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師找工作有困難?來看看貿易公司的設計師是怎麼工作的?

冷芸時尚圈討論是就行業問題的討論及總結。這些分享屬於集體智慧的結晶(它們不代表冷芸個人觀點)。希望通過此種方式能讓更多行業人士受益!若想加入冷芸時尚圈,請加微信

L_yt119,並務必註明“冷芸時尚圈+姓名+入群理由”,並說明入群希望得到的收穫本群只關注時尚行業內容,嚴禁發送廣告、低俗、社會、政治等不相關內容。違者將被退群及拉黑。


參與討論成員


冷芸時尚圈3群群友


時間:2020年3月7日


討論提綱


一、貿易類公司設計師基本情況介紹

1. 貿易類公司為何需要設計師?

2. 什麼樣的貿易類公司需要設計師?

3. 設計師的日常工作範疇和市場方向


二、貿易類公司和品牌公司設計師工作內容及發展方向對比

1. 品牌公司和貿易類公司產品研發流程異同

2. 品牌公司和貿易類公司設計師工作內容和方式異同


三、貿易類公司設計師的招聘要求


四、貿易類公司設計師後期發展方向


莊主及跟莊副群主簡介


莊主介紹:

Janice,畢業於南京大學德語系。08年開始從事服裝國際貿易,主要是負責客戶開發和產品開發的前端工作,對歐洲市場產品風格有較多認知,對服裝供應鏈比較熟悉。18年開始同時參與公司買手店運營,自有產品線的研發和市場相關工作等,與設計師和設計部門工作非常密切。


一、貿易類公司設計師基本情況介紹


1. 貿易類公司為何需要設計師?


首先我們來明確一下,本文中提到的“貿易類公司”,主要指做出口貿易的公司。其他也有很多可以說是“做貿易的公司”,比如ODM貼牌公司,但這不屬於今天的討論範疇。這次坐莊,我們主要是對出口類型貿易公司的設計師和品牌公司的設計師進行一個對比。


貿易型企業招聘設計師的時候,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大多數人認為,貿易公司沒有自己的品牌,為什麼還需要設計師?其實現在有一定體量的出口貿易公司,對於設計師的需求還是很大的。這部分主要是由客戶的需求帶動的,主要存在以下兩種客戶:


(1)買手主導型品牌公司


冷芸的買手課程培訓就提到過,並不是所有的品牌公司一定都有設計師。有時,品牌公司也只是由顧問公司來做設計企劃,1-2個設計師來做核心產品,其他60-70%的產品組合規劃主要靠買手來實現。這就是買手主導型品牌公司。


買手主導型品牌公司,會很依賴貿易公司的設計推薦和產品組合,這同時也減少了他們對於設計方向的費用支出。也就是說,他們對於設計需求做了一個下沉,由貿易公司來提供一定程度的設計服務,包括採買樣品、面輔料的篩選、適合風格的產品的設計等。他們會希望貿易公司能協助一些設計工作的完成,然後由買手來做挑選,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細微調整後,融合到自己的設計企劃中。


(2)設計需求非常大的公司


設計需求非常大的公司,為了快速實現T臺秀場到成品的轉換過程,會要求貿易公司也擁有一定的設計實例,一個非常典型的公司案例就是ZARA。可能大家會看到宣傳說他們的設計師很厲害,每天的工作就是全世界各處看秀,在T臺上看到的最新款,2個月後就能生產出來上到他們的店鋪。實際上,他們的設計師根本沒有時間到處看秀,主要靠的就是把秀場最新的圖片展示給供應商設計師,來幫助他們開款。同時,ZARA的買手也會給ODM提供設計方向。設計專業學生一定都聽過ZARA的經典案例,他們迅速的出款速度讓很多人羨慕。實際上,他們靠的都是強大的供應鏈體系,也就是這些貿易公司。


服裝設計師找工作有困難?來看看貿易公司的設計師是怎麼工作的?


以上兩種主體客戶,背後有大量一定實力的貿易公司,幫助他們實現適合他們價值定位的產品的轉換。比如Being團隊在做ZARA的配套開發的時候,根據T臺的秀款做成“落地”的款式,從呈現效果到價格範圍,都要做好轉換,然後給到客戶的設計師和買手進行挑選。


綜上可以看出,貿易公司需要設計師的最大驅動,是以客戶為核心,滿足設計需求。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分工的重新配置。


由此也引申出一個問題。現在很多品牌公司越來越不願意“養”設計師了,但買手的市場需求,尤其是專業買手的市場需求反而越來越大。許多公司把部分的設計師,或者說設計工作,都統籌到供應鏈中來整合了,而不是什麼都要自己配備。品牌公司不養設計師的一方面原因也是因為市場節奏太快,自己的原創作品打不出效果,所以才會越來越多地招買手。但是這樣的趨勢也會使得中國品牌越來越缺中國原創設計,從而陷入惡性循環。長遠來看,更好的方法是隻依靠買手把國外的潮流帶回來,由本土設計師進一步進行組合、變化、發展。


2. 什麼樣的貿易類公司需要設計師?


近十多年的變化來看,早期有設計師的貿易公司,主要是港臺地區的公司,比如香港L&F、MGF、臺灣中間商等。在此我就以L&F公司作作為例子。


L&F Trading的設計師工作的部門主要是PD部門(製造部門),部門的設立和L&F本身的需求有很大關係。他們和很大部分的客戶是授權採購合作或者份額合作,所以必須拿下一定的產品線,才能幫助完成整年的經營額。


根據客戶和他們的合作深度,PD部門會根據品牌方的趨勢和展板來分解,從面料選擇、款式框架、目標價格,到一些必要的設計點和經典款的衍生,包括到下游供應商完成選款的工作,都需要進行周密考慮。這樣,品牌方的設計師在L&F就可以一站式獲得很全面的供應鏈資源匹配服務。


貿易公司的設計師,還能幫助公司更好地理解設計稿和呈現樣品。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感受,以前有不少的工廠或者貿易公司,在沒有設計師的情況下,大部分跟單對於設計沒什麼想法,只要求工藝沒問題,因此對於服裝的審美有很大欠缺,打出來的樣衣也是很難入眼:比如里布需要配色的沒有配色,或者做舊水洗效果的服裝,用一根滌綸感亮閃閃的織帶而破壞了整體效果。


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好的設計師團隊,他們就可以及時做出調整,保證給到客戶的不是如此難堪的“作品”。其實對貿易公司來說,對於好的設計師以及版師需求是很大的。有了設計師把關,能夠更好地做出樣品給到客戶,保證“一版成型”,這對於拿單、節省做貨時間都非常重要。


隨著本土貿易公司的逐漸強大,設計能力逐漸都有所提升。設計團隊的強弱,已經成為判斷貿易公司綜合競爭力中很重要的一環。而且,現在人們對於這部分的設計需求越來越大。原先多數客戶都希望尋找L&F這種老牌的貿易商,但現在,更多的客戶希望找得到面向本土的、工貿一體化的貿易商。所以現在,貿易類公司,或者說本土的工貿一體化公司,對於設計師的需求越來越大。


3. 設計師的日常工作範疇和市場方向


貿易類設計師的日常工作通常根據客戶情況而定。很多時候,設計師可能不是服務於一個客戶,而是多個客戶。而且根據客戶合作的規模,可能這個工作是長期不間斷的,也可能是幾個客戶穿插在一起進行的。


我們可以來看一下一個設計部門的Mapping(規劃表)作為參考:


服裝設計師找工作有困難?來看看貿易公司的設計師是怎麼工作的?

(圖片來源:莊主整理,未涉及重要商業信息)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在同一時間,設計師需要交叉面向多個不同的客戶、多個不同的項目進程,其中還要穿插重要展會、內部系統等。所以設計師在品類、風格上的跨度是比較大的,這對設計師的要求也會很高,需要參考設計師個人的設計風格和工作經驗,是否可以匹配到對應的客戶需求。


溝通部分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和業務團隊以及客戶的設計師/買手溝通為主,做目標市場的市調工作。工作內容中,畫稿並不是這些設計師最重要的部分,更需要的重點集中在對客戶趨勢的提煉和市場需求的解讀,組合設計資源,結合面料展板呈現,做好產品解說,提高選中率等方面。


有的人可能覺得,這個更像是買手設計師的工作範疇,非常綜合。相對而言,貿易類設計師更偏向買手方向,只不過比起買手,他們更多參與到具體的設計之中。這一點可能對於很多設計專業畢業生來說新鮮,因為在高校的課程中,不會具體講到不同工作的內容。其實從高校課程的內容,到具體的工作崗位,畢業生會感到很明顯的差異,只有擁有優秀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的畢業生,才能更好完成這個轉變。貿易類設計師更看重設計師綜合能力,除了做設計,溝通能力、調研能力等都非常重要。


二、貿易類公司和品牌公司設計師工作內容及發展方向對比


1. 品牌公司和貿易類公司產品研發流程異同


首先說明,這裡的比較是基於相對中型規模的貿易公司和品牌公司,暫時不考慮設計工作室。設計工作室相對規模小,很多就是主力設計師自己開的,所以不太具備可對比性。當然如果是規模比較大的設計工作室也會存在相類似的地方。


服裝設計師找工作有困難?來看看貿易公司的設計師是怎麼工作的?


2. 品牌公司和貿易類公司設計師工作內容和方式異同


我們再來看看品牌公司和貿易類公司設計師工作內容的異同:


服裝設計師找工作有困難?來看看貿易公司的設計師是怎麼工作的?


在這裡,我們來對於設計風格把握做個案例分析。比如做一個波段設計,如果是品牌公司,設計師多數會這樣考慮:要做連衣裙、襯衫、半裙、褲子、連體褲、風衣、西裝、夾克這幾個類別,總共15款。襯衫和連衣裙應該是同樣的面料,外套的選料要一致,連體褲和褲子的細節要呼應等,甚至輔料都需要統一。連衣裙的印花,同時做到外套的里布上,這個是品牌公司的設計要求。


而貿易公司的設計師則需要儘量讓每款的面料可以用到不同的品質,顏色靠近可搭配。細節點上,襯衣和連衣裙的可以不同,一個契合客戶的復古風,一個契合客戶的軍裝風。因為給客戶選擇的時候,客戶選的並不僅僅是你的款式,可能是看重你的面料選擇,看重某一個設計細節,最後放到他的系列裡組合起來。所以對於貿易設計的一波貨品,不要求非常強烈的系列性,但是要求足夠多樣性,甚至可以多強調設計點。


設計部分的工作內容更多是項目合作。

比如我們最近做的一個美國客戶的設計項目,就是針對他們的核心產品做更新。他們的核心產品是每年都有的基本款襯衫和主打面料,那我們就要考慮做New Basic, 需要研究他們的基本方向,包括可能的印花圖案方向,結合市場的流行趨勢來提供多個版給他們選擇。


另外一部分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買手會議時Showroom的準備工作。Showroom的佈置需要設計師篩選適合這個客戶風格、季節、主題的貨品,組合呈現給客戶。Showroom的準備工作可以說是陳列,但區別於店鋪陳列。這裡的陳列具體根據會議內容,可能是品類性的陳列,可能是搭配性的。設計師主要是促成買手選款,引導買手下單。具體價格交給業務去做。


除了以上的對比,還有一個是成功感受的不同。對於貿易公司的設計師,成就感來自客戶下了多少千件萬件訂單。而品牌公司設計師的成就感,則來自誰穿了你的款,消費端走的好不好。貿易公司相對而言不用對銷售結果負責任,所以拿到大訂單就是設計價值的體現,有的人也會喜歡這種收到大訂單的感覺,認為用數據得來的才是真實的成就感。而品牌公司的設計師還要看最終銷售數據。


但是,做貿易公司設計師,很多時候即ODM設計師,未來發展方向可能會窄一點。ODM指的是貼牌製作的代工廠。如果你是想做自己的服裝、在秀場結束後出來致謝,那麼ODM設計師可能不太會有這個機會。這就需要你去做品牌設計師或者開自己的獨立工作室了。ODM有時也是為別人做嫁衣,畢竟人們不會說,某個款是某ODM公司做的,只會說是某品牌的。這時品牌價值就體現出來了。好的品牌,它的名氣是面向所有消費者的,但ODM則基本只能在圈內名聲響亮。


三、貿易類公司設計師的招聘要求


貿易公司對於設計師的要求這麼高,那麼具體的招聘要求都有什麼呢?在我們公司裡,通常每年會招1-2個應屆生。對於專業,我們不會有太多要求,只希望有好的設計功底,好的作品集。比如東華有服裝藝術與設計、服裝工程與設計兩個專業,我們都會招。但是用人的時候,我們知道服裝藝術與設計專業是藝術生背景,服裝工程與設計專業則文化分相對高一些的。所以在後期的考量上,工程背景的學生會佔優勢,因為他們理性思維更突出。藝術專業的,則更具有創新性。


對於畢業生來說,英語方面我們沒有過多要求,通常是要有四六級證書,或者其他資歷。通常不會要求商務英語證書,因為實際的英文水平需要在工作中慢慢鍛鍊,尤其是專業詞彙這部分。


服裝設計師找工作有困難?來看看貿易公司的設計師是怎麼工作的?


應屆生的能力是不是要通過參加比賽來證明呢?我認為,有比賽獲獎經驗當然是好事,得第幾名不重要,但至少證明了你在學校裡不是無所事事。但比賽也不是全部,並不是第一名就一定是好的。我們看應屆生,主要還是看作品表達,然後希望TA能有一定的社會實踐經驗,這樣從學校到社會的轉化代價就比較小。比如冷芸的副群主工作這些,都是很不錯的經驗積累,能鍛鍊管理協調能力、時間管理能力等等。


而對於社會招聘,我們會希望要在品牌公司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品牌公司是設計師打基礎的很好的方向。在品牌公司,你能有機會接觸完整的設計流程,保證思考的完整性。但在貿易類公司,設計師往往是根據客戶提供的方向來做定向設計,非常侷限,在創新思維和市場決策上往往不具備足夠的前瞻性。針對性的設計雖然是按照客戶大綱來,但也還是有一部分是設計團隊自己定主題方向,結合大趨勢來做設計研發。和品牌公司相比,我們在風格上不會框定得很死,因為品牌還是整體要遵從品牌的基調。


但與此同時,我們又不希望設計師在品牌的工作經驗太多,尤其是在品牌公司做了很多年的設計師。很多品牌設計師,因為長時間習慣了一個體系,認為自己是設計師,不願意涉足溝通、調研方面的工作,可能工作模式轉換起來會有些困難。通常我們比較喜歡選擇品牌工作經驗2-3年,既有一定經驗,又能接受新事物的設計師加入。


四、貿易類公司設計師後期發展方向


貿易類公司設計師發展方向有很多,其中三方面比較常見:


(1)PD(設計師兼買手),產品經理

(2)買手

(3)品牌公司的國際業務拓展相關


當然,如果設計師綜合能力強的話,遠不止這些方向。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自己的職業發展策略。在貿易公司做設計,設計師本身有設計背景,對產品知識、成本的瞭解會有優勢。而且很多時候,設計師就是和買手在一起工作的,對不同市場方向都有研究,對產品也有足夠的敏銳度。所以在後期發展的空間和方向上,還是比較廣闊的。


國際業務拓展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向。比如UR拓展英國男裝業務時,就聘請了一位之前在MANGO和Best Seller中國工作過的設計總監做顧問,因為這個方向需要和設計顧問進行溝通,需要一個懂中國人習慣,又懂歐洲人習慣的人去做好溝通銜接,有貿易公司工作背景的設計師就比較有優勢。當然如果是有留學背景的設計師也很不錯。對於設計師,外語好還是非常重要的。


五、總結


一、貿易類公司設計師基本情況介紹


1. 貿易類公司為何需要設計師?


有一定體量的出口貿易公司,對於設計師的需求還是很大的。這主要是由客戶的需求帶動的,主要分成以下兩種主要客戶:

(1)買手型為主的品牌公司

(2)設計需求非常大的公司


貿易公司需要設計師的最大驅動,是以客戶為核心,滿足設計需求,實際上也是一種分工的重新配置。現在品牌公司越來越不願意“養”設計師了。買手的市場需求,尤其是專業買手的市場需求會越來越大。


2. 什麼樣的貿易類公司需要設計師?


早期有設計師的貿易公司,主要是港臺地區的公司,比如香港L&F、MGF、臺灣中間商等。隨著本土貿易公司的逐漸強大,設計能力逐漸都有所提升。設計團隊的強弱,是貿易公司綜合競爭力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現在人們對於這部分的設計需求越來越大。原先多數客戶都希望尋找L&F這種老牌的貿易商,但現在,更多的客戶希望找得到面向本土的、工貿一體化的貿易商。所以現在,貿易類公司,或者說本土的工貿一體化公司,對於設計師的需求是越來越大。


3.設計師的日常工作範疇和市場方向


貿易類設計師的日常工作通常根據客戶情況而定。很多時候,設計師可能不是服務於一個客戶,而是多個客戶。而且根據客戶合作的規模,可能這個工作是長期不間斷的,也可能是幾個客戶穿插在一起進行的。


二、貿易類公司和品牌公司設計師工作內容及發展方向對比


1. 品牌公司和貿易類公司產品研發流程異同


品牌公司的產品研發,相對更具系統性,企劃、市調、覆盤都很重要。設計師根據季節,系統設計每季的款式。而貿易公司則更多使用工作室模式,劃分為多個小項目,設計流程短期、迅速。更加具有品類開發,以風格為準,不重季節。


2. 品牌公司和貿易類公司設計師工作內容和方式異同


貿易類公司設計師日常工作範疇與品牌公司最大的差異在於,他們會在不同客戶的需求中切換,往往是以項目性質來工作,並且結合部分買手的工作性質。市場方向主體是由客戶決定的,設計並不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還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做產品組合搭配、Showroom展示等,讓客戶的買手能夠選中公司的產品。


三、貿易類公司設計師的招聘要求


貿易類公司招聘應屆生的標準有:優秀的設計功底,一定的英語水平,獲獎經驗、社會經驗都是加分項。社會招聘的標準則是:有一定品牌公司設計經驗,擁有完整的設計思維,但最好工作經驗沒有影響思維產生固化,樂於接受新事物。


四、貿易類公司設計師後期發展方向


貿易類公司設計師發展方向有很多,其中三方面比較常見:


(1)PD(設計師兼買手),產品經理

(2)買手

(3)品牌公司的國際業務拓展相關


如果需要獲得莊主聯繫方式,請關注“冷芸時尚”或訪問文末鏈接閱讀原文~


文字整理:Fluffy Zhang

審核:Cherika Chen



閱讀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kvdAUVK5NLEbSWmI28TFH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