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怎麼看待人的善與惡的?

合肥漢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老祖宗的話是非常有道理的,是經過歷史的考驗流傳下來的真理!

善惡之分就應該涇渭分明。善就是善,惡就是惡,沒有什麼可能、也許之類的東西。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都會顯示出其教養與素質,無論他的外表經過了怎樣的偽裝,那些發自內心的東西,依然會掩飾不住的表現出來。

善良是做人的底線,是一種精神。雖然看不見摸不到,但是一個善良的人會讓人覺得溫暖,會讓人願意靠近。善良的人都是厚道人,他們不虛偽做事,不矯情做人。他們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做事不怕吃虧。他們從不指責別人,從不炫耀自己。他們懂得感恩,知恩圖報。他們樂於助人不求回報。他們的善是刻在骨子裡的,不用刻意卻處處為善。

而惡人則不同,他們自私貪婪,唯利是圖,沒有好處的事從不去做。他們與人共事只考慮自己的得失,不顧他人不顧大局。他們看不得別人的好,想方設法的讓別人吃虧。他們謊話連篇,口不擇言。他們損人利己,無情無義。可笑的是他們往往都會把自己包裝成善良的樣子,虛情假意,口蜜腹劍。有很多人一不留神就會被他們所迷惑,分辨不出善惡,吃虧上當。

有時候一個人並沒有做什麼大奸大惡之事,我們往往覺得可以原諒,以後會好,其實我對此是表示懷疑的。事實是我們在姑息養奸——小孩子偷竊,我們總是在原諒他,教育他,一直到這個小孩子長大後變成了大盜,這個時候我們才知道自己錯了,可是已經晚了……這種事情不勝枚舉。

所以我認為對善人要報以善舉,讓行善之人感受到善良是通行證,是正知正見,是有善報的,走到哪裡都受歡迎。。。反之對待惡人就要有雷霆手段,讓其無處容身,人人喊打,要讓惡人惡行徹底消失。

願這世上善心善念遍佈每個角落。


觀察後有話要說


最近在我身邊發生了一件事:

  • 我媽在自家門口被人撞了。撞她的人是我家鄰居的岳父。他岳父送完東西到他家,然後開車在我家門前掉頭(因為我家在路旁邊,可能他岳父覺得地方大點,好掉頭)。
  • 我媽當時正與我姐,姐夫在家門口乾活。我那個鄰居當時也在場。他岳父剛把車掉轉頭,腳可能踩錯了油門。車猛地朝我媽他們衝過,我媽年紀大了,躲閃不及被撞倒了。
  • 我鄰居他全拳負責,二話不說,把我媽請救護車送到醫院。他時不時對醫生詢問我媽的病情,對我媽噓寒問暖。買這買那,以至於醫生都把他當成我媽的兒子。
  • 鄰居也有一家五口人,全靠他維持,生活也並不富裕。雖說責任不在他,但他一手包攬,沒有任何怨言。這讓我看到了人世間的善。幸好我媽沒什麼大礙,只是腳部韌帶損傷,不能走路,只能回家慢慢修復。不然,也將害苦了鄰居一家。
  • 如果人人都像我那鄰居那樣,出了事,勇於負責,有擔當,世間也就少了許多紛爭,社會也將更和諧。
  • 好了,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了,下期見!

藍雨頤


如果用幾句話概括的話,就是:所做所求為別人,為眾生,是奉獻,是善。所做所求為自己,為回報,是自私,是惡。

比如說:有一群強盜,經常下山去打家劫色,有位武人在得知情況以後,為了這一方的百姓能有個安穩的生活,召集一群高手,上山滅了強盜,他雖然是殺人兇手,但卻是為了大家,這就是善。

在比如,有一財主,平常並不行善,而本縣縣官缺席之時,為了讓眾人選拔他當上縣官,就隔三差五的開倉放糧,去迷惑百姓,以此得到百姓的支持,然後成功的當上了縣官,這是有目的善,如果只是為了求個名,只是偽善而己,但他是為了當縣官,這不是善,這只是惡人的手段。



修心人家


人性複雜嗎?一點都不復雜。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人性的本質就是自私。善與惡只是達到這個目的手段。人的一切行為都是以自私為前提的。所謂的慈善,也是自私的。只不過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私而已(道德優越感)。社會輿論把一個人的物質付出,稱為‘善’。但他也得到了一個精神上的回報(假如沒有這個精神優越感,他還會幹這事嗎?)。

社會輿論把一個人的物質索取,稱為‘惡’。難道他們的心裡不也想幹這事嗎?人的痛苦之處,就是活的太虛偽。要麼就大大方方做一個壞人。要麼就老老實實的做一個好人。


看破紅塵的書生


其實不管你做好事,還是做壞事,都是由內心出發的。都是你自己的慾望,不管怎麼說都是因為對自己有利才去做。哪怕什麼幫助他人,無私奉獻,你是在物質上奉獻了,但是你在精神上也有很大收穫,你做這些好事還不是要對的起自己的良心啊之類的麼?所以啊,個人覺得人真的是自私的,只是有時候自私了自己還不知道而已。

那人性本善還是本惡一直以來就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古今中外有很多人都在在思考這個問題。有人一輩子積德行善但作過一次惡事,那該說他是善還是惡呢?有人一輩子窮兇極惡但屈指可數地行過一次善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評價他呢?古人亦有人性善惡之不同觀點,譬如孟子和荀子的人性善惡論。

又如老子說萬物生於有,而有生於無。人也是萬物之一。由虛無到有質有形有了善惡之分,其實善惡本同根同源只是人為將其命名罷了,老子說有名萬物之母,如同人們熟知的萬物的陰陽兩面,少了哪一面任何事物都得消亡重歸於虛無,所以人之初即是虛無狀態應無善無惡。


農夫老嶽:2020.03.16.


農夫老嶽


怎麼看待人的善與惡?

個人觀點如下:

一個人的善與惡,無法僅從一個人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喜好與憎惡,人會對每個所喜歡的人或物施於善意,對於憎惡的人卻難以做到!

這個就像小學的一篇課文,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課堂上,老師在講臺課桌上放了一個楊桃,讓所有人畫出看到的楊桃。課文中的“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但當老師讓所有同學坐到我的位置時,大家都看到了“我”所畫出的五角星。

這就像是一個人的善與惡,每個人的感知、體會不同,接收到的信息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也不能只看到一方面,就去評判一個人的善與惡,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公平的!

在這世上,有太多的愛恨難分,善惡難辨!當然,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默默心聲默默說


我憎恨惡,但也不敬佩善,甚至於瞧不起崇善守道的人,這都是我的真話。我以為善固然是美德,可它慣惡養惡就不是美德了,準確地說美德還應該包括對惡的鬥爭精神,見義勇為的美要比忍讓惡行的德更讓我實際敬佩。善往往是弱而膽小的代稱,一個人若心靈上強到不把惡人放眼裡身體壯到一拳能把惡人打倒,那他還用假借善的名義忍讓謙讓惡人嗎?其實我們心裡全明白善和惡是一對死敵,可往往善和惡一交手就叫我們失望,其實它不是打不過惡,是太懂事理了,而這個事理又是道德綁架過的,自古道德倡導君子禮義讓人,你還手就證明你不配做君子了,不配做君子也就配不上善的美譽稱號了,而事實是那個惡對手被你慣出來了,養成了更大膽兒,知道善捱打不還手更敢變本加厲的作惡了。我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啊,但我堅持認為善其實是假說,惡倒是真為,善很大比重虛偽極小成份真誠,因為人性虛偽才會認同善好,就像畫家達利說的我是偽君子所以大家歌頌我。某種角度看,因為惡太真實了,連衣服都不穿地面對你,確實讓人很害怕也很憎恨。如果讓我用旁觀中立者的審美評判善與惡,這兩樣都不屑一顧,對人都沒有好的示範性。


蛩嗚齋主


我相信每個生命來到人世間都是最純真的天使,雖然呱呱墜地那一刻,是奔放的哭聲,但不能否定每個生命都是帶著愛來的,就那麼小小的一個生命,會帶給身邊的人微笑,會讓愛他(她)的人學會成長,會給予未來希望!

小生命會在愛的滋養中慢慢長大,他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然而此時他需要有人正確的引導與教育,因為他還是懵懂的,其實成長期間很重要,它鋪墊了以後人生中的善與惡,人間善惡有時候就在一念之間,願生活中:多點耐心,就會多一點真心,多點包容,就會多一點愛;多點誠懇,就會多一點微笑; 如果你是善良的,那麼請深愛,因為有愛的滋生,惡就會慢慢被吞沒,善惡也來自於我們內心,願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擁抱著陽光去愛…





倩影兒


本人秉持的是“性惡論”。人性是自私的,有句話這樣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小時候,我們按照父母和學校教我們的方法去辨別這個世界,漸漸地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判斷能力,這些能力教會我們辨別善與惡。但因為每個人建立的三觀不同,善與惡的界限與內容也不盡相同。人性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論題,人性的善與惡構建了世界的多樣性。

之前看到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萬惡淫為首,問跡不問心,問心天下無好人”,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陰暗的心理面,但是否將其付諸實踐,這是人性善與惡的對決。我不會去評判他人的是與非,對與錯,善與惡,我只要盡力不去做自己所認為不對的事情即可。



家家正能量


所謂的善與惡只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下的產物。

有一種人沒有善惡,高低,貴賤,美醜之分,反而認為人人平等,他就是證悟實相的佛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