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网贷平台“铜掌柜”爆雷,中来股份投资“打水漂”,公司和警方回应来了……

全国首家专注跨境电商金融业务的网贷平台——“铜掌柜”爆雷了,中来股份(300393)5年前的900万投资打了“水漂”。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3月14日通报显示:“铜掌柜”运营方杭州铜米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米金融”)法定代表人向警方投案,公安机关依法对该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

天眼查显示,中来股份(300393)是铜米金融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7.55%。3月16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对铜米金融仅为财务性投资,未参与铜米金融实际经营管理、未参与过铜米金融任何权益分派,也从未在铜米金融的P2P平台上为公司及公司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日常运作等事项做过任何融资,“本次铜米金融被立案事宜对公司财务状况、日常经营均不存在重大影响。”

3月16日下午,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中来股份,证券部人士表示,“照理来说应该不会再有影响,我们已经把900万元计提了。”

而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在电话中详细介绍了报案流程,“现在已经立案,退款要等到案件结束,整个案子下来差不多要两年左右吧,后续有进展我们会及时发布。”

中来股份投资900万元

将铜掌柜打造成光伏产业链融资平台

在铜掌柜官网上,“中来股份战略入股”几个字非常醒目。

官方简介显示,铜掌柜是铜米金融运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成立于2014年7月,由上市公司中来股份战略入股,获国内知名产业基金浙银资本旗下浙银钜鑫投资。天眼查数据显示,第一大股东张焱持股比例49.40%,第二大股东中来股份持股比例为27.55%。

跨境电商网贷平台“铜掌柜”爆雷,中来股份投资“打水漂”,公司和警方回应来了……

早在2015 年4月21日,中来股份就宣布拟以自有资金900万元增资铜米金融,双方“共同启动光伏互联金融战略合作,将铜掌柜打造成为光伏产业链融资项目服务的P2P平台。”中来股份当时在公告中表示,通过整合双方的战略资源,“公司既可借助社会力量快速发展光伏电站业务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也可以推动光伏供应链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为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提供支持。”

不过在接下来的合作中,双方并未做到步调一致。

2015年7月13日,铜米金融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张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来股份与另外一家公司近期将联合推出一个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总投资规模3亿元左右,他同时称,“中来提供背板,铜掌柜提供1亿元前期融资,目前合同已签署。”

次日,中来股份紧急发澄清公告否认上述说法:“经核查,公司目前不存在与某公司联合推出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的事宜,也未签署过任何该项目的合同,文中提及的分布式电站项目为铜掌柜意向项目。”中来股份在这份澄清公告中表示,鉴于双方的合作关系,“中来股份也会积极利用其在光伏行业的资源与优势,为铜掌柜进入光伏行业牵线搭桥。”

铜掌柜的另类招聘:

称其他理财产品“弱爆”“迟早被自己玩死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铜掌柜2015年5月曾发布一则另类的招聘信息,这篇《千万别来铜掌柜工作,我是认真的!!!》的文章中有如下描述:

“千万别来铜掌柜工作!来了之后选择理财产品会特别挑剔!你只能接受铜掌柜12%-15.88%的年化收益,而银行的理财产品、余额宝等已经再也入不了你的法眼,因为,他们的收益相比铜掌柜,两个字:弱爆!”

“千万别来铜掌柜工作!在铜掌柜工作了以后,不靠谱的平台一眼就能看穿。随便打开一个平台网站,三秒你就能敏锐的判断出是否为淘宝模板,合伙人照片有无PS,风控是否专业,平台是否有资金池,有无资金链断裂危险,网站安全技术是否到位……然后,跟铜掌柜一比较后,发自肺腑地自言一句:呵呵,这些渣渣平台,迟早被自己玩死!”

跨境电商网贷平台“铜掌柜”爆雷,中来股份投资“打水漂”,公司和警方回应来了……

招聘信息这样结尾,“最后,说真的!千万别来铜掌柜啊!不然拿着高薪吃着水果翘着二郎腿写着无节操文案的小编位置真的不保啊!!!”

在这篇招聘文章发布5年后,铜掌柜投资者已经面临血本无归的窘境。

有投资者在天眼查上表示,“我都逾期3个月都没回款。”也有人表示,自己在去年11月到期的多笔资金都没能回款,“现在全部都泡在里面出不来了,急死人了,我怎么交差呀。”

去年底宣布“良退”

铜掌柜实控人承诺不跑路、不放弃

去年11月27日,铜米金融发布“良退”公告。

跨境电商网贷平台“铜掌柜”爆雷,中来股份投资“打水漂”,公司和警方回应来了……

“平台因受到行业影响,业务规模逐步萎缩。经公司慎重考虑,决定自2019年11月27日起,正式启动良性退出工作。”张焱及高管团队当时“郑重承诺”:不失联、不跑路、不放弃、不回避,积极主动推进良性退出工作;任何时候都坚守岗位,定期安排张焱及高管团队轮值接待,绝不退缩,切实履行职责。

铜米金融宣布“良退”当天,该平台累计借贷金额187.92亿元,借贷余额8.52亿元。

今年1月15日,铜掌柜发布的简报显示:平台应收债权合计约8.52亿元,同时追加张焱个人房产,理想处置周期为12个月-36个月。铜掌柜在简报中坦言,“总体上而言,恶意逃废债情况、逾期情况依然很严重,催收难度极高。”

1月31日简报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大面积扩散,病患人数不断攀升,导致目前催收工作目前处于停滞状态。我们在此承诺,只要疫情得到控制,我们会第一时间返回催收岗位,与老赖斗智斗勇。”

就在3月8日,铜掌柜app一度无法正常登录。铜米金融深夜公告向投资者致歉,并再次强调“请广大出借人放心,平台不会跑路,我们一直都在致力于解决问题。”

直到3月14日,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发布通告,宣布38岁的法定代表人“张某”主动投案,警方依法对该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

跨境电商网贷平台“铜掌柜”爆雷,中来股份投资“打水漂”,公司和警方回应来了……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3月16日多次拨打铜掌柜客服电话,始终显示“坐席全忙,请稍后。”

中来股份

已计提投资亏损,“照理说不会再有影响

3月16日,中来股份发布的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对铜米金融仅为财务性投资,投资款900万元均已按照投资协议以及铜米金融章程约定予以了实缴,“投资后至今公司未参与过铜米金融任何权益分派,也从未就投资额做过减资。”

中来股份同时强调称,公司从未在铜米金融的P2P平台上为公司及公司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日常运作等事项做过任何融资,公司与铜米金融不存在任何经营性或者非经营性业务往来。

公司从未向铜米金融委派过任何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等,未参与铜米金融实际经营管理。

公告显示,中来股份已根据铜米金融提供的财务情况,在2018年底对部分投资款进行了计提,并在2019年半年度对投资铜米金融的900万元投资款全部进行了投资亏损的计提,“本次铜米金融被立案事宜对公司财务状况、日常经营均不存在重大影响。”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梳理发现,从中来股份2015年投资铜掌柜以来,铜掌柜的业绩并不能让人满意。除2017年实现盈利以外,其他年份均告亏损。其中在2018年,铜米金融实现营收5129.71万元,亏损345.77万元;2019年上半年,铜米金融营收885.45万元,亏损1221.68万元,且已资不抵债。

中来股份3月6日披露的2019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5.08亿元,同比上升30.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亿元,同比上升92.83%。

铜掌柜爆雷,除了900万元投资损失外,后续是否还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其他影响?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中来股份,证券部人士表示,最近有一些铜掌柜的出借人打电话来咨询相关事宜,“照理说不会再有影响,我们已经把900万元计提了。”

而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工作人员则在电话中详细介绍了报案流程,并建议随时关注该分局的公众号,“现在已经立案,退款要等到案件结束,整个案子下来差不多要两年左右吧,后续有进展我们会及时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