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件事最積陰德,要盡力去做

《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太上感應篇》開頭便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古人不厭其煩的教導,都是為了我們好,但現在人心浮躁,目光短淺,很難靜下心來去思考、去觀察,往往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聖賢的教誨。甚至到災難現前以後,仍然執迷不悟,還怪運氣不好,不知道反省自己。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積極勸善,盡好本分,即使有一個人能聽得進去,那也值了。下面列舉了最積陰德的四件事,希望我們大家一起,盡力去做!


這四件事最積陰德,要盡力去做

一、救人之難

錦上添花,莫若雪中送炭。世界上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苦難,比如水災、火災、盜賊、刀兵、饑荒、疫情等等,看到別人的苦難就像我們自己的苦難一樣,要儘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救助他們,幫他們脫離苦難。

災難到來以後,我們去救助,那是有形的救助;在災難發生之前,我們就去幫助他們避免災難,那是無形的救助,效果就會更好,比如勸人不造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的罪業,那救得人就多了。

這四件事最積陰德,要盡力去做

二、濟人之急

急和難不同,難是就遭遇來說,急一般是就財物來說。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行的”,要想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確實離不開金錢,衣食住行需要錢,上學讀書需要錢,生病住院也需要錢,婚喪嫁娶還是需要錢。誰家都可能遇到急難,遇到缺錢的時候,這時我們一定要盡心盡力地去賙濟,這叫救濟。

金錢不是讓我們用來享受的,而是要我們去愛惜,去節省下來賙濟別人,這才叫會用錢。如果只知道愛惜金錢,卻不肯拿來幫助別人,那就成為金錢的奴隸了。

這四件事最積陰德,要盡力去做

三、憫人之孤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天下最可憐的人,就是那些無依無靠、孤單年幼的孩子。父母在世時,把她們視若掌上明珠,照顧得無微不至。不料父母中途離去,她們的生活變得孤苦伶仃,甚至遭受壞人欺負、虐待、羞辱,為人父母的我們,看到此情此景,難道不會感覺痛心嗎?所以如果我們遇到孤兒,應該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盡力幫助她們、養育她們。

再擴展開來說,那些沒有叔伯兄弟的獨生子女,或者家道中落、晚年得子的,或者父母在外務工經商,子女和老人留守農村的,這都算是孤,都需要我們去憐憫、去幫助。

這四件事最積陰德,要盡力去做

四、容人之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要經常反省自己的過錯,不要總看別人的過錯;對待自己要嚴格,對待別人要寬容。經常看別人的不是,是諸惡之門;經常看到自己的不是,是諸善之門。

過錯分為兩種,一種是有心的,一種是無心的。無心的過錯容易被原諒,有心的過錯很難被寬容。如果對待有心的過錯,我們尚且能夠寬容,那對於無心的過錯,就自不必說了。

有些人犯的錯,確實很難讓人寬容,但我們也要勉強去練習。用什麼方法呢?第一,原諒他的無知,天下大多數人還是平凡人,我們不能拿聖賢的標準去責備他們。第二,人在世間,如白駒過隙,過一天就少一天,我們也應該對他生起憐憫之心。第三,把他當作反面典型的老師,有些過失,我們自己很難發現,現在他做出來了,表演給我們看,我們才能反省自己,這是我們的老師,怎麼能和老師計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