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县加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生态扶贫助农脱贫侧记

风景美起来 产业兴起来 群众富起来

——佛坪县加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生态扶贫助农脱贫侧记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汉中讯(记者 崔福红 通讯员 吴燕峰)近年来,佛坪县坚持“生态立县、林药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加大宣传该县坚持“生态立县、林药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加大宣传教育,实施天然林保护、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禁渔禁猎、小流域治理、项目环评准入等生态保护措施,森林覆盖率达90.3%,仅去年就完成绿化造林、中幼林抚育2.1万亩。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落实“河长制”,加快实施小水利重点县、水域生态修复保护、联创联建、迎高铁行动、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等工程,扎实开展“铁腕治霾”行动,建立农村区域环境管理网络,村级环境卫生保洁服务队实行网格化管理、动态化考评,持续健全乡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

去年以来,完成椒溪河河道整治14公里,累计关停污染企业10家,投入9089.7万元,开展“整治五象、清除五堆、杜绝五乱、治理五污”活动,推进乡村绿化亮化美化景观化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土坯房890户,以最严格的举措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大熊猫,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家园。多年来,该县境内以大熊猫为旗舰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稳中有升,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秦岭四宝”齐聚,缔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风景。

走进该县各个镇、村,山茱萸、中蜂、袋料香菇、油用牡丹、树花菜、魔芋、猕猴桃、冬桃、冷水鱼等绿色种养产业生机勃勃。“石墩河镇种天麻有30多年了,去年全镇种天麻的农户就有400多户,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2500元左右,今年又发展天麻20万平方米、猪苓10万平方米!”石墩河镇党支部书记李宁告诉笔者。

该县以脱贫攻坚为总揽,创新开辟多元增收脱贫新路径,持续发展绿特产业,帮助群众减少对大自然的索取,增加“绿色存量”。在全县44个村都组建集体经济合作社,开展“一园四队一区”建设,组织引导贫困户、群众以流转土地、入股分红、托管代管等入园入社、稳定增收,构建“一旅二养三药”特色脱贫产业格局。

去年,全县绿特产业蓬勃发展,仅林下种养产业就实现产值2.2亿元,为农民总收入贡献达八成以上。经省级评估验收,全县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9149.6元,35个贫困村、1052户2562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5%。

今年以来,该县继续加大优势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力度,巩固脱贫成效,垦抚管理山茱萸、板栗3.2万亩,山茱萸、板栗发展到20多万亩,新种天麻、猪苓等50万平方米,规范建设猕猴桃园1000亩,发展食用菌304万袋、魔芋6500亩,养殖中蜂2.2万箱、土鸡13万只,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6个,198名贫困人口又被聘用为生态护林员,工资由去年每人4000元/年提高到6000元/年,又为群众“绿色”增收夯实了基础。

今年以来,全县接待游客、旅游创收分别同比增长32.71%、14.80%,全域旅游指标再攀新高,打响了“古道明珠、静美佛坪”全域旅游品牌,生态保护再次释放“红利”助农增收。该县守护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在生态环境保护之路上做出了有效探索和实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