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你是怎麼入期貨這一行的,心路歷程如何?爆了幾次倉?

烏拉的女孩


題主你好,我是在2019年6月份進入期貨市場的,因為自開始交易之日起,一直做的都是外匯,所以也是做的貨幣期貨。之所以選擇做期貨也是考慮到:

  1. 交易成本低。在外匯經紀商做外匯的成本還是很高的,無論是交易哪個貨幣成本基本上都高在17美元一手以上,另外如果隔夜的話還要付出隔夜利息,再加上交易次數頻繁的話,那交易成本基本上能佔到利潤的五分之一,成本太高;

  2. 安全。目前國內沒有哪一個部門具有監管職能,所以外匯交易在國內屬於灰色地帶,所有的經紀商全都是國外監管,客戶的資金安全基本完全依靠經紀商的人品,卷錢跑路的事也時有發生;相對來說,外匯期貨的安全性要高很多。

記得在6月份時候就在盈透開了一個期貨賬戶,為了能入金成功,我還特意去了一趟香港開了個匯豐的銀行賬戶,也算是大費周章了。之後就入了5000美元開始交易,因為盈透的槓桿比較低,所以只能做澳元和紐元。說實在的,在盈透做期貨成本真的是很低,買賣一手的話只需要不到5美元的手續費,對於刷單的朋友來說簡直就是福音。只是他的交易軟件TWS太過強大,非常不好用,需要適應很長一段時間才行。



記得剛開始做外匯的時候,我們經理就告誡我們,永遠不要重倉,你只要按著自己的交易規則做,哪怕是拋硬幣的方式,只要能做好倉位管理,日積月累,也能獲得超額財富。而一旦重倉的話,不自覺的就會成為一個賭徒,市場稍微的一個小波動都可能把我們掃地出門,即使後續的行情證明我們做對了,也和我們沒什麼關係了。所以我一直做的都是迷你合約,做1迷你手的話,也就佔用100多美元,而我又採用的是順勢加倉的交易手法,所以沒有出現過大的虧損,更不用說什麼爆倉了。


我感覺做期貨,最重要的是“知已”《孫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在這個市場上做到知已知彼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追求完美;雖然我們不可能做到知“彼”,但至少可心做到知“已”吧,這樣我們還有50%的概率獲勝,再加上合理的資金管理,盈利不成問題。但如果連最基本的“已”也認不清的話,只能"每戰必殆".


匯思卓成


我是一名從業超過十年的期貨交易員,我說一下我做期貨的經歷吧,我是在2009畢業的,畢業第一份工作就是賣炒股軟件,那時候賣炒股軟件正是在高潮期,主要原因是國內可投資品種少,基本做金融投資就是炒股,別的可選擇性很少,由於賣炒股軟件需要一部分專業的知識,所以那時候一邊學銷售,一邊自己惡補炒股知識,時間長了,看客戶做股票也有賺錢的,開始抵禦不住誘惑,和家裡要錢開始炒股,後來虧得一塌糊塗,大約一年後換了工作,由於有股票的經驗了,就又應聘了期貨公司,開始接觸期貨,一邊找客戶,一邊也自己做做小賬戶,模式由股票的單邊交易換到期貨的雙邊交易,前後時間爆倉了有三次,總得虧損有七萬多,好在是爆倉的錢不多,而且都是自己的錢,沒有欠外債,要說心路歷程,我總結了幾點,基本進入市場是在一個無所畏懼的狀態,這個時候不知道期貨的厲害,無所畏懼,敢做敢下重倉,而且貪得無厭,這個時候往往是最容易爆倉的,第二個階段就是怕,由於第一個階段的無所畏懼爆倉,再做就怕了,怕虧損,不敢進場,不敢止損,不敢重倉,往往看好的行情也不敢做,不敢拿,稍微一波動就害怕套著,往往錯過了好行情,這個時候爆倉的幾率小了,但是做單子也是虧多賺少,雖然不爆倉了,但是資金一直在變少,第三個階段就穩了,經歷過前兩個階段以後,再做單子就是該出手就出手,該止盈就止盈,該止損就止損基本能形成自己的交易模式了,有自己的交易方法了,這個時候基本可以實現穩定持續盈利了!這是我的心路歷程,我現在有適合自己的交易方法,也是在無數次跌倒中摸索出來的!做期貨的每個人的心路歷程都不一樣,交易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瑞盈信息點金聖手


剛結婚時,手裡有幾個錢暫時又不知道做什麼項目比較好,就往期貨裡投了錢,剛開始很少。後來2010年,也就是白銀大漲的那一年,我賺了一些錢,短短一兩個月我的賬戶就翻了一倍。覺得這個行業很好賺錢,就加大了投資,把所有的錢都投進去了。當時身處於一個傻瓜都能賺錢的行情之中,卻覺得自己懂的很多,一切在自己的把握之中。賺了錢之後很膨脹覺得自己用不了多久就能發財了,天天幻想著以後過富豪的日子。直到2011年4-5月份,白銀市場突然暴跌,從49.5一下子就到了33美元。我的賬戶也即將爆倉,賺的錢和自己的本金所剩無幾。當時還抱有幻想以為不平倉自己就不會虧錢,錢就不會走,然後各種借朋友親戚的錢往賬戶裡追加保證金。直到下破26美元,我砍掉了所有的合約,我心理崩潰了,窮途末路,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茫然,恐懼,整天晚上失眠不知道該如何熬過這個難關。錢沒了,還欠著人家錢,我已經身無分文,生活都成問題。後來我開始找書,在網上下載,各種書籍。我知道我需要用知識去認識市場。後來我把做期貨作為一種愛好,不再把全部的精力投入進去,你才發現離的遠了你才看到清。嚴格點講我沒有爆倉過,沒有被強平過,我自己認輸的


魔術師my


我入期貨交易有10個年頭了,從學生時代開始做股票,之後轉戰外匯期貨,當年所有的錢都來自寒暑假工+壓歲錢,剛開始做股票還沒什麼感覺,平平淡淡,但只從做了期貨以後,開始迷住了,第一次發現還可以這麼賺錢的東西存在,很是好奇,開戶後的第一筆交易輕輕鬆鬆賺了6%,這對我來說又驚又喜;

但是好景不長,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做什麼就虧什麼,不僅把賺到的錢都虧回去了,還把所有本金都虧沒了,從此以後,開始惡性循環...畢業後,還是很痴迷,信用卡,網貸....哎,說多了都是淚,直到最近一兩年才開始穩定下來,這10年來真的很痛苦,勸誡那些還沒進來的那些人,千萬別碰這東西,搞不好真的容易家破人亡,不說了,詳情請看下回分解



時下財經


怎麼入的?

見錢眼開!還能為什麼,看到別人掙錢了唄。

總共暴了兩次倉,第二次爆倉是在2012年的夏天,驕陽似火,別人都在上班,就我呆在屋裡炒期貨。終於,夜幕降臨,最後的資金也買進去了,浮虧,管不了了,關電腦,出門吃飯,回家,開電腦,已爆。

自那以後,離開市場,直到15年股市沒法做了,重新入市,到現在,主要做期貨市場,股市一少部分。

以前很煎熬,買了也煎熬,沒買也煎熬,賺了怕,虧了也怕。現在我明白了,做這東西,盈虧同源,止損不過是一種成本,單子做進去的那一刻就註定了以後發生的事情,誰也無力改變什麼。所以,在付得起成本時就幹。技術是要不斷的實戰才會提高的。現在有朋友問,我就這麼回答他,有風險,能承擔就做。


萌寶是姐姐


前前後後總共玩了兩個月期貨,第一次是被拉進一個微信群,也是第一次加這樣的群,裡面一個老師天天介紹股票,跟了一段時間,然後開始推期貨,做恆指,天天開課。然後,有人就問怎麼交易,老師就把有興趣的,併入了金的單獨拉一個群,我也入了金,後來,很慘,群裡大概十來個人,多的被騙幾十萬,我比較謹慎,退出早,損失一萬左右。

第二次,在期貨論壇看有推薦並喊單的老師,就觀察來一段時間


驕陽似火Shi


一個熱愛金融行業的作者---獨家自述.向每一位交易者致敬!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讓他去做期貨,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也讓他去做期貨,因為那裡是地獄!

這句話你也許聽說過,但也許不知道它的來歷,這是一位叫劉強的交易者寫的一本書,《期貨大作手風雲錄》的開端語。投資本是一份水深火熱的歷練。

之所以提到他,是因為他也非常熱愛投資先驅

傑西·勞里斯頓·利弗莫爾(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1877年6月26日-1940年11月28日)我本人唯一的投資偶像與導師!

並且2015年也是我全職炒股與炒期貨的一年.

很清楚的記得逍遙劉強的事情。投資交易在我們眼裡是一個賺錢的方式,或者是一份工作,但是在很少一部分人心中,投資交易,確是一種信仰。雖然不理解為何他們會選擇一些極端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可以感受到他們曾經的那份輝煌,現在也依稀耀眼!達到他們的輝煌是每一個交易者的理想。

以下是我個人的自述:

我本人是也一位熱愛炒股炒期貨的選手,最開始接觸金融行業是2012年初,記得那是我第一次看到A股的K線紅紅綠綠的,感覺像是一些專門繪畫而顯示出來的走勢圖,興趣很高。

於是我自己開始瞭解股票這個東西,瞭解它的歷史,它的特點,最後被它迷上了,我認為一個人無論做什麼都要結合興趣,當你有興趣的時候你的內心會充滿一種積極的正面能量。

不斷的想去學習,想去分析或者猜測它的漲跌,值得高興的是我突然發現了自己在看K.線的時候會有非常準確的盤感,你可以理解成當你不借助任何指標的時候去猜測它接下來是會漲還是會跌,準確率很高說明盤感很好,很幸運我就是這樣。

上學時候我的學習成績是中等生,記憶力也很平常,但是當我自己學習有關股票與期貨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技術方面的知識的時候,雖然稱不上過目不忘,但是卻是看一兩遍就全部記住。

記得我剛進入金融行業的時候就是做投資顧問這類的,尋找挖掘客戶來我們的證券公司開戶,從而收取佣金,但是當我做了一陣子發現原來我對於技術方面更有天賦,並且充滿了狂熱的興趣。

所以我後來向技術方面發展,也去過私募基金公司應聘操盤手,我清楚的記得當時我在互聯網平臺投放的有簡歷。

一個私募基金的人事看了我的簡歷後給我打電話,讓我去面試,我能清楚的感受到從他打電話來讓我去面試的那個語氣就是"他比較認可我,欣賞我"。

然而命運弄人,恰巧第二天去的是時候他不在,當時傻乎乎的有點,正好是中午,我去面試,位置就在成都天府四街那個位置一棟辦公樓裡,我上樓去正好遇到兩個老總準備去吃午飯,然後他們在知道我是來應聘的時候就拿了份簡歷給我填寫,然後我寫好了他們看了。

最後問我是否有基金從業資格證,我說沒有,然後一個老總說:"這個沒關係",但是還需要兩個標準需要達到一個,一個是我需要在成都市有屬於自己名下的不動產,也就是房產,或者是有一個朋友親戚之類的資產在上千萬能為我做擔保,因為交易涉及到保密協議,還有就是交易的資金都是上千萬的。 還需要去上市公司考察調研,很顯然我都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灰頭土臉的走了。

那次過後我覺得資本市場的確是殘酷的,就連入行都是如此 到處打著招聘交易員操盤手騙人的公司一大堆。然而真正正規的大公司,你想進去還是需要有能力的,這個能力可能是你的資本或者社會關係,我們普通人還是比較難的。

因此我唯一佩服的兩個人都是依靠自己的能力相當於白手起家的交易者,一個是國外的利弗莫爾,一個是我們都聽說過的徐翔,利弗莫爾從頭到尾都是自己在做交易,據說他的辦公室至今還上著鎖不知真假,還有徐翔,最初也是靠自己起來的,只是走入了資本市場中的偏門。

我現在雖然沒有把炒股炒期貨作為主業,但是我把金融這行當做我畢生的副業,相信用心經營終歸開出燦爛的花朵,不斷的學習知識,去實踐與總結,總是有收穫的,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我特別喜歡,你專注什麼你就會收穫什麼。

我之所以分享這麼多,一方面是分享也會讓自己的生活更價值和意義,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到別人就更好了,包括上這個平臺分享一些投資的看法和交易知識也是希望積累自己的名氣,擁有自己的品牌。

老話說得好"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可能說到紅杉資本,鐘鼎創投,黑洞資本,你可能聽過,那也是因為品牌的影響力。他們都是我奮鬥的榜樣。

由衷之言:

"在金融行業接觸過上千位投資者,在他們中我真是的感受到了股市的七二一規則,七個賠錢,兩個持平,一個賺錢,這個人也許還是機構或者莊家"。

就炒股和期貨而言並不是所有人都合適的,因為很多人不夠專業,空閒時間也不夠多,無法準確的把握進出場時間,追漲殺跌,所以建議不太瞭解或者是不夠專業的投資者都要減少操作頻率,多研究基本面和技術面,選擇好的低價優質小盤股,持股時間久一點,很多時候利潤還是比較可觀的。


正態析融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人第一次接觸期貨都會有過虧損爆倉的經歷。

[玫瑰]為什麼會進去期貨這個投資市場呢?有的是朋友介紹,有的是看到網上的廣告能賺錢,無論是從何種渠道,都要明白是會玩人的,所以勢必會造成一大批多頭,空頭陷阱,這個市場最大的風險就是逆勢,其次是重倉。

[左上]期貨需要資金支持,但作用呢,交學費,因為心態是賠出來的,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我有多少錢和這一次可以接受的虧損。

[左上]每次交易,並不是開倉就會盈利,需要一個基本的條件,說簡單點就是留點給它足夠折騰的空間,而不是單純性的以技術分析手段設定止損點。

[左上]期貨交易要求實戰,實戰只有兩個字:簡單。找一個有效的規則,去市場上切蛋糕,不要把市場想象的複雜了。

大家有什麼更好的觀點歡迎評論留言[比心]



韭菜雜談


問爆倉的,估計很多其實是沒怎麼做過期貨的。

一般小白一說期貨,馬上就會說爆倉。估計是九十年代新聞報道給公眾留下的期貨印象。

現在你想爆倉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行情配合,還要期貨公司配合。估計得是牛逼不行的大戶,期貨公司追著叫爸爸的金主,又遭遇連續停盤沒有流動性的行情,才能爆倉的了吧。


眼睛先睡了


最早接觸期貨 是因為它的暴利 初入行的人往往看不到它的高風險 甚至會覺得通過風險控制是可以降低風險的 關鍵在於風險控制 很多風險是你發現不了的 更別談什麼控制了 如果你把期貨當成事業來做 一心一意 就會走一條常規的路線 這條路很長 而且艱難 一般人堅持不到最後 我覺得如果你真的對期貨感興趣 你不一定要置身其中 如果你站在外面看 或許風景要更好 你可以把它當成遊戲 在不影響你其他生活的情況下 慢慢去發現 發掘 欣賞它的魅力 這樣也許是一個散戶最好的存在方式 或許是你戰勝甚至玩弄主力的開始 你要知道 主力有信息優勢 技術優勢 資金優勢 完全可以不按規則來 你如果一味站在基本面 或者技術面上去分析和操作 或許你可以對那麼幾次 可是期貨 是一個不允許出錯的行業 出錯成本很高 甚至會打出局 所以 要立於不敗之地而戰 首先解決的就是一個格局問題 也就是你所站立的位置 往大了講是戰略 小了說是心境 修心境最好修到 本心不動 隨機而動 這個說起來簡單 需要機緣 需要悟性 一個人可能十年也修不到這個境界 可能說爆倉也是你的一個機緣 人只有在痛苦的時候才會有大的成長 我就爆過三次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