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男不做九,女不做十”,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夫也瘋狂


雖然現在很多城市地區都受到了濃重的西方文化的衝擊,給我國的傳統文化帶來了一定的威脅,可是農村不一樣,農村到現在仍然有著非常濃厚的傳統文化,自然也就有著非常多的風俗講究,比如在農村,人們一直遵守著“男不做九,女不做十”的習慣,那這種講究有什麼樣的道理!

“男不做九,女不做十”:這句話說的是農村人過生日的一種講究,人們認為男人不應該過帶“九”的生日,比如四十九要過五十歲的生日、五十九要過六十大壽等等,因為在不少人看來,“九”代表完結,有不吉利的意思,例如在《黃帝內經素問》曰:“天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所以說,那人不願意過帶“九”的生日,怕犯忌諱!

而對於女人來說,不過滿歲的生日,而是要提前一年過,比如五十歲生日在四十九歲過、六十歲在五十九歲過。這是因為“十”代表了圓滿,也被認為生活到頭了,所以女性一般不願意過帶“十”的生日。

還有一種說法是“男慶實,女慶虛”,所以,人們將每十歲記為“一旬”,所以男人要過“逢十”的生日,而女人過虛歲,就要提前一年過。

雖然這些說法沒有什麼科學的道理,但是卻是人們千百年來都遵守的一種風俗,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代表了老人們對長壽的期望,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盼,所以大家不妨遵守一下這種風俗!

駿景——殷


駿景農業


過生日與做壽是不同的概念,過生日只是自己或僅幾個家人在一起小小的慶祝一下,過十是每逢滿十也就是如十歲二十歲三十歲以此類推,需要隆重的慶祝,所謂男不做九,女不做十倒沒怎麼聽過,說得多的是做虛不做實,所謂做是說做壽,何謂做壽?是指女五十歲以上男六十歲以上稱謂做壽,滿十為大壽,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步入老年,女五十歲男六十歲是個分水嶺,至上為做壽,以下只是過生日,不能說做壽。

何為過虛不過實呢?中國人傳統上計算年齡習慣按虛歲算,也就是算年頭,通常以過陰曆年為準,也就是農曆,過了年一個年頭就過去了,那麼就滿一歲了,民間大都是按這個標準來,農曆是我國計算年輪的傳統方式,而公曆則是國際標準,因而在我國民間說到年齡都是按虛歲算,以過罷年為準,在正式場合,文件資料,身份證明等正規形勢上則按公曆標準時間計算。

再者,女五十男六十也就是人老了,已開始走下坡路,末來的路不是很長了,以經知天命了,生老病死都是隨時可能得見的事,平安的過一年就是賺到一年,因而過生日就稱之謂壽,滿十為大壽,那麼做大壽需在虛歲吋做,也就是逢九來做,四十九,五十九,六十九以此類推,虛歲做說明以滿了這個歲數,前面會充滿希望,能夠歲歲平安,高壽,若滿週歲做是不吉利的,會折壽,這也就是做虛不做實的講究吧。


wang_H


農村俗語"男不做九,女不做十"是什麼意思?在你家鄉有這樣的說法嗎?

在七星老農家鄉,咱們農村不僅有"男不做九,女不做十"的說法,而且還有"男不做三,女不做四"的說法,還有人到八十歲就不做生日,不放煙花爆竹的習俗,一家人悄悄為老父母親祝壽,省得放煙花爆竹把閻王爺給驚動了,一翻生死薄,一不小心一筆給你父母親名打一個叉叉,就陽壽已盡,壽終正寢了是吧。


在咱們農村,所謂的"男不做三,女不做四",說明你男人三十歲才進入而立之年,還很年輕,年輕人就不講壽命了是吧,如果你愛熱鬧,就做一個三十六歲生日,避避邪氣,好讓自己一生身體健康,走南方運是吧。

而"女不做四",是講女人已進入中年,不做四十歲,主要是為了不曝露自己的年齡,讓自己青春永駐,再一個"四"字與"死"為諧音,有點兒不吉利了是吧。

男不做九

農村人講的"男不做九",主要是有"九九歸一,九九歸圓"之說,男人屬陽剛之氣,犯陽刻,也就是說人每九年有一道坎,男人屬陽,如果你做49,59,69,79,89歲的話,他們主要是擔心過不過總歲數的生日,如果你要做九的生日的話,會犯陽刻,過不了帶9字這道坎,他們大多數人會擔心自己陽壽已盡了。

女不做十

農村人講的"女不做十",主要是女主人犯暗刻,也是9年一道坎,她們一般都很擔心生日以後的,那幾年的日子生病,過不了帶十的生日,所以呀,她們做滿十生日可以用鎮鎮邪,為自己增添陽壽了。

所以呀,農村俗語"男不做九,女不做十"這句話只是一民俗迷信思想而已,並無什麼科學依據,請大家不必去重視理會於它,做生日你年年可以做,只要自己開心快樂,健康長壽就好!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其實這的確是跟老人過生日有關的一句俗語。而過生日可以說是一項古老傳統習俗。中國最早過生日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周朝。到春秋戰國時期,儘管還沒有完整的生日慶賀禮儀,但過生日的現象已經很普遍。到了南北朝,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祝壽禮俗。唐宋時期,則是祝壽禮俗的發展的高峰。到了明清時期,中國已經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生日禮儀文化,成為中國燦爛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這種民俗一般都分為南方和北方,直到現在,我們依然會以南北方的習俗不同而進行劃分。比如在北方,男不慶九,女不慶十給男人慶壽用“十”的整數,每十歲為“一秩”也叫“一旬”。給女人慶壽則提前一年,如六十歲生日在五十九歲時慶祝,稱為“四秩晉九”。所以,在北方給男的過生日的時候,你聽到的都是幾十大壽,比如六十大壽、八十大壽、九十大壽。

但是在南方,很多地方卻是慶9不慶10.因為大家都認為9的諧音是久的意思,以求長遠。所以,南方多半是慶祝9而不慶祝10,因為10是滿的意思,就是到頭了,這樣的話,很多人認為不吉利。所以一些人過六十大壽,都是在59歲的時候過。

當然,現在的人很少注重這個了,一些家族式的大家庭或者比較注重傳統習俗的地方才會在意這些。有些地方還是比較看重整10的大壽。包括我們在一些影視劇裡面,也經常能看到說80大壽、60大壽這樣的話。所以,這僅僅是一個傳統習俗,一些地方不同,注重的事情也不同。


大叔探保


“男不做九,女不做十”是一些農村地區老人做壽時的講究。



主要是指男人做壽,不能做帶九的壽,要做十的壽,比如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

而女人做壽不能做十的壽,需要提前一年,比如七十歲生日要做六十九的壽。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個地方的講究都不一樣,比如有的地方講究男要做九,認為十全為滿,滿則招損。

還有的地方講究“男不過三,女不過四”,大概意思是說男人到了三十歲,還很年輕,不必做壽,而女人到了四十歲,步入中年了,怕別人說老,所以不過。還有人說是因為三和四的諧音是散和死,所以男不做三,女不做四。



其實這些俗語在民間的解釋多種多樣,但不論怎麼解釋,都能反映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寄託。


橘子就要凹著吃


農村俗語“男不做九,女不做十”是什麼意思?在你家鄉有這樣的說法嗎?


在農村不僅有“男不做九,女不做十”的說法,還有“男不三,女不四”的說法,其實都有一些咱們老祖宗的道理在裡面。比如說“男不三,女不四”的說法是因為三十歲男人正是壓力最大的時候,女人四十歲正是色衰的時候,這個時候男女沒啥過生日好炫耀的,所以這個時候不宜過生日。

當然“男不做九,女不做十”的意思卻和這個不一樣,這句話和民間一句“男死門外,女死門內”的說法有關,這句話意思是男人多死在自己生日之前的近一段時間,女的都是過了生日近段時間去世,所以說男人過生日要提前過,尤其是十年一大壽的“大壽”,要提前在第九年的時候過,因為怕第十年的時候溘然長逝沒機會了。女人則不一樣,因為女人大都死在自己生日之後,所以就沒必要提前過生日,到了大壽那天親戚朋友來正常過壽即可。

其實在古代人的壽命很短,記得看過一個記載,在西漢末年王莽奪權到劉秀建立東漢的那段歷史,人的平均壽命只有16-17歲,漢人人口死亡2/3,因此在古代人的壽命其實並不長,所以大家對於高壽的人的生日其實看的是很重的,能過一年就賺一年的想法都很認可。古代男子為大,所以說男子提前過生日也是意思自己賺一年的意思,意思自己已經過了今年生日,向壽星公再討一年壽命的意思。


老張談三農


這習俗沒有科學依據,而且各地都不相同,我們這裡洽好相反,男祝九女祝十,總知人為因素為主,人人都想長壽,信不信由你!過生熱鬧一下,相互祝賀是有必要的,但為此過渡操辦,勞命傷財,就無必要了,有些八十的高齡老人,在這樣的熱鬧場合,折騰下來,對健康影響很大,自己也有些受不了。因此不管祝九和祝十,都適度為好,有意義,高興即行,不必耗費精力去大辦。不過從醫學角度講,老人七十,八十,都有一個生理上,新陳代謝變化期,能順利適應過渡,就正常,否則會出大毛病,這點到要重視!


小貓鬍子103240101


農村俗語“男不做九,女不做十”是什麼意思?在你家鄉有這樣的說法嗎?

在小農場的村裡,大多數的老人都是這樣做的。而要問他們為什麼這樣,他們就會說古人一直是這樣做的,因為過生日在他們看來是和個人的運勢息息相關的。如果不這樣做,他們認為是不吉利的。所以一直以來也是這樣遵循的。

有人說這不過是一種封建迷信的說法,事實也確實如此。但是因為這種思想在他們的腦海中已經根深蒂固了,要想改變還是很困難的。何況還有一點,那就是給老人過生日本來就是希望老人家能夠開開心心。所以,既然老人有他們自己的堅持,我們年輕人只要遵從照做就可以了!


農人小助手


各地的風俗不盡相同,按傳統是老人滿甲子才開始做壽,第一壽61歲,第二壽72歲,第三壽84歲,第四壽95歲,第5壽大壽106歲……,圖個長壽的好兆頭,圖後輩孝敬長輩!


忠叔109989351


有“慶九”、“慶十”之分,即“男不慶九,女不慶十”“男慶實、女慶虛”。給男人慶壽用“十”的整數,每十歲為“一秩”也叫“一旬”。給女人慶壽則提前一年,如六十歲生日在五十九歲時慶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