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北区大垌镇歌标村:致富“标杆”一路歌

钦北区大垌镇歌标村,2017年脱贫摘帽,全村51名党员无一贫困,村内最后一户贫困群众今年也要如期脱贫。

如村名所言,这个村子是被邻村所歌颂的"先富带后富"的标兵。

临近市区,紧靠钦北区皇马工业园区,随着我市不断推进的改革步伐,区域优势让村民在发展种养业、汽车运输中实现了"先富起来"。"全村排名前50位的养殖户,有10名是党员。"村党支部书记凌祥吉自豪感满满。

村支书、村主任、团支书等几位村干部,随口讲起自家的产业,人人都有"几把刷子"。

养蛋鸭村支书在行,养阉鸡主任是老手,养项鸡团支书防疫是行家。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没多久,歌标村养殖户50多户,超过全村户数的10%。

钦北区大垌镇歌标村:致富“标杆”一路歌

▲养殖户展示自家的鲜蛋

全村2382名群众,563户。人口不少,户数不少,但过去村集体经济却穷得看得见底。"没钱为群众办事,还谈什么人民服务?"郁闷中,凌祥吉带领村干部"向太阳借钱"弄起光伏发电项目,向传统"老手艺"要收入搞起了肉鸡养殖,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万多元,一举摘掉贫困村帽子。

"凌支书,你们歌标不要当‘独行侠’嘛!"2018年,邻近的平辽、大片、良田三个村和大垌社区的支部书记在村委办公楼堵住了凌祥吉。

"集中力量办大事!"大垌镇党委组织委员陆鹏宇说镇里推进"强村更强,弱村变强"扶贫模式,把歌标村推上了"领头雁"的位置。

钦北区大垌镇歌标村:致富“标杆”一路歌

▲养殖场

经过把几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整合,凑出了28万元的首批款项,最终建成那吉蛋鸭养殖基地,存栏蛋鸭1万羽。如今日产鲜蛋600多公斤,日收入近3000元。而年底"退休鸭"还能获得每只35元左右的市价。

为让跟着养蛋鸭的邻村放心,2019年歌标村的村干部们又有4户养起蛋鸭,其中凌祥吉一户就达5000羽。他说,4月份还要再进5000羽,要和那吉养殖场的规模一样大。"根本不愁销路,合作企业每天都会把集体和群众的鲜鸭蛋回购。"凌祥吉说,他已开始联系咸鸭蛋企业和鲜鸭冷链加工企业,以备将来市场饱和及时掉头转向。"我们要让跟着歌标村奔富的乡亲们继续一路高歌。"

(融媒体记者 周顺彬 摄影报道)


来 源:钦州日报

责 编:丰韵

审 核:蔡银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