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非要讓歸化球員做白求恩?

為什麼非要讓歸化球員做白求恩?

歸化球員……

中國足球為什麼要歸化?為的是快速提升國足實力,為的是順應全球足球發展大勢!可以說,中國足球之所以走上歸化這條道路,是一個一個短期目標,卻長久得不到實現的無奈之舉。

然而,中國足球歸化的始作俑者——恆大,近日的一紙重鎊罰單,卻讓疫情籠罩下的足壇,一時不再那麼冷清。他們對歸化球員費南多處以人民300萬元的鉅額罰單,原因是:怠訓曠訓、逾期歸隊,嚴重違反隊規。這肯定是恆大隊史,也應該是中國足球史上最重的罰單了。

為什麼非要讓歸化球員做白求恩?

恆大處罰歸化球員費南多

固然,外界是一片叫好聲。費南多這下恐怕腸子都悔青了,誰讓你撞到恆大的“三九隊規”槍口上呢!沒被開除,已經萬幸了!

連某權威媒體也站出來發話:“大多數歸化球員都是奔著豐厚的報酬而來,缺乏身份認同和國家榮譽感,尤其是非血緣歸化球員。倘若他們歸化後發展不順利,入籍後很快又脫籍,無疑是件尷尬的事情。”甚至擔憂像這種不服管教的“刺頭”,以後可能還會出現,所以從一開始就要嚴管重罰。

顯然,媒體把這個問題無限放大了!

中國球迷對於歸化,從去年一開始排斥之聲紛起,到後來艾克森代表國足正式出戰,坊間輿情最後也是不得不接受了這一事實。

為什麼非要讓歸化球員做白求恩?

巴薩一年遊的保利尼奧

誰都明白,外援到中超來,是衝著高薪來的。而歸化球員,包括非華裔歸化球員,當然也不例外。其實,何止外援,外教又何嘗不是呢?所以有球迷戲稱中國足球“人傻錢多”。

誰也都曉得,是你願意給人家開高薪,人家才來拿高薪,好比一筆買賣,雙方成交,本就是你情我願的事情,實是無可厚非。

但是,就此說人家缺乏身份認同和國家榮譽感,是不是有點上綱上線了呢?只要人家上場能和國內球員一樣列隊唱國歌,在場上能和國內球員一樣拼搏建功,比賽終了能和國內球員一樣身披國旗謝場,這就夠了,你還能要求什麼呢?

為什麼非要讓歸化球員做白求恩?

李可和艾克森

艾克森代表國足出戰的幾場比賽,人家不是都這樣做了嗎?而且做得不比任何一名本土球員差!

在苛求這些歸化球員對自己改換國籍的新身份認同之前,我們是不是要捫心自問一下,我們給予人家應有的身份認同了嗎?

中國足協從一開始就沒有做好頂層設計,待到俱樂部推進操作球員歸化事宜,又說要對歸化球員有計劃地予以限制。難不成沒經足協和體管部門的許可,單憑俱樂部自己就能完成歸化手續嗎?

而直到元旦前夕,千呼萬喚始出臺的2020賽季中超新政,更是顯得有些荒誕。

“一支球隊只能報名一名非華裔歸化球員,超過的仍將佔用外援名額。”試想想,當歸化球員高拉特、費南多們一旦代表國足出戰,而在恆大隊內又是外援身份時,“同籍不同待”,這是什麼樣的邏輯?這是對他們的身份認同嗎?

為什麼非要讓歸化球員做白求恩?

足協對歸化球員的“待遇”

也許有人說,這是為了平衡各俱樂部利益。是的,但是中國足協早幹嘛去了呢?恆大迫不得已將阿蘭外租至國安,將洛國富外租至武漢卓爾,這就是所謂利益平衡的結果?

也許還有人說,這是足協出於他們的高薪考慮,避免受國內球員新籤合同頂薪之限。但是足協這麼多頂“帽子”扣到俱樂部頭上,就能保證中國足球能從膏肓中痊癒起來嗎?“限薪”為什麼非要這麼赤裸裸地露出數字呢?複雜的問題只有簡單化處理,為什麼我們不能效仿早已成熟的歐足聯財政公平法案,以追求俱樂部的財務收支平衡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呢?

為什麼非要讓歸化球員做白求恩?

聯賽仍要以外援報名的高拉特

作為球員,沒有一個不是吃青春飯的。國內球員如是,歸化球員也是。在球場上,比的是技術,比的是水平,比的是拼勁。梅西稅後四五千萬歐元的薪酬,而他的隊友們大部分卻領著幾百萬歐元的薪水。這說明什麼?說明球場上講得不是同工同酬,而是能力有多大,薪酬就得有多大。

當然,我們的歸化球員,也不是梅西。但是,他們絕對有著比國內球員高出數倍的實力。讓他們拿著比國內球員高出數倍的薪酬,又有誰不服呢?

為什麼非要讓歸化球員做白求恩?

歸化球員艾克森的表現不及我們本土球員嗎?

白求恩“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精神,時今的我們唯有欽佩,而不能苛求。既然我們沒有理由要求國內球員,都像白求恩那樣甘於奉獻,那我們當然也不能指望歸化球員,能像白求恩這樣無私支援我們。

不要道德綁架!只要歸化球員願意披著中國隊戰袍,頂替一些“白斬雞”為國效力,不見得人家就沒有本土球員那麼不知榮辱,那麼不肯拼搏!至於,若干年後,人家若要求退籍,只要不違法,那是人家的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