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业供需变化怎么影响玉米期货价格?

苏群朋


玉米产业供需变化怎么影响期货价格?

可能题主是一位初入期货领域的。期货市场的功能之一,是发现价格。即发现远期的现货价格。基于此,期货市场变动相对比较频繁,幅度也比较大,在农产品上更是如此。

那么对于玉米期货来说,作为国内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主粮期货品种,参与者比较多,持仓量也比较大,交易比较活跃,对于玉米现货价格的发现作用也逐渐明显。从影响玉米期货市场的因素来看,供需基本面无疑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首先,供需基本面是决定玉米期货市场走势的主导因素。若玉米市场供需偏紧,则期货市场价格总体会表现偏强,即可能会有“牛市”;如果玉米市场供需宽松,那么也将利空期货市场,价格则表现偏弱;如果供需基本平衡,则期货价格会基本稳定下保持小幅波动。

其次,产情的变化,会成为期货市场炒作短期行情的主要关注点。包括播种面积预期的增减,生长期天气变化对玉米单产或总产的影响,都会引起投资者的炒作,进而导致玉米期货价格随之波动。像2018年度的情况,因为需求预期继续向好(没考虑到非瘟的影响如此严重),而产区玉米生产不利,存在减产预期,使得期货市场明显走强。

再次,进出口形势的变化也会影响玉米期货价格。比如前期的贸易谈判,使得玉米进口及其替代品进口的格局或将发生变化,也会传导到期货市场。

综上所述,玉米的供需变化是决定玉米期货价格走势的关键或主导因素。从本年度的情况来看,国内玉米产需是存在缺口的,但因为有结转库存的存在,总体上国内玉米供需格局是紧平衡。随着新玉米的陆续收获上市,最终产量和品质的变化,以及随着饲料需求的回暖,都将会影响到后期期货市场行情。


粮小咖


玉米产业供需变化怎么影响玉米期货价格?

自17年开始玉米的 供需结构 开始有所变化。在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等地积极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鼓励生产者轮种大豆,提高了大豆的种植补贴、降低了玉米的轮种补贴,使得近二年的时间里玉米的种植面积大幅度锐减。根据行情计算,玉米的种植面积递减而实际的产量也会随之下降,玉米期货市场的价位会因此而上调。


根据19年的实际情况了解到,新玉米的产量将在2.4亿吨左右,而实际的总消费量在2.6亿吨以上,这意味着不依靠国外的玉米供给来源以及临储玉米拍卖,市场中的玉米将会是供不应求的局面。

在黑龙江等地玉米的轮种补贴降低至几十元一亩地,较往年每亩补贴上百元已大幅度降低,使得玉米的轮种面积骤降,根据基层生产者累计数据了解到,黑龙江的玉米的产量在今年有可能降低1000万吨左右,而辽宁以及华北等地由于玉米行情的向好,靠种植玉米生产者所获得的收益大幅度提高,山东河南等地玉米的播种面积依旧呈现出增加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在华北等等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了约三四百万公顷,再加上辽宁等地增加种植情况,这两者之间相互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之处。


玉米期货今日的价位为1858元/吨。自进入三季度以来玉米的期货价格接连走低,与实际的玉米需求疲软有很大的关系。小希认为9月份以来玉米属于震荡下降的态势与养猪补栏的热潮不足、饲料的需求预期不达标。饲料行情是拉动玉米消费的一个主要方面,养猪所需的饲料需求并不旺盛,玉米的需求也随之回落。


今后随着临储玉米出库的陆续结束,市场中的玉米会稳步紧缺,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玉米期货向好的态势。玉米的玉米产业由于库存的较高档次整体还处于过剩的态势,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局面将很快被改变,有供给过剩、稳定过渡至供应紧缺,价位会继续突破新高,冲击历史高价1.2--1.3元/斤。

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谢谢


小希时间


目前,全国南北方玉米已经进入紧锣密鼓地收获期,玉米价格走势牵动着亿万农民的心,农民迫切需要玉米价格行情信息。9月中旬以来,玉米价格比较稳定,价格仍然保持在1.00元/斤左右。预计11月之前价格仍然以震荡为主,后市在年底有一波上涨行情。

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减少53万公顷,总产量预计2.544亿吨,总消费量2.7亿吨,预估玉米全国减产300——500万吨,其中黑龙江省减产1000万吨,辽宁省增产250万吨,吉林增产600万吨左右。期货玉米受深加加企业减存和打压,在11月前可能以震荡为主,市场上玉米近期需求量没有增加,临储玉米拍卖成交仍然低迷,8月22日,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11.09%,平均拍卖成交价1679.9元/吨,较8月22日之前一周拍卖价格下降3.95元/吨。

南方港口库存17.1万吨,北方港口玉米库存下滑至239.5万吨,处于近6年同期最低水平。目前临储玉米库存7911万吨,预计临储玉米库存2019年底降至7666万吨,2019——2020年度玉米库存消费比在70%左右。

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也处于正常水平。淀粉企业开机率66.17%,较8月底63.09%增加了3.08%,较去年同期下降1.28%,淀粉企业库存玉米69.72万吨,较8月底70.45万吨,下降0.73万吨。今年饲料玉米需求到目前为止下降2000万吨——2500万吨,饲料玉米需求上不去是阻碍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目前淀粉企业开机率在回升,似乎会有回暖迹象,饲料玉米方面,国家多部委联合打出“组合拳”,对养猪采取补助、奖励、保险支持,在技术上予以支持和服务,养猪场补栏增养积极性很高,生猪产能正在恢复,预计,年底饲料玉米会开始恢复增长。深加工企业必须年内备足2020年生产加工原料玉米,在玉米减产,港口玉米库存减少的情况下,玉米价格上涨行情是可以期待的。

今年玉米受台风、连阴雨天气,霜冻天气、玉米种植面积缩减共同影响,玉米产量不如去年,产量减少可能在500万吨左右。生猪增养复养全面展开,年底淀粉玉米开工率在回升中,预计元旦——春节期间有一波上涨行情。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仅供参考!欢迎新朋友、老朋友评论、转发、点赞!

长江三农


你好

按照供需理论,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升。通过供需状况分析玉米期货价格,有利于把握价格上涨与下降的趋势。

从国内玉米消费结构上看,2003.2008年我国玉米食用、种用所消费的玉米量较稳定,工业用玉米增长迅速,饲料用玉米消费量07/08年度较03/04年度有较大增长,但是近几年增长缓慢。总体而言,国内玉米消费量还是呈现增长的趋势,这符合我国玉米消费量的长期趋势。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经济水平提高,人们收入提高带来膳食结构的变化,会要求消费更多的玉米,这对玉米价格上涨有促进作用。


期舍


玉米价格影响因素有哪些?

1、玉米的供求情况。玉米的供求情况对玉米价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玉米的供给、玉米的需求、玉米库存情况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等,这些方面都会对玉米价格形成影响。

2、气候的影响。玉米作为农产品,无论现货价格还是期货价格都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播种和生长期间,天气情况的改善会使玉米产量由减产转为增产,并导致供求心理预期的变化,玉米价格随之产生下跌压力。反之,玉米价格会由于长期干旱或其他不利天气因素而诱发供给紧张预期,并产生推动价格上涨的动力。

3、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在经济的运行中周而复始地反复出现,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构成。受此影响,玉米的价格也就会出现相应的波动,从宏观面进行分析,经济周期是非常重的影响因素之一。

4、货币的汇率。无论以人民币还是以美元作为玉米价值的货币进行衡量,货币实际币值的波动必然会对玉米的现货价格产生影响,同样也会对期货价格产生影响。由于金融资产与商品期货之间有着一定的连动性,所以总的来说,当货币贬值时,相应地,玉米期货价格会上涨;当货币升值时,期货价格会出现下跌。

5、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经过多年改革,我国玉米市场基本上已达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玉米价格已经基本上完全反映市场供需,但相关的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储备政策、货币政策仍将对玉米市场及其价格走势产生重要影响,需予以关注。

玉米期货的季节性规律有哪些?

4月份-8月份之间,玉米处于成长阶段,市场对于玉米的需求主要为陈粮,此时玉米价格主要受库存和陈粮质量主导。这个阶段为玉米的去库存阶段,陈粮的质量以及需求的平稳使得玉米的价格主要以震荡调整为主,大幅度波动概率较小。

进入8月份下旬,新季玉米集中上市由此产生一个玉米供应高峰,需求端没有明显改善,在供过于求加剧的冲击下玉米价格往往承压下跌。其实从7月下旬开始,本季度新玉米的产量几乎可能确定,期货市场有可能在这一阶段提前开始下跌,但是由于夏季极端天气存在会影响玉米收获,所以到10月下旬玉米价格才会跌到谷底。

进入11月份,天气逐渐转冷,人们对于肉类的需求逐渐增强,而且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临近也会催生人们对于肉蛋类的需求,从而使得禽畜类养殖饲料消费需求的增长明显,玉米进入了消费旺季(饲料产量位于高位),同时,新粮上市后的收储和补库也对玉米价格是一个较强的支撑,所以春节前后玉米价格一般走势较强。

3-4月份处于玉米阶段的播种期,此时天气的情况会影响玉米的产量预期。如果这一阶段,受冷空气影响较大,天气较为干旱,玉米产量预期减产,投机资金的炒作会导致玉米期价上涨。相反,如果降雨充沛,天气温暖,玉米发芽率提高,玉米期价下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