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感覺有些國家的表現就像不聽話的“熊孩子”,大家說呢?

英語教師


我認為,表面上看好像是這樣,實際上是深層次的原因所至,一個是文化方面, 即自由大於一切,老百姓不願受到限制;再一個是政府思想,不像我們,一切以人民為中心,看問題有歷史的深度和世界眼光,處理問題穩重大氣,有大局觀;第三,政府組織能力,我認為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像我們一樣有這麼強的政府組織能力和重大問題的組織動員經驗。



我有佳餚


熊孩子就是那些不聽管教,又愛惹事的調皮搗蛋的孩子,這次面對疫情,很多國家都表現出了熊孩子的特性。以歐美最為嚴重,平時自由散漫慣了,所以象中國這樣居家隔離,帶口罩,不聚會,沒有一個是他們喜歡的,就開始鬧,不要口罩,要自由,不要呆在家裡,我要出去玩。所以我們就看到了意大利的示威遊行,美國的半馬,歐洲的更種室外聚會,美其名曰你不是不讓在室內聚會嗎?那就室外聚。

還有很多國家美其名曰佛系抗疫,用人民的血肉之軀抵抗病毒,想想都很悲狀,戰場上也沒見誰這麼歷害去堵槍口,怎麼病毒就不怕了呢,英國宣稱“群體免疫”,讓身體好的人先產生抗體,形成血肉屏障,保護那些弱者,想想都很偉大,你們都是英國的脊樑。有個英國隨訪視頻,問一些不帶口罩的英國民眾怕不怕,人家說不怕,年輕人說我不是易感人群,年老的人說我勤洗手,感染不上。都覺得自己沒那麼倒黴。瑞典就更歷害了,盛產諾貝爾獎的國度,科技發達的國家,竟然放棄操作,不和病毒玩了,是好是壞,我當你不存在。連和國際衛生組織分享疫情的事也不幹了,我們該吃吃該喝喝,學校不放假,等等,公主的那個學校不行,其他的照舊。也是沒誰了。我的眼裡只有你(公主)。


漫讀慢慢讀


你的感覺有道理,確實,國家與國家之間如果都按孩子的水平來評價的話,有些國家就是不聽話的熊孩子,但這畢竟不是孩子間的遊戲,這關係到國家。國家之間的社會制度體系不同,政客的政治需要,金融經濟方面的輿論,民眾訴求很複雜,。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不像我們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所以對於其它國家,不能理解和說不清楚的地方太多就不去多說了。只要咱們切身體會到咱們的政府和社會制度的優越行了。其他資本主義社會以逐利為目的,政府和權利只不過是財團的工具罷了,他們是不會為人民大眾著想的,資本市場只有利益至上,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就是強盜邏輯。咱們常人感覺上,特朗普就像熊孩子搶玩具一樣,不講道理。


用戶冷霜


為什麼每個國家的表現各有不同,這個要從該國的經濟情況和社會體制有關。

例如歐美國家的社會體制決定了他們難以對城市和居民進行封閉隔離,這也就難以形成疫情的有效管控,居民的思想也比較散漫,不願意配合政府的通告,自我意識較高,也不怎麼顧及疫情的傳播,所以疫情發展難以控制。

而中國人自律性較高,也比較配合疫情防控政策,所以疫情的管控效果也就比較好。





聲之漢武


這和國外的體制是有關的,外國人比較注重人權,所以很多封城的情況他們就不能接受,覺得是限制了自己的自由,也許是因為他們沒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雖然之前中國經歷了這個大災難,但是這個事情還沒有落到他們身上,他們就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只有自己真的親身體驗到了病毒的可怕,他們才會認識到活著才是最好的方式。


難忘書香


這個我有深切的感受,我妹在家就是不寫作業,上完課必須旁邊有個棒槌[發怒][發怒][發怒],他現在很想開學,感覺在家太難了[捂臉][捂臉]



阿文木工愛好者


任何一種社會制度都有優勢與劣勢,這次全球疫情充分體現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資本主義劣根性,以人為本才是王道。而那些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以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完美詮釋了服從國家安排的重要性。


未料皇榜中狀元


這些國家的不同表現主要是由於國家體制、傳統理念、對疫情的瞭解有偏差造成的吧。這些國家的人民追求自我,重視他們所謂的人權和自由,所以他們無法理解和接受像中國人民一樣為了阻隔疫情的傳播自我犧牲的隔離在家。還有就是他們對疫情的瞭解可能有偏差,沒有意識到它的嚴重性,也可以說是無知者無畏吧。


清茶6186


他們從小就被貫壞了,父母有錢兒放肆,優越又傲慢,看不起窮孩子,趾高氣昂,我行我素,聽不進任何正確的建議,不碰南牆不回頭,碰了南牆也不回頭。


魷魚師哼哼小調


實際上我覺得歸根到底是能力問題。如果能力能夠達到,我不相信有任何政府會採取這種放任自流的政策面對危機。各國的文化、體制、管理水平、實際國情都有所不同,面對危機的時候能夠採取的措施實際上選擇很有限。再加上老牌發達國家利益集團已經固化,政治組織也各有自己的立場,需要為身後的利益集團考慮。因此,最後所採取的政策措施都是經過複雜博弈後做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