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農並進 梅江“復甦”按下快進鍵

<table> 工農並進 梅江“復甦”按下快進鍵

路上車流增多,城市在復甦。何森垚 攝

/<table>

草長鶯飛,萬紫千紅,梅江區各行各業迎來了復工的熱潮。

萬達廣場門口的人流量不斷增多,東昇工業園裡的機器嗡嗡作響,城北鎮楊文村蔬菜園裡,工人們不斷穿梭在蔬菜之間……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在這個生機勃勃的季節,梅江區正在復甦,人們的生活秩序在恢復正常。

工業企業復產政企聯動援企穩崗

在梅州市志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志浩電子”)的廠房內,在工人們的操作之下,一批批電子元件正在生產出來,這批電子元件即將銷往華為、中興、vivo等企業。“2月10日全面復工復產之後,我們企業的訂單量開始增多,目前工人們正在加快生產。”該企業董事長辦公室主任葉煌介紹。

葉煌表示,接近七成的員工已返回生產崗位,剩下的員工將於疫情結束之後陸續返回。“我們將通過‘春暖梅江’網絡招聘會,招聘一批新員工,彌補人數不足。”

據悉,為了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梅江區人社局出臺“援企穩崗十二條”,針對員工返崗的交通、社保繳納、招工、培訓等難題,逐個提出解決辦法。與此同時,東昇工業園區成立了復工復產領導小組,加強與園區內企業的聯繫,及時為復工復產的企業提供有效幫助。

農業農村復耕保供脫貧一個都不少

車間內,機器轟鳴響;田野間,人們播種忙。

在西陽鎮直坑村內,扶貧工作小組正趕在驚蟄之前,將今年的菌包分發到貧困戶家中。“今年我們將繼續發展食用菌種植,包括茶樹菇和平菇兩種,其中平菇是今年試種的,總共23700包。”

今年是“十三五”計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關鍵的一年。去年,西陽鎮成功脫掉“省定貧困村”的帽子;今年,西陽鎮扶貧工作小組將夯實扶貧成果,讓貧困戶不再返貧。

“我們取消了集中開會制度,將種養協議帶到貧困戶家中,與他們一對一交談。若貧困戶缺乏口罩,我們會將多餘的口罩分發給他們。”直坑村黨建指導員邱豔紅說。

目前,梅江區蔬菜種植面積1.19萬畝,蔬菜種植戶3500戶,其中種植面積100畝以上的10家。近段時間來,梅江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多次前往農機銷售企業檢查農機裝備及零配件等儲備和供給情況,督促企業在當前疫情防控期間結合春耕生產實際,充分利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積極主動為農民購置農機具提供便利服務,協助農機手做好農機具檢修工作,確保農機具以良好的技術狀態投入春耕生產。

服務業有序復工城市活力逐漸激發

隨著復工復產號角的吹響,梅江區的店鋪陸續打開門做生意,賓館酒店開門迎客,髮型師上崗理髮,服務業復工復產正在進行中。

在家那麼多天,很多人最迫切解決的其中一件就是“頭頂大事”。據瞭解,2月23日起,就陸陸續續有理髮店開始復工。梅水路一家理髮店的工作人員告訴筆者,為了做好防疫措施,他們提供給顧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實行一客一用一消毒,同時建立顧客預約制度,顧客到店當天提前電話瞭解顧客健康狀況。

除了理髮店,筆者走訪瞭解到,不少賓館酒店也已經復工。在定民路的一家連鎖酒店,筆者看到,不管是大堂入口處,還是車庫入口處都有設置體溫測量和登記,擺放了防護措施的溫馨提示牌,進到酒店裡面,也是處處都能看到防疫宣傳提示。

據瞭解,賓館酒店等住宿業在復工營業之前,要按照復工要求先進行自我完善和評估,需滿足“四個到位”要求、“八個一”條件才可以復工。復工營業後,要做好入住客人信息登記,填報最近14天行蹤史,引導入住客人通過“健康梅州”微信小程序或“粵省事”微信小程序主動申報離、返梅情況。同時,有關部門還加強對復工企業的檢查、抽查,積極指導和幫助企業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此外,筆者在百花洲、金利來大街、客都匯、萬達廣場等地看到,不少服裝店、首飾店、甜品店也都已經復工。

梁時禹 黃輝燕 沈志偉 溫巨巨 張瓊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