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遺失在海底的核彈頭如何了,為何沒人打撈?主要後果承擔不起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由德意日法西斯發起,隨著戰爭進程的推進,全世界人民都開始聯合起來反法西斯,德國和意大利相繼投降,只有日本仍在負隅頑抗。直到美國兩顆原子彈的投放,日本這才偃旗息鼓,宣告無條件投降。戰後,核武器就成為各國趨之若鶩的裝備,不過由於諸多限制目前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寥寥無幾。

美蘇遺失在海底的核彈頭如何了,為何沒人打撈?主要後果承擔不起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不過在上個世紀卻是戰火紛飛,核武器對世界的威懾較大,尤其是美蘇兩國的較量,導致不少氫彈遺失在大海內。

美蘇遺失在海底的核彈頭如何了,為何沒人打撈?主要後果承擔不起

1958年,美國一架B-47轟炸機在執行任務時突然發生意外,當時這架戰機攜帶有300萬噸級氫彈,飛行員直接將其扔進附近海域;第二年,美海軍的P5M反潛機又在此地墜毀,隨身攜帶的1.1萬噸核炸彈也再次落入海里。蘇聯作為美國的死對頭,在遺失核彈方面也毫不示弱。光是核潛艇就曾發生過兩次事故,數枚大當量的核魚雷隨著潛艇一起長眠於海下,事後也沒有進行打撈。

美蘇遺失在海底的核彈頭如何了,為何沒人打撈?主要後果承擔不起

按理說,核彈對於一個國家來講很是重要,萬一被對手獲得,必將給本國造成巨大損失。那麼,美蘇兩國為何不進行打撈?其實,不是不想打撈,而是不能。一來搜尋範圍太廣,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二來沉默在海底的核彈因為壓力原因,說不好已經發生了核洩漏,由此產生的核輻射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巨大傷害,從日本廣島事件就可看出。

美蘇遺失在海底的核彈頭如何了,為何沒人打撈?主要後果承擔不起

不過因為底層海水一般不會流動,所以核輻射才不會擴散。但是一旦因為人為打撈破壞了平衡,那將是人類的災難,所以世界各國才放棄了對其的打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