,在歐美國家也生根發芽,可以說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三合會,三合會也成為華人黑幫的代名詞。

1957年,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刑事部,將從前的有組織及嚴重罪案調查科及反三合會行動組合併為“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英文:Organized Crime and Triad Bureau,縮寫:OCTB,俗稱O記,主要負責打擊香港的黑社會犯罪。但黑社會仍屢禁不止,甚至更加壯大。

隨著中國內地改革開放的開始,及《中英聯合聲明》確定香港迴歸的時間,80年代開始,香港社會、經濟、政治都在發生巨大變化,香港黑社會也在組織上,從傳統的組織結構、森嚴的等級制度向幫中有派、各自為政、簡化等級轉化,在管理方式上,從嚴格的幫規幫法向公司企業的管理模式轉化,這是香港黑社會落寞的開始。

而真正的分水嶺是在97迴歸之後,懾於中國政府對黑社會的一貫政策以及在此之前的統戰工作,香港黑社會部分領頭人物移民海外,部分中高層轉型經商,當然還有部分尋找不到“出路”的人繼續黑社會“事業”。

7、香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黑社會也喜歡稱他們的世界為江湖,人不滅,江湖不絕。

向前於1975年病死於臺灣,葛肇煌1953年病死於香港,呂樂後來一直被香港警方通緝,2010年死於加拿大,葉繼歡2003年在監獄中結婚,2017年因癌症病死。

曾經對也好、錯也罷,都隨著時間一起老去,最終化為塵土。香港黑幫作為一個必然產物,又在特殊的時期發展壯大,以其為背景的黑幫電影,作為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深深的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

我們這代人在香港黑幫電影中看到了小馬哥、陳浩南等有情有義的英雄,或多或少在自己的身體裡留下了種種烙印,而又有許多人在這些“英雄”的影響下迷失了自我。

在曾經黑幫橫行的時代,香港也未曾放棄過自己,如今百年滄桑下的香港依舊美麗動人,令人心向神往。

作為中國大地上一顆璀璨耀眼的明星,香港應當搭上中國這輛高速發展的列車,再造奇蹟,這才是香港該有的精神,不應墮落、不懼浮沉。


香港黑幫往事


部分參考文獻:

陳啟文《調景嶺:十萬國軍殘部的難民營》

武雲溥《香港黑社會發展秘史》

彭幫富《香港黑社會組織的現狀與趨向》

趙國玲、李強《香港有組織犯罪現狀分析》

博漢仕、李勁華《執法、社會經濟與政治變遷中的香港三合會之演變》

《黑社會組織與香港治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