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ll钢锁雄关一一2020年春韶关市抗“疫”纪实

当古代的雄关与当代的钢锁交集在历史的节点上,就会产生抵御妖魔逆袭的超然伟力。

——题记

报告文学ll钢锁雄关一一2020年春韶关市抗“疫”纪实


图:朱广新


序曲

两千多年前,地处广东北大门的韶关,就开始有城关、税关、盐关。

古之韶州,在军事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势;商贸上则是“一吏当关,万物难出”的重要关口。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就像庚子年初春的中国,下了一场悲情的雪。恶疾如地狱中的飞沙走石,撕心裂肺,摧花折柳。

1月23日,农历大年二十九,武汉市突然宣布离汉通道暂时关闭。一个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竟然如此举动。环视人类,前所未有。霎时间,世界为之瞩目!世界为之惊讶!

人们似乎听到了“疫”魔恐怖的拍门声和急骤的喘息声……

中国,别无选择!

中国,必须宣战!

武汉疫情日甚一日,感染人数与日俱增。所有的医院人满为患,政府紧急筹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和若干方舱医院。摆在国人面前的火烧眉毛的任务就是:全力阻击,与“疫”赛跑!

于是,一个十四亿人口的东方大国,便开始了一场支援武汉战“疫”的大赛跑!最先赶到战场的白衣战士,是上海和北京医疗队。他们在除夕之夜就进驻战场最前沿——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分流了最艰巨的重症治疗任务。紧接着,国家、部队和各省市累计派出的344支4万多名医护人员,匆匆向武汉奔跑。

疫情就是命令。三军医疗队闻令驰援,开始了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非军事行动。军车与风赛跑,战鹰与云赛跑!

广东牵手湖北,珠江连接汉江。

广东的白衣战士出征了:正月初四晚,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及广东各地市医院的147人驰援武汉;正月十三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262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正月十四,广东省疾控中心检验队车载生物安全柜、生物废弃物高压系统、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和荧光定量PCR仪,经16个小时长途跋涉,到达武汉,展开检测任务;正月廿一晚,广东新组建的一批医疗队奔赴荆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天职。

粤北大地吹响了嘹亮的集结号。

一场以疫情防控为主体的阻击战迅速在韶关各地打响,韶关作为广东的北大门,要像雄关、要像钢锁一样守护着广东的安全。

疫情凶猛,刻不容缓。

1月21日以来,中共韶关市委书记李红军亲任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总指挥,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7次、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和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50多次,重点研究部署“外防输入”工作,并坚持每天率队深入一线,督促各地全面落实好疫情联防联控各项工作,其中有20多次到粤北公安联合防疫检查站检查指导和慰问。

市长殷焕明任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坚持每天率队到疫情防控一线检查督导工作,并多次到联合防疫检查站检查指导和慰问。全市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也深入到联合防疫检查站,及时掌握情况,及时督促指导,确保防控疫情工作有序而又充满实效地往前推进。

韶关境内的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在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北检查站、京港澳高速公路韶关南检查站、武深高速公路仁化城口检查站、地处南雄梅岭的省际公安检查站、韶赣高速高公路始兴北检疫点等,成了过境车辆和人流的主要关口,一天几千及上万的车流量,如潮水般地汹涌而来、拍岸而去……要堵住疫情向广东漫延,重要的是严防死守!

于是,在这些关口上,口罩、测温仪、防护服、护目镜等等,成了防控疫情的常规武器。由公安、卫生、检疫、路政等多部门联合组成的检疫队伍,不分昼夜地忙碌在高速公路的关口上,鲜红的党旗和志愿者的红马甲成了醒目的标志。

疫情严峻,武汉告急,湖北告急!

消息传来,韶关医务人员纷纷请战,按下一个个鲜红的手印。他们告别父老乡亲,背起行囊,义无反顾地踏上驰援武汉的征程,留下一个又一个“逆行者”的美丽背影……

如果说,新型冠状病毒是有颜色的,它一定是黑色的。它凶猛,蛮横,无情,侵袭人的身躯,威胁人的生命,打破既定的社会秩序,搅乱正常的生活节奏——它是穿着黑色斗篷的面目狰狞的恶魔!

然而,这个世界的主体色调永远是明亮的、富有生机的。它们聚合、交汇、延展,发生着化学反应,升腾起精神的伟力。在“抗疫”的时间里,那些从人们心灵深处迸发出来的力量,那些心手传递汇聚起来的力量,给人以饱满的温度、心灵的抚慰和必胜的信心。

是的,在红色的旗帜的指引下,人们积蓄着向上的力量,营造出一场爱的赛跑、爱的传递。也许,这场爱心的赛跑是从你的心,到我的心,到他的心,流淌成一条温暖的河流,氤氲着一个明媚、柔融的春天……

看啊,韶关人民正用一股股凝聚而成的爱的力量,组成了一道道阻止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铜铁长城!

报告文学ll钢锁雄关一一2020年春韶关市抗“疫”纪实


上篇

构筑雄关

用背影说话的人,教人们重新认识

怎么样的胸怀才算辽阔

野草见证,苗木见证,溪水有了倒流的决心

身背阳光,就是背着万物的希望

在清晨醒来的人

像一滴露珠,为能重新滋润万枚叶子动人的脉络

重返天空,成为那黑幕中

最闪亮的星星,成为深眸中二十四切面的钻石

用背影说话的人,身背锋刃

剔除一切光明的对立者,与黑暗的同谋

——摘自梦兮《逆行者》

北大门的卫士

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的坪石镇,像一颗明珠镶嵌在韶关的北部。金鸡岭上,雄鸡昂首北望,引颈欲啼。坪石镇,历史上曾被誉为广东八大重镇之一,也是广东北大门的重要通道,而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北检查站就位于此处。

早春二月,武江河畔两岸的油菜花盛开,引来了无数纷飞的彩蝶,让人想起毛泽东“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诗句。而坪石却是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1928年1月,朱德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坪石镇歼灭了国民党许克祥一个师,取得了坪石大捷的胜利。

如今,京港澳高速公路在这里通过,而粤北段是全线最为险峻的地段,是高寒地带,最冻时可以呵气成冰,仅一个长坡就有11公里,交通事故频繁、惨烈,令人惊心动魄。韶关交警郑华武、付少云两位烈士,就是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这段公路上献出年轻的生命。

2020年1月23日,广东省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4日,在韶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示下,成立了由公安、交通、卫健、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的粤北省际联合检疫检查站。

面对这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第一要义的严峻斗争,韶关市党政领导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建立起科学高效的战斗指挥体系,带领全市人民迅速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

入夜,细雨靡靡,寒意袭人。

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北路段,车灯闪烁,远远望去就像一条蠕动着的金色长龙。耀眼的灯光将宽阔、流畅的高速公路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辆接一辆的大车、小车、载重汽车在凛冽寒风中呼啸飞驰而来,又静静地停在检查站入口处,等待检疫人员测温检查。

执勤人员一边挥舞着小旗,一边引导车辆进入不同的车道。交警向司机发出文明的用语:“车辆进站接受检查,请提前摇下车窗,降低车内温度。”等车辆靠近各查控道口,医护人员上前手握测温仪对着司机额头测量体温,交通执勤人员再上去对驾乘人员进行询问,对过往的车辆逐一登记车牌号、姓名、手机号。这套既行云流水、滴水不漏的操作规程,执勤人员每天都要重复数千次、上万次。

深夜,粤北公安检查站,灯火通明。道口近处,“党员先锋岗”格外引人注目;道口前方,红白相间的隔离桩上,一面鲜艳的党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在检查站道口上,站立着一个脸戴口罩、身穿浅绿色反光衣,左臂戴“党员先锋队”红袖章的忙碌身影。只见他正用标准、规范的手势指挥着车辆。

他就是乐昌市公安局坪石分局局长、粤北检查站站长李剑。

他在车灯的照射下,挺立着铁塔般的墩实身躯,黝黑的脸庞上镶嵌着一双锐目,放射出穿透夜色的光芒。他是个办事雷厉风行的人,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踩得地上咚咚直响。

多年来,他带领公安民警设卡拦截持枪歹徒,生擒贩毒犯罪团伙成员,抓获各种违法犯罪分子,保卫着广东北大门的安宁。作为一站之长,如今手中的钢枪已变成测温仪。为了防止疫情输入,他向检查站的全体人员反复强调,每一辆来往车辆都需要认真排查,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检。

成立党员突击队是当务之急。李剑迅速将公安、交通、卫健、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党员干部纳入临时党支部统一管理。临时党支部成立后,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自从来到检查站后,李剑以站为“家”,全身心地投入到防控工作中。每当深夜,他常常想起春节前刚做完癌症手术的父亲,想起患有肺疾的儿子,内心涌动着负疚而又不安的情愫。

2月4日开始,春节过后,南下入粤车辆持续增长。下雨了,豆大的雨水打在雨衣上“啪啪”作响,李剑对此全然不顾。他立即组织协调养护、施工等工作人员,增开4条车道,紧急抢建防疫检测棚。经过39小时的日夜施工,粤北检查站的防疫检测棚正式交付使用,提高了车辆和司乘人员的通过速度。

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

雨声、风声、汽车发动机声,以及人们的喊叫声交织成一首雨中交响曲……

2月8日,春运后期返程车辆日益增多,入粤车流每日达2万,从早到晚,检测现场车流一直绵延至数公里。

有民警报告:“车流出现拥堵了!”

李剑答道:“将南行检测车道增开至10条”。

关键时刻,党员冲锋在前。李剑和副站长孙良明带头搬运水马隔离桩,大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和时间赛跑,和病毒赛跑!

齐心协力,冒雨奋战。高速主线部分中央分隔带仅用4小时就撤除了。检测车道增加至18条,达到54个检测点,3小时将17公里的车龙疏导完毕。

车流疏通了。可是问题又来了。

执勤人员上班后由于用手机不停地与司乘人员扫码登记,许多人的手机电量已耗尽。

“李站长,我的手机没有电了!”

“我的也没有了!”

此时,李剑心急如焚,怎么办?如果不及时补充电量,将直接影响车辆和司乘人员顺利通过。他马上吩咐身边的交警,驱车前往坪石镇去购买充电宝。由于是凌晨,只能想方设法按照招牌上的电话号码打给店主。一个电话打过去,没人接,继续再到另外一家店,反复打了好几家,店主们得知是粤北检查站检疫需要,店主们毫不犹豫,将58个充电宝递到交警的手中,解决了检疫时手机扫码登记的需要。

李剑是爱动脑筋的人。他利用“粤省事”、电子情报板、宣传栏、提示牌、高音喇叭全方位提醒司乘进行线上登记。这个办法果然奏效。检测速度加快10至15秒。司乘人员切身体会到检查站的公安民警急为群众所急,想为群众所想。

在战“疫”的日子里,副站长孙良明刚做完胃切除手术,本来还在养病阶段,但他依然要求参加党员突击队。李剑拍拍孙良明的肩膀说:“在家好好休息吧。”

孙良明答:“现在正是站里缺人手的时候,我身体没事,能挺得住。”

李剑拗不过他,挥了挥手。

从2月13日凌晨5时开始至2月15日,气温降至零下3度。受低温天气影响,韶关京珠北、乐广高速先后遭遇雨夹雪天气,粤北检查站的执勤人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些天,执勤民警李国基冒着刺骨寒风咬紧牙关在道口上坚持指挥车辆。他说:“虽然天气恶劣,对我们来说是很大考验,但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李国基在路面上执勤,妻子照顾一岁多的小孩。他说:“我在这里守好广东‘北大门’,也是守好我们自己的‘家门’。”

2月14日凌晨5点43分,粤北检查站上空突然雷鸣电闪,刮起一阵狂风暴雨,风将指挥点设下的路障、帐篷、遮挡伞一下子吹倒。

李剑对远处的执勤干警和志愿者大声喊道:

“快!快!全部人先撤回来!”

“大家快进休息室躲雨,以免发生危险!”

雨珠砸在身上啪啪作响,志愿者们还没来得及反应,瞬间就变成了“落汤鸡”。面对恶劣的天气,他们毫不畏惧,坚守在执勤岗位上。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在人群中,有一群身穿红色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他们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照亮了漆黑的夜晚,也温暖了寒冷的冬天。夜深了,大家疲惫至极,然而他们揉一揉眼睛,抖一抖身子,扎紧防护服,继续为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体温监测。

让我们说一说,身穿绿色防护服、头戴蓝色工作帽的白衣天使。

虽然她们脸上的口罩遮住了脸庞,但从她们的目光中,清晰地感受到她们战胜疫情坚定的信念。这时候,测温仪就是她们手中的“枪”。低温天气使测温仪失去了功能,大家各出奇招:有的用“暖宝宝”给测温仪加热;有的利用休息间隙,用暖灯给测温仪加热;有的把测温仪放在掖下取暖;有的则用双手来回搓动,使测温仪增温。

李剑说,“值夜班的时候,防护眼镜、耳罩也驱赶不了严寒和风雨,大家就搓搓手、跺跺脚,抹一点清凉油提提神。尽管再大的雨,再狂的风,我们都不会退缩。”

粤北检查站从1月25日进入疫情防控状态,到2月24日奉命撤勤,连续鏖战31天。在这段风雨无阻的日子里,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北省界联合检疫现场共投入工作人员5678人次,共检测入粤车辆30.67万车次,检测司乘人员1015037人次。

执勤检疫人员在这道雄关里留下了他们英姿勃发的身影。阳光和口罩给他们脸上留下黑白分明的印记,也给他们佩戴了光荣的功勋。

党员先锋队

前面是长长的车龙,这里又是一道粤北雄关。

武深高速公路城口检疫检查站位于仁化县城口镇,地处粤湘赣三省交界处。武深高速公路北达武汉、南通深圳,是外地车辆入粤的重要关口。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迈着雄健的步伐,在如血残阳的长征途中,在城口镇和铜鼓岭与国民党军队进行过激烈战斗,成功突破了国民党构筑的第二道封锁线,谱写了一曲红军长征历史上的壮歌。

如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又悄然打响了。

粤北初春,春寒料峭。

北风呼啸,冷雨袭人。

城口检查站气温骤然下降至0摄氏度,呵气成冰。

在武深高速公路城口检疫检查站,“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大红横幅悬挂在检查站醒目位置,临时帐篷的上空,一面火红的党旗在寒风中猎猎飘扬。在各查控道口,只见一个个佩戴口罩、红袖章,身穿浅绿色荧光制服的执勤人员,正在各司其责地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

藏青蓝、天使白、黄色、绿色、红袖章,在夜色里构成了一道道格外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在黑暗的夜里放射出耀眼的亮光……

自广东省一级响应启动以来。韶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廖爱平就奉命来到这里主持城口检查站的检疫执勤工作。天降大任于斯人,临危受命千钧重。廖爱平有着30多年的从警经历,关键时刻上级领导委以重任,证明了他的能力,也信任了他的战斗作风。

廖爱平到任后,和大家一起住进了临时帐篷。面对突如其来的凶猛疫情,第二天,他们就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党员同志冲锋在前,专拣“硬骨头”啃。

身材魁梧,英姿勃发的廖爱平,头戴口罩、护目镜,手臂上印有“党员先锋队”的红色袖章格外醒目。人们无法看清他的长相,但从口罩外的脸部肤色看,他的脸部肤色呈古铜色,一看就是饱经风霜、日晒雨淋的老交警。

廖爱平说: “每条查控道口均设有警戒区,一旦发现疑似病患和重点车辆,现场采取人车分离措施。卫健部门对人员进行隔离、转移,再由现场民警、辅警将车辆牵引至复检场地”

25岁的民警朱清文在抗“疫”前线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是他的在寒风冷雨中,他连续工作五天五夜,警服淋湿了,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写下的诺言:“向党组织靠拢,接受组织的考验,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疫情不退,决不下战场”。

从2月6日起,武深高速迎来了节后返程车流高峰,检查站后方排起了长龙。

此情此景,廖爱平带领“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冲在最前,专啃“硬骨头”。

检查站前面,车龙越来越长,人流越来越拥挤。

廖爱平马上会同交警、交通部门将查控点位由原先的2条车道扩展到5条查控车道,同时增设复式检测车道,并临时在主线增开检测车道。

他通过协调各方加派人手开展检查,最大限度缓解了路面的拥堵压力。进入返程高峰,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等风险上升,驻站交警一边做好疫情防控,一边守护辖区高速公路安全。

2月7日凌晨3点,医务人员跑过来向廖爱平报告:“廖站长,我们发现一辆湖北籍小客车乘客体温超标,电子测温、水银复测均为37.4℃”。

廖爱平一挥手说:“走,过去看看”。

在新型冠状病毒谈虎色变的危险时刻,他没有畏惧,是第一个与疑似病人接触的勇士。在有条不紊地把周围的车辆和乘客疏散后,他协同医护人员将病人带到仁化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然后驱车赶回来检查站继续执勤。

从上任第一天到检查站,廖爱平已经连续在一线驻站工作了20个日日夜夜。

每天晚上,廖爱平总会接到妻子的视频电话,叮嘱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妻子看到他布满血丝的双眼,不禁流下了热泪。

在检查站的日子里,廖爱平工作起来就像是一个拼命三郎。每天睡几个小时,清晨6点钟就要起来执勤。大家劝他要注意休息,他总是笑着说:“我身体很棒,挺得住!”

他知道,这场与新冠病毒较量的战斗,比的是耐力、决心和勇气。

也就是这天晚上,有十多台来自疫情发生地的车辆的司机把廖爱平团团围住了。廖爱平和检查站工作人员一边宣讲政策,一边苦口婆心地劝导。廖爱平安排工作人员给这些老人、小孩端去姜茶和开水,八宝粥和泡面。在廖爱平的安抚下,现场群众表示服从劝导,在签收劝返告知书后沿途返回。

廖爱平说:“此前,有一位湖北籍女子为避免返沪后被隔离观察,藏匿在轿车后备箱,企图逃避检查。在城口联合检疫站,汽车后备箱我们也是必查项目。截至目前,并未发现这类现象。我们检查车辆后备箱,是防止有人非法夹带野生动物”。

从2月1日至2月24日18时,廖爱平带领全体执勤人员风雨无阻地坚守在城口关口上。就在23天里,城口联合检疫站共计投入检疫力量10509人次,对进入广东540522人次进行了测温,检查运输动物288651头(只),发现可疑动物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1148头。

廖爱平与城口联合检疫检查站全体执勤人员,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决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为保护广东北大门的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磐石般的“防火墙”

雨像千千万万支银箭。

风像千千万万根鞭子。

箭在射,鞭在抽……

这里是京港澳高速公路韶关南检查站。

曲江区交警、民警、医护人员组成的检疫队伍在风雨中,铜雕般站立着。这里日均检查车辆超过4000辆。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曲江区从除夕那天开始,就从公安、交警、交通、卫健等部门抽调30 多人,启动了这个疫情防控检查站。

曲江马坝,12万年前人类的始祖就在狮子岩繁衍生息。

京港澳高速公路韶关南进出口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是韶关市区迎接珠三角来客的“南大门”,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如今,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狮子岩上两尊雄狮依然深情地仰望大自然与现代文明交织的和谐之美……

疫情冲撞着和谐之美,留下的只是孤寂与苍凉。在大灾大难面前,总有一股力量温暖人心,总有一群卫士奋勇逆行。

关键时刻,在韶关南进出口迎来了一批勇于逆行的卫士,他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韶关南进出口阵地上,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坚如磐石的“防火墙”。

雨点连成了线铺天盖地倾泻下来。

风雨再大,执勤人员一步也不能离开阵地。

关键时期,党员同志冲在一线。执勤人员温伟军说:“我们从单兵作战变为协同作战,检查站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从除夕至今,大家都一直奋战在战疫一线,大家实行 24 小时轮流值班制,三班轮转,每人值班 8 个小时。”

说话间,从韶关方向驶来一辆小轿车,执勤民警立即拦停进行检查,发现一名乘车人员未戴口罩,于是,民警当即赠送给他一个口罩,乘车人连声道谢。

执勤民警嘱咐他戴好口罩,注意防护。

除夕夜晚9点半左右,风雨加大了力度,临时帐篷剧烈地摇晃起来。执勤民警没有一个人躲进临时帐篷,而是站在风雨中,迎接一辆辆车子接受检疫。

元宵节晚上,曲江区党政主要领导来了。领导们说:“吃碗汤圆暖暖身吧!元宵节快乐!你们辛苦了!”一声声温暖的祝福,一碗碗暖暖的汤圆,代表了一份真挚的节日慰问情感,也饱含了党和政府对抗疫一线人员的充分肯定,也送来了爱心和温暖。

地处南雄梅岭的省际公安检查站按照上级指示,迅速启动联合检疫检查工作,担负起守护广东“北大门”的重任。

深夜时分,检查站灯火明亮,一派忙碌景象。20多天来,由南雄市公安、卫健、交通、林业、农业,以及韶关高速管理中心、韶关市交警支队等多个单位共同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梅岭深处拉开了序幕。

全体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重温入党誓言,纷纷在请战书上签名:“疫情不灭,我必不退!”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大家始终坚守在阵地上。春节返程高峰期,每天需要检查车辆近6000辆,执勤人员手臂酸疼,用手揉一揉;喉咙沙哑了,吃一粒润喉糖。

临时党支部书记黄承海说:“这是我市最大的一个联合检查站之一,是‘外防输入’的重要关口,入境车多人多,责任重大,我们必须把好关,不能有半点的丢以轻心。”

为确保春节返程的检查顺畅,加强检疫力量,南雄市从8个部门挑选精兵强将220人,实行24小时“四班三倒”制,将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检查站还成立了技术组,对过往车辆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核实,确保疫情拒之于北大门之外。

就这样,检查站的执勤人员戮力同心,坚持严字当头,牢牢守住入粤关口,严查每一辆入粤车辆、每一个入粤人员,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

报告文学ll钢锁雄关一一2020年春韶关市抗“疫”纪实


中篇

抗“疫”战士

身着白衣,就是披上了铠甲

维护肌体平衡,就是

维护阴阳平和,就是维护一个阔大的国

用生命擦亮城市的容颜

其实是擦亮人心,与人心上的镜子,一个有序有致

平和安谐的祖国

重新焕发青春,光彩像取下来的阳光

散播在每一个黑暗的角落

危险从来都是未知数。已知的

是身着白衣的人,愿意用生命驱散天空的雾霾

——摘自梦兮《 白衣辞》

征服病毒的“骑手”

浩瀚的宇宙从诞生那一刻起历经了数十亿年。

人类的历史不过起始于地球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之后,在600万年的时光里,人类的演化经历了质的变化。

时至今日,被冠以“人类世”的纪元,似乎我们真正成为了地球的主宰,却并不意外地依然要经历各种天灾人祸。

没有人吃惊于自然的威力,却往往懈怠于对生灵的敬畏。

于是,就在短短的近几十年内,艾滋、埃博拉、禽流感、非典,直到今天的新型冠状病毒,都成为我们当代人的梦魇。

回望历史,就会发现,天花、流感、疟疾、鼠疫、麻疹、霍乱……瘟疫一直不曾远离,不幸成为亲历者,每个人都会变成历史的碎片,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往往催生出许多关于人性的故事。

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搏斗中,韶关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检验科全体人员竭尽全力提供准确的病原学检测鉴定报告。从1月20日韶关出现第一例疑似病例开始,他们夜以继日核对资料、摸排病情,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诊断中,以顽强的意志,对病毒发起猛烈的进攻,获得了“一锤定音”的病原学检测鉴定报告。

微生物实验室,是一个与病毒打交道的前沿阵地。透过窗明几净的隔离窗,可以看到实验室工作人员在生物安全柜前忙碌的背影;工作台上,整齐摆放着比浊仪、培养监测仪、药敏培养监测仪、分析仪等各种待检测的大小玻璃瓶检测样本。

在静悄悄的微生物实验室,身着清一色雪白专业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打开专用样本运送箱、特制金属安全箱,对咽拭子、痰液等样本,进行着平行筛查和阳性样本复核工作。

科长徐亮,高个头,两道浓眉下,一双锐目洋溢出一股阳刚之气。已有18年党龄的他,凭着多年病原学检测经验,炼就了一双精准识别病原体的“火眼金睛”。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检验科主要进行病毒核酸的检测。战前的准备工作开始了。同事们相互帮忙,各自熟练地穿上连体式一次性防护服,系上防护服拉练,戴上防护帽、N95口罩、防护目镜,再戴上双层的医用手套,然后穿鞋套……这一切,就像穿戴好盔甲,准备上阵的古代壮士!

徐亮说:“我们和病房里的医生不同,检验人员没日没夜藏身于实验室,每天与病毒打交道,可以说,我们是别人看不见的医生。”

徐亮昂首挺胸,左手握紧沉甸甸的生物样品箱,每一次踏入实验室大门的那一刻,仿佛就是一次与死神的搏斗。

如果说,病毒是死神,检验室的医生就是征服病毒的“骑手”。

这时,他不由得想起刚到微生物实验室检验科实习的情景。从样本的采集、样本的处理、到普通标本的接种,到后来的分离提纯,药敏试验等,每个步骤都必须严谨在无菌的条件下操作。由于刚接触这些实验仪器,加上有些恐惧心理,稍有不规范,便会遭到前辈们的批评。

干微生物检验这一行,危险性还是比较大的,如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病毒,甚至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徐亮有时也产生转行的想法,但一转念,自己学的专业知识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

不能,绝对不能。

柳暗花明又一村。徐亮勤学苦练,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升。

每一次进入狭小密闭的实验室,就是施展技能的小平台。在狭小密闭的实验室,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闷热难忍。不到二十分钟,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就会滴落到防目镜上,由于汗水有热量,导致镜片朦朦胧胧,同时身上也会渗出黏糊糊的汗水。然而,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期间,彻底与外界隔离。不能喝水,不能吃东西,不能上厕所,只能放纸尿裤。肚子有时咕咕叫,只能靠坚强的意志坚持,再坚持。

饥饿,闷热、煎熬,这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其中滋味,只有他们清楚。实验、检测、鉴定,从开始到结束,前后需要5、6个小时。他从实验室走出来,经过洗手、消毒等必备环节后,气喘吁吁地脱下身上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

此时,汗水已渗透了内衣,全身仿佛有一种虚脱的感觉。

这是一场体力透支的消耗战。走出密闭的实验室,第一时间直奔卫生间。

徐亮和他的同事们望着窗外云卷云舒的天空,然后伸展疲惫的身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连日来,徐亮和同事们马不停蹄加班了17天,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无论除夕还是大年初一,从未间断过检测工作,每天分两班,检测工作24小时连轴转。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和无畏的信念。终于提取到病毒样本的核酸。

在徐亮的率领下,科室已对158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了初筛检测。其中,明确诊断的4例病例,第一时间初筛为阳性。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提供了科学依据。

徐亮说,疫情发生后,科室党员摩拳擦掌,主动请缨到第一线。大家以科室为家,吃住都在这栋楼里,饿了就用开水冲即食面;困了就睡长沙发上。每当夜深人静时,家里人总会打来问候的电话,而这时,大家都会说上几句暖心的话:“我很好,记住在家呆着,别出门!”

打一场漂亮的战斗,少不了同事们的齐心协力。主管技师邱灿林深有感触地说,前半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检测,即使休息日也要随时待命。是这身防护装备保护了我17年的安全,也给了我直面病毒的勇气。

面对可能随时被感染的职业风险,有着14年党龄的邱灿林冲锋在前。十几年来,他一直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义无反顾地与病毒搏斗。他们当中,每一位检验人员都知道,自己进入实验室的那一刻就已置身于随时暴露的高风险之下。他们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人民大众的生命安全。

检验技师利艳媚参加工作4年了,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她首次面对如此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此时的她,总是心头撞鹿,跳个不停。在前辈们的鼓励下,渐渐地增加了她和病毒搏斗的勇气。

熬过了漫长的寒冬,春暖花开的季节来了。

至3月2日止,韶关市连续17天无新增病例。

好消息,激励着徐亮和他的团队,以更扎实的步伐迈向新的台阶。

“不知今夕是何夕”

2020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把李莉推到风口浪尖。

1月19日,李莉作为韶关市新冠肺炎诊疗临床专家组组长、广东省防控新冠病毒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成员,一直奔波在抗“疫”一线。省里准备组织医疗队驰援湖北了,她第一个递交了请战书。

1月30日上午10时,她在党员会议室召开党支部战时党员紧急会议,并向全体党员发出倡议。全体医务人员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地举起右手宣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要争做一名勇往直前、冲锋陷阵的战士,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冲锋在前。”

一张张按有红手印的请战书,跳动着一颗颗激情燃烧的大爱之心。

家人知道李莉要去支援湖北,十分担心她的安全。李莉说:“我是一名党员,又是党支部书记,在国家遇到危难之际,更应该挺身而出。”

坚定的决心,博大的情怀,李莉最终获得家人的支持。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在这场抗“疫”之战中引用得最多而有着古典情怀的古诗句。据查,这两句诗引自《诗经》中的一首诗。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遭拒后“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秦军正是唱着这首战歌击退吴军,帮助楚国复国的。

广州美院一位教授叫杨学军,专门画了一幅战“疫”题材的新作,题目也叫《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画家选择以少女和爱宠为创作主体,以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来表达人与自然唇齿相依、患难与共的共存理念。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新的历史背景下,增加了新的含义。

此时,李莉决心要和武汉最勇敢的“逆行者”同披一件战袍,同仇敌忾抗击新冠病毒。正当她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之际,李莉接到通知,要她留守韶关继续做好疫情相关指导工作。

去不成,怎么办?李莉再三请缨。医院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还是把她留守韶关。李莉服从领导的安排,决心坚守韶关大本营。

1987年,李莉考上了新疆医科大学。花季的青春,火样的年华。乌鲁木齐的春天留下她青春的丽影。1993年7月,李莉获得新疆医科大学学士学位,以优异的成绩在新疆医科大学毕业了。5年的临床医学专业,为她打下了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毕业前夕,她对未来充满憧憬,凝视着辽阔的星空……

李莉和同学们纵情唱起了《新疆医科大学之歌》:“至善医德,铸我魂仁。爱撒天涯,为了中华民族繁荣振兴,我愿献出毕生年华……”

告别母校后,李莉来到了广东韶关的粤北人民医院,她在这里度过了25个春夏秋冬。如今已到不惑之年的李莉,是粤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李莉没有驰援湖北,却默默地为即将出发的同事们准备好各项医疗物资,要求他们做好个人防护,祝福他们凯旋归来。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她本想辅导儿子的功课,参加今年的中考。再就是父母年近80岁,去年12月底从新疆来到韶关。原本答应带家人出去游玩一下,但由于工作实在脱不开身,她食言了。

李莉感动地说:“疫情发生后完全顾不上他们,煮饭、孩子学习,我父母全包了。有一个好姐妹知道我很忙,每天去市场帮我买菜,放在小区门卫那里,让父母下来拿,给她钱她也不肯要。”

她作为粤北医院ICU主任、新冠肺炎诊疗临床专家组组长,既要保证科室的正常运作,又要保证全市所有疑似病例的筛查以及确诊病人的救治,李莉深知责任重大。

病人来了,冲上去。

艰难日子,熬过去。

2月24日,一个病人被推进重症监护室。由于连续奋战在防疫一线,患重病需要住院治疗,经李莉和医务人员艰难抢救,终于转危为安。这位病人连声说:“谢谢,是李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披肝沥胆,夜以继日攻难关。李莉说,好几次在睡梦中梦到新冠肺炎的胸片。

她是个不下决心便罢,一旦决心已下就要付诸行动的人。

好消息接踵而至。2月28日,全市两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至3月1日止,在全市确诊的10例新冠肺炎患者中已治愈出院9例。

李莉紧绷的心弦终于可以得到了松弛。

在疫情发生的40多个日日夜夜,李莉一直处于备战状态,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夜深了,李莉还在电脑桌前反复查看,丝毫不敢有半点松懈。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随时指导值守医生护士调整治疗参数。因为她知道,每项工作都直接关系病人的生命安全,每个细节都很重要,每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

无论是重症还是轻症病人,李莉依然每天奔波于粤北医院和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粤北第二人民医院之间,她笑言自己已经“不知今夕是何夕”了。

李莉说:“我们建了一个微信救治群,24小时实时监控危重患者的各项呼吸参数及生命指征,第一时间了解病情变化,实时指导救治。”

“等熬过了漫长的寒冬,只待春暖花开,加油!”这是李莉在救治群中常常鼓励医护人员的暖心话语。

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枕戈待旦,全力以赴。

这就是一位忠于职守的医务工作者的信条。

红棉树下的合影

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粤北人民医院,在绿草如茵的绿化区,几株挺拔的木棉树含苞待放。又到红棉花开时,“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这是清代诗人陈恭尹在《木棉花歌》中写下的豪迈诗句。

红棉树壮硕的躯干,顶天立地的姿态,犹如壮士的风骨。

在粤北医院大院里,就有一对毅然披上“抗疫”战袍的夫妻。丈夫坚守粤北,他是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孙烨;妻子驰援湖北,她是全科医学科主治医生薛冰。

湖北的疫情越来越严重,牵动着薛冰和孙烨的心,于是就报名参加了驰援湖北的医疗队。结果她入选了第二梯队,而孙烨因为“抗疫”需要留了下来。薛冰知道这一消息后,二话没说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时候,组织上临时作出安排,将薛冰从第二梯队调整为首批医疗队奔赴湖北参战。

这位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白衣天使,毅然接受了党的考验。

2月9日下午6时,薛冰跟随医疗队要去湖北了。孙烨来到集合地,和妻子紧紧地拥抱,并相互嘱咐注意安全、注意保重。

广东医疗队乘坐2月10日晚22时飞往武汉的航班。飞机升空后,机窗外黑沉沉一片,大家都默默不语。薛冰由于近段时间忙于筹备医疗队物资,正斜靠在座椅上,眯着眼睛闭目养神,此时的她不由得思绪万千……

薛冰从2010年开始在粤北医院急诊科工作,眨眼间她有十年没回过黑龙江老家了。今年6岁的女儿,整天嚷嚷说没看过黑龙江的雪。春节前,姥姥带着外孙女到了黑龙江,薛冰说随后就到。岂料疫情暴发,这个计划落了,为此她心里有点遗憾。这时,她打开手机,看了看昨天在医院绿化带拍的红棉树下夫妻俩相拥的合影。

远在武汉的薛冰下了飞机后,就和广东医疗队的战友们,驱车直奔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透过车窗外的灯光,薛冰打量着这座英雄的城市。冷冷清清的街道,行人寥寥无几,只看见几个戴口罩的清洁工在扫地。这座城市正经历着疫情的磨难。于是,一种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在她心里油然而生。

经过为期3天的培训和前期准备,韶关市医疗队正式进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2月12日晚19:00,薛冰是韶关医疗队伍中第一个进舱救治当地新冠肺炎患者的医务人员。她穿着白色笨重的隔离服勇敢地迈进了B仓A区。6个多小时之后,薛冰从舱里出来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当她脱下了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后,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此时,她贴身的衣服全都湿透了,脸上、鼻子被防护贴、护目镜勒出一道深深的红色印痕。

是啊,这是一次意志和耐力的比拼,也是一次心理极限的挑战。

薛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进仓后,这里的每个医生平均要管100个病人。巡视中要处理各种问题。由于穿戴全副武装的隔离服,进仓40分钟后,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

“护目镜是涂了碘的,戴上后对眼睛有刺激;口罩贴不严实的地方用胶带缠住,胶带也有怪味。在舱内,手碰护目镜、口罩都要消毒,因此都不能随便触碰。再就是不敢喝水,身上穿了纸尿裤,刚开始感觉挺不舒服。在这种环境下,只有忍耐、坚持。”薛冰继续道。

自从薛冰去了湖北,孙烨在韶关坚守阵地。夫妻间只能每日隔“屏”相望,说一些相互鼓励、问候的话语。

2月12日晚,科室领导给孙烨打电话:“你马上到粤北第二人民医院,抢救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孙烨连忙赶回家,匆匆收拾了一些生活用品火速赶到粤北二院。这时,孙烨给第一次入舱的薛冰发了一条微信,为她打气,也将自己这边的情况告诉她。

在相隔千里的韶关和武汉,夫妻二人先后脚迈入阻击疫情的战场,在外人看来可能是缘分,但其实是他们的共同信念使然。“医院发出支援湖北的通知之后我们不约而同地报了名。因为我们都认为,抗击疫情是医者的使命,关键时刻应该挺身而出。”孙烨说。

是的,在疫情面前,医护人员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他们,是一群“面目模糊”的人,在周严的口罩、密实的防护服包裹下,连他们自己都只能通过背后的标记分清彼此。他们,又是一群辨识度最高的人,不用特意去找到谁,他们每一位,都是身披白甲、冲在最前线的战士!

他们在各自战线上每天面对着不同的挑战,唯一轻松的时刻就只有双方每日短短十几分钟的视频通话时间。“每天都想看看对方,互相报个平安,讲讲工作中遇到的烦心事和开心事。”

在他们各自的手机里,保存着他们夫妻俩在红棉树下的留影。这是红棉花开的季节,树上数不清的红色花瓣,就像是他们熊熊燃烧的青春火焰,在“抗疫”的艰苦岁月里默默地燃烧……

报告文学ll钢锁雄关一一2020年春韶关市抗“疫”纪实


下篇

天使心语

不知道这是否最后一吻

亲爱的,这之后

不管未来的路多么凶险,请相信光明

请相信,光明一直都在来路上

只有迎着黑暗

撕开黑色的礼帽

阳光会像金子一样洒进

期盼者的眼眸中

每一颗都是珍珠,逢春发芽,作为回馈的礼物

——摘自梦兮《告别书》

江城里的最美“逆行者”

在湖北的日子里,韶关市31名医疗队医务人员身穿白色的战袍,在樱花盛开的江城,留下了“逆行者”美丽的背影。在没有硝烟但比子弹更加可怕的前沿阵地上,他们无畏、坚强,忠于职守。

此刻,他们比任何人都优秀。

2月9日下午6时,由15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韶关市援助湖北医疗队踏上了征程。出发前,医护人员和来送行的家人、同事拥抱、叮嘱、道别。韶关市市长殷焕明在欢送仪式上作动员讲话。随后,韶关市委书记李红军将印有“韶关市援助湖北医疗队”的队旗交给韶关医疗队队长薛冰。

艳阳高照,春花烂漫。

已进入3月,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缤纷绮丽的景象,吸引人们远足踏青,赏花抚柳。然而,2020年的春天是“非常时期”,大家无法欣赏山野的春光,却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电视和手机,关注来自抗“疫”第一线的信息。

战斗在前沿阵地的白衣战士最引人注目,特别是那群飒爽英姿的女战士,更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个多月前,她们离开了家园,挥别了亲人,迎难而上,逆行出征。

她们顾不上掸去浑身的疲惫,更顾不上欣赏江城的美景,换上笨重的防护服,全副武装地投入抗击疫情的战斗。

平素,她们也是爱美的女性,梳妆打扮是每日必做的功课。如今,白皙的脸颊,被口罩勒出一道道沟痕;挺直的鼻梁,被护目镜压出鲜明的红印;为了方便省时,她们忍痛地剪去了飘逸的长发……这这里,最多、最美的语言也无法表达对这些“最美逆行者”的无私贡献与高尚情怀的赞美!

暖心的天使之音

下面,笔者引用这些年轻的女性——白衣天使以赤诚之心写下的一篇篇平凡、真挚的战地日记,以飨读者。

战地日记之一:穿上这身衣服就是战士

黄春芬(粤北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理师)

2月25日,气温 21—13 中雨 东北风

来武汉第16天,今天武汉的最高气温达到21C,这样闷热的天气不免让人略感担忧。考虑到个别队员的身体状况,凌晨一点才出舱的我,临时决定11:30顶替一位队员入舱。

我认为量体温、测血压是最轻松的工作,而负责消毒整理出院病人用过的床单则是最耗体力的活儿。床单、被套、打包、消毒、铺床,一套流程下来,令我汗流浃背,我今天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15张床位的清洁。

在我们整理床位时,旁边的阿姨说:苦了你们这些小姑娘了,在家里估计不用做这些活儿的,真的是辛苦你们了!言语里是满满的心疼。“阿姨,我们穿上这身衣服就是战士,什么都能干。当然,回到家里我还是小公主呢。”我的一句话把大家都给逗笑了。笑一笑,疲惫就少了许多。此时的武汉,风儿轻,月儿明。我打开手机看到屏幕里的父母、儿女,我才重新变回被父母牵挂的女儿……

战地日记之二:对患者进行心理“按摩”

3月5日,气温13—6C晴转多云 南风

我是第一批到湖北的,随即进行了紧张的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后,根据分组入舱安排,我分配到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工作。

我算是比较晚入舱的,看着有些队友早早地投入到工作中,我心急如焚。2月13日,收到入舱的通知时,我一直悬着的心落地了,焦虑的心情也缓解了。

我经过严格岗前培训,无论是专业技术上、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为入舱做足了准备。讲实在话,当我第一次穿上防护服在方舱医院里持续工作6个小时后,真的有一种透不过气、甚至是有种缺氧的感觉。一天下来,我感觉有些不适应,心理上也产生了很大压力。

入舱后,我慢慢地就习惯了。几十名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一点也不轻松。再加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包裹,行动极不方便。6小时的班下来,会感觉比较疲惫。穿脱防护服是有比较复杂的程序的,特别是脱防护服要更严格、更谨慎,如果稍有不慎,就会给自己和队员带来感染的极大风险。我们在出舱时进行严格的消毒,到酒店大门前也要进行全身消毒,到自己的房间前还会将外套脱下,进入房间后彻底清理口腔、鼻腔和耳道,再洗至少半小时的热水澡。工作之烦琐、工作之细致,是我以前的前所没有。

方舱医院里收治的大部分是确诊的轻症病患者,大家心态相对比较乐观,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他们的家人同时被感染了,住在其他医院,互相之间得不到联系,这些人的情绪就十分沮丧,也极为烦躁。作为医护人员,我们除了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就是密切关注每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于是,我们通过和他们聊天,带患者打太极,做健身操等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让他们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保持较好的心情。这种心理“按摩”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心里负担,提高对疫情的抵抗力。

战地日记之三:一种流淌在心里的感动

刘细妹:(南雄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2月28日,气温10—6C小雨北风

自从2月9日出发来到湖北一线,已经是第19天了。每天早晨7点半,我们准时进入工作状态。我今天凌晨4点半就起床了,经过一番洗漱和准备,再搭专车从住宿点赶到医院。上班前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穿戴防护服、佩戴口罩等程序。我从早上7点半工作到下午1点半左右。但要要到下午两三点才能真正下班休息,因为进行消毒、脱防护服占用了许多时间。上班穿了防护服之后,基本都不能喝水和进食,更不能进行大小便,为此我不敢多吃东西。在工作中,我尽到一名护士应有的责任,积极与病人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他们拉家常、谈心,从心理上、思想上去开解他们,引导他们。

有一次,我正在工作,一位病人远远看着我的背影,再看到我防护服上的名字,激动得大声呼喊:“太好了!我终于又见到你了!”病人对一位护士的惦记,令我的心头为之一暖,我感到我们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战地日记之四:儿子,妈妈对你说

3月5日,气温13—6C晴转多云 南风

我今天的日记,是专门写给儿子的,作为一位远在千里的母亲对他的思念。

儿子,妈妈还记得,面对疫情,妈妈在报名前,你就对妈妈说:“妈妈,你去报名吧。不用担心我,我会认真地复习,替你照顾好外公外婆。你一定要做好防护,好好保重自己,平安回来。”听到你的话,我既骄傲又内疚。骄傲的是,我的儿子长大了,能理解妈妈的工作和肩上的责任;内疚的是,从小因为各种原因,妈妈一直没能好好地陪在你身边,感受浓浓的母爱。

儿子,你马上要来到人生最重要的高考阶段了,妈妈仍然无法陪在你身边。半个月来,你在电话里总是说:“妈妈,你还习惯吗?睡眠好吗?不用担心我,早点休息。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好的。”

儿子,有人说过,没有经历高考的生命是不完美的生命;没有参加高考的人生是有缺憾的人生。因为高考意味着搏击、意味着成长。妈妈希望你能把高考当作一次幸福的体验。儿子,妈妈并不是要求你有多优秀,多成功,只是希望你有一个好的心态,学会爱与被爱。

妈妈和你约定,等疫情结束后,,妈妈带你去武汉,吃你最爱的热干面,然后再来一趟荆州,好好欣赏一下荆州古城的美景。不知那时武汉有没有樱花了?如果有,我一定带你去看!儿子,听妈妈的话……

战地日记之五:纸做的玫瑰分外“香”

康聪(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管护师)

3月8日 气温16-11C 小雨 北风

我前几天就在想,三八妇女节快到了,我想起隔离病区里的那些女患者,我就想订一些鲜花,为节日的病房增添浓浓的春意和缤纷的色彩。可是,我在酒店附近逛了一圈,都没找到一家花店营业。返回酒店时,路边的文具店吸引了我的目光。那里摆着好多彩色卡纸,我脑子里想起我陪女儿做手工的画面。我想,买不到鲜花,我可以自己动手做呀。于是,我买齐了所有需要的物料,马上动手做起来。

说真的,我是很认真地做的,我在每一瓣纸里,都细心地卷出了和真花一样的褶子。我做的花都是有着特别的寓意:每朵花9片花瓣,代表九州同心、共克时艰。花都用红纸做花蕊,代表在疫情面前我们都要有一颗赤诚的心,各色花瓣拼在一起,代表疫情过后大家的生活都将平安如意,七彩缤纷。

当我将这些纸做的彩色玫瑰抱进病房时,大家一看都乐坏了。于是,我为病房里的每位女患者都送上三支花。因为在粤语中“三”和“生”是同音。除了女患者,当天在隔离病房里的女性医护人员,还有男患者也都收到我送的纸做的彩色玫瑰。有位女患者含着眼泪对我说:“护士姐姐,这花真是太好看了,和做花的人一样美丽、可爱。看到这些花,我好开心、好开心啊!”

有如“夏花之绚烂”

在这里,我不禁想到一个人物,她的名字叫南丁格尔,100多年前的她被誉为世界近代护理教育事业的创始人。她是白衣天使的“代言人”,也被人们称为“提灯天使”。“南丁格尔精神”就是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对待照顾每一位病人,向患者奉献自己的爱心,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而又照亮别人……这时,令我想起了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所说:“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于秋叶之静美”。

在今天,南丁格尔是护士精神的代名词,南丁格尔精神也成为了护理职业甚至整个医学界的精神动力。当我们从报纸、手机屏幕看到驰援湖北的白衣天使们发过来的战地日记时,一种崇敬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是啊,她们不正是当代的南丁格尔吗?

这正是无数可歌可泣的白衣天使们,在疫情当前的严峻形势下,用满腔的热血点燃理想,用如“夏花之绚烂”的生命妆扮明媚的春天……

尾 声

夜深了,在我手机屏幕里出现了七八张构图精美、气势恢宏的抗“疫”公益宣传画,这是我的朋友——韶关市书画院院长朱广新教授的心血之作。这些宣传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也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生动写照。

在这篇报告文学收笔之前,我看到了朱教授的公益作品,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也生发出这样的感触:

在作品《驰援》里,火红的主色调铺满整个画面,雄鹰展翅升空,一对夫妻含泪拥抱告别的感人场面,火热的色彩,象征每个中国人身上流淌的民族热血,在灾难面前,人们舍小家而顾大家,勇毅地奔赴抗“疫”前线。

中华民族历来是富于英雄情怀的民族,中华文明史就是千千万万富于英雄气概的人们创造的历史。

在远古神话时代,面对滔天洪水,我们的先祖不是选择躲避和逃跑,而是勇于“治水”,矢志不移,终使大水平息,民众安康。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些传说深深地刻印在我们民族的骨子里,成为一种民族潜意识,成为一种精神基因。

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民族。

幸运的是,中华处处是英雄。

曾经以为,英雄离我们很远、很远。

这次全国性的抗“疫”之战,我们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英雄是与我们擦肩而过的芸芸众生,就是那些如此平常的普通人……

在作品《铜墙铁壁》里,画家将富有固体质感且稳定性好的赭色作为长城的主色调,既让人产生坚如磐石的联想,又形象地表达风雨同舟,筑起铜墙铁壁抗击疫情的坚强信念。

如果说,韶关古代的雄关是由城关、盐关、税关等组成,具有建筑价值、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那么在抗击疫情的今天,韶关人民为了守护广东的北大门所构筑的雄关和钢锁,更具有民生意义和人本意识,它真实地体现了人类为了生存而激发出来的博大爱心和无穷伟力。

2020年初春,这些不平凡的岁月将会注入史册。

报告文学ll钢锁雄关一一2020年春韶关市抗“疫”纪实


(本文参考了南方日报、南方网、韶关日报、韶关新闻网、韶关发布等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特此鸣谢)


李迅,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员、广东省作协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作家,韶关市作协纪实文学工作室主任。


曙光,男,本名张忠考,韶关市作协纪实文学工作室副秘书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