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之二:巧變戰術,以謀勝敵

兵法曰: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越軍可以說對我軍的戰法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在戰場上需要我們指揮員發揮主觀能動性,打破常規。在1985年3月8日戰鬥中,我軍某部採用“反常用兵,秘密摸進,精兵奇襲”的戰術,一舉攻佔了156號高地,168、166號陣地,出擊了167號陣地;共斃、傷敵348人,我軍僅傷64人,亡1人,以小的代價換取了較大的勝利。

史海鉤沉之二:巧變戰術,以謀勝敵

在敵覺得“平安無事”的時候發起進攻

巧妙的選擇進攻時間,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是保證偷襲成功的重要條件。戰前,我軍為了切實摸清敵活動規律,在116、144、146、262、541號陣地和偏馬開闢了了8個觀察哨,充分利用夜視器材,分片劃塊,定點對相關陣地進行晝夜觀察,發現敵人夜間警惕性高、防守嚴密,天亮後7時10分,敵哨兵撤回,防守麻痺。於是,我軍改變以往午夜接敵,拂曉發起攻擊的常規套路,決定拂曉摸進,晝間攻擊。我出擊小分隊5時30分開始秘密行動,6時37分抵近偷襲目標156高地山腳,7時12分利用敵慶幸一夜平安無事撤回哨兵防守麻痺的時機,突然發起攻擊,偷襲班突然出現在敵面前,堵住了洞口。僅以1人負傷的代價,佔領了156高地,全殲守敵,並捕獲敵1名中尉(因流血過多,運回途中死亡)。

史海鉤沉之二:巧變戰術,以謀勝敵

不用“當頭炮”

通常我軍在部隊出擊戰鬥之前,都要進行重點、有計劃的預先火力打擊或火力準備。這次在炮兵運用上我軍一反常規,不用“當頭炮”,既沒有預先火力打擊,也沒有進行直接火力準備,保持戰場的正常平靜,隱蔽了作戰意圖,達成了戰鬥的突然性。

巧布精兵

在兵力運用上我軍吸取了以往以連計成波次上的弊病,改為以洞算兵,擇優選兵,量敵用兵。我軍對敵各陣地敵步兵和陣地綜合分析,統一編號,在出擊小分隊中擇優選擇了36名精兵,其中有16名是正副班長,12名參加過戰鬥,他們有勇有謀,並有一定的作戰經驗。行動開始後,擔任偷襲的36名突擊隊員共編為10個戰鬥小組,分別沿8條線路同時向3個高地(陣地)各自的目標發動攻擊,均按時摸到指定位置,經1小時45分激戰就攻佔了156高地和168陣地,斃傷敵88名,炸燬敵屯兵洞7個,我僅傷4人。

史海鉤沉之二:巧變戰術,以謀勝敵

2團1連副連長徐華僑在168號陣地石洞內指揮戰鬥

變跟進掩護為定點支援

重火器在一般情況下,通常是逐級向下加強,伴隨步兵行動,以火力掩護步兵衝擊。此次戰鬥,我軍根據作戰地幅小,出擊縱深淺的特點,依託地形,以兩挺14.5mm高射機槍,4挺12.7mm高射機槍、6挺輕重兩用機槍、4門82mm無後坐力炮和2門75無後坐力炮,按照性能和作戰需要進行配置,組成了多層次、大密度,側射、斜射、交叉多道火力網,既能給出擊分隊及時提供火力支援,又減少了支援分隊的傷亡。

史海鉤沉之二:巧變戰術,以謀勝敵

58式雙聯高射機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