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風險地區恢復正常秩序但要外防輸入

江西文明網

疫情瞬息萬變,防控因時而異。3月12日9時起,江西省對應急響應級別進行調整,全省由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級一級響應調整為省級二級響應。3月15日,就我省將如何調整應對策略以鞏固我省疫情防控良好態勢等社會熱點問題,記者採訪了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綜合組組長、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龔建平。

應急響應降級不等於“警報解除”

當前,我省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穩向好,防控防治工作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效。全省11個設區市100個縣(市、區)住院確診病例全部“清零”。截至3月15日,我省低風險縣(市、區)95個、中風險縣(市、區)5個、無高風險縣(市、區)。龔建平說,如無新發疫情,預計全省所有縣(市、區)將在3月23日後均為低風險區,各地可以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對江西來說,現有病例完全“清零”並不代表最終勝利,應急響應降級也不等於“警報解除”。龔建平表示,從封閉式管控到流動式管理,再到最後完全迴歸日常,會有一段過渡期。眼下我省正處於這個過渡期,希望大家多一點堅持,真正的“全勝之日”就能更早一點到來。

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工作,我省以縣域為單元,實行分區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做到一縣一策,杜絕“一刀切”“鐵桶陣”式防控。龔建平說,低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策略,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中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策略,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高風險地區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嚴格管控”策略,根據疫情態勢逐步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勝利的曙光已經顯現,但勝利還未到來。龔建平表示,須慎終如始,久久為功。對公眾而言,不管實行哪一級響應,做好自我防護都是預防新冠肺炎和其他傳染病的重要手段。居民個人還要繼續保持防範意識,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依規而行鞏固江西疫情防控良好態勢

3月14日,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第十八號令,要求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嚴管滯留湖北入贛返鄉人員,鞏固我省疫情防控良好態勢。

“第十八號令中,前4條內容反映我省以口岸大數據排查、個人贛服通登記、親屬報備行程、群眾舉報違規行為等方式構建多層次、全鏈條、立體化的防控體系,確保第一時間找到境外歸國人員、外籍人士以及滯留湖北的入贛返鄉人員,做到早發現、早隔離。”龔建平說,後2條內容則要求對以上人員進行科學管理。對今年3月1日以後入贛的境外歸國人員、外籍人士,統一安排到集中隔離點醫學觀察14天,並接受核酸檢測。對滯留湖北的入贛返鄉人員,凡與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觸史的,或查驗個人健康碼提示有風險的,也要集中隔離觀察14天,並接受核酸檢測。對查驗個人健康碼無風險提示的,居家自我隔離並接受健康監測。

隨著我省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穩向好,復工復產有序有力,餐飲店何時能正常開業,是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當前疫情防控仍要不懈怠、不鬆勁,各地應依規而行。”龔建平強調。按照我省分區分級防控工作要求,低風險地區目前可以全面恢復餐飲服務經營單位正常營業,但限制集體性聚餐和承辦宴席(含農村自辦群體性宴席)。中風險地區有序開放餐飲服務經營單位服務,禁止集體性聚餐和承辦宴席(含農村自辦群體性宴席),適當降低同時段內餐位密度,提倡電話訂餐、網絡訂餐,鼓勵提供線上供餐和無接觸配送等服務。高風險地區暫停餐飲服務經營單位營業。

“無論是低風險還是中風險地區,復工開業的餐館都要嚴格落實通風、清潔消毒、人員體溫檢測等防控措施;減少桌椅擺放,隔桌就餐,保持用餐空間的距離,為顧客提供公筷、公勺,防止交叉使用;禁止門店扎堆聚集候餐,減低聚餐風險;同時還應建立用餐人員可追溯制度。”龔建平說,大家應自律自控,錯峰分散用餐;注意個人衛生,用餐前後清洗雙手;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吃飯時才可摘脫口罩;用餐過程中減少交流,儘量縮短用餐時間。(劉 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