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转发《中国妇女报》文章,称要把惩戒权还给教师,家长和老师们怎么看?

剑客谈教育


首先我们要去了解一个新闻的主题,主线,别根据一句抢眼的话就开始做定论,从我看这则新闻以后,我的想法是: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惩戒”这个词,惩戒就是惩治过错,警戒将来,旨在制止和预防行政人员和管理相对人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但我们很容易把惩戒当做一种惩罚,体罚的代名词,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惩戒的方式、方法和尺度很容易越过红线走到违法违规的体罚这方面;

其次现在的教育的确需要去值得深思和探讨了,不能规避问题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态度。什么是教育,这是一个大的学科,不是那一个人真的都能做到百分百的。那如何提高参与教育的教育者很好地搞好教育才是很重要的。

那么,惩戒是一种教育的形式,也是面对一些犯了错误的孩子正面的解决教育方式,这一点我是非常支持的,教育有教育场景地方的不同,教育参与者的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 犯错误的孩子应不应该被惩戒呢,这需要所有参与教育者都要去思考的问题,尤其是教育者之间的配合结合;那家长是不是教育者呢,当然,虽然孩子在学校上学,家长是监护人,可教育的很多时间段需要家长去做的,老师肯定是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更要密切配合,才能对孩子做到无缝链接。孩子之间才不会失去平衡杆。

惩戒一定是有一个形式和方式的,那归还惩戒权,就是让老师去合理的明白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情绪内心的掌控,家长也应该多理解和配合老师的工作,而不是遇见了问题,就一定认为老师行为不当之类的。


十字路口的地图


给《人民日报》点个大大赞

想起小时候上小学时,老师拿着小戒尺,惩罚淘气的张三、李四……,我在下边看的及幸灾乐祸,又心惊胆战,生怕一不小心把老师的怒火转移到自己身上。长大后,真的成为了一名教师,未走上工作岗位就听到老教师的苦口婆心:“做老师首先要保护好自己,不要惩罚学生。”领导说:“不要体罚学生,不要对学生说过激的话。”没想到,先来到的是同事们的一盆盆冷水。步入教室后,心中总有些不是滋味。

教了10年了,也遇到过各类孩子,自己也曾经反思,我们教师除了教授知识,其他的方面都不管里吗?小时候,总听到学校喇叭广播: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可是现在学生在只有智体美劳,排在第一位的“德”呢。教师也是个矛盾体,想管却不敢管,试想,如果没有古代的一位位严师,哪有后世流芳千古的治世贤才。

古人说:“师道尊严”。本应为“师严道尊”,《学记》载:“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也就是说,不论在学习任何学问的过程中,对学问治学严谨的老师是最难得的;只有治学严谨的老师,才会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得到学生和民众的尊重啊。


HaNili SAMioo


从老师角度看,确实应该把惩戒权交还给老师。我身边有很多朋友是学校的老师,跟她们聊天时就能发现,现在的孩子不怕老师,老师也不太敢管学生,哪怕是批评教育都有可能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一个教师朋友跟我讲,她同事是班主任,班级里有个男孩子总是调皮捣蛋,但是挺聪明的,老师也挺喜欢他。有一次他又调皮,老师摸了摸他的脸,掐了一下,结果孩子回家跟家长说老师扇了他耳光,家长直接告到教育局,该老师被停职回家反省。后来通过在场学生的证明才返回工作岗位,但评职称,评先进都受到了影响。老师们事后聊天都说,以后可不能随便管孩子了,管不好工作都不保了。试问这样的情境下,老师该如何工作,如何管理学生呢?


当然惩戒不等于体罚,不是说老师可以随便打骂孩子,这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但如果孩子不按时完成学业,扰乱课堂秩序等行为,老师是应该有权利对孩子实以惩戒,让孩子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后果的。作为家长也应该支持老师的工作和教育方式,出了问题不要只听信孩子的一面之词,也要充分了解情况后再做出判断。我相信我们多数的老师还是善良的,还是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


爱学岛


现在还记得小时候老师惩罚我的一些场景,甚至还在发黄的日记本里找到了,但是说实在的,我不记恨当时的老师们,相反的我很感激他们。因为有件事一直促进了我的学习乃至影响了我的人生:

初二上学期的物理课上我打瞌睡,被物理老师发现了,不动声色的继续讲完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后,就点我起来复述一遍。我当然是答得不是很好,脸涨的通红,尴尬死了。可自那之后我物理课再也不敢瞌睡了,生怕被老师抓着,也因此认真听课。快期末的时候,我的物理考了年级前几名,老师好好的表扬了我,我学习更带劲, 其他各科也突飞猛进,最终考了个好学校。

现在我自己也做老师了,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好的,但总还是会遇到那么几个调皮捣蛋的,前些时候有个学生课堂任务总是拖拖拉拉,说了多次一直没有效果。后来我就抓住他想早点回家的想法,当着他的面给他妈妈发消息,你的孩子还没有完成任务,先不要过来接,等我通知。结果出奇的乖,很好的完成了。

个人觉得在这件事上,首先是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知道你是关心孩子的,让家长理解支持;

其次惩戒要注意度的把握,做好防护,避免过度过当,造成伤害,无论生理的还是心理的;

第三就是惩戒之后要抓住时机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巩固效果,消弭不良影响。

做到这几点一定可以取得好的效果的。


宝典君


当今社会,大部分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宝”,"手背肉”,老师打不得,骂不得。如果老师“动手”了,老师就可能受到道德绑架,说是在体罚学生。

记得有一次,学校的体育老师只是在训练时轻轻地踢了一下学生,孩子的家长就闹到了学校,说要退学,还想动手打体育老师,幸好其他老师劝架及时,才没把事情闹大。

后来了解到,那个孩子上课不专心,严重影响课堂,体育老师踢他只是在矫正站姿。孩子回家怎么说呢?他说:“老师上课踢他,很疼,爸爸,你帮我踢回他。”然而并没有提到自己为什么被踢,也没有说自己有错。家长也没有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直接就去了学校,任由自己的情绪发泄。

老师现在不是不想管,而是不敢管!

《中国妇女报》称要把惩戒权还给教师,无疑是老师的福音。

一时间,惩戒权这个话题,再次成为了公众话题。但惩戒不等于体罚,很多人会把这两种概念弄混。我们平时说的“掌掴”、“打手心”是行为上的体罚,“罚站"、"罚抄作业”是变相体罚。而惩戒呢?一般有口头提醒、背诵课文、写检讨等。

所以说,惩戒权虽好,但要用得好,老师们还要琢磨琢磨。

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分清体罚和惩戒的定义,因为一旦用错,就会给学生身体和精神上带来双重伤害,在孩子的童年留下阴影。

在两难的境地下,老师们要与家长协调好,要做到奖罚分明,该表扬的表扬,该改正的改正。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该不该惩戒,而是如何把握惩戒和体罚的界限。

“教不严,师之过”,学生犯了错,老师如果不管,也是失职!把惩戒权交还给老师,是对老师负责,也是对家庭和孩子负责。


xiao贤老师


以前,老师打骂捣蛋违纪的孩子,家长不会责怪老师,甚至再打孩子一顿。家长和老师是统一战线。

时代性:以前人们的文化水平底,对传播文化的老师很敬重。那时生活条件差,孩子又多,“棍棒出孝子的观念”较普遍,家长希望老师严格管教孩子。家长的法律意识也比较淡薄。

现在,老师打骂捣蛋违纪的孩子,家长会不高兴。有些家长也不怎么追究,但有一些家长就不依不饶,甚至进行讹诈。教育部门对当事老师的处罚也毫不手软。于是,老师不敢管学生了。熊孩子的戾气重了起来。家长们开始不满了,教育部门也觉得这样不妥,应给老师惩戒权。这个惩戒权对老师来说意义并不大,就好像给警察配枪一样,没有人敢开枪的,因为会面对很多复杂的问题。

时代性: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生活水平提升,溺爱孩子的现象普遍。家长的文化水平提升了,商业思想浓重起来,对教师的敬重感渐减,法律维权意识提高。人性化管理被重视。教师经济改善缓慢,知识变现的行为渐多。

教育形成这个局面,不应单方面把责任归咎于老师,也不能单方面推给家长,时代发展变化起到最主要的催化作用。


泥巴驿站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同时也是一位父亲。我赞同让老师拥有一定程度的惩戒权。

如果说母亲的慈和老师的引导是阳光和雨露的话,那父亲的严厉和老师的惩戒则是孩子必要的风雨。

一个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需要很多的东西的,父亲的约束、母亲的慈爱、亲人的理解、朋友的支持,其中当然也有老师的教育。

宽的一方让孩子释放天性,学会创新创造;严的一方让孩子懂得规则,心存敬畏。

其实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大家肯定都明白严厉在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少了的话,爱很容易变质

说到教师的惩戒权,大家反对的根源应该是惩戒的“度”不容易把握。说的直白点,是担心师德低下的教师把“适度惩戒”当做“体罚”的保护伞。

没有惩戒权,孩子可能只是放肆了一点,或者学习不那么好。

有了惩戒权,即使知道绝大多数老师懂得惩戒界限,也担心万一自己的孩子落在不知轻重、师德低劣的教师手里,那就惨了。

虽然几率很低,也保不齐呀。

作为老师,我也为人父,很能理解家长的顾虑和取舍。

从根本上来讲,如果国家法律部门能制定合理的惩戒界限,赋予老师一定限度内的惩戒权,应该所有人都会赞成。

另外,对于教师失格的行为,一定要严惩。

教师也是普通人,人有偷盗,教师也会,人有荒淫,教师也会,人有贪财,教师也会,人有暴虐,教师也会。

不要对教师道德绑架,好的教师就是好的,坏的教师就是坏的,咱就让好老师获得荣誉,成为典范,咱就让坏的教师受到制裁,受人指点。

这样,有了规范,有了监督,有了奖惩,一切在透明下执行,对家长有交代,对老师有指导,对孩子有好处,多好。

以上是我的回答,您满意吗?


高考语文高分秘籍


著名教育家凯洛夫名言:“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

当然这“惩罚”不是体罚。

惩罚是教育的手段之一。


小蛮腰视界


举双手赞同!


手机用户69834906457


关于教育工作人员手中的惩戒权。根本就不需要。现在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今天。把一个有可能是烫手山芋的工具放在老师手里。真的是对广大老师不是一种保护,而可能是一种潜在的伤害。

无论是任何一个报纸或者任何一个媒体,及时的今天倡导把陈燕全还给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放心的实施惩戒权的时候,基本上老师也没有那个胆量,所以说这一个呼吁或者提醒根本就不会有任何发展结果。

对于学校教育来讲,我们现在已经见到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自主,那叫他们对待学生也应当充分尊重,不应当把一些旧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带到教学课堂中。

如果孩子的作业或者上课不认真完成的话,那么老师是否有更好的一种激励措施呢?我想在目前为止,最好的方案仍然是提醒孩子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除此之外可能更好的方法不是太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对于老师来讲有或者没有都基本上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