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免疫策略以前有过成功案例吗?

-itadakimas-


群体免疫以前有过案例嘛?

英国的“群体免疫”还没有成功案例,有专家说群体免疫只不过是个幌子,或者被外界误读。

每个人的自身免疫都不同,成功的几率太小了,假设一下,如果成功了,这将又是人类的一场灾难,在这种传染高强度传染病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单独一个国家成功了,那病毒就会输出出去。

如果

失败了,一切将会是听天由命,优胜劣汰淘汰掉没有产生抗体的的人,这样做太冒险,英国也不至于愚蠢到这个地步。


水手我在一直在


群体免疫不是新鲜事,我们呱呱坠地就开始接受群体免疫,那就是打预防针,但预防用的疫苗是减毒疫苗或基因重组疫苗,接种后是安全的,可不是英国人物竞天择的自然感染,这太不靠谱了,对英国老百姓和国际其他国家来说是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所谓群体免疫是指人群中具有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的人多了,就会防止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比如我们出生当天就接种乙肝疫苗,这是基因重组疫苗,我们产生乙肝病毒抗体对乙肝病毒就有了抵抗力,不会得乙肝。再比如出生24小时后接种的卡介苗,这是一种减毒疫苗,对结核杆菌就有了抵抗力,不会得结核病。乙肝曾经是我国常见传染病,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但广泛的预防接种获得群体免疫后,现在乙肝感染率已明显下降。再比如卡介苗接种,我们获得群体免疫,控制千百年不治之症“肺痨”。这些都是成为功的群体免疫案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天花、小儿麻痹症等等。

而英国所谓群体免疫是让国民主动感染新冠病毒,注意不是疫苗。至少要使全国60%的人民感染新冠病毒才能获得群体免疫,英国人口6600万,那大约需要4000千万人感染。

按目前死亡率2~3%计算,将会有几十万人死亡,尤其是英国是个老龄化社会,死亡率可能更高,看看死亡率过7的意大利,后果很恐怖!太残酷!放弃的将是没有资源的穷人和老人。英国首相警告国民“要做好失去最爱的人准备”。这确定是一个爱民的政府?!

英国的群体免疫政策不止是对本国居民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国际社会的不负责任!在世界其他国家都在围追堵截积极抗疫时,少数几个国家却放任自流,现在是地球村时代,各国人员交流频繁,将会破坏其他国家的抗疫成果。重要的是,靠谱的群体免疫就是疫苗,如果英国任由疫情蔓延,病毒在人群中更新迭代,不停变异,等疫苗研制出来,已经无用。

最好的消息是疫苗快研制出来了!昨天(3月17日),陈薇院士领衔的军事医学研究院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通过了临床研究注册审评,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疫苗才是靠谱的群体免疫,这才是成功的群体免疫策略!

我是营养医师小麦姐,同时具有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营养师执业资格,目前在医院从事临床营养工作,感谢您阅读我的文章🙏



人类有没有我不知道,但动物是有的。咱现在就说一个人兔🐇大战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国家,因为兔子泛滥成灾而被折腾得焦头烂额,甚至要出动轰炸机这种大杀器来对付它。

这个国家就是澳大利亚🇦🇺。

本来澳大利亚🇦🇺是没有兔子🐰的。1859年,有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作为农场主,他的行李里带了24只欧洲兔🐇和5只野兔,还有5只鹌鹑。这个老兄将它们放养在自家的农场里。大家知道,兔子🐰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全年都可以发情交配,孕期只有一个月,每胎可以生4至10只小兔。只要公兔给力,理论上每个母兔一年可以产下48至120个小兔子。澳大利亚又没有兔子🐰的天敌,于是这群兔子🐰就大兔生小兔,小兔生幼兔,生生不息,兔群成几何基数增长。从1866年开始,它们就以每年170公里的速度向全澳洲扩散,等到1900年的时候,它们就占领了整个澳洲,而到了1926年,兔子🐰的数量达到了巅峰——100亿只。100亿只,这是什么概念啊?要知道当时澳大利亚🇦🇺总人口也才650万左右,兔子🐰的数量足足是人的1500倍。这兔子🐰要是在咱中国🇨🇳,咱中国人可就有口福了。作为大吃货帝国,区区100亿只兔子🐰怕什么?不到十年时间我们能把它们吃到濒危,什么蒸、炒、烤、炸、焖、红烧、腊……各种做法各种口味轮番上阵,让你吃了还想要。可澳大利亚🇦🇺不一样啊!澳大利亚人本来就不喜欢吃兔子肉,他们也不像咱们大吃货帝国有那么多的花样吃法。在他们眼里,兔子🐰这货除了能用来吃之外,也没什么价值。相反,它们还破坏当地生态平衡,过度啃食牧草还造成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挤占其它动物的领地,造成其他物种的濒临灭绝。


为了对付这泛滥成灾的兔子🐰,澳大利亚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从传统的打猎、捕捉、布网到在胡萝卜里下毒都试过了,结果却收效甚微。1926年,澳大利亚🇦🇺政府花费巨资,在国内修建了三道纵贯全国的篱笆墙,用来隔离兔子🐰,防止它们到处乱窜。可“然并卵”。后来,又有人提议,引进兔子🐰的天敌狐狸🦊来克制它,可万万没想到,兔子🐰跑得太快,狐狸🦊干脆不追兔子改吃其他小动物了。这非但没有制止兔子🐰种群的增长,反而还引发了新的生态灾难。终于,澳大利亚🇦🇺政府忍无可忍,出动轰炸机对兔子🐰展开了狂轰滥炸。当然,这轰炸机投下的不是炸弹💣,而是毒气弹。这一下果然奏效多了。兔子🐰在轰炸机毒气弹的狂轰滥炸下迅速死亡了一大片。可很快澳大利亚人就受不了了。为什么呢?原来这毒气弹管用是管用,但它敌我不分,在杀死兔子🐰的同时,连带着把许多奉公守法的好动物也杀死了,像什么牛🐂啊,羊啊,猪🐷啊,鸡🐔啊……,简直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直到上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科学家终于找到了对付兔子🐰的办法。他们从美洲引入粘液瘤病毒。这种病毒最大的特点是它只对兔子🐰起作用,人和其他动物感染了什么事也没有。在粘液瘤病毒的传染攻击下,澳大利亚🇦🇺兔子🐰遭受了灭顶之灾,短短两年就被消灭了99.9%。


那澳大利亚🇦🇺的兔灾过去了吗?没有。虽然有99.9%的兔子🐰被杀死了,可不是还有0.1%的兔坚强挺过来了吗?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这些兔坚强们还进化出了可以抵御粘液瘤病毒的功能。到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兔子🐰的数量又恢复到了6亿只。如今澳大利亚人依旧谈兔色变,为了对付这些抗病毒能力越来越强的兔子们,澳大利亚科学家、生物学家、病毒专家们不断尝试新的病毒物种,澳大利亚政府则严格禁止澳大利亚人养兔。如果有谁不经澳大利亚政府同意就养兔,将被处以4万澳元约合20万人民币的罚款。

人兔大战还将继续。


血染战旗红


大家好,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欢迎大家关注!

自从新冠肺炎在英国爆发之后,英国采取的防疫措施并不像我国那样从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应对,而是走“群体免疫”的防疫思路。英国的思路是主张用60%英国人感染肺炎去换取自然的“群体免疫”,从而最终战胜新冠病毒。



此政策一出,引起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许多人认为英国政府这是对疫情防控的不作为。而我国李兰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群体免疫,是对老百姓十分不负责任的做法。那么到底群体免疫是怎么一回事?历史上有没有成功的案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群体免疫是怎么一回事?

(群体免疫产生之后,红色的感染者处于大部分已经产生免疫能力的黄色人员之下就被阻断传播,剩下的蓝色人员就可以被保护)

群体免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也不是现今英国政府创造出的概念,所谓的“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或community immunity)又叫做社区免疫,就是让民众在接触或感染病毒之后产生抗体,使大部分人形成免疫能力,从而逐步遏制病毒传播的速度和效率,让它逐渐变成普通流感的一种,最终使这种疾病也会停止传播。

这种做法基于一个假设,即是有足够多的人形成了免疫力,那么即使有些人没有免疫能力,这种疾病也会停止传播。我们可以参考2017年出版的第7版医学专业书籍《Plotkin’s Vaccines》里的一个插图,就可以清楚的明白形成群体免疫后会产生的效果(见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假如基本传染数R0为4(即使一个感染者可以传染4个人),经过几次传播之后,就会使大部分的易感人群感染。如果经过两轮的传播之后,人群中有75%的人群处于免疫状态,那么大部分病毒的传播途径就会被切断,从而就保护了剩下的那部分人不被感染。

这就是说,只要一个传染病的R0值大于1的话,假以时日,这个病一定会传遍整个群体,从而使大部分人出现免疫能力。通常情况下,一个病毒的R0值越高,所需的最低免疫率就越高。就如本次的新冠病毒,英国预测R0值为3左右,所以要至少达到60%的人感染才能防住这个新冠疫情发展。

而群体免疫获得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疫苗免疫(接种疫苗),另一种是自然免疫(接触病毒、感染病毒)从而获得群体免疫。因为新冠病毒目前还没有疫苗,所以本次英国政府所采取的就是自然人群通过感染新冠肺炎后,集体获得抗体从而形成群体免疫的方式,这是比较原始粗暴一点的方式,自然死亡率就会比接种疫苗的方式高许多。

二、对于群体免疫,历史上有没有成功的案例呢?

病毒一直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而通过群体免疫的方法去战胜病毒,在历史上是有成功的案例。



●①在历史上,被人类消灭的烈性传染病天花就是依靠“群体免疫”的原理。当时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欧洲人登陆美洲的同时也带去了天花病毒,之后美洲的原住民数量从当初的5000万左右锐减到100多万,在天花疫苗还没有出现之前,天花病毒的消失几乎只能靠群体性免疫,感染天花病毒痊愈后的人,能终身对天花病毒免疫。后来随着发现了牛痘疫苗可以对抗天花病毒之后,随着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疫苗,从而形成了群体免疫,后来终于消灭天花。

●②另外,像麻疹、风疹、白喉、百日咳、小儿麻痹症症等,这也是利用“群体免疫”的原理,通过接种疫苗控制他们的传播。(看到这个是不是很眼熟呢?没错,就是我们从小到大一直打的疫苗,这其实就是一种群体免疫)



有资料显示,2000年以后全世界一共使用了超过100亿剂量的减活小儿麻痹症疫苗,在此过程中造成了580名儿童得病,但是却防止了600万小儿麻痹症病例。小儿麻痹症疫苗的广泛使用,通过群体免疫让少数因故打不了疫苗的人获得了保护,这就是群体免疫的价值所在。

我们平常打疫苗,就是为了获得抗体,从而战胜病毒。而疫苗本质上就是一种灭活(或者减活)的病毒,通过人为的方式让其迅速在人群当中扩散,使得这个群体内的大多数人都迅速获得了免疫力。

三、本次的新冠病毒通过群体免疫的方式是否可行呢?

在理想状态下,当病毒感染人体后,它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病原体在不断感染人类之后会变得越来越温和,也就是与人体共存;二是在各种病原体的选择压力之下,人体免疫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强,从而杀灭病毒,最终获得终身免疫。

但是我们不要忽视以下的几点:

●第一,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是非常容易产生变异的,如果在群体感染过程中还没有形成群体免疫就产生了变异,那么将会使群体免疫功亏一篑,这无疑是一场豪赌。就如李兰娟院士所说,对老百姓十分不负责任的做法。即使是可以获得群体免疫,那么是否还对变异后的病毒有效呢?而且这种群体免疫又能保持多久,现在还没有人知道。

●第二,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可以说是非常迅速的,如果病毒感染速度过快,而医疗设施不能有效控制应付,那么大量的感染人数就会突破医疗系统的负荷,使医疗系统崩溃,特别是重症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就会造成大量死亡。

●第三,对于死亡率是否如预期的那样,从目前中国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为4%,即使是按照0.4%的死亡率计数,英国目前约有6600万人口,按60%的感染,那么也有4000万人需要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人数也超过16万人。就如帝国理工学院MRC全球传染病分析中心教授尼尔·弗格森表示,如果英国政府坚持此前的计划,即采取“群体免疫”这样的缓解策略,新冠疫情可能会造成25万人丧生。这样的代价,英国社会能不能承受?

●第四,本次的新冠肺炎跟非典一样是侵犯肺部,对肺部组织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至于是否会出现非典时期的后遗症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总的来说,如果对肺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那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康复的。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网站3月15日报道,英国重症监护专家说,数以千计幸存下来的新冠病毒重症患者,其肺部、心脏和其他器官会受到损害,并需要长达15年的时间恢复。也就是说很多感染者在恢复后可能丧失劳动力,严重影响到日常的正常生活。

另外,有的医学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不仅可以攻击人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和消化系统,还能攻击人的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我国卫生部门已经建议生育年龄段的男性新冠患者检查生殖系统状况,而日本的医疗机构更是发现了新冠病毒可以攻击人的大脑部位。由此看来,新冠病毒不仅是侵犯肺部那么简单,它对身体的伤害和影响还是不容小视的。



总之,对于英国此次实行的群体免疫措施,到底是否会像天花、麻疹等最终形成群体免疫从而战胜新冠病毒,我们也只能留给时间去证明。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


左撇子说医


群体免疫策略以前有过成功案例吗?

这个,成功的案例实在太多、太多,多到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到底有多么多。

这么说吧,任何生物种群,或者限定一下范围,所有动物种群,都是从无以数计的群体免疫的保护中生存下来的。

如果没有群体免疫,任何种群早就都被微生物消失了。

这样说,你或者会感到惊异。

这是因为,你所认识的群体免疫是严重缺陷甚至是错误的。

那么,

什么是群体免疫呢?

群体免疫,首先是一种自然生态平衡现象。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各种微生物无处不在。

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依赖于生存环境中的其他生物,这些生物个体被称为微生物的宿主。

有一些微生物感染会导致宿主产生疾病,甚至死亡。

如果一种全新的传染病出现在一个种群,所有成员都对这种疾病没有抵抗力,医学上叫易感者。

这些易感者非常容易被传染源感染,然后自己也变成有传染源去感染新的个体,这样,疾病在这个种群就可以迅速传播,最终可能会感染(绝)大多数个体。

最严重的情况,一次感染就可能导致一个种群所有个体全部生病、死亡,并最终的灭绝。

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感染并不会造成灭绝,而是导致一定比例宿主的疾病、死亡。

感染过后的幸存者的免疫系统会对这种病原体形成主动免疫,通常再也不会被感染,也就是有了人们常说的“免疫力”。

如果一次普遍性的感染后,种群中的多数幸存者都被免疫,也就是形成所谓群体免疫。

如果这种疾病再出现在这个种群,由于传染源周围大多数都是免疫者,疾病的传播途径就被阻断,即使种群中有少数易感者也不容易被感染。

也就是说,一个种群只要有一定比例的成员被免疫,就可以对整个种群产生保护,疾病就不会在这个种群中流行,这就是群体免疫对种群的保护作用。

所有种群的延续都得到无以数计的成功群体免疫的保护

但是,如上所述,一般的感染不会导致全部宿主都被免疫,种群中仍或有部分易感者。这样,疾病虽然不会造成流行,但是也有生存的空间,即偶尔感染种群中的易感者,表现为疾病的散发。

这样,微生物与宿主就会在这个种群中达成一种生态平衡,双方都不至于被灭绝。

随着种群中个体的更新换代,或者免疫退化,种群中积累越来越多的易感者;或者微生物变异产生更强的感染能力,上述平衡就可能被打破,就可以再次造成流行,并再次感染大多数个体,再次形成群体免疫。

就人类社会来说,在没有开发出疫苗技术之前,人类与反复流行的传染病就是在这样群体免疫的形成与打破的周而复始的动态平衡中生存下来的。

往更广泛的生物领域来说,所有的生物种群都是在群体免疫形成、被打破和再形成的动态平衡中生存繁衍下来的。

因而,可以说,任何得以生存的种群中都发生过无以数计的成功的群体免疫,正是受到这些无以数计的群体免疫的保护才得以延续。

疫苗预防接种,可以不需要感染就在人群中建立起群体免疫的保护

近代以来,科学给人类带来的最大福利就是疫苗接种技术。

我们可以通过针对给人类造成严重危害传染病病原体开发疫苗,通过预防性接种,不需要造成感染和疾病就会形成群体免疫,保护社群免于这些疾病的流行。

其中,最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彻底消灭了天花。

其次,就是将诸如麻疹、结核病、小儿麻痹,等等疾病隔绝在绝大多数人类社区之外。

正是疫苗接种技术的进步才让人群得以免于早死于感染性疾病,在人类寿命延长中做出最最大的贡献。

因而可以说,广泛的(甲类)疫苗的接种是整个生物界最成功的群体免疫的典范。

自然群体免疫仍是微生物与人类宿主生态平衡主要因素

疫苗形成的群体免疫针对的仅仅是部分可以造成严重疾病的病原体;还有一些可以造成严重疾病的病原体没有开发出成功的,或者不够有效的疫苗,比如艾滋病,比如流感。

另外,还有更多的可以造成非严重疾病的传染性病原体没有疫苗(出于成本效益考量不会开发),这些疾病仍依赖于普遍的感染在社群中建立群体免疫来维持平衡。

比如,普通感冒是比流感和这次COVID19传染性更强的传染病,它为什么不会在人群中形成大流行,原因在于不同感冒病毒在不同人群中经常性流行,流行在不同年龄段人群“错峰”出现,人群中对几乎所有感冒病毒(200多少种)都形成了有效保护性的群体免疫。

因此,即使是今天,由普遍性感染形成的群体免疫依然是人类社群与微生物之间维持平衡的主要因素,占比远远远远大于疫苗接种。

可见,群体免疫并不是你所认识到的群体免疫,群体免疫的成功无处不在。


挣脱枷锁的囚徒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第二致命的传染病,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较为致命,感染率也达到了5%。

最后西班牙型流感在18个月内便完全消失

也就是说群体免疫,是以死亡全球人口的14%为代价,当然医疗水平不一样,身体素质不一样,病毒厉害程度也不一样


Lucifer2012


不可否认一点,每个国家的国情都不一样,因此会采取不同的新冠疫情防控策略也属正常,但是对于英国提出的“群体免疫”策略,最近却引起很大的争议,它真的靠谱吗?

下面我将从专业角度来给大家聊聊群体免疫!

什么是群体免疫?

群体免疫,其实又称之为牛群免疫或者社区免疫。但不管是说“群体”、“牛群”还是社区,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数量,而不是仅仅代表一个人的问题,就是通过在我们人群中达到一定数量的对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有免疫力的人,从而达到可以缓解,最后阻断这个疾病在我们人群中的传播,保护剩下那些没有免疫力的人不被感染的过程。

看完上面这段话可能还有很多人没有理解什么是群体免疫,没事,我们来看下面一张图,你就会明白这个英国提出的“群体”免疫防控策略到底什么意思了!

如图:大家先来看左边的一张图,在这个人群当中,大部分人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是没有免疫力的。正常情况下,其中只要出现一两个感染者(红色标注的人),那么按照现在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指数(R0),大概是在3.0左右,也就是说一个人患者能传染3个人,而这个R0只要>1,就代表它可以让我们人群中蔓延!

这次新冠病毒的R0是3,可见它的传播力有多强,正如图中右边所示:极易在人群中扩散。

那么英国人想到的阻断这种快速传播的办法是什么呢?

他们想到的,利用的,也是大家熟知的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我们人体以后,会引起我们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记忆细胞,出现抗病毒抗体,从而建立起之前从未有过的对这次病毒的免疫力。简单来讲,就是大家平时说的感染者治愈出院后会有抗体,基本上不会被再次感染。

而英国人要做到这种群体免疫,得让60%左右的国人主动被感染才能完成,这样它才能更快时间控制住病毒传播。

图2,红色部分即英国群体免疫防控策略效果,绿色部分是我们其他国家采取防护措施后的疫情发展图)

据最新统计数据英国现在大概有600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不做任何防护,得有三四千万感染,才能建立起像如下图那样的大部分建立免疫力

,从而达到图中那样的病毒自然而然传播受到限制,也就保护了剩下一部分人不会被感染结果。

就好比把新型冠状病毒困在一个周围都有免疫力的人群当中,让它慢慢消亡!

这种办法听起来,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可怕,但实际上它确实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不是由某个人拍脑袋想出来的。

群体免疫成功案例是存在的!

大家想想天花是怎么被我们人类消灭的,它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在非免疫性患者中死亡率很高,在历史上对我们人类造成极大危害,尤其是在18世纪,欧洲殖民者把天花带到新大陆,差点灭了印第土著居民。而直到后来,人痘接种术出现到最后是因为可以使用有效的疫苗,才得以消灭第一种人类传染病。

而接种疫苗过程,就是群体免疫!

还有现在大家出生都要打的乙肝疫苗,也是一种群体免疫,让我们早期就建立起抗乙肝病毒抗体,建立群体免疫力,才得以控制乙肝在我们人群进一步扩散传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拿出疫苗本看,就懂了,接种疫苗过程其实就是建立群体免疫过程,成功案例是存在的。

但是哪怕如此、为什么我们依然不建议群体免疫?

第一,主动感染和疫苗接种建议群体免疫是不一样的。目前新冠病毒疫苗还在研发,疫苗真正上市到我们群体使用,是经过严格临床试验的,安全性极高,可以说是一个风险极低建立群体免疫。而主动感染不是,病毒未经过灭活或者减毒处理,毒性是很强的,是一个带高风险的操作

第二,哪怕我们说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但是不代表它没有死亡率,目前新冠肺炎死亡率大概在2%-3%,我们取最低的2%来计算,假如英国有一半的人,即3000万左右人感染,那么这群体免疫背后,其中可能带来的就是27~91 万人会因新冠而死亡,

而这大部分可能就是有基础疾病或高龄的人。这也是为什么英国首相鲍里斯对公众说:要做好失去所爱之人的准备的意思!

第三,还是那句话,群体免疫有成功案例,那就是接种疫苗,但是疫苗是经历多次,大量临床试验,验证安全且有效才上市的,副作用较少,致死率远远低于新冠死亡率,而新冠病毒没有疫苗,英国选择的是直接让群众感染新冠病毒来获得群体免疫!

第四,如果采取英国这种群体免疫,势必会造成一个高峰感染峰值,而这峰值带来的可不是马上感染人数下降,而是极可能会出现医疗系统瘫痪,呼吸机不够用,那么不仅仅新冠肺炎治疗成问题,而这时候如果出现像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也要面临没有足够急救设备而死亡的风险。


医学小侦探


首先群体免疫是指

人群或牲畜群体对传染的抵抗力。群体免疫水平高,表示群体中对传染具有抵抗力的动物百分比高。

对于冠状病毒来说,中国和意大利采取的是封城和禁止社会流动的策略,严格隔离感染者,这样就控制住了病毒的传染。

中国在17年前发生SARS时就是这样,每个国家发生瘟疫的时候,都会从过去的经验中寻找对策,这很容易理解的。

一个群体,作为群体,要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必须要形成所谓的群体免疫,达到群体免疫门槛。

每次都有流行性传染病毒,只是有的传染性大,有的小,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这么多年,怕过啥,一次小小的鼠疫怕啥。

又不是没经历过,要相信中国的科技发展,现在的病毒马上就控制住了,现在的病毒多种多样,我们医疗更先进,我相信,以后所以病毒我们都能控制住。




双子青崖


把举手投降,让60%的人感染病毒,清除老弱病残和下层民众,冠以高大上名字“群体免疫”,想干嘛,想让英国变“阴国”、瑞典变“睡奠”?

自然免疫?艾滋病、埃博拉流行了多少年,却从来没听说谁获得过抗体!而新冠病毒传播、感染更厉害。

1347~1353年黑死病,夺走2500万条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1/3!那还是农业社会,而非如今全球化时代、人口大流动。最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因战争死去人数仅占总人口5%。

拿八千多万人做试验,估计疫情过后,英、瑞所剩人口无几了。


顽石点头32


平时我们正常的流感,其实很多地方就是采用群体免疫的策略。在美国也不是人人都有能力去打流感疫苗的,所以很多时候还是靠群体免疫来度过每年的流感季节。但是这次新冠病毒的情况和流感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是心血管病毒的死亡率比较高,是流感的10-30倍以上。像意大利的死亡率已经达到了7%,这是很可怕的,所以用群体免疫的策略来对待新冠病毒,那真的是致人民的死活与不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