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朱鹤亭曾言“世上没有不治之症,只有不正之治”,对于这种说法,你怎么看?

LIV7696


朱老的意思是说:任何疾病都可以治好,只是我们没有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罢了。学了半辈子医学,也在临床上干过一段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越来越明白了医学,越来越明白了生老病死的人类生存法则。对于朱老之言,不敢苟同,或许朱老的意思是给人生留点希望,有希望则有动力,人类需要信仰,亦需要轮回,这样才能制约住:邪恶之人,动用邪恶之心,行邪恶之行为。生老病死自然法则,人始之于生,终之于死,老为过程,病为表现;人因会老,才会致病,人类只有停止衰老,才会消灭疾病;停止衰老,则停止生理进程,人类则保持现今人数,没有生命诞生,亦没有生命终止,这本就是个死结。人类总希望通过各种方法治愈各种疑难杂症,如各种癌症,但最终会发现我们连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发病机理比较明确、患病人类众多的疾病都没法根治,又如何去治愈那些发病机理复杂的疾病呢?其实我们只有对一些感染类、缺乏类、损伤类疾病有治疗方法,而对于其它疾病的治疗方法都是对症治疗,依靠着我们的自身免疫系统抵抗疾病,当我们逐渐衰老,免疫系统亦同样衰老之时,我们就丧失赖以生存的法宝。人类总希望能消灭这种或那种致死率高的疾病,但是当你消灭了这种疾病的时候,那么另一种新的致死率高的疾病一定会诞生,人生几十载,不能不死。


涯赌呢毒


我是一名近三十年的老制药工人,也是从事过多年的医药代表。我来说说中医目前的现状,第一中药和中医是有关联的, 但在中医院中医看完病开的药方不单有中药肯定也有西药,为什么呢?这是为了让病人尽快痊愈,单独中药见效慢而且在消炎的情况下肯定没有西药快。病要分很多种类,中药是预防与调理为主,西药是消炎止痛为快,所以无论西医与中医都喜欢中、西药搭配为治疗方案

中医的衰退有很多原因,第一是西医的强大导致 。第二是传接的保留,中国任何东西师傅教徒弟都留一手。第三是大环境,爱学的人少了,爱钻研的人少了,屠嗷嗷教授发现的青蒿素拯救了世界。所以,现在看病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已医疗器械为准,看片子。没有片子的医生都不会看病,老中医是望闻问切,现在也都是看片子,所以是科技进步了。不能说看片子就是错,古时没有没办法,有了就要尊重科学。

中医的发展比经要受挫折,我个人建议,世界离不开中医也离不开西医,二者必须融合,中医预防西医救治。也就是中药发展的途径就是把病扼杀在源头,真发了病还是已西药来治疗。

中医的前景要把推拿按摩、针灸等等发扬光大,手术离不开西医。

总而言之中医西医只有相互融合才是正道。


琅琊兰亭序


老中医朱鹤亭专家讲得一点都没有错,只有精通医术的人才能治愈各种疾病。


朱国奎233454678


同意这个观点。现代人看中医比较狭隘。其实,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指导下的治疗与养生,都可以叫做中医。所以我特别同意“不正之治”这个说法。

中医治病的根本就在于纠偏。阴阳,寒热,气血和谐了,身体自然就好了。不能局限于病是不是被消灭了。有的时候要和疾病交朋友,特别是慢性病。不能像西医那样,像个好斗的武士,非要把“敌人”斩尽杀绝。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即使用的西药,也可以看作中医治疗。这才是真正的中医的思维。中药也有许多是舶来品的。中医一直是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的。

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老先生说的很有道理。


罗汉果bj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有各的独到之处,如果真正按照毛主席所讲的,中西医结合,那还真是没有治不了的病。


房增华128


中医以一种病.多种症状.根据症状分而治疗.,加减用药,又据病情的轻重增减剂量,用药如用兵,对症则药到病除。在望.闻.问.切.四诊.和药物的灵话使用上,非多年经验和领悟达不到纯熟,只是什么病用哪个方剂和汤头,治病,死搬硬套只治病之一二。现中医亦有如此者,


百姓草


在回答此问题前,我先声明一下:第一,我相信中医。第二,我坚定不移的认为,传统的中医是这个民族的瑰宝。第三,现如今的中医怕是同其它各行各业一样,一味的追求“钱”的时候,中医也就不那么可信了!

近二十年前,我曾经紧密接触过一位祖传三代的老中医。因年岁大了,不愿再去药房“坐堂”了,但即使是在家里,几乎每天也都有人来看病。老先生治好了多少疑难杂症,我这里就不说他了,我只谈一下他的医德。

来家里看病的人,大多是回头的熟人或熟人领来的人。但不管是熟人、生人,老先生从不谈个“钱”字,大凡新来的病人开好方子后都会问一句:“L大夫,给您多少钱呢?”老先生都会笑着说一声:“先抓药去吧,甭给啦!”当病人争着非得要给时,也就是收个五块钱完事儿。有多给的没有?有。凡是多给的,都是病治得见效或治好了的,要么再来开完方子后扔下个二三十的就走,要么就是把老先生接走到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家里看病,(这叫出诊,一般都多给些)还有的是把重病病人的病给治好了,人家不仅来送红包,往往还会买些礼物表示感谢!有没有不要钱的呢?有,太多了。比如我亲眼所见的,对于一些个外地来京打工或者做小买卖的,甭管是大人还是大人带着孩子来看病,老先生认为他们不容易,所以历来都是分文不取。老先生去世时,曾经有个三十来岁的女子哭得“死去活来”的,我还以为是他的什么亲属,后来才知道,原来就是个在他家附近摆摊做小买卖的,老先生为她及她的家人看病从来都不让她们付钱不说,如家里有别人送的水果什么的,还会让她给孩子带回去。

老先生除了我刚说的之外,还有些地方让我认识到了一个传统的中医郎中应该具备的几个基本素质:1、沉稳。跟老先生相识那么多年,我从未见他着过急,总是那么慢条斯理儿的。尤其给病人把脉时,更是如此。2、慈祥、善良。记得老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在病人面前,你一定要踏实、和善,给病人一种见到你心就踏实下来的感觉。另外,老先生给病人开药时,处处都为病人打算,只要能治病,能开便宜的药尽量开便宜的。3、低调,不张扬,且尊重别人。用老先生的话说:病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医是学无止境的,并且,从医者也都是各有所长。因此,他给别人看病时,从来都是本着“病来如山倒,去病如抽丝。”的态度,顶多是劝劝病人别着急,慢慢治。从不说过头话,更不打包票。遇到有些疑难的病,还不惜自己的高龄,仍然要去同行那里去征求看法。

说了这么多,现在咱们在返回头来说说这个叫朱鹤亭的人。

为了回答问题,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啊!原来又是一个“大师”级的人物。不仅医道惊人,还精通气功及佛道二教。此人有多大重量咱且不提,就他这“世上没有不治之症,只有不正之治”一说,我觉得此人真可谓是远胜于扁鹊、华佗、李时珍的“千古第一医”了!为什么我敢下此结论呢?您想想,在此人眼里,可以说是没有治不了的病了呀!说到此,这个人的说法还可信吗?

在古代,皇帝身边的御医应该是全国各地拔出来的尖子了吧?结果出了那么多个短命皇帝,这除了历朝历代的御医都不如这位朱鹤亭之外,还会有别的解释吗?对此,我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一个“骗”字!

鲁迅先生在《呐喊》的序言中,曾经说过一句:“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的话。这在当时,可能有点片面,但是搁在今天,我以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很多中医人士(特别是一些个私人诊所)的真实写照。因为像我前面所说的“老先生”那样的郎中,不敢说是绝无仅有,但恐怕也是凤毛麟角了!

面对这样“神奇”的郎中又该怎样去对付呢?既然已经提到了鲁迅,那就还是用鲁迅先生在《父亲的病》一文中所讲的故事来做结束语吧!

“大约十多年前吧,S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   “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






把盏常聊


中医药只能说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是肯定的,但对于无药可救的疑难和危重病那就差些了,因为人类同样的要新陈代谢。


柳正伦APC


朱老的话是正确的,他讲了二层意思:其一,世上没有不治之症,其二,只有不正之治。按照病药学说,有一病,必有一药治之。在实际治病过程中遇到的“不治”之症,只是没有找准治病的方法或药物。只有不正之治,这句话范围相当广泛。不正之治,包括了不正当的方法,不正当的药物,不正当的时机、不正当的“病人”。按照中医治病理论来说,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治法;相同的病人,也有不同的治法;同样一个病人,在生病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治法。这就是辩证施治原则。


白芸之哥


“没有不治之症,只有不正之治”,这是个元比正确的逻辑,也是个混蛋逻辑!

你得了某病,看了几家医院都没治好,就是不治之症吗?这是因为你看的这几个大夫治疗方法不对,如果你看遍了中国所有的大夫,那么你看边了全世界所有大夫吗?说不定最后一个大夫就能治好你的病!当然,看遍世界所有大夫,都没看好,说不定你先前看过的大夫找到了你所患病的治疗方法,循环往复,其实就走进了死循环。再者谁也不能看遍一定区城内的所有医生,况且中医及爱好者常说“高手在民间”,这“民间”在哪?谁能找到呢?这全部都是混蛋逻辑!

中医号称几千年,所谓中医保中国人几千年的健康,没有中医就没有中华民族;那么希腊人、古罗马人、日耳曼人古代没有中医,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1949年前,中国人均寿命35岁,现在76岁,而这70年却是西医快速发展到绝对优势、中医也被西化的70年,怎么解释呢?难道是掺了西药的中药挽救了生命?

中医并非一无是处,比如一些止痛膏药就不错,可为什么不作个有效率统计呢?为什么不说明不良反应呢,明显地会有些人过敏,开膏药的大夫会告诉你,为什么厂家不写入说明书呢?这是这个行业的疑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