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天天被“打爆”打盹也得拿手机 疾控科科长张寿锋战疫记

记者 孙渤海

通讯员 王富艳

3月10日夜,淄博市疾控系统的一份紧急通知传到沂源,该县2名人员与一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同乘过交通工具,要求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看到2人信息后,沂源县卫生健康局疾控科科长张寿锋发现这2人系境外返回人员,进入沂源后已第一时间根据来源国疫情情况分别采取了集中隔离观察和居家隔离观察措施。根据疾控系统提供的线索,隔离观察措施提升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他立即协调将居家隔离返回人员专车接送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等一切安顿结束,已是次日凌晨。

39岁的张寿锋是党员,自2004年大学毕业以来一直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我在内蒙古,想问一下能不能回去,需要怎么办?”

“按照省市防控要求和我县发布的通告,为了确保您返回顺利,请回来前先和居住地村(居)对接,并于返回后4小时内主动申报,配合做好防控工作。同时返回途中一定要注意戴好口罩。”

疫情来袭,沂源县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疫情防治组电话成为了咨询热线。张寿锋是疫情防治组主要成员之一,每天都要接听许多这样的电话。

同时,他每天还要面对大量的发热门诊就诊信息、外来或返沂人员的信息,需要仔细分析,认真排查。他的手机和办公座机天天处于“打爆”状态,偶尔打个盹也把手机攥在手里,生怕错过任何电话、信息。这样繁重的工作,他从年前一直干到现在……

疫情初期,沂源县抓住武汉等重点地区返乡人员这个关键,组建了21个流调随访组进村入户摸排,切实把重点人群管起来管到位。张寿锋根据全省新冠肺炎防治的要求和部署,每天向指挥部汇报工作、提供建议,并建立微信群加强联系,确保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随时知晓工作中的问题,合理调整防控策略。

为了不出差错,随访组报上来的数据,他反复进行细致校对、核实,光核实数据每天就要用掉四五个小时。特别是工作初始阶段,他天天到村现场查看随访流调过程,指导基层人员提高流调技能,直到各组工作步入正轨。

一个多月时间,患病的老父亲他无法照顾,年幼的儿子想爸爸却见不到,家庭的担子落在了妻子肩上。当刚满两周岁的小儿子在电话中叫“爸爸回家”时,他眼含泪水跟儿子说:“快了、快了……再等等、再等等……”电话那边儿子委屈地哭着说“想爸爸,想爸爸……”,他的妻子只能不断地安慰孩子:“爸爸这是在和疫情抢时间抢生命,是在保护我们,等爸爸和同事们打败了疫情就回来啦!”

电话天天被“打爆”打盹也得拿手机 疾控科科长张寿锋战疫记

张寿锋正在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