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科、犬科與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漁貂殺猞猁,猞猁殺狼


貓科、犬科與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漁貂殺猞猁,猞猁殺狼


世界上野生動物那麼多,但是在大多數人心中,最關注的還是貓科、犬科,其次是鼬科,究其原因無非就是這幾類的動物通常自帶話題,能夠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而關注度最大的一面,幾乎都是關於貓科、犬科、鼬科誰最強的話題。在以往的討論中,人們幾乎都隔空比較,比如獅虎鬥的結果,雖然有些討論看起來引經據典,各種資料齊全的樣子,但是總有那麼一些關公戰秦瓊的意思,結論始終不盡人意。


貓科、犬科與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漁貂殺猞猁,猞猁殺狼

小老虎與小獅子


有人說在野生動物中,同體型戰鬥力以貓科為尊,也有人說同體型裡鼬科無敵,但是如果放在現實生活中究竟是怎樣的呢?好在目前的研究資料,回答起這個問題來也並沒有那麼難,總的來說事情沒有那麼絕對,有時候同體型間,甚至體型處於略微弱勢的貓科動物,也能戰勝同域分佈的犬科動物,但在另外的一個環境裡面,貓科又處於劣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貓科、犬科及鼬科動物在同域分佈下的較量。

歐亞猞猁抑制一眾犬科動物的發展

貓科與犬科之爭由來已久,大多數時候人們都認為貓科或多或少會抑制犬科動物種群的發展,比如生活在西伯利亞遠東地區的東北虎與灰狼,二者在種群數量變化上會呈現出一定的負相關趨勢。

在20世紀以前,西伯利亞遠東地區生活著大量的東北虎,此時人們觀察到灰狼的數量相對較少。但是從19世紀末開始,俄國瘋狂捕殺東北虎,導致老虎的數量在短時間內急劇下滑,此時人們觀察到灰狼的數量快速上升。

而進入20世紀下半葉由於俄國保護東北虎的力度加大,所以老虎數量又呈現上升的趨勢,相對的,灰狼的種群數量又呈現了下降趨勢。研究者們分析,同域分佈下的東北虎,對灰狼的種群發展起到了抑制作用。


貓科、犬科與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漁貂殺猞猁,猞猁殺狼


讓我們再把目光聚焦到白俄羅斯,研究人員在納利波基森林和帕阿濟爾森林也發現了貓科動物與犬科動物之間特殊的關係。

一直以來,猞猁在人們心中都是一個比較弱勢的動物,它們會利用裝死或者爬樹來躲避危險,尤其是遇到狼的時候,猞猁更是落荒而逃,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子嗎?白俄羅斯科學院的研究者們發現,事實剛好反過來,在該地區生活的猞猁,會捕殺多種具有競爭性和威脅性的犬科動物。


貓科、犬科與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漁貂殺猞猁,猞猁殺狼

歐亞猞猁


1997-2017年間,人們就記錄下了猞猁確切殺死16只狼的記錄,其中1只成年雄狼,4只雌狼,11只幼狼。

猞猁會直接捕殺狼,這點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了,尤其是成年雄性大猞猁,更是會定期捕殺同域下的狼,其中幼狼、懷孕的母狼、孤狼是主要的捕殺目標。人們發現,在猞猁數量比較多的區域裡面,狼幼崽的死亡率很高,幾乎達到了40%-50%,甚至是90%,然而猞猁的幼崽存活率幾乎是狼的3-5倍。


貓科、犬科與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漁貂殺猞猁,猞猁殺狼

猞猁擊敗了狼


除了狼之外,赤狐、貉一樣是猞猁捕殺的目標,因為在它的眼中,狼、赤狐、貉一類的掠食者,是猞猁幼崽的潛在威脅,所以成年猞猁會處處抑制它們的發展。

研究者們通過對64只赤狐跟貉進行同位素標記,發現之後有34只個體被猞猁或者狼殺死了,其中22只是明確被猞猁殺死的,而猞猁集中捕殺赤狐、貉的時間段為溫暖期,也就是它們哺育幼崽的時間段。換句話說,就是猞猁為了自己後代的安全,主動捕殺了赤狐等一眾食肉動物。


貓科、犬科與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漁貂殺猞猁,猞猁殺狼

被猞猁殺死的赤狐


漁貂捕殺加拿大猞猁

在白俄羅斯的森林裡面,犬科動物裡的狼、赤狐、貉處處受到歐亞猞猁的欺負,但是換一個地方,我們來到北美洲,卻是另外一個景象,這裡的加拿大猞猁(猞猁屬的另一個物種)卻被鼬科的漁貂欺負得沒脾氣。

與歐亞猞猁相比,加拿大猞猁體型較小一點,但相比起漁貂來,還是有一些優勢的。可人們發現,緬因州的漁貂,確實存在捕殺加拿大猞猁的現象,而且被它捕殺的數量還不少。


貓科、犬科與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漁貂殺猞猁,猞猁殺狼

加拿大猞猁


漁貂是鼬科貂屬裡面的一個物種,雖然體型小,但性格跟它兩個表哥狼獾、蜜獾一樣兇狠,能以小搏大,獵殺一些體型比它大一倍多的獵物。

研究人員在1999-2011年間對緬因州的加拿大猞猁進行無線項圈追蹤研究,發現有許多猞猁被其他動物殺死了,從大多數現場看,猞猁的屍體都不完整,有大量咬痕且被分割開來分別藏在多處地方,根據種種跡象,研究人員確定了這就是漁貂所為。


貓科、犬科與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漁貂殺猞猁,猞猁殺狼

漁貂


漁貂襲擊加拿大猞猁,通常發生在冬季大雪覆蓋的時候,且多是趁猞猁休息的時候突然衝出來對其進行鎖喉,這也就正好說明了為何在猞猁被殺死的地方,沒有多少掙扎的痕跡。由於漁貂體型太小,通常只有幾千克,所以一下子無法消耗十幾千克的加拿大猞猁,所以它們才會將猞猁的屍體分成多個部分藏起來,以便下次再吃。

不過研究者們發現,即便在緬因州里面,存在漁貂捕殺加拿大猞猁的現象,但是長期來看似乎對加拿大猞猁種群並沒有什麼負面影響,實際上猞猁的數量在研究期間一直增長,說明漁貂並不存在大幅度抑制加拿大猞猁發展的現象。

短尾貓獵殺漁貂

緬因州這邊漁貂在捕殺加拿大猞猁,但是在另一邊的美國加州,漁貂卻被體型比加拿大猞猁小的短尾貓(猞猁屬的另一個物種)收拾。

在每年的春夏季,是漁貂的繁殖期,在這個時間段裡面漁貂需要完成從築巢到養育幼崽的整個階段,而就在這個時間段裡面,漁貂遭到了短尾貓大量的屠戮,從數據上看,短尾貓捕殺的漁貂多為雌性漁貂,這在自然界裡面是比較合理的。


貓科、犬科與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漁貂殺猞猁,猞猁殺狼

短尾貓


加拿大猞猁由於狹食性,幾乎只吃雪靴兔,而捕食這種動物不需要用到什麼戰鬥技巧,只需足夠快和靈活即可,所以長此以往,加拿大猞猁發展出了更為靈巧的身體,後腿也更發達,利於跳躍,但同時也喪失了大部分貓科該有的戰鬥力。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短尾貓即便在體型上比加拿大猞猁稍小一些,但戰鬥力卻更加強悍,這也是為何它能夠捕殺漁貂的原因。

科學家們用了大量時間分析了大量漁貂的屍體,發現大多數非自然死亡的個體中,大多數都是被其他動物殺死的,而這些能夠殺死漁貂的動物裡面,多數為狼、郊狼、美洲獅、短尾貓等,尤其是美洲獅與短尾貓,更是殺死漁貂的主要元兇。

通常來說,漁貂都喜歡在茂密的森林裡面生活,短尾貓相對來說能夠在林間更開闊的地帶活動,一旦漁貂來到了較為空曠的地帶,就有可能成為短尾貓襲擊的目標,在這類地形中,漁貂的優勢蕩然無存,所以難免遭到短尾貓的屠戮。

貉與狗獾的恩怨

讓我們再把目光移回白俄羅斯的納利波基森林裡面,這裡犬科的貉與鼬科的狗獾也存在相互較量的現象。科學家們在這裡發現了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貉會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有效地殺死狗獾。

在體型對比上,貉一般只有3-6千克,而狗獾的體重則能夠達到5-10千克,按照“體重優勢論”的看法,貉基本上不是狗獾的對手,但是實際情況卻是貉能夠有效地殺死狗獾。


貓科、犬科與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漁貂殺猞猁,猞猁殺狼

狗獾


由於在納利波基森林裡的狗獾與貉存在很強的干擾,這引起了科學家們極大的興趣,進一步研究發現,狗獾與貉會多次“交鋒”。通常來說貉會利用自己犬科社會性高、群居數量多的優勢,對狗獾進行打擊,比如2018年3月,科學家們就發現了兩隻貉襲擊一隻狗獾的現象。

從現場上看,狗獾在兩隻貉的攻擊下步步後退,狗獾利用了小云杉樹進行防禦,最後被它逃了。地上有狗獾的血跡,表明在交鋒的過程中,狗獾受了傷。


貓科、犬科與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漁貂殺猞猁,猞猁殺狼


細緻研究之後發現,貉殺狗獾還存在更聰明、殺傷力更大的方法,那就是利用自己冬眠時間較少的優勢,將狗獾活活悶死在洞中。在秋季,2-6只狗獾就會修好一個洞穴,等到初冬的時候它們就進去冬眠。

在同一片棲息地裡面,貉雖然也會冬眠,但是人們發現,貉到底還是犬科動物啊,感官異常靈敏,即便是在冬眠的時候,也能感受到周圍的動靜,而最重要的是,貉冬眠的時間沒有狗獾長,這也就給了貉充足的“作案”時間。貉會趁狗獾冬眠之際,將其睡眠室與地面之間的通道堵死,沒有了空氣,最終狗獾一家子就被活活悶死了。


貓科、犬科與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漁貂殺猞猁,猞猁殺狼

犬科裡的貉


從上面的種種例子來看,雖然表面上多個物種之間確實存在相互抑制的現象,但卻並不能說明貓科就比犬科強,或者鼬科的戰鬥力最高等等,這裡面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且相當複雜,並不是從簡單的例子就能夠看出來的,就比如納利波基森林裡的歐亞猞猁,它之所以能夠捕殺狼,除了戰鬥力強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因為這裡的狼體型普遍不大,有些甚至與猞猁體重差不多,事實上即便是成年的雄性大猞猁,也不會去招惹狼群,或者成年的大雄狼。


貓科、犬科與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漁貂殺猞猁,猞猁殺狼

狼的體型跟猞猁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