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應群眾期盼 瞄準熱難點發力 交通工具 食品 家居用品 房屋 服裝和鞋帽等商品投訴較多

產品質量不過關,食品偽造生產日期,汽車銷售商扣留車輛合格證,房屋銷售人員誤導購房人……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市消費者協會了解到,在我市消費者投訴案件中,交通工具、食品、家居用品、房屋、服裝和鞋帽等商品的投訴較多。

“化解消費者投訴舉報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將是我們今後一個階段的工作重心。”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以來,我市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強化監管力度,探索監管新舉措、新模式,下大力氣破解群眾關心的熱難點問題,成效明顯。

推進“明廚亮灶”

抹布、案板是否乾淨?廚師有沒有戴帽子、口罩?餐館的衛生條件怎麼樣?食材是不是新鮮?外出用餐,不少消費者都非常關心這些問題,可一道牆壁將餐館分隔成了前廳和後堂,一張“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的提示也將眾多的消費者擋在了後堂門外。

打通前廳與後堂的隔牆,建半開放式的廚房,把後堂呈現在消費者眼前,既可以打消顧客的疑慮,也可以有效地提醒監督餐飲業工作人員操作行為,讓每一位消費者都做監督者。

城市經濟時時會有新變化,如何及時跟上經濟發展的腳步,管好管活各行各業,不是一個小話題。記者瞭解到,去年以來,我市進一步推進“明廚亮灶”、“食品追溯平臺”推廣應用等管理新模式,全市已實施“明廚亮灶”工程的企業達2.63萬戶,食品生產企業、嬰幼兒配方乳粉專營門店等重點區域已100%加入電子追溯平臺,食品經營企業加入追溯平臺5.6萬戶、加入率80.3%,監管手段更加多元有效。

宣傳也是監管力

“康帥傅”方便麵、“粵利粵”餅乾、“特倉蘇”牛奶、“治治”香瓜子……假冒偽劣產品在市場角落不時露臉,尤其在農村地區多見。如何才能讓這些假冒偽劣產品不再侵害消費者權益。

管好食品安全,管好食品行業,不僅需要監管部門當好“守門員”,更需要發揮全社會的力量,攜手共治。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有這樣的共識,宣傳也是監管力。近年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藉助‘3·15’消費者權益日‘食品安全宣傳月’‘藥品安全宣傳月’‘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週’等活動,開展了多種方式、多角度、多渠道的科普宣傳,涉及到消費維權、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品、醫療器械、特種設備安全、計量等方方面面,就是希望全社會能共同行動起來,發揮各自力量,維護好我們共有的市場環境、消費環境。”

全社會攜手共治,契合了今年“3·15”的主題——“凝聚你我力量”,這包含了對社會各界凝聚共識的呼喚,也有著對打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的期盼。不僅需要監管部門發力,更需要凝聚消費者共識,發揮消費者監督力量,推進消費者參與監督的廣度和深度;更需要凝聚經營者共識,發揮行業自律力量,推進落實經營者第一主體責任。通過強化信用建設,促使企業主動承擔法定責任、自覺做到誠信經營,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從而形成企業守規、行業自律、百姓放心、消費舒心的消費環境。

嚴打食品安全突出問題

“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我們堅持專項整治和日常監管相結合的管理模式,效果明顯。去年,我們僅在食品安全領域,就啟動了多次專項整治行動,從生產、銷售等環節全面出擊,對安全風險較高的多種食品加大監管。”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瞭解到,該部門聚焦米麵油、肉蛋奶、果菜茶等大宗食品,開展乳製品、豆製品、肉製品、食用植物油、冷庫及冷藏、食品配送等專項整治,推進“清源”“淨流”“崑崙”行動,堅決取締“黑工廠”“黑窩點”“黑作坊”,嚴懲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此外,對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問題,我市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大食品檢驗檢測力度,抽檢結果理想。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陳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