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毕业生,如何基于HR的招聘心理准备就业?

2020届同学太难了,眼瞅着都快四月份了,但因为疫情影响,学校各类线下招聘会都停办,改为线上招聘,不但企业招聘数量减少,而且线上招聘的各个环节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导致同学们求职难度加大。很多同学都在自嘲:开学就毕业,毕业就失业。

虽然情况严峻,但该找工作还是要找。在校园招聘的过程中,因为每个人的背景不同,应聘的企业、岗位不同,选择的渠道不同,所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求职疑问。我们邀请胡老师结合过去的经历,初步做了一个整理,除了应聘中很多涉及个人、企业的背景信息疑问之外,对普遍存在的应聘环节的问题,希望通过这次直播对同学们找工作有所帮助。

一、校园招聘,HR在招什么样的人?

校园招聘最独特的地方在于两点:对于绝大部分同学而言,可能都是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应聘,所以对企业的需求、岗位的了解基本都是听和闻为主,猜测为辅;对于HR来说,校园招聘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HR不会根据岗位的技能的要求来选择面试者。

为什么这么说?

校园招聘中,大学生基本上没有岗位工作的经验。所以,HR只能基于学生六个素质学习中体现的能力(见图),和简历中对自己能力的描述,来推测同学们是否能够短时间内适应岗位的需求,这才是他们在校园招聘过程中看重的。

2020届毕业生,如何基于HR的招聘心理准备就业?

校园招聘的实质,是HR在给自己挑未来能够共事的同事。所以说,在校园招聘过程中,面对HR也好,还是在准备简历过程中也好,除了匹配岗位的要求,重中之重就是心态一定要好,要正常,不要怂。面对面试官,我们要想着他是年龄大一些的同事,以一个平等、成熟、专业的合作伙伴的形象去和他们沟通。

二、把自己当一个产品去雕琢

其实这个工作同学们应该是从大一入学就开始做的,从入学就做好自己就业方向、就业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按着这样的方向和路线,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样精心雕琢和打磨自己,才能在将来有一个更好的就业选择。

2020届毕业生,如何基于HR的招聘心理准备就业?

我是零九年毕业,当时的就业形势很紧张。许多投行的校招项目都在中途宣告暂停,但我的一个同学被破格录入。他是怎么做到的?

后来我才知道,他在大一开始,寒假和暑假就开始找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从上海一个银行的乡村的分支机构到上海支行再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他的假期都在实习中度过。最后在大四实习时,他在四大的推荐下参与了中金的项目实践,而且在中金校招过五关斩六将眼看可以被录用的时候,中金校招宣布停止,但他们项目团队的boss以吸纳项目人才的方式留用了他。

这就是有职业规划的优势和体现。那么,已经大四或者研二马上就要面临就业同学,如果没有提前准备是不是就没救了呢?

2020届毕业生,如何基于HR的招聘心理准备就业?

第三方机构做过调研,从就业状态中就业主动性和得到面试机会的比例,同学们可以看出,如果更多的、更主动地去尝试,所有的企业、所有岗位对所有的同学们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没有说差别有多大,到不敢去投简历、不敢去应聘的这种情况。

所以,同学们要把自己当做一个产品,在大学生涯进行雕琢,提前思考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自己这份产品的定位、自己期望的定价,最后才能充满自信地将自己放到市场上,坐在谈判桌前,与对面的HR也好,老板也好,来商谈自己的商业价值。

三、把简历当作一份文案来设计

现在,为了减少前期工作量,百分之八九十的公司在校招时都会采用线上评分系统,HR不会亲自初筛,这部分我们不谈,我们就谈一下校招中,线下简历HR筛选的原则。

大学校园传的很广的一个风吹简历的故事:HR把简历放在窗口,来了一阵风,被吹到地上的淘汰,吹到桌上是待定,留在窗口的进入下一轮,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那么,HR看简历到底怎么看?

HR要招聘的大学生,不是想挑一个钻石,而只是针对企业的需求,找一个能够涵盖、包括、放进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的空缺人才。所以,我给同学们准备简历的一个建议就是:简历上的信息要素要能够规避掉会把你淘汰的部分。这是因为,对于筛选简历中所关注的要素来说,HR首先会剔除他们认为不合适的人员。

所以,在简历中要准备什么呢?是否需要封面?是不是要准备推荐函?需要准备1页纸的简历,还是5页纸的简历,是应该用网上的模板呢?还是自我创新设计?需要强调什么样内容?关于这些的思考,我希望同学们基于刚才讲的内容作策划和准备,把它当作一份商业的、广告的推荐去做文案设计,推荐自己,去思考什么是HR需要的,什么是不需要的。

四、把面试当做一次商业谈判来设计

在校招很多被企业淘汰的同学,他们说觉得最遗憾的一步是什么呢?是面试!为什么?因为到这一步,过五关斩六将,仅差一步就可以进入企业了。倒在这一步,往往是让同学会感觉最打击最大的。

其实,面试是充满自信的一个推销和推介,就像我在第一部分介绍的内容,HR想招一个能够靠得住的同事,这意味着他必须是一个正常的、一个情绪自控的、一个能够流畅表达的、一个很正常很商业化的一个人。所以说,面试是双方坐下来,友好的、平等的一次交流和沟通。

无论HR采取的是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工具、压力面、情景模拟测验、演讲……哪种面试方式;无论与你对话的是谁,HR、用人部门、第三方面试官……他们通过面试考察的就是同学们4个方面的能力:认知能力、执行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2020届毕业生,如何基于HR的招聘心理准备就业?

这些HR可以从同学们提供给HR的材料中获得,也会从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中获得,他们会从同学们的互动表现去挖掘你的各项素质。

我前年在参加一个企业的招聘的时候碰见了一个同学,他的各方面素质都很优秀,从海外留学归来,有过某银行国际总部的工作实践经历和背景,但是最后这个同学没有用,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担心自己的肢体语言、表情……有些会让面试官发现他可能的不足,所以整个十分钟面试,这位同学没有任何的肢体语言,坐着一动不动,声音的状态完全是平的,也没有任何情绪的起伏,这让坐在对面的HR就很难受。首先,这不是一个正常的表现;第二,这种欲盖弥彰的表现恰恰让他的缺点大过了他的优点,令HR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面试的过程不但是一种言语交锋,还是同学们自我介绍的大型翻车现场。尤其对于背下整段自我介绍的同学,一旦被HR识破并打断,就无法再继续流利的介绍下去。因为,面试的自我介绍,并不是准备一篇文章把它背下来去应对,而是准备自己的状态和自己核心素质的介绍关键词,去跟面试官沟通。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把应聘和面试当作一次商业谈判去设计!你要给对面HR的感觉是一个职场新人,而不是学校老人。你要给让他感觉到,与你是在平等对话,而不是在汇报、在审查。这需要你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关注到HR他关心的兴趣点和他的情绪反馈,把你的特色和你想阐述的内容做一个成功的表达!最后,把自己当作一份成功的产品销售给HR。

五、改变思维方式去准备就业

招聘过程中,很多同学无意间问我的最多的最集中的这些问题我按他们提问顺序列举在左边,右边是我建议的思考和准备方向,希望大家对着这张PPT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求职思维,做一些改变。

2020届毕业生,如何基于HR的招聘心理准备就业?

从公司会看上我什么,来去想用人单位比较关心哪些能力素质?那我某方面不足是否在这些关心能力素质方面之内,可否规避或者做出调整?根据我这些调整的思路和HR关注的素质方面,我应该怎么在面试表现自己?根据面试表现的准备,我在简历中应该做哪些铺垫?最后再来考虑我这个人怎么样。

最后,应聘一定要是自己觉得自己怎么样而不是面试官觉得你怎么样,面试官需要的是一个自信、成熟、商业化、具有特色的你,而不是他希望的你。

六、一些求职常见问题

1. 好的简历有什么特点啊?

答:好的简历是具备所有简历必须要具备的要素,并且能够让看简历的面试官很简洁直观,并且方便地挑出这些重点的简历就是好的简历。举个例子,学校、专业、专业成绩、社团经历、科研成绩、论文等等,这些企业招聘要求上的硬性因素都要写,还要通过你的描述让这些因素显示出强吸引力。

2. 内推的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啊?

答:当然。如果有内推的渠道,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去投递简历、去尝试和企业互动。这样能增加自己在HR面前的出现的次数,也会相应增加应聘成功的可能。

3. 群面挂掉了两次怎么办?

答:参加群面的这些队友有各种背景和各种情况,每个人优秀的程度都不一样,你一定不要想着我要是这个团体最优秀的,而是要想我在这个团体最合适的位置。有人是团队中的领导者,有人是团队中的推进者,也要有人够踏踏实实地把团队的所有的工作做好。

所以,群面首先要考虑的是群面中的表现和自己的定位是否一致。只有合理的定位自己的位置,表现出与定位一致的行为,才能在群面中有所突破。

4. 面试官问愿不愿意去外地工作,怎么回答比较合适?

答:建议如实的回答。如果真的可能面试官这样问你的话,从我的经历来说,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可能这份工作或者他对你的判断可能就是希望你去外地。如果你想,就说“愿意”。如果你不想去,你说“想”,去应聘成功之后他给你放到外地去了,怎么办呢?所以,如实回答就好。

近期,国企补招依然进行中,职场动车重磅推出《国企HR告诉你的面试必过经验》直播课,帮你揭开国企校招面纱,提高入职机率。搜索【职场动车】公号,点击菜单栏直播课程获取课程信息,也可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获取课程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