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看中国:山西平定县,是平定谁的呢?

平定县的由来:宋太宗一即位,就改年号为“太平兴国”,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使天下太平,人民安定。遂在每收复一地,便或改名或定名体现“太平兴国”的宏图伟业。“平定”语出《诗经·大雅·江汉》“四方既平,五国庶定”,即为太平安定之意。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以镇州广阳寨建平定军,为最早出现“平定”名称之时;太平兴国四年(979),赵光义灭北汉,改广阳县为平定县。

地名看中国:山西平定县,是平定谁的呢?

自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始置上艾县,属太原郡。东汉,属常山国之域。西晋,属并州乐平郡。西晋后,历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和北魏等国。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改名石艾县;太平真君九年(448)废;孝明帝孝昌六年(530),复置石艾县。隋初,属辽州;大业中,归并州太原郡。唐武德三年(620),归辽州;六年(623),归受州(州治在阳泉赛鱼);贞观八年(634),废受州,属太原府;天宝元年(742),改石艾县为广阳县。五代,沿袭旧制。刘崇建北汉,广阳县属北汉。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以镇州广阳寨建平定军,属镇州(河北省正定);四年(979),灭北汉,改广阳县为平定县,迁治榆关(平定上城),属平定军。金大定二年(1162),升为州治,属太原支郡,领平定、乐平(昔阳)二县。

元代,属冀宁路太原府。明代,属冀宁道太原府。清代,雍正二年(1724),始升直隶州,太原府析出,属省辖,领寿阳、盂县、乐平三县。民国元年(1912),改州为县,属冀宁道。民国3年(1914),乐平乡改置昔阳县由平定县析出。民国26年(1937),日军入侵,县城沦陷,设伪行政公署,权力仅及县城附近及交通沿线。

民国27年(1938),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以正太铁路为界,路北建立平定(路北)县抗日政府,属晋察冀边区管辖。路南,又以平辽公路为界,分别建立平东县和平西县两个抗日政府,属晋冀鲁豫边区管辖。民国35年(1946)6月,平东县、平西县合并,建立平定(路南)县政府。民国37年8月(1948年8月),路南和路北两个县政府合并,成立平定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区。

1958年8月,撤销平定县建置,归入阳泉市,称阳泉市郊区。1961年4月,恢复平定县建置,属晋中专区。

地名看中国:山西平定县,是平定谁的呢?

1983年9月,平定划为阳泉市属县。自此,本县一直隶属于阳泉市,属市辖县。

2001年,撤销南坳镇、维社乡,并入城关镇,更名为冠山镇;撤销古贝乡、南阳胜乡,并入张庄镇;撤销马山乡、潺泉乡,并入东回镇;撤销柏井乡、槐树铺乡,合并设立柏井镇,原槐树铺乡的旧关、新关等村并入娘子关镇;撤销岩会乡,并入巨城镇;撤销黄统岭乡,并入岔口乡。区划调整后,全县辖8个镇、2个乡:冠山镇、冶西镇、锁簧镇、张庄镇、东回镇、柏井镇、娘子关镇、巨城镇、石门口乡、岔口乡。县政府驻冠山镇。

截至2019年,平定县辖8个镇、2个乡:冠山镇、冶西镇、锁簧镇、张庄镇、东回镇、柏井镇、娘子关镇、巨城镇,2个乡:石门口乡、岔口乡。

地名看中国:山西平定县,是平定谁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