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难道不是越老越值钱吗

人们将挖到的古代器物,称之为古董,它们不仅是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通常也是珍奇物品。

然而在收藏市场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古董并非越老越值钱。一只唐代的瓷碗多则几百元,精品的也不过上千元,而明清瓷器少则数千元、上万元,青花、斗彩瓷更是可以卖出亿元的天价


高古瓷卖出“鸡肋价

昨日,在汉口香港路古玩市场的一家瓷器店,一名藏家花了400元钱挑走了两件宋代瓷碗。

“古董,古董,不是越古老的越值钱吗?”记者询问盘瓷器的芦老板,她指着一面墙的瓷器说,这都是唐宋时期的高古瓷,没有一件卖价过千元的,摆了几周也卖不完。而一只明清的瓷器,动不动就卖几千块一件。

“为什么呢?”

“为什么?品相不好看呗,你看青花瓷多漂亮。这些年都是这个样子,高古瓷就是卖不出价。”她说,现在高古瓷太便宜了,市场上的老板们都不大收货了。“当然,高古瓷中,来自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的,能卖出好价钱,但五大名窑瓷的数量极少,一年也碰不到几件。”

古玩,作为一种商品,它的特质集中表现在两点:一点是古,具有历史重负的沧桑感,往往这些东西,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最好见证;另一点是有文化,有品味,具有艺术性。具有了这两大特点才能成为珍贵的古玩。

一件古玩的价格高低,比如宝石玉器,它的价值主要看珠宝本身的材质。而瓷器、铜器、书画由于有人工参与的雕、刻、画,技术条件决定了它的艺术水平,而市场价格就体现在艺术价值上。

所以说古董是不是越老越值钱?这其实是不一定的。这要从很多方面来考虑的比如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炒作价值、数量、材质以及保存是否完好等等。例如唐朝时期的某个普通人用过的瓷器和康熙用过的瓷器,结果显而易见的。因此古董的价值有并不一定是越老越值钱,要综合给方面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