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这个重要的环节有“能人”参与进来!

近日,

为进一步做好外籍返沪人员

14天居家隔离健康观察,

嘉兴路街道牵头成立了

由机关青年党员、外企员工、年轻白领等

组成的多语种翻译服务队伍,

担任社区与外籍人员的“传声筒”,

协助各居民区工作人员

对居家隔离的外籍人员

进行沟通交流、帮扶求助。

“下沉式”支援解难题

近日,安丘居民区迎来两位从机场到社区“闭环式管理”运送的返沪日籍居民,正式启动14天居家隔离健康观察程序。但对居委会能否高质量消除日籍居民14天隔离生活中的后顾之忧,安丘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晶心中却有些担忧,因为这两位日籍居民只会日语和少量的中文,而居委干部最多能听懂几句简单的日语,可能会由于交流不畅导致信息获取不及时和行动缓慢。

让钱晶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街道就委派了日语翻译志愿者吕旭伟到居委会蹲点进行支援。吕旭伟来自街道商会的一家企业,是该企业下属旅行社业务的一名职业导游。企业负责人知晓街道筹备成立翻译服务队伍后,当即挑选了几位熟练掌握小语种的导游与社区“共享”,其中还有一位波斯语导游。这些导游不仅擅长小语种,而且十分了解所属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特点等,与外籍人员畅通无阻地交流可谓是小菜一碟。

近期,这个重要的环节有“能人”参与进来!

吕旭伟第一时间与接受隔离观察的日籍居民建立了联系,并互加了微信。“在这14天隔离期间,您的生活需求,我们会尽力保障,如果有其他问题,也可以通过微信或者电话跟我联系。”当天下午,日籍居民的微信聊天记录中出现了这暖心的日语版“温馨提示”。作为“下沉式”支援力量,吕旭伟还将帮助包括安丘在内的多个居民区落实日籍居家隔离人员日报2次体温,并向不能出门的他们提供代购物品、帮送快递等服务。

近期,这个重要的环节有“能人”参与进来!

钱晶坦言,一开始,有居委干部准备用微信自带的翻译功能与日籍居民沟通,但这些自带的翻译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而且翻译的内容很是生硬,志愿者的翻译则更精准。“当外国友人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我们的翻译志愿者还可以及时安抚其情绪,这是机器无法做到的事情。”此外,由街道8名机关青年党员组成的翻译先锋队也已全部下沉至居民区。

线上“接单”

除了蹲点支援的“下沉式”服务力量,街道还结合工作需求和志愿者自身实际情况组建了一支线上翻译服务队,通过微信群,在线提供专业英、日、韩等多国语言翻译支撑。

近期,这个重要的环节有“能人”参与进来!

“如果社区居委有语言沟通上的困难,也可及时向他们求助。”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前些天,街道依托“两新”组织党支部、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各自优势,尝试着对辖区企业发出了招募线上“传声筒”志愿者的号召,没想到当日就得到了不少企业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招募到英语、日语、韩语等各语种志愿者20名。

据悉,在这些报名的人员中,有本身就在翻译公司上班的专职人员;有身在外企工作,却一直热心志愿工作的志愿者;也有正在家“云办公”的年轻白领。他们还协助街道翻译制作了多国语言版本的告知书等资料,下发到各居民区。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外籍人员”是一个统称,而不同国家的“外籍人员”,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差异化对待、有针对性地服务才能让防疫工作事半功倍。接下来,街道将按照就近就便的工作原则,在平衡各语种的基础上,合理调配线上线下的翻译服务力量,当好沟通交流时的“传声筒”,共同守住筑牢社区家门口这个闭环式管理的“最后一米”。

记者:齐传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