洩洪!參考下氣象部門意見——包頭市氣象局為昆都侖水庫洩洪提供決策服務側記

“1165米!洪峰流量2233立方米/秒!僅5小時的強降水致使乾涸的昆都侖水庫水位上升6米!”

“已達汛限水位!情況緊急!急需決定洩洪方案,氣象部門拿出預報意見!”內蒙古包頭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部長周志剛表情凝重。

“預計明天午後至後天凌晨2點,全市出現大到暴雨,考慮固陽縣和烏拉特前旗都為暴雨落區,將給水庫帶來巨大壓力,儘早洩洪!”市氣象局專家彙報道。

水利局專家:“目前儲水量可供固陽縣使用5年,折人民幣2億元,洩了可惜!”

民政局專家:“同意洩,為下游安全,就小流長洩!”

旅遊局專家:“考慮景觀河不受破壞,是不再看看天氣情況!”

水庫管理局專家:“歷史上從未超過1165米!”

城建局專家:“洩了可能會嚴重破壞下游通道設施建設!”

正在討論激烈、難以取決時,傳來市領導信息專報“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預計20日12時至21日00時市區、九原區、固陽縣將達到暴雨,建議昆都侖水庫儘快洩洪。”

“好!相信天氣預報,科學決策!什麼時候洩洪?下洩多少?再參考下氣象專家意見!”

“今天降水已致水庫流域內土壤飽和,為保證大壩和下游安全,要在明天10點前下洩3米,水位在1162米左右。”市氣象局專家分析。

針對昆都侖水庫緊急情況,7月19日22時30分,經過長達2個小時討論分析,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確定昆都侖水庫洩洪方案:20日凌晨3時開始下洩洪水,下洩流量視未來天氣變化和雨情信息定奪。

預報員們頂著極大壓力,密切關注著天氣形勢演變,分析著每張衛星雲圖、雷達產品的特徵,每小時進行一次加密會商,並編髮領導信息專報。每一位預報員像似醫生在為病人把脈斷病,抑或似在參加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測試。

按照會議所定的洩洪方案,昆都侖水庫於20日凌晨3時15分開啟洩洪閘門,洪水像兩條巨龍,從昆都侖水庫溢洪道中噴薄而出。到6時40分,下洩流量由50立方米/秒升為70立方米/秒。截至20日10時45分 ,下洩水量132萬立方米,水庫水位下降20公分。

20日11時,市水庫管理處辦公室主任郭文達:“目前還在繼續洩水,洩洪安全平穩,無任何險情發生,我們將密切關注氣象部門天氣預報預警,通過水庫防洪信息系統監控,使得此次洩洪最終控制在安全水位以下。”

20日12時,第二輪強降水如約而至,17時40分市氣象臺發佈暴雨藍色預警信號,18時3個站出現暴雨,最大降雨量達70.8毫米。

北氣溝發生洪水,石柺發生洪水,五當溝東園、美岱溝前腦包、水澗溝紅砂壩、二相公出現復峰……

此時包頭防汛抗旱工作群已經被“刷屏”,市氣象臺也不分晝夜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著雨情、預警提示和未來天氣趨勢等氣象信息。

23時,降水逐漸減弱,昆河水庫下洩水量為963.24萬立方米,水位為1163.27米,各河溝洪水水位逐漸回落。

水庫調度中心主任在工作群中部署道:“目前,水位開始下降,據氣象預報顯示,大的降水過程已過,注意收集、分析氣象部門實時雨情信息,及時發佈汛情信息,調整下洩流量。”

昆都侖水庫是包頭市在建規模最大的一座水庫,運行60多年來共攔截洪水100多次,是下游廣大老百姓及包鋼等重點企業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保護屏障。

20日降水致使包頭市6大河溝再次發生洪水,五當溝、水澗溝等河溝多次出現復峰,所幸的是在包頭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領導下,通過昆都侖水庫防汛指揮部與氣象部門和下游相關部門及時溝通,提前預判、通報汛情、科學調度,確保了水庫安全度汛,下游無任何災情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