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回親情接回愛——靈寶市西閻鄉“接父母回家”事蹟展播

有句古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在西閻鄉滹沱營村就有一個愛老、敬老的好榜樣,她名叫趙金茹,一個普通農村婦女,卻用十個春夏秋冬,詮釋著“孝和愛”的傳統美德,傳道的是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風氣和正能量。

接回親情接回愛——靈寶市西閻鄉“接父母回家”事蹟展播

趙金茹的丈夫一直在外打工,經常無暇顧及家庭,為了讓丈夫全心全意的工作,她義不容辭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公公婆婆的身體不好,家裡還有一位年邁的奶奶,而且是半身不遂。奶奶剛開始還要坐輪椅,後來經過她和婆婆的細心照顧,奶奶可以拄著柺杖簡單的行走。平時她總是要早早的起床並做好早飯,讓公公婆婆先吃,她再端著飯餵奶奶。到了夏天她每天都給老人擦洗,到了冬天她早早為老人燒好熱炕。2016年的一天,婆婆雙腿骨質增生併發炎,腿疼的走不成路,她一有空就給婆婆按摩,按時提醒婆婆吃藥,就這樣一天天的侍奉老人,從不叫一聲苦和累。她總說能為老人盡一點力,也是她的幸福。

接回親情接回愛——靈寶市西閻鄉“接父母回家”事蹟展播

趙金茹平時合理安排家庭收入,從不鋪張浪費,添置家居用品,樸素簡潔,勤儉為本。提起趙金茹,村裡人都會豎起大拇指,誇讚她是個好兒媳。但趙金茹總是笑笑不說話,她認為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會變老,我只是做到自己的本分,給孩子們做個榜樣而已。

接回親情接回愛——靈寶市西閻鄉“接父母回家”事蹟展播

趙金茹用她的愛,她的實際行動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孝道的精神,她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蹟,沒有震耳發聵的表白,沒有豪言壯語,她只是埋頭做著她認為該做的事情,把“孝”字深深刻在自己的字典裡,抒寫著“孝”的樸實無華,而正是這樣,趙金茹贏得了全村人的尊重,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伍勤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