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入門的第一個絆腳石:五十音,為什麼這麼多人卡在五十音呢?

坊間流傳日語學習是笑著進去哭著出來,我個人感覺是哭著進去笑著出來。要不是生活所迫,我才不會自己找彆扭去多學一門外語。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能不看字幕看懂日劇和自信地與日本人交談,多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增添了自豪感。開篇遇到五十音圖,花了好幾個月也沒有背會,索性直接進入單詞的學習,一邊學單詞,一邊對著五十音圖練習發音,結果幾天就掌握了所有假名的讀音還順便背了一些單詞。算是個人總結的第一個小竅門吧。


日語入門的第一個絆腳石:五十音,為什麼這麼多人卡在五十音呢?


在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語言,而沒有自己的文字。善於學習仿造是日本人民的光榮傳統,他們沒有企圖遏制中國的六世紀時525復興中華的計劃,沒有輕率發動貿易戰,而是派了全天候超級人肉智能復讀機來到了中國。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漢字逐漸傳到日本。隨著時代變遷,漢語讀音也發生了變化。不同朝代傳到日本的發音被稱作吳音、漢音、唐宋音。比如,六朝東晉衣冠南渡後,中原雅音南傳對南方的方言產生了很大影響,與當時見康音融和形成金陵雅音,唐朝時有所謂“至今南人能晉語”之說(此處“晉語”指西晉時的洛陽雅音,非指山西晉方言),因此日本的吳音和南方吳方言、閩南方言等有較大的相近性。)

很多南方的同學反饋,有些日語發音和他們家鄉話很近似,這可能是因為日語取自古漢語,中國南方地區保留了相當部分古漢語的發音。我是中原人士,有些發音學起來就覺得很怪異,即使是廈門話,對我來說不亞於一門外語,甚至難學程度排在英語日語前面。

後來日本人民創造了用漢字來書寫日語的方法,比如著名的《萬葉集》就採用了這種方法。如日語的“山”,讀作“やま”,在《萬葉集》中就用“也麻”兩個漢字來書寫。 “桜”讀作“さくら”,就用“散久良“三個漢字來書寫, 助詞“て、に、を、は”等則用“天、爾、乎、波”等漢字來表示。這種書寫方法後來被稱為“萬葉假名”。


日語入門的第一個絆腳石:五十音,為什麼這麼多人卡在五十音呢?



後來慢慢簡化,只寫漢字楷書的偏旁,終於利用漢字創造了自己的文字。由於這些文字都是從漢字字形假借而來的,因此稱為“假名”。


日語入門的第一個絆腳石:五十音,為什麼這麼多人卡在五十音呢?



根據假名的書寫方法不同,從漢字草書演變而來的稱為“平假名”(ひらがな)。

在國際外匯市場,業內人士不可小覷談之色變的一股神秘力量是來自於日本家庭主婦群體,人稱渡邊女士(Mrs. Watanabe),雖然她們中間很多人不工作,但是獨佔家庭經濟大權參與投資活動,經常可以改變巨量外匯的走勢。在平假名的發展史上,女人又一次展示了集體的力量。據說“平假名”是為了寫和歌、物語而誕生,主要使用者是女人,所以又稱“女文字”。由於宮廷女人長年抄寫《萬葉集》,長久以來,萬葉假名的漢字逐漸簡化成了平假名。

通常來說,平假名的用途有四種:

1.標註漢字讀音

2.作為助詞

3.與漢字混合使用

4.寒暄語

通過下圖,方便記憶:


日語入門的第一個絆腳石:五十音,為什麼這麼多人卡在五十音呢?



溫馨小貼士:不僅要記住長什麼樣子,怎麼發音,還要記得在哪一行(橫),哪一段(豎),將來動詞和形容動詞等的變形規律就靠他們的位置來變化。


日語入門的第一個絆腳石:五十音,為什麼這麼多人卡在五十音呢?




日語入門的第一個絆腳石:五十音,為什麼這麼多人卡在五十音呢?



片假名來自漢字楷書的偏旁部首。雖然平假名早在平安時代已誕生,但是片假名到明治維新時才算統一確定下來。

主要用於以下的情況:

1、外來語:外國來的人名、地名、名詞。然而中國來的不算。

2、擬聲語:擬態語。例如:狗叫:ワンワン、貓叫:ニヤーニヤー、青蛙叫:ケロケロ等等。

3、表示強調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公式文書以及1988年8月以前的電報不支持雙字節的電腦系統也使用片假名;日本政府曾建議學術方面的動植物、礦物學名,應以片假名來表示)

通過下圖,方便記憶


日語入門的第一個絆腳石:五十音,為什麼這麼多人卡在五十音呢?


對應平假名:


日語入門的第一個絆腳石:五十音,為什麼這麼多人卡在五十音呢?



五十音圖是學習日語基礎的基礎,將來的發音、詞彙、文法都是在這個基礎上學習的。

下一次開始,我們分幾個部分來聊一下假名的寫法和讀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