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考研怎麼樣?


日本考研怎麼樣?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具有本科學歷的人員逐年增加。在某些方面,這反映了我國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但同時也加大了就業市場的壓力。應屆的本科畢業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為了避開就業壓力,紛紛選擇讀研。而已經就職的人員為了自己今後事業的提升,選擇繼續充電的也為數不少,其結果直接導致了目前中國的“考研熱”的逐漸升溫。

另一方面,近年由於“ 30 萬留學生計劃”的出臺,日本政府和日本的各個大學都制定了相關政策,積極招收留學生。特別是在招生門檻,學費和獎學金的發放等方面都做了相應的調整。在眾多中國考生難圓研究生夢的情況下,我們不妨把目光轉向我們的鄰國日本,日本的大學不僅以治學嚴謹聞名於世,在世界大學的排名中也佔有一席之地。

準確地說,日本大學裡並沒有碩士(研究生)這個學位,但是有修士與之對應。日本的大學分為學部和學院兩個部分,學部對應國內的本科,是專門培養高中畢業後進入大學學習的學部生。而學院則是培養修士生和博士生的。修士對應國內的碩士研究生階段,博士對應國內的博士研究生階段。學部主要教授大學課程,學院則是負責學術研究、教授學術技能的地方。這樣一對比可以發現國內有些院校把研究生院獨立出來還是很講道理的,畢竟二者功能定位不同,培養計劃和培養目的也不同。

日本的大學院教育 日本的高等教育機構按照其設施形式可分為國立,公立和私立三種。目前日本大學的總數為 765 所,約有 80% 的院校都招生外國留學生。在日本,中國的研究生院被稱呼為“大學院”,大學院設有碩士課程和博士課程,有的大學院還設有研究生和科目履修生制度。日本大學院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導師負責制,體現在錄取方面就是沒有全國統一的入學考試,學生的錄取與否一般不是由大學的某個事物機關來負責,而主要是由導師來決定。也就是說,只要導師對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術能力認可,就可以作為正式大學院生入學。日本擁有豐富且高水平的大學院教育資源,但由於日本本國本科畢業生就讀大學院的比例不高,所以日本非常歡迎優秀的外國留學生就讀日本的大學院,併為入讀學生提供優厚的獎學金和學費減免制度。

日本學部生畢業後繼續讀修士的比例並不多,一方面是因為在日本學士學歷就足夠就業,另一方面和學院的定位有關。 日本的學院是培養科研人才的地方,修士其實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學習階段,一般來說,選擇讀修士的日本學生,都是抱著科研的目的去的,因此讀了修士必然會接著讀博士。在日本,從修士到博士非常非常容易,尤其是本校修士升博士。首先本校修士會免去博士生入學考試的初試,然後和外校人員一同參加複試。複試的時候以面試為主,考官都是本校老師,推薦你考博士的又是本校導師,因此除非你在複試的時候抄起水杯潑面試官一臉,都會順利入學。 其次在日本,單獨讀一個修士,並不會對就業帶來太大競爭優勢,甚至有些公司傾向於學部生。當然,也會有一些學部生畢業後,因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先讀一下修士過渡。 因此,日本的修士競爭遠遠不如國內那麼激烈,如此也給了外國留學生過來繼續升造的空間。

中日兩國研究生教育的全面比較 為了擴大學校的影響力,包括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在內的日本名校近年紛紛在中國開設辦事處,擴大和中國個大學的交流。隨著交流的進一步深入,中國的本科畢業生赴日讀研的人數也逐年遞增,僅在早稻田大學一校攻讀碩士和博士和中國留學生人數目前就已經達到了 647 人。在研究生教育階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