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次充好?虛假髮貨?防疫物資品質參差不齊,平臺這樣處理

疫情迅速來襲,幾乎是打得一個措手不及,民眾初期除了恐懼之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搶購防疫物資,以至於全國各地對防疫物資的需求呈現指數級的暴增,如普通居民需要的口罩,消毒用品、一次性防護工具,幾乎全部呈現全面斷供的情況。


在線下實體藥店的防控物資被掏空之後,人們紛紛把目光轉移到了線上,一時間各大平臺的防控物資均已出現售罄的情況,一些靠手速搶到物資的消費者表示:自己是極其幸運的,然而他們並沒有料想到,收到防控物資的品質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以次充好?虛假髮貨?防疫物資品質參差不齊,平臺這樣處理

雲南一大型公司的採購部負責人表示,公司在疫情發生之初,用5000元在天貓旗艦店搶購了一批N95口罩,但收到的口罩沒有一個是N95型號的,甚至連醫用口罩都不是,大部分為義烏批發的棉花口罩,這讓他表示非常的氣憤,隨後向電商平臺投訴,卻陷入了反饋渠道不暢通的困境。


無獨有偶,上述的情況幾乎在每一個電商平臺都都有發生過。某消費者在京東寶維康旗艦店購買N95口罩,而收到貨之後,發現所有的口罩均為N90。官方對此解釋,是由於春節期間打包食物造成的,而口罩就是用的KN95的材質。

以次充好?虛假髮貨?防疫物資品質參差不齊,平臺這樣處理

除此之外,拼多多的用戶更是苦不堪言,他們稱其購買了兒童防霧霾型口罩,但是買家卻採用了虛假髮貨來欺騙消費者。


目前,各大防控物資的維權申請案例,在各大電商平臺呈現指數型的暴漲。從某一平臺的搜索數據來看,僅口罩類的投訴就已經超過了8000餘條,為此有關部門督促各大平臺,對此類投訴案件進行徹底的整改。

以次充好?虛假髮貨?防疫物資品質參差不齊,平臺這樣處理

經調查發現,在疫情爆發前期,不少防疫物品的商家採用虛擬庫存設置,即實際顯示的商品並不是真實的庫存。疫情的突然來襲,使得各大口罩店鋪設置的虛擬庫存售罄一空,由於產能跟不上和備貨較少的關係,實際庫存遠遠跟不上虛擬庫存,一些不法商家只能以次充好,避免顧客退貨情況,而一些不發貨或者是發錯貨的商家,則被平臺認定為虛假銷售,並給予相關的懲處。

以次充好?虛假髮貨?防疫物資品質參差不齊,平臺這樣處理

針對這些情況,阿里率先採取了措施,主動刪截並攔截了問題口罩超過570萬件,並永久清退15家違規問題口罩。拼多多平臺也表示自己已經懲罰了超過6000家涉及虛假宣傳的店鋪,關閉或清退的商家超過40餘間,其餘平臺則對違規的商家進行了降權處理。


不管在什麼時期,消費者權益都應該被受到尊重,面對為全困難情況我們必須通過合法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積極的向當地市管部門反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