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了,家裡不允許繼續養貓,這3個科學結論拿去說服父母和家人

經過這一個月的宅家生活,老王我已經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將來,家裡很可能出現這樣的一個畫面:

女兒一臉好奇的問著爸爸:爸爸,為什麼我們班裡那麼多和我生日接近的小朋友啊?

爸爸:那還要從當年的那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說起啊…

懷孕了,家裡不允許繼續養貓,這3個科學結論拿去說服父母和家人

不過在這個畫面發生之前,現在很多養貓家庭都會面臨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家裡的貓是去是留?家裡老人不同意繼續養貓怎麼辦?家裡人不允許繼續養貓怎麼辦?

對於這些問題,老王我為你準備了3個科學結論,讓我們打起貓咪保衛戰。

懷孕了,家裡不允許繼續養貓,這3個科學結論拿去說服父母和家人

一、家裡不允許養貓的核心問題:弓形蟲

這也是很多老人家常用的理由:孕婦在懷孕期間初期感染弓形蟲會導致胎兒畸形、流產。

人類主要感染弓形蟲的途徑是:吃了被感染,且沒有完全做熟的食品。簡單的來說就是,吃燒烤感染弓形蟲的概率都比從寵物貓身上感染弓形蟲的概率高得多。

絕大部分貓從來到家裡之後,就只吃過成品貓糧、貓零食,所以它們根本沒有途徑感染弓形蟲,並且貓感染弓形蟲之後,一生只會排出一次具有感染性的弓形蟲蟲卵。而且還要鏟屎官用手接觸了被感染的便便,然後沒有洗手,就用手拿了食品…

懷孕了,家裡不允許繼續養貓,這3個科學結論拿去說服父母和家人

給大家舉一個真實案例,一個網友在和老公旅遊了一圈回來之後,發現自己懷孕了,但是在孕檢的時候,檢查發現她感染了弓形蟲,然後他們全家包括家裡的寵物貓和狗都帶去醫院做了弓形蟲感染檢測。最諷刺的是,他家裡只有她感染了弓形蟲,家裡的貓和狗反而是從未感染過弓形蟲。通過醫院的干預治療,最後她的寶寶健康出生了,沒有任何的疾病,並且健康長大。

所以,如果家裡人反對繼續養貓,那麼你可以帶著家裡的貓和家人一起去醫院來進行弓形蟲感染檢測,用科學檢測結果來為貓咪正名,而且說不定會有意外之喜。

所以基本不用擔心家裡寵物貓會傳播弓形蟲給孕婦。

懷孕了,家裡不允許繼續養貓,這3個科學結論拿去說服父母和家人

二、養貓多髒啊,對未來的新生兒不好

這其實才是一個錯誤的思想,過於潔淨的環境反而不利於新生兒的成長。不知道各位上學期間有沒有學過這樣的一篇文章,講的就是作者的家族如何迎接新生兒的,文中新生兒出生第一次洗澡可不是用水,而是用收齊窗臺上的無根土,用無根土擦拭嬰兒的全身皮膚。

所以家裡養貓其實可以幫助新生兒適應過敏源,減少兒童未來患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可能;而且貓咪每天一半的時間都在自己舔舐自己的毛髮,相當於每天都給自己洗一遍澡,如果按照洗澡頻率來算,貓的洗澡頻率可比人的高多了。

而且貓咪對於嬰幼兒都有很高的包容性,在一些情況下,貓咪反而會成為嬰幼兒的小保姆,照顧孩子的安全。

懷孕了,家裡不允許繼續養貓,這3個科學結論拿去說服父母和家人

三、貓咪掉毛那麼嚴重,這些貓毛會被嬰幼兒吸入肺部,堵住氣管

對於這個問題,則更加的簡單了。

首先我們來學習一下,哪些異物可能通過人體的層層過濾,進入我們的肺部;鼻腔可以阻擋直徑大於10微米的異物,肺部氣管纖毛可以阻擋2微米以上的異物,異物直徑小於0.5微米才有可能被吸入肺泡。

懷孕了,家裡不允許繼續養貓,這3個科學結論拿去說服父母和家人

那麼貓毛的直徑是多少呢?貓毛的平均直徑在20-60微米,它們連鼻腔都無法通過,那麼它們是如何進入我們的肺部呢?所以這個說法是錯誤,不成立的。

懷孕了,家裡不允許繼續養貓,這3個科學結論拿去說服父母和家人

所以如果家裡之前已經在養貓了,那麼繼續養下去就好了,

貓咪的陪伴可以降低孕婦患上產後抑鬱的可能,而且說不定孩子長大後貓貓會成為他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的小夥伴呢。

但是養貓還是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懷孕了,家裡不允許繼續養貓,這3個科學結論拿去說服父母和家人

1、懷孕期間,鏟屎的事情就全權交給丈夫去做,就算沒有感染弓形蟲的可能,也要儘量避免,畢竟還有貓砂的粉塵問題。

2、如果懷孕之前家裡沒有養貓,那麼懷孕了,就別再想養一隻新貓的事情了,畢竟我們又不知道這隻新來的貓咪是否會有什麼其他的疾病。

3、就算想養只新貓,也請等到孩子滿月或者3個月後,讓貓咪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樣也更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懷孕了,家裡不允許繼續養貓,這3個科學結論拿去說服父母和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