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享你第一份工作离职时的心情吧,怎么样?

langman莘蒂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天津,当时因为自己是个新手,啥都不会,所以工作中老受到同事排挤,那会儿做啥感觉都是错的,工作氛围也不喜欢,同事们在一起聊的都不是工作,聊的都是谁家有钱,谁家老公有能力,谁又出国了,谁又买名牌了,天天讨论的都是这些事,很多人都是当面一套,背地里一套,实在是不喜欢当时的工作环境,本来自己是个很开朗的人,慢慢变得很压抑很自卑了,后来到了10月份我终于决定辞职换个环境,当的递上辞职信去人事处那一刻突然觉得内心轻松了很多,觉得自己终于解脱了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是在上海,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上海了,总感觉大城市机会会很多,刚来上海在一个堂哥那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坐几个小时地铁去找工作,经过半个月时间找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当时工资试用期2500,转正也就3000多,房租就要1000多,还是跟别人合租那种酒店式公寓,房间真是小的不能再小了,只是因为离自己上班地方近一点,当时真的事情省吃俭用,还兼职另外两份工作,才能凑合生活,当时感觉大上海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后来工作转正一年后,经过自己努力慢慢在公司升职,工资也慢慢涨起来了,老板也天天给你画饼,自己也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但是工作第三年行业不太景气,公司也没有之前那么好的待遇,老板对我提的要求越来越多,变着法子降薪,后来就干脆辞职不干了。

现在回想起来,工作好的时候总以为这可能是自己一辈子的工作,因为我从事的行业就是基于我的兴趣爱好选择的,所以一直都很喜欢,但是真正辞职的时候才发现没有什么工作是永恒的,所以说人真的需要忧患意识,要时不时去给自己充电,去丰富自己,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是工作需要你,自己没能力的时候才是你需要工作。





好电影FACTORY


第一份正式工作选择了一家自媒体公司,行内人都了解,刚毕业且没相关的工作经验的学生,起点很低工资也低,几乎月不敷出。领头人把10个小白集合在一起就叫做公司了,三个月让我们自己摸索起标题模仿做得很好的号的内容,去分析同行的爆文,提取关键词,再进行引申话题。

让我们自生自灭三个月,每个三个人一个组。一个人负责三个号,写出来的文章的浏览量一般,对于领导来说收益不算亏,发了工资还有剩的。

到了十一月,大概领导觉得需要转换玩法了,让我们合并到合伙人的公司去,顺利加入到了企鹅图文。加入后才发现学到的东西才是干货,虽然每天都能完成任务,但始终觉得吃力。后来领导放话,考核一个月不合格就离开公司。

没等考核时间到,就提出离职了。那段时间很压抑,一个话题换个题目重复写,写到烂没流量才可能停止,那时觉得枯燥,辞职后觉得瞬间释放了,但感觉那时候自己没有做好规划,也很迷茫。

写到最后,还想说生活不易,拥有好工作也不容易。在学校的同学要做好打算,毕业能进大公司就进入大公司,能考试入编更好。



邕城米米


我记得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2013年9月份,刚毕业进入社会,第一次上班,一切都是新奇的,工作也特别有激情,干了2年后,由于跳槽涨薪快,我选择了离职,领导当时也找我谈话,给不了我期望的薪资,最终只能去另外一家公司了。

办完离职手续很快的,我就坐公交车回家了,由于是上班时间,公交车上人特别少,我坐在最前排座位上,心里很不好受,还差点流泪,当时心里真的很不舍,第一份工作很难忘的,在一起的同事们也都是同龄人,工作起来也很简单开心,但是我们都要往前走的,人生不可能永远在一个地方止步,总要学会割舍,学会成长的……



小美悦影视


其实第一次离职的时候,心情特别开心。当然是因为开心啊,终于把工资拿到手了。公司是几个老板合伙开的,最后因为经营的问题,而导致公司停业整顿,在此整顿期间,让我们回家等通知,而且那时候也快到发工资的时候了,说是工资肯定会发,只不过推迟一段时间。然后我们就傻里傻气的、稀里糊涂的回去了。就这样一等一个多月,自己心里都觉得慌慌的,难道老板跑路了,工资不发了,自己要白干这么长时间,心里各种郁闷。真没想到过了大概四五天吧,老板打电话让我们去领工资,当时开心啊[呲牙]终于发工资了。去公司把工资一领,给老板打了个招呼就走了。这就是我第一份工作,庆幸当时把工资结算了,很高兴。



i酷六岁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外企,合同工,干了7年合同到期就离职了。当时两种心情,一方面感到终于解脱了,另一方面感到有一点点不甘。

之所以感到解脱了,是因为工作单调,流水线作业,虽然是个小头头,但也学不到知识和技能,没有发展前途,离开公司就没一技之长,一无是处。正是想到这些,所以利用工作之余学了两年日语,虽然不是太好,但在日企做翻译完全能够胜任,我们的教授推荐我去另一家日企做翻译,得做全职,可是当时我刚续签完三年合同,如果我走了得拿违约金。九十年代,上万元可算是大钱啊,哪舍得,因此就错失良机,现在想想就是目光短浅。两年多后挨到合同到期,离职走人感到终于解脱了。

之所以有一点点不甘,是因为公司放我走。我在最后那一年有两次眩晕,其实都不是大毛病,就是没休息好,一天一宿没睡觉第二天照样上班就有点晕。医务室小题大做,非要我去医院住院,我们单位有三家对口医院,第一次我去了医院,检查后医院不收,不用住院。第二次换了一家医院,检查后还是不收。单位医务室如此小题大做,是因为一次医疗事故。一个女孩心肌炎被医务室一直当感冒治疗,后来严重后才送到医院没抢救过来,家属和单位打官司,单位陪了不少。打那以后,员工有点儿小毛病就让住院。这可以理解,但单位好像怕我以后总生病吧,合同到期前一个多月,领导找我,问合同到期还想续签吗?我一听,立马回答不签(他既然问了就有说道),领导说你再想想,我不希望你走(这话我信,他用顺手了,再培养一个手下得几个月磨合),你想续我就想办法。领导想的办法其实就是给他上面的领导说好话或送点礼,他不说谁也都知道,头两年好多下岗的,不想下岗的走后门送礼,有的还没后门可走。我不想担领导的情,更不会让他去送礼,本来我内心早就要走,只是在这种境况下走了有一点点不甘。

虽说第一份工作离职感觉是解脱了,也有一点点不甘,但我还是很感谢那时的领导和同事,人生的第一职场为以后的道路还是做了很好的铺垫。


犟眼子不犟了


要分享第一份工作离职时的心情?

时间要延伸到08年2月,当时是大三要出去实习。于是独自一个人坐车跑到深圳。为什么跑到深圳?是因为听说深圳的生活节奏,适合年轻人历练,就业机会多,年轻化的城市,于是约好几个同学带着一腔热血就往那跑。想像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到了才发现工作不好找,高不成底不就,找了十几天了,同学都有亲戚朋友在,有地方吃住,我不行。实在被逼的没办法,就随便找了工作,想着先安顿下来。从2月干到8月搞了个实习证明,就回学校了。至于当时离职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有不舍(对关心自己的同事和朋友),有解脱(终于搞完了)还有未来的憧憬(可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也有迷茫(未来工作在哪里)

每个人成长经历不一样,对待人、事也会不一样,当时很多的纠结到现在看来,都是美好的回忆。没必要再去在乎已经发生的,只要把握好现在,活好自我,未来会更精彩!!

跳出现在的怪圈,多折腾,只有折腾在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在哪里。


生活浪迹君


我清楚地记得1993年9月23日,我离开了工作了7年的单位,离开了同事,到了另外一个单位工作,很长时间都不能适应。当时,我在一家纺织厂上班,是个挡车工,工作三班倒。爱人是另外一个单位的驾驶员,长年出车在外,家里的事情根本管不上。三岁的儿子和体弱多病的婆婆无人照顾,爱人单位知道后把我调到了爱人单位工作。我到了新单位一点也不习惯,经常睡到半夜就惊醒了,穿上衣服拿上包就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完了,又迟到了”!婆婆听见我开门,大声问:“你去哪”?我说:“妈,我要迟到了,去上班”。婆婆忙说:“你睡糊涂了吗,你现在不在纺织厂上班了,现在每天上白班,不上夜班”。我听了一楞,对呀,我已经不在原单位,大约过了一年,我才慢慢适应。


蓝天朵朵白云飞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教育机构做辅导老师。那会儿是大四实习期,因为自己的专业很适合做老师,这行门槛又比较低,自己也没有其他想法,所以就去教育机构了。刚开始是真的满怀激情,但是后面真的是每天很丧。待了差不多一年,暑假班结束了就离职了。

那会儿九月份离职的,已经毕业了,在外面还租了房子,花销都得自己来赚,所以心情还是挺复杂的,但是打死也不想在里面干了。一家小的教育机构,老板朝令夕改,比较专制,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同意就要求你离职。我也被这样对待过(决定离职)后来因为老师人手不足,我自己也需要赚钱,不想再换地方,又留下来做到了暑假。

离职之后的短暂时间内很放松,删掉工作群,没有做讲义的压力,也不用对家长腆着脸服务,是真的一下子放松了。但是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慌了,没有工作赚不到钱怎么办。所以后面没工作的一段时间比较焦虑,因为没钱啊🙊后面也开始有动力去找工作了。

所以,我现在想想,除非是真的有退路了,有生活压力的要好好考虑要不要离职,不然后面真的很焦虑,当然除了你很有钱以外。


要好好爱自己i


第一份工作离职的时候很纠结,很犹豫,思考了好几个月,因为那是我毕业第一份工作,做了一年半。

但是最终狠下心来走出去,第一份工作是国企下的一个部门,福利待遇、环境、假日都很好,就是工资低,而且没有什么技能,自己第一感觉需要离开是因为自己连excel都不会用了,突然迷茫,自己出去之后是否有竞争力,虽然这份工作我也很喜欢,但是不是我的目标,所以再三考虑,离开了。

出去之后,很辛苦,压力也很大,但是我不后悔,因为自己的能力、见识在慢慢增强和扩宽。

我没有埋怨第一份工作,也没有埋怨之后离职的几个公司,他们分别让我成长了很多,让我的价值更大,让我的适应能力更强。

现在的毕业生,往往玻璃心很强,抗压能力弱,后来自己体会,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我们尽力做好,从自身出发,适应每种体系,才能更快适应每一份工作。压力有时候与能力是不成正比的,这时候就容易产生各种想法,所以,这时候应该不断让自己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