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前你们是怎么和孩子说再见的?为什么这么做?

90后话痨


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孩子小,一般都是偷偷的去上班在他早上还在睡觉我就出门走了,现在2周半了好多了,醒的时候也可以走了,说爸爸去上班了,辰辰在家乖乖的一般情况下不怎么闹,很懂事了


辰宝奶爸vlog


和小的说拜拜,妈妈送哥哥上学,然后去上班,晚上就回来了,虽然他不会说,但说什么他是能听懂的,也会主动和我挥手,孩子小会很黏你,和他说你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他会心里等着你,然后去玩耍,吃饭,睡觉,我觉得和他说是让他知道妈妈会回来的,让他知道妈妈是爱他的。大的送上学和他说再见,是让他明白,慢慢长大,他会有他的事情要去做,去学习,交新的朋友,能学到他之前不知道或者不明白的事情。而妈妈也有妈妈的事情要做,不可以随时都得陪着他。


宝妈刘盈


答:

一、教育孩子是无时无刻的,上班前正确的与孩子交流,既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又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二、我从不把孩子当孩子,把他当“小大人”,让儿子一起参与家庭活动和管理,我会同儿子说:“妈妈要上班啦!宝贝有提醒妈妈的吗?好的,谢谢儿子,儿子请你照顾好家,同时照顾奶奶和自己!”儿子有时帮我拿伞,有时提醒我注意安全,有时提醒我带钥匙!总之,孩子特别懂事!

三、很多父母上班前怕孩子粘父母,怕孩子哭闹,都采用回避的方式,悄悄离开。有的父母为了孩子不哭闹,还哄孩子、骗孩子,说:“下楼卖东西,或者出去打针。”结果下班回来,什么也没买,这样慢慢失信于孩子,造成孩子不信任父母,以后的教育难度也大!





文笔好的刘老师


我上班前一般对孩子说三句话。第一是,对孩子说我大约什么时间回来家。第二在期间我希望你做好某件事,如:看完这本儿童回来给我惊喜好吗?第三说再见。

为什么要说这三句话呢?

首先,孩子在小的时候都很依赖父母,希望父母陪在身边。父母在上班时告诉他,他知道父母几点几点会下班回来陪我,他就不会产生焦虑。

其次养成有礼貌的习惯。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你怎么做他怎么学。他心里有期盼。所以你要求的任务或者希望看到的结果,他会努力多好。


教子密码


大家好,我是小旺,我有一个五岁的女儿,我每天上班前都是和她这样说的,希望视频中的内容能帮到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05ce32a903a44589281d8d0b3e1305d\

小旺和大燕


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以下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我认为

有一组照片让无数网友唏嘘不已:一个留守儿童在和母亲分离时嚎哭,直喊“你们不能这样对我”。这种对分离喊“不”的行为,戳到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分离焦虑,更让“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那么,如果现状暂时无法改变,如何帮助爸妈与留守儿童更好地处理分离?针对留守儿童分离焦虑的处理,亲子心理专家这样说。


分离焦虑症分离焦虑是指与某个人建立了亲密的情感关系后,又要跟他/她分离时,心里产生的伤心、痛苦的情绪,并可能通过各种行为表示拒绝分离。分离焦虑症几乎所有人都会有,程度不一,在老人和婴幼儿童中最为常见,表现也最为突出。

■提前预告,一起面对分离

不少父母在离开以前,为了避免孩子的哭闹让自己揪心和内疚,就采取了“玩失踪”或“欺瞒”的方式,其实这些方式都不好。对成人来说,来不及告别会造成“遗憾”、“未完成”情结,导致迟迟放不下;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方式更是不能被理解的事情:“为什么爸爸妈妈突然消失了?”这种被抛弃感可能会导致孩子对亲子关系的怀疑,对自己价值的怀疑,甚至引发自卑、坏脾气等。有的家长离开的时候孩子也在场,但为了避免孩子爆发情绪,跟孩子说:“妈妈(爸爸)去买点东西,等会就回来了。”或者干脆趁孩子熟睡或让爷爷奶奶带出去玩时离开。类似这样的话说出去后,孩子自然怀着期待等待父母的回来,结果,父母始终不出现。得知真相后,那种被欺骗的感觉会对孩子造成很大伤害。所以,当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要离开的打算或预期,最好提前告知孩子,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有足够的时间在心里预演分离情景,消化分解分离时刻的悲伤情绪。心理咨询师建议:家长在离开前的几天就可以提前给孩子作一个“预告”,要坦言自己因为工作的原因,必须离开一段时间。例如:“妈妈某某时候要去上班,某某时候回来。”如果孩子太小,要用宝宝能听懂的语言反复解释,可以尝试以讲故事或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并接受这种暂时的分离,让孩子有心理准备。等真的到了分离的那一天,孩子虽然也会感到伤心,但由于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对妈妈的离开不会感到很突然,也更容易接受。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能力

不少爸妈因为与孩子相处不够长,所以抓紧时间尽量多地满足孩子:什么都给买、什么都答应、什么都帮做。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更可能使孩子与爸妈分离前后的生活造成巨大反差,进而放大分离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心理咨询师建议:能简单自我管理、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孩子会更有自信,对接下来的能力发展也有促进作用,更可以有效降低孩子与爸爸妈妈分离后的焦虑。能力一:社交能力从孩子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有计划地多带孩子外出,多接触其他人,并且鼓励孩子主动与其他人交往,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当孩子可以接触更多人并能顺利完成互动,会更快成长,也相应减少了对爸爸妈妈的依恋。能力二:生活技能爸爸妈妈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情况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自己吃饭、自己大小便、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穿衣服、独自睡觉等。这样,当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自己也能进行正常地生活,不必担心孩子因抗拒新抚养人的照顾而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三:抗挫能力爸妈要把握尺度,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同时也要避免那些“人为刻意设置的,超过孩子承受能力的”培养方式。真正有利的细节,其实存在于孩子成长的每一天、每一个点滴的瞬间,只要做父母的我们善于观察和乐于发现。同时,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预期要合理,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

■帮助孩子提前熟悉新的抚养人

有些爸妈觉得“过段时间就要分开了,这些天要好好亲昵一下”,所以利用难得的假期,充分与孩子互动,以期补足之前不能见面的遗憾,简直亲不够;而孩子也习惯了那段日子每天和爸妈如影随形。结果临到要分开的时候,不止孩子情绪崩溃,爸妈也会有一定的情绪的。心理咨询师建议:如果爸妈必须离开、孩子将由长辈或其他亲戚抚养,那么,爸妈或许要克制一下自己的“亲不够”,而提前一段时间让宝宝熟习新的抚养人,同时也可以让长辈了解宝宝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让孩子有机会培养新的依恋关系。另外,如果孩子有自己的朋友圈,有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玩耍,会相应减少孩子的孤独感。如果孩子已经在学校或家庭周围建立起朋友圈,爸爸妈妈可以尝试强化这一层关系,对他们友谊给出鼓励;如果孩子尚未建立起这样的圈子,爸爸妈妈可以担起主动搭线的角色,给自己的孩子找到玩伴。这样孩子能从新环境中体验到快乐或依恋更多些,也就会相应减少孤独感。

■与孩子分离后,给予更多赞扬

在生活中,甚至各种媒体上,看过很多留守儿童对问及“对爸爸妈妈的印象是什么?”,除了“很想他们!”,另一个比较多的回答是“他们总是在电话里骂我,让我好好学习,我不喜欢他们。”为了维持家人的生活和孩子的读书而背井离乡的爸爸妈妈们听到这样的回答一定很心碎。爸爸妈妈们是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才这样的吗?当然不是,只是他们没有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爱和关心。心理咨询师建议:与孩子分离后,如果无法经常见面,爸爸妈妈要通过其他方式保持和孩子的联系。可以进行视频对话最好,或者电话交流等其他的方式。在相隔两地的对话上,爸爸妈妈要知道,有些情况下孩子心理是有委屈的,难免会在父母面前发泄出来。所以,父母在与孩子的对话中语气要平和温暖,接纳孩子的情绪,并“爱在心、口要开”,让孩子知道你的爱意,让孩子知道,即使自己不在身边,爸爸妈妈依然是爱他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以批评和挑刺来表达关注和教育,既然无法做到在生活中细心地照顾,那么,当一个身处远方、却能给予赞扬和支持的父母,也是很好的选择,尤其对大一点的孩子而言。更重要的一点,爸爸妈妈还是要尽量多地回家陪伴自己的孩子!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啵啵噔噔


一,提前几天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提前几天开始告诉儿子“妈妈会去上班,但是妈妈下班后就会回来”,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二,离开时和孩子告别,言行坚定

走到孩子面前蹲下来,告诉他“妈妈去上班了”,

然后亲亲他,之后转身坚定的走掉,

即使孩子哭也不要留下来安慰他,而由其他人安慰他。

三,下班回来后亲亲孩子,告诉他“妈妈下班回来了,你看,妈妈会回来的”。


哒哒球


上班。。孩子还小,还没出去上班。不过,像平时要洗衣服还是炒菜上厕所之类需要宝宝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我都会跟她说我要去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叫她乖乖等着不要乱动。大部分她都会乖乖等着我回来,有时候会突然睡着。[大笑][大笑]因为没人帮看孩子,只能让宝宝学会独立咯。这样对她以后的人生应该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吧。其实我觉得小孩你跟她说多了她还是听得懂的。早点给她有心理准备。


半晴半夏3


大家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32e69effaa24ab49890602fc9e79719\

小妞媚媚


大家好!我是老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d9a88b2554124b7bb713a1a5ee4b7d5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