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公務員怎麼樣?

subyel


鄉鎮和市級公務員在招考時有一定區別,鄉鎮公務員限制條件一般會低一些,很多三不限崗位都是出自鄉鎮,而且因為鄉鎮公務員吸引了沒有市級大,所以競爭相對小一些。市級公務員一般會有專業限制,如果你的條件滿足要求的話,限制條件也會相應的減少競爭力。所以,如果你的條件滿足市級崗位,那麼就儘量報考市級;如果你要報的是三不限崗位,那麼建議報考鄉鎮,雖然鄉鎮苦點,但最起碼也是進入體制內了。

其次鄉鎮公務員考上還可以參加遴選到更高的地方。鄉鎮公務員一旦紮根鄉鎮就很難再離開,但是也不是不可能離開。離開鄉鎮也有很多辦法,但是得看自己的實力。據筆者瞭解,鄉鎮公務員可以參加公務員遴選考試,現在各級遴選機會很多,鄉鎮公務員完全可以憑實力到更高層次的部門中工作;可以通過領導幹部提拔,有付出就會有回報,雖然鄉鎮工作很艱辛,但是他們的提拔速度要快,而且提拔之後一般都是實職領導幹部;可以辭職再考,但是現在鄉鎮公務員大都要求籤訂五年服務協議,如果不滿辭職,可能五年內不允許再考的。

鄉鎮公務員的工作地點都是在鄉鎮或者縣城的。如果想一直幹鄉鎮公務員,那麼肯定只能呆在鄉鎮或縣城(縣城是指街道、開發區的公務員)。其實,對於年輕的大學畢業生來說,到鄉鎮當公務員並不是一件壞事,再怎麼說公務員也是一份比較體面的工作。選擇鄉鎮公務員,一方面,解決了自己的工作難題,現在就業壓力那麼大,能夠考上鄉鎮公務員也算是不錯的選擇;另一方面,年輕人到鄉鎮鍛鍊一下,也對自己人生經歷的豐富,對工作經驗的積累都非常有好處,也對自己今後的從政之路有很大的輔助作用。


學信科學公考


本人街道辦事處公務員(前幾年剛從鄉鎮轉為街道),我給你說說心裡話。

先說薪酬待遇吧。我工作7年,先在私企,最近2年的公務員,目前是科員。一個月工資補助實際到手5000多一點;年底考核獎根據鄉鎮在全縣排名,第一名是14400;夏季秋季秸稈禁燒補助總計約6000(根據實際禁燒工作天數計算);如果參加臨時工作(比如統計上的經濟普查,人口普查,比如17年黨員系統錄入信息),也有補助,視工作量而定。以上是能拿到手的錢,社保公積金不計了。還有中秋春節,會發東西,不同人標準不一樣,我能拿到的,大概能值幾百塊錢吧,很雞肋。其他的,我們這每年選部分人去紅色景區參觀學習,有時候會被選中;每年沒有體檢(吐槽一下!);公休假根據工齡計算,我是5天,自己及時申請安排,不請假也沒補助。總的來說,亂髮福利的事情已經沒有了,整體不如以前,但是加班費也在慢慢有規章制度可依,工資調整也在進行,待遇應該會慢慢變好。

再說說工作方面。就我的觀察總結,基層公務員確實工作繁忙。就比如我,工作內容涉及工業、招商、統計、安全生產、駐村工作、幫扶工作,有時還有臨時任務,突擊迎檢工作,創建文明衛生城市工作,一些平臺簽到、app簽到任務。工作內容是不是很多啊?想要做好其中一項,已經需要付出很多精力,何況這麼多呢,怎麼可能不累!那是不是基層公務員都是這樣呢?也不全是,必經每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不一樣,(這裡不提工作能力了,除了特別優秀,能在省市範圍內數的上號的,其他都是芸芸眾生),想提拔的、想有所建樹的,工作就積極認真努力一些,多與領導請示彙報,多加班,多表現;不在意提拔,只是把公務員當做鐵飯碗的,工作隨意一點,領導催著,就把工作向前推一下,平時喝喝茶,看看報,悠閒自得!慢慢的領導也就只與前者聯繫分配任務,忽視後者。總結一下,工作累不累,全看你自己,說黨員幹部模範帶頭作用啥的,其實還是少數,所以,我們大力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活動,以期喚醒廣大基層幹部的澎湃的愛國情懷!

最後說說生活。對於那些認真工作的公務員,真應該對家人說一聲:對不起,我的家庭角色失職了!就這一句吧,其他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最後引用一句領導說的一句話:現在公務員,還好好幹的,靠的是信仰!






俗雅科學


本人是一名標準的新疆南疆一個縣城的鄉鎮公務員,確切的說是2017屆的自治區選調生,2017年8月參加工作,然後開始了在州委組織部和縣委組織部跟班學習(前後跟班學習了半年),2018年6月被下派到村裡掛職黨支部副書記,2018年11月被任命為鎮紀委副書記、監察辦公室副主任。其實近幾年選調生的優勢已經不再那麼明顯,因此只能和鄉鎮普通基層公務員同樣看待,只是名頭不一樣而已。所以我想說幾點我的感受:

1、基層工作繁雜,任務比較重,休息少。剛去村裡的時候村委會理漢族幹部非常少,就幾個,大多數的村幹部文化水平又不高,村裡的年輕人一般也不願意在村委會工作,所以大部分的工作就靠漢族幹部來完成。剛開始的時候因為不瞭解情況,工作比較多,做起來也有很多困難,加之一個辦公室就兩個人幹工作難免有些倒不過來,不過後面熟悉以後幹起來就得心應手了。但是,工作還是有很多,每次開會都是層層傳達,直到村裡去執行,一個領導安排三項工作的話傳達下來就已經不少了,所以目前來看基層的工作還是比較辛苦的;

2、個人問題比較難解決。不知道其他地方的鄉鎮情況怎麼樣,反正我們這裡女孩子比較少,尤其是漢族女孩,即使有的話,要麼就是孕婦,要麼就是有主了。加上本身工作比較繁忙,接觸的人又不多,所以本人現在一直單身,也沒心思去找,工作天天都幹不完哪有心情談戀愛啊,而且有時候會連續幾個月下基層住戶,所以,沒有辦法,單著吧;

3、上級借調的次數也是比較多。本來基層就缺人,但是上級機關的工作需要有人乾的時候可不會考慮基層的工作狀況,往往是給領導一個電話或者一個借調文件,你就得乖乖的按時報道,而且這個借調的時間還不確定,我們這裡的有些幹部一借調就回不來了,要麼就是過一段時間就把你借過去幹上一段時間,這樣的話你就得兩頭跑,有時候你被借調到上級機關的時候食宿還要自己解決,所以其中的各種無奈只有像我這種經歷過得人才能明白吧。其實一直待在村裡幹工作也不錯,壞就壞在動不動把你就抽走了,村裡又待不了,所以很無語;

3、待遇一般。我現在一個月的工資是4300元,其中還加了紀檢津貼,去掉的話也就4000元左右,住房公積金一個月總共交1080元,還好我在的縣城房價不是很貴,也就2000元左右,因此在本地來說的也就是中上等,不過沒有假期,特殊節點要準時下去住戶。

4、上升通道的話就只能事在人為了,因為這種事情一看能力,二看人脈,關鍵看你怎樣去運作。雖然現在官場氣氛改變,但是要想被提拔的話可不是光靠自己幹就能解決的,而在於你既要乾的好,又要讓自己領導熟悉你,記住你,這樣你才有機會。不過這個過程也不是很容易,往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和準備。當然,如果你覺得這樣也太難了的話,你大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活,追求個與世無爭,被漸漸邊緣化,一輩子就待在基層吧,別想著往上調了。除非你家裡有關係。

以上就是我淺顯的一些心得,本人現在也在想著要不要辭職重新開始,但是我發現很難,不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經管那邊給我了充足的時間考慮後再做決定,但是我還是不太想回去。


執著的旅行者


鄉鎮公務員真的是體制內最底層的人了。其他部門都是下去檢查,鄉鎮是被檢查。

2016年以來扶貧工作抓緊,基層的工作壓力巨大。每天迎檢,填表,入戶,走訪,大會,小會,三天一檢查,忙的不可開交。

還有夏季禁燒和秋季禁燒的時刻,連天加夜的忙碌個把月,真的是敬業到家。

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空心村,等不要太繁瑣。

真的就是所謂上面千頭線,下面一根針。

隨便一個部門都能來鄉鎮檢查,視察,巡查,來的不管大大人物還是小人物,都是爺。

現在公務員陽光工資,沒有隱形福利可言。真的就是純工資收入。

反正新進公務員三五年沒什麼額外補貼。

真的就是勞心勞力,勞碌命哦。

但是,工作再累,不要抱怨別人,注重與他人和諧相處,努力工作,照顧好家庭,對來辦事的群眾客客氣氣,和善有加,展現我們新一代公務員的風采。

沒有輕鬆的工作,只有輕鬆的人。再忙的單位都有閒人,再閒的單位都有忙人。看自我定位了。責任心強的人肯定會比較累。沒責任心,混日子的肯定輕鬆。

反正幹什麼對得起自己領的工資,對得起領導和群眾的信任。

在工作中找尋到自己的意義,就是幸福。

忙碌有時候比閒出草要好一些。有工作,比失業在家好一些。


劉小喵看世界


鄉鎮公務員上岸一年多了,我來簡單說說。

鄉鎮公務員是全能?

鄉鎮中不存在每個人只幹自己負責的那一部分工作,每個人通常是兼著兩到三種工作,誰有事情都可以把你喊過去"幫忙"。

事實上,縣級以上很多單位感覺鄉鎮不怎麼"努力"幹活,因為他們在催要材料時總會說就那麼一點事為什麼要那麼慢。其實,他們不知道,鄉鎮公務員一個人乾的活頂過他們一個科室。

鄉鎮的吃住

人嘛,吃五穀雜糧才能正常運轉。鄉鎮一般是不要伙食費的,大多數鄉鎮(不發達地區)是隻有中午一頓飯,幾十個人一口大鍋菜,細節就不多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住,其實會有一間房子,不過大多數都是類似於宿舍,好幾個人擠在一起,牆面漆給你的感覺就像幾十年代的電影中才會有的。

出行

出去報材料,有公車?別想了,改革以後,只有鄉鎮一把手有公車。那麼有交通補助,畢竟是辦公事,別想了,自己想辦法解決吧。而且,一般鄉鎮政府距離縣政府距離都是比較遠的。

總而言之

有機會去市裡,鄉鎮就別考慮了,你會後悔的。


白哥侃事兒


我來說些大實話。鄉鎮公務員是體制內衝在第一線的人,客觀來看就一個字:累。

一、工作任務重,疲於應付。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鄉鎮本來人少,能幹事的人就更少了(很多老油子你別指望他幹事,不搗亂就好了),由於面對的是基層老百姓,事無鉅細,本來就很多很雜,突然上面來個檢查,又要寫材料,又要忙踩點,忙來忙去,領導一句話,下面累昏頭。檢查過了倒罷了,不過又要重頭再來,憑空天下又掉下一堆事,每天忙得像陀螺,顧得了這頭顧不了那頭,一不小心就容易被領導K。像這樣的檢查又很多,今天環保,明天農林,後天扶貧,有時一個月有大半個月都在應付上級,日常工作落下了,又沒人幫你,還得自己擼起上袖子上,有時累得想爆粗口。電視上放的公務員上班喝茶看報紙,在鄉鎮想想也就罷了。


二、加班加點多,心理壓力太大。檢查多,工作雜,任務重,自然加班就多。在鄉鎮工作,很多時候是沒有周末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原因很簡單,禮拜一到五都在應付會議和檢查,日常沒完成的工作就只能放到週末突擊來幹。這倒罷了,頂多犧牲點休息時間,還能克服。怕就怕冷不丁下面給你來點事情。在鄉鎮,除了發展,最難做的就是維穩工作。要麼不來,來了基本上都是急難險重的事,非常難纏。領導碰到這樣的事情,一句話就交給你辦,辦得好還行,辦不好引發集體事件或進級上訪,你的麻煩大了,板子一級級拍下來,最後背鍋的也只能是你。偏偏有時講道理講不通,你還不能發脾氣,碰到這樣的事,真的想死的心都有。長此以往,就形成了心理壓力,有如驚弓之鳥生怕出事。幾年下來,人老了,頭白也白了。



三、聚少離多,虧欠家庭太多。很多鄉鎮公務員,由於不是本地人,多數把家安在縣裡市裡,在那買了房。由於平時工作忙都在鄉鎮,週末常加班也難得回家,與老婆孩子或丈夫在一起的時間太少,始終覺得虧欠家庭太多。因此找不到男女朋友或離婚的也不在少數。

當然,以上說的只是在非本地人士的鄉鎮公務員身上體現居多。如果是本土人士,那就另當別論了,好處還是很多的。首先沒有家庭擔擾,工作之餘完成可以幫襯家裡,其次也比較受尊重。不是說外地公務員不受尊重,只是相對本地人來說,他能給親戚朋友帶來的影響更大,幫助更多,自然七大姑八大姨的找你的人就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覺得你牛,比較吃得開,威風是肯定的。

個人看法,權當參考。


80後小公


在中直機關或省直機關混個處級給玩似的,一般35歲以前,只要人不是太差,處級是有保證的。司局級或廳級得靠點運氣。

市級機關科級比較容易,縣級機關弄個科級就牛大了,基本是縣級局辦的頭頭或副職,在縣裡也是知名人士,但非常難。想搞個副區長副縣長,呵呵……

鄉鎮的頭頭才是科級,你想混到副科,想想就知道難度了,財政所所長等也就是個股級。

工作,大家都知道,那是一級一級往下壓啊!

綜上,雞肋工作!

活多錢少責任大!

而且,鄉鎮或者所在縣財務狀況差的,拖欠工資也是普遍現象。珠三角,江浙滬的確除外啊。


譯言譯語


鄉鎮公務員的工作可以用“三優勢三劣勢”來概括。

優勢一是提拔快。目前各級黨委對基層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鄉鎮公務員只要符合條件,3—5年內基本都可以提拔至副科級。提拔更高職位原則上是要有基層經驗的,比如遴選、擔任正職等都需要基層經驗。

優勢二是收入高。鄉鎮公務員目前有鄉鎮補貼、公車補貼、值班補貼等,與縣直公務員相比,綜合收入每月大約高1500元左右。

優勢三是身體好。相比於城市,在鄉鎮的自然環境要好很多,空氣質量好,吃的瓜果都比城市新鮮;同時因為工作性質,下鄉較多,無形中也加強了身體鍛鍊。

缺點一是工作辛苦。鄉鎮黨委政府機關及七站八所事業人員,除黨政文秘人員需要值守辦公室,寫材料、不停上報各種統計數據之外,其他工作人員除本職工作外,基本上都有聯村包村任務,常年活動在田間地頭,風吹日曬,很難有時間守在辦公室。包村任務工作繁重、瑣碎,責任重大,除扶貧攻堅外,還有矛盾糾紛排查、農業生產、民政救災等。對有些大學畢業生,初入社會,甫一就業,就要全面接觸農村生活,專業不對口,工作難開展,生活環境差,前途沒指望,難免恢心喪氣。

缺點二是難於照顧家庭。鄉鎮公務員很多都在縣城居住,由於長駐鄉鎮,對父母、妻子的照顧難免不到位,對兒女的教育也往往無法顧及。

缺點三是生活相對枯燥。因為遠離縣城,文化活動相對較少,而且由於目前鄉村大部分是空心村,年輕人相對較少,難免有一種失落感。

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任何一項的工作好壞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會隨著周邊條件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關鍵是要保持一股永不服輸的勁頭,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前途一定會光明燦爛。

最後補充一句,與大家共勉,假如你家庭條件相對較好,還有那麼一點小關係的話,建議從鄉鎮做起;假如你出身農村,家庭條件較差,沒有任何關係,不妨先努力進入一些像縣委辦、政府辦、組織部這樣的核心部門,對後期發展較有利。


木耳河邊


本人就是五線城市某街道辦的工作人員,不是公務員,屬於事業編。

首先說待遇,在工作待遇上可能和其他單位差別並不是特別大,十八大之後小金庫什麼的都是木有的,大家基本同工同酬,個別崗位有部分補貼,可能就是一個月100-200左右吧,總體來說差別不大。

再說基層工作。

瑣事特別多,區裡、市裡的單位基本上分工都比較明確,比如組織部就是光做組織工作,紀檢委就是專門做紀檢工作,但是到了基層就是什麼工作都的做,拆遷你要做,創文創衛少不了你,有時候還有其他臨時性工作等等。

具體工作往往都是基層在做:基層是最基礎的工作單位,所以最後所有的工作基本都壓到了基層,當然下面還有村、社區,但是村、社區屬於群眾自治組織,人家可以配合你工作,但是你不能領導人家工作,其中的感覺自行體會吧。

會議特別多,工作要貫徹,所以大大小小的會,基層工作人員都得去參加。

直接面對群眾,基層大舞臺,奇葩特別多,累覺不愛,說起來都是傷心淚。


再說前途,在基層晉升會特別艱難,我們這邊行政編基本都是領導,事業編基本都是工作人員,我參加工作十年了,裡面就一個小姐姐,威武雄壯的提拔了,餘下的人基本都在原地踏步,幹著一份工作日復一日到退休。

最後說心態:我歸納總結,一是疲憊,工作主動性不強,這個也好理解,原地踏步的工作,想始終保持動力確實有點難,二是無聊,天天重複的類似的工作,粘貼複製的工作了解一下,最後就容易形成一種負能量,感覺青春被辜負了,人生各種不如意。


白水90944696


看過太多這種問題了,估計題主是個年輕人,想進入體質內。省市的公務員大家都想要,但競爭太激烈,退而求其次想考基層的,但又怕在基層幹一輩子,無出頭之日。這無可厚非,就業是人生一個重大的抉擇,非常關鍵,選到好的平臺,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很快就能脫穎而出,但沒有很好的定位,進入不喜歡的行業,可能會走很多彎路!

題主主要問基層和市裡相比怎麼樣,肯定是市裡好了,機構架子大,人員相對來說也少,晉升空間大。基層可能就差很多了,級別在那裡擺著,十幾年甚至退休都是科員的大有人在,雖然現在試點職級制,但什麼時候落實到基層不好說,利弊顯而易見。

但現在市區招收的公務崗太少了,競爭太過激烈,大部分都是到基層去鍛鍊,如果題主真選擇這條路,建議塌下身子,多總結匯報,抓住一切參與活動的機會,爭取能夠讓上級部門注意到有這麼個人,然後借調真的不錯的話有機會就可能跳出基層了。

另外就是還有一條路,找個不太忙的崗位工作之餘,多學習,畢竟遴選,公務員考試每年都有,現在逢進必考。

總結給題主的建議就是,看自己有沒有把握考市裡的崗位,如果沒有把握,就先考基層的先幹著,然後根據自己的性格和喜好選擇是好好幹出頭露臉,走借調,調任之路,還是選擇清閒崗位準備遴選和公務員考試,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