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方方以写日记的形式不断“揭露”武汉人民的“悲惨”合适吗?

这篇文章,是一个朋友拖我发布的!因为种种原因,他不愿在头条发文。但是他说他对方方女士的所作所为忍无可忍,故而拖我转发。以下文字,原封不动。

方方作为前作协副主席,大家觉得她会过得跟一般民众一样惨吗?她是否站在了抗疫第一线?她又为抗疫做了些什么?是捐出了自己某本书的版税还是捐出成千上万的人民币?

一个被前方勇士保护得很好的人,在家里吃喝不愁,却在不断地发文章指责在前方奋战的人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行,这合适吗?

一个已经过气的作家,手里拿不出好的作品也不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吸引大众的眼光!这和那位当下饱受批评的蒋先生又有什么区别呢?

作家方方以写日记的形式不断“揭露”武汉人民的“悲惨”合适吗?

知易行难,若真觉得当下政府做得不够好,你就主动去做一些事情,以使抗疫工作更完美。一味地盯着问题,一味地批评指责,既不能鼓舞士气,也不能振奋人心,还容易让大众恐慌,甚至使部分人丧失对国家的信任,对战胜疫情的信心。

这样有害无益的事为何要去做呢?难道为了再次出名非得用这样的手段吗?

明星们因为捐款问题受到了民众的广泛关注,中国作家们却无人关注捐款问题。别忘了他们也是一个高收入群体!而且作家被喻为国民良心,在这关乎国民生死的时刻,他们又做了一些什么呢?如果不能在物质上捐款抗疫,在精神上多写出一些好作品凝聚人心,鼓励斗志也行啊!可惜,两者都很寥寥!

作家方方以写日记的形式不断“揭露”武汉人民的“悲惨”合适吗?

方方倒是写了些东西,可是除了批评,抱怨和感伤之外,我没有看出有利于抗疫的家国情怀,更没有看出作为一名作家的时代担当和博大胸怀。

事有轻重缓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武汉突发的灾难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武汉人承受的痛苦和悲伤,全国人民都感同身受!我们的党和国家已经集全国之力在救助武汉,全国的各种人力,物力都在向武汉聚集,状况会越来越好的!

武汉是中国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突发疫情,无特效药可治,加之骤然封城,管理难度之大,统筹兼顾之难史无前例!想把事情做完美,绝无可能!

武汉既是主战场,也是这次战役的最前线。是战役就会有牺牲,是前线就一定会有照顾不周的地方!

中国是压上了整个国运来打这场战疫!若胜,中国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会蒸蒸日上。若败,中国将百业凋敝,百姓将流离失所,国家发展的良好态势会戛然而止,中国将沦落为人一个二流,甚至三流国家。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失败!

中国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都必须战胜疫情,即便我们都是代价的一部分,我们必须承受,没什么好抱怨的!

那么多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警察,基层工作者,他们牺牲得还少吗?他们又是为了谁?为了谁呀?享受着安逸生活的方方女士,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作家方方以写日记的形式不断“揭露”武汉人民的“悲惨”合适吗?

我很钦佩逆风而行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他们不顾七八十岁的高龄勇敢地战斗在疫情的第一线,无怨无悔;我也很钦佩韩红女士,她觉得武汉红十字会在捐助物品的发放上不让人满意,就带着自己的公益基金冒死奔赴疫区,救死扶伤,出钱出力,哪怕被无耻小人中伤仍尽心尽为,无怨无悔。

我更钦佩武汉的快递小哥汪勇!作为一个普通武汉人,他无权无势,无钱无财,整日奔走在武汉街头,他更明白疫情的凶险。然而,他并没有被疫情吓倒,面对全国白衣天使对武汉的救助,他心存感激!面对医护人员的出行吃饭问题,他万分忧虑!他主动当起了志愿者,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帮助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解决生活难题的重任。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克服种种困难,为医护人员提供帮助,风里来,雨里去,吃苦受累,无怨无悔!

作家方方以写日记的形式不断“揭露”武汉人民的“悲惨”合适吗?

我钦佩的人还很多很多!只要是在这次抗疫战斗中奉献了自己正能量的人,我都心怀敬意!因为你们拯救的不仅是受伤的同胞,更是我们可爱的祖国!

然而写了《武汉日记》的方方们是不在其中的,虽然她是一个大作家,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