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有多少人被裁员了?现状如何?

用技术引领服装潮流


讲述身边一个好友H的遭遇:H,男,38岁,上有四老,下有两小,中间还有十年房贷,坐标南方一线城市。从2019年开始,H的工作就开始遭遇各种动荡,先是当时的公司从2019年3月份开始拖欠工资,到5月底眼看着三个月没有粮出了(到现在还没收到被欠的工资),实在没辙只能离职。

接着H在家呆了半个月,找到一家创业公司,offer还不错,团队也很有干劲,想着人到中年还能遇到这么一个好团队,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天天加班加点,常常是在家电话会议开到晚上11、12点,第二天上午九点又准时在办公室开工,没想到这个创业团队核心人物主要是想靠卖创意然后融资的,而且他们以前也成功了,这次更是轻车熟路,平台搭建好,报表和数据整理好,很快就融了三轮,然后H的使命也到头了,COO一句话说“跟公司的发展理念不一致”,在H转正前的一天,H又失业了。

这次H在家里呆了足足三个月了,2019年12月才找到下家,这是一家准备涉足互联网行业的传统行业企业,老板说目前都是靠自有资金维持,资金紧张,H的待遇打了八折,公司办公地点在遥远的郊区,每天来回全程高速至少两个小时,光交通费用每天将近80元,无论怎样,总算有个奔头,马死落地行,没得选!

2020年遇到这样的行情,目前公司还在维持着,但是老板整天都在说资金紧张,2月份放工资的时候就拖了五天,不知这个月会怎样?


静待花开的毛豆爸


就目前我所在的公司来看,疫情的突发,并没有对员工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多大影响,公司也没有出现裁员的现象,反而已经在官网上发布了招聘的信息。

今年突入起来的疫情,对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讲,打击是巨大的。疫情期间,公司不能正常运营,一直处于停工状态,就不会有资金的流动,即便是有,大部分都是流出状态。

这样一来,对于资金量小的企业,就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只有支出,没有收入,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状态,是否还能继续生存下去都成问题。

特别是餐饮、旅游等行业,疫情期间都是处于一直亏损的状态,小公司可能会出局一大部分。

公司生存问题不能解决,可想而知,员工的工作也有可能无法解决,这就会导致一部分直接失业。更不用谈疫情期间的工资了,网上很多网友说,疫情期间能够发工资的工资,都是好公司啊,哪里有,我愿意来应聘。

以上是一个连带关系,公司和员工同生存,共富裕的状态。所以,在了解员工是否被裁员的情况,只需要去了解哪些行业和公司在疫情期间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当然,对于我们公司来讲,大形势没有变,并且员工2月份的工资照常发放。外省的人员复工时,需要进行医学隔离,我们都是直接安排在当地的酒店入住,做核酸和CT检查,费用全部免费,并且一日三餐都是由公司免费提供。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很知足。最后感谢国家的强大和公司在疫情期间对员工的关心和照顾,希望这次疫情早点过去,让大家回到正常生活状态中来。

以上是如鱼的回答,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闫如鱼,文字记录职场心得,视频讲述社保养老,欢迎关注我,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喜欢我回答的内容,请记得点赞、评论或转发。

闫如鱼


我就是被裁的一员,现在在家里种地,因为家里种有冰糖橙树,在加上不想在外面打工了,所以干脆顺水推舟辞职不干了,现在除了管理一些橙子树还和我兄弟准备弄一个采摘园,增加一些收入,在不忙的时候去做点小生意补贴一下家用,感觉还是挺不错的,目前橙子树已经修剪好了准备施肥了,采摘园其他也弄的差不多了就等苗和大棚,这些东西弄完农忙差不多就完成一大半了,加油。





果多味


自疫情以来,好多平民都撑不住了,更别说是一些中小型企业!

就拿我来说吧,过年时在家一直到三月一号出门,不仅没有收入,车贷和花呗都把我难住了。

我在兰州这边,本来已经控制住的疫情随着入境关卡设在兰州而又成了灾区。所以好多蠢蠢欲动的到位企业都又熄火了!

别的不说,就我在一个工地旁边看到的情况,一个老板和另一群人谈生意,旁边是一些小型挖机和叉车,还有货车,商量变卖资产了。

因为我是兰州这边,牛肉面也算是一个特色,而现在只是部分餐饮开业,有的大酒店,大一点的餐饮都没开门呢,好多老板被这疫情期间三个月拖垮了,贷款交房租,变卖资产给员工发工资,都屡见不鲜,

还有的老板也没钱,员工的工资一拖再拖。员工也等着用钱。形成了恶性循环。

好多人不是被公司裁员的,是倍自己裁员的。不光员工,有些老板也被自己炒了鱿鱼。

还有,近几个月好多人肯定征信会收到影响,哈哈哈,我就是,欠一个月车贷呢,正努力搬砖挣钱呢,唉!!!!


囧笑笑


不知道为什么要邀请我来回答,我经历过三家公司,两家都有裁员经理,但是我从来没有被裁员过,你可以说我是运气好,但是我敢肯定不是,因为前任公司们在裁员的时候,产品组都裁了很多人(因为我是产品经理岗位)

我不是想吹嘘自己,但是当你真正为公司带来价值,在公司岗位上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哪怕公司业务黄了,也不会轻易裁掉你。在公司你不是浑浑噩噩,虚度时间,不是那个沟通最费力的人,不是那个总是交不出让领导满意方案的人,也不是那个情商低的人,很大几率你还是会被留下,除非是你的公司黄了,全部遣散了。

自认为,我不是那个最聪明,情商最高的人,我只是一个初级产品经理,初级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务实,公司不需要你来搞方向,搞变革,这些是CEO该考虑的事情,也不要你搞什么流程制度,搞创新,你的本职是好好完成产品的功能,保证产品的迭代是按期完成,保证需求方要的东西你能及时做出来,保证你的领导不会因为你的错而背大锅。当这些事情都100%,哪怕是80%的做好后,你都会给公司同事一个靠谱的印象。那么即使在公司转变方向,也会想到留下你,要不要参与其他项目的建设,当然也是尊重你意愿的前提下

之前遇到过一个同事,跟我一样是产品经理,刚来的时候带着书上学习的那一套,天天跟主管讨论产品的开发流程不对,这个那个部门不配合,需求不应该这样不合理,每天早会的时候,主管讲他准备以后让大家应该怎么怎么做,这个同事第一个反对,还经常说急眼了两人,可想而知没多久项目黄了,主管毫不可惜的让他走了。

我讲这件事,不是说坚持自我不好,或者是劝大家做的圆滑一点,这其实就是情商不够的表现,作为下级,本职工作每天不多花时间去想怎么做好,每天就着产品方向和工作流程跟领导battle,没意义啊,试想你作为领导,就很喜欢底下的人不按照你计划执行,或者是凡事都要跟你争论几轮,职场上最重要的就是效率,如果招了你,不能快速执行工作,那首先淘汰的就是你了,到哪都一样


大彭no1


我已经两个月没有工作了,目前处于待复工状态,每个月拿着当地城市的最低工资,想出去找工作,找兼职,也找不到,我在深圳,这边最低工资是2200,在这个城市,真的不够,交完房租就已经快没了。目前处于吃老本的状态,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愿大家一起渡过难关。


麻瓜同学


原本“金三银四”的春招季,在疫情病毒的打击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金三银四指的是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企业招聘的高峰时期,因为临近春节和春运,打工一族新的一年新的规划、新的征程,伴随而来的都是一大波招聘、应聘需求,因此称之为职场的“金三银四”。

近4成职场人被降薪、近3成公司裁员

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统计,38.67%的职场人出现了降薪的情况,工资拖欠情况也高达35.26%的比例,裁员的公司接近3成,在这段时间正式复工前,已有17.05%的企业出现倒闭的情况了。

在这个整体经济环境受到堵塞,企业无法正常运作的情况下,流通成了一大难题,企业单方面的付出各种成本支出,却无法拥有经营收入,这个“春天”太过“寒冷”。

在这个情况下,大部分的职场人,必定也要开始承受经济力低迷的压力,毕竟在这个机会选择如此低迷的情况下,跳槽选择,并不一定是理智的行为。因此,想要招人的企业也得不到很好的选择就会,整个简历投递的情况减少了约8成。在电影《天下无贼》中,饰演黎叔的葛优就有过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而人才,成了2020年企业最纠结的问题之一。



匠人岳林


真实故事。希望只是一个短暂的开头,而只是一个转折而已。

2020年3月12日,中午午休的时候,接到许久没有联系的堂弟电话,算是比较诧异,由于平常大家都各自忙各自的,上次通话还是春节过年大家相互问候祝福,快点个月过去了 ,日子过得平淡,特别是2020年的新冠病毒蔓延,每天胆战心惊的,带着口罩,每天就是公司和家里的两点一线,任何偏离,就没有。

回到电话,首先聊的就是我的城市做设计的工资情况,堂弟目前在广东的一个二线城市,在一个电子代工厂,曾经也是和富士康体量相当的OEM,去年还由于华为设备风波曾一度在风口浪尖上,之后听说订单也每况愈下,再加上2020年疫情的影响,集团开始了裁员,他们部门属于测试工艺部门,算是二线辅助的部门,首当其冲,整个人100多人的部门,一锅端 ,全部裁掉。

上级经理通知,大家可以自行联系相关兄弟部门,如果有愿意接收的,经理都竭力推荐(其实集团裁员,在本公司内不太可能有愿意接收的,谁都说不定自己部门是不是下一个)再者就是自己花2个星期自寻出路,月底完成裁员,下个月不用来了。

至于赔偿啥的,我相信都会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来,只不过真的这种事情落到具体每个人头上的时候,这些字眼都是冷冰冰的。

如果只是找个工作,其实也就那么大的事情,夹杂着目前已经30岁出头,开始要成家立业了,和女朋友谈论后续发展,在城市里面安家得有套房子,目前超过2万的房价,让只是个普通机械工程师的堂弟无法哪怕是1半的首付都凑不齐,家里也确实帮不上,这个巨大压力让他更是倍感吃力,一片迷茫,再加上突然的裁员,更是让人踹不过气来了。

更是让人无力的是,女朋友的公司,也在下个月搬到距离目前坐车要2个小时通勤的地方,也就是说,虽说在同一个2.5线城市,也不得不要分开两地。

这就是聊到的2020年初一个电话,这个春天的变化,也许小的不到一个新闻的注脚,却大的让一个男儿无法承受......




易布莱特


疫情的爆发,使得我们都只能宅在家中,我们每个人本来七天的休假时间无限期延长,可能才开始的时候感觉挺好,每天躺着休息,可随着日子的慢慢流逝,才发觉钱包早已空空如也。

企业亦是如此,没有经营和办公,但支出却不会减少,有些小企业或者创业之初的企业可能运营期间勉强才能资债平衡而长时间的没有主营收入,支出不能减少的情况下很容易面临破产或者裁员缩减支出,因而疫情期间最“搞笑”的对话就是“老板,咱们什么时候复工?”;“小王,公司倒闭了,你不用来了,如果你有好的工作可以介绍给我。”看似搞笑的对话却剖析着最犀利的现实——我们被裁员了

裁员之后的生活随之而来的是不可描述的压力,房贷、车贷、之后的工作都压得我们无法呼吸,可这也只是初始的十五六个光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能更快的整理思绪,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就算“举国闲赋在家”,但从不会有人等我们,也不会挺住前进的步伐,所以裁员后我们更要努力充实自己,更要静下心来沉淀自己,那样才不会在复工之始脚步慌乱!

“闲赋在家”,亦或是“被裁员”,都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也是我们最不想经历的,但事情已经发生,与其难过颓废,荒废度日如年,不如整装齐发。



曲径待归人


2020复工在即,根据权威数据统计,企业整体裁员约30%,下面我来分析企业在复工、招聘以及人才市场的现状。

企业现状:

一方面,面对疫情准时和全面复工无望。数据分析,超过三成企业推迟复工一个月,已经复工的企业中仍然有两成业务是停滞不前的,无法全面复工。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整体业行情吃紧,按理说企业在招聘人才这块应该是如鱼得水,然而根据我一开公司的朋友透露,其公司在一些人才岗位招聘方面并不容易。由于疫情影响,他们将招聘这块原有的“半线上”招聘转为“全线上”招聘,即通过线上面试录用的模式展开招聘。但面对这种模式,超过三成的求职者都持谨慎心理,担心上当受骗。

人才市场现状:

由于疫情影响,企业招聘数量锐减,很多跳槽求职者从复工第一天就开始在各大招聘网站投送简历,超过七成求职者表示简历投出去犹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对于一些转行的求职者,求职希望更是渺茫,求职难度雪上加霜!

综合以上分析,企业从复工到招聘都不如往年轻松,企业和人才的供需关系更是呈现出矛盾面,一边是招聘难,一边是求职难。但对于我这些普罗大众而言也无需过于担忧,俗话说得好,机会总是从困境中显现,只有做好准备,才能把握时机。在这次疫情中,一些原有的行业却焕发出生机,比如线上教育、线上培训,医疗器材、医疗科技等等。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希望能供您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