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为父母偷买年货,妻子当场发飙婚姻里,那些关于钱的扎心真相


丈夫为父母偷买年货,妻子当场发飙婚姻里,那些关于钱的扎心真相


最近网上有一个热议的视频:


某小区内,一位女子因为丈夫给父母买了几千块的年货,怒不可遏,指着丈夫怒吼:“好几千块钱呢大哥!”


丈夫不停解释着,女子仍旧很愤怒,不断地拍打推搡丈夫,还夺过丈夫手里的桔子扔在地上:


“你去超市买的桔子都买打折的,给你爸妈买年货花了好几千!今天你必须给我退了,否则就别想回家!”


男人无奈地低下头,拭了下泪,无比憋屈。


如果只看这段视频,很多人会觉得这妻子太过分。但后来有记者采访,原来,她和丈夫都是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收入不高。


三个月前,丈夫失业,家中经济压力一下子大起来。


丈夫为父母偷买年货,妻子当场发飙婚姻里,那些关于钱的扎心真相


丈夫在没有告知和商量的情况下,买了好几千的年货,包括酒水海鲜等,要寄回老家给父母,妻子非常恼怒:

“回老家带些年货是应该的,我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但你得和我商量啊……他三个月没收入,这次花得有些多,我不同意,我觉得他除了孝敬老人,还有个原因是放不下面子,想让家里人觉得他在北京过得风光,不差钱,这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吗?”


这段视频,看得我挺心酸的。


从妻子的角度,我很理解她。


贫贱夫妻百事哀,好过的日子难过的年。


若非实在窘迫,谁不想大手一挥,大大方方。


谁又愿意为了几千块的年货,歇斯底里,体面尽失,折辱伴侣,伤人伤己。


可那个暗自抹泪的丈夫,也着实可怜。


丈夫为父母偷买年货,妻子当场发飙婚姻里,那些关于钱的扎心真相


没了工作三个月,他自然是不敢告诉父母的。


打肿脸充胖子,无非也就是想让老家的父母,在收到年货的那一刻,有一分欣慰风光。


两人各有各的错,各有各的难。


丈夫错,错在不打招呼也不商量。


妻子错,错在公众场所不留情面。


我似乎失去了爱憎分明的观点——残酷生活之下,忍心责怪谁呢?


男人总是把面子看得比天都大。


《都挺好》里的苏明哲在美国失了业,对亲爹和亲妹都绝口不提,全家的收入来源全靠妻子吴非撑着。


吴非建议他去应聘蓝领,先解燃眉之急,并且收入不比白领低。


而他死活不肯,放不下高材生的身段和曾经牛逼的履历。


丈夫为父母偷买年货,妻子当场发飙婚姻里,那些关于钱的扎心真相


这是相当一部分男人的真实写照。宁可打落牙齿和血吞,也无法面对那份虚荣和脆弱。


女人的不安全感总是比男人更多。


失业三个月,对一个家庭来说可能不至于马上就喝西北风。


但妻子焦虑的是全家的以后。


尤其对于有孩子的女人,恨不得把脖子都扎起来,能省则省。


当发现男人悄不吱声买了好几千的年货要给自己父母寄回老家,她能不发飙吗?我若是她,恐怕还飙得更猛。


与此同时,我还忍不住想,视频中这对夫妻,如果性别角色互换,我们这些看客,是否会多一点宽容呢——

女人下岗,正是最脆弱的时候,当丈夫的不能理解还凶她!


老婆生儿育女,给父母买几千块钱年货怎么了?


婚后收入都是共同财产,女人也有权支配啊!


丈夫为父母偷买年货,妻子当场发飙婚姻里,那些关于钱的扎心真相


丈夫为父母偷买年货,妻子当场发飙婚姻里,那些关于钱的扎心真相


家家一本难念的经,这本经,离不开钱这一关。


前两天还看了一个帖子:一男子工资八千,月月交给妻子。


而妻子私下却经常五千五千地转给亲弟弟。


原因是弟弟最近谈了对象,花销大。


直到某天,妻子误将发给弟弟的微信错发给丈夫,丈夫才得知此事。


丈夫为父母偷买年货,妻子当场发飙婚姻里,那些关于钱的扎心真相

丈夫为父母偷买年货,妻子当场发飙婚姻里,那些关于钱的扎心真相

丈夫为父母偷买年货,妻子当场发飙婚姻里,那些关于钱的扎心真相


我若是男人,也得火。


无论这位妻子那句“当初你娶我的时候怎么讲的,钱归我管”多么理直气壮,我也无法认同这种做法。


这位妻子,和前面视频中买年货的丈夫,错在同一个核心——脱离现实,越过界限,不尊重另一半。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工资八千挣得不容易。


哪经得起这么个转法,更何况是给成年的弟弟谈对象。


难怪有网友说:嫁人不嫁凤凰男,娶妻不娶扶弟魔。


婚姻里,钱,太重要了。


因为它不只是一个数字、一个金额,而是重重的考验、欲望的镜子、人性的折射。


我收到很多已婚女性的咨询:

丈夫人不坏,但能力平平,收入微薄,清苦的日子一眼看不到头。


要走下去怕撑不住。要放手又舍不得。


你看,人人都有自己的困囿,人人都有自己的求不得。


我告诉她:先开诚布公地谈谈钱吧。


钱关于安全感,关乎尊重,也关于底线。


谈钱是个技术活,很多人不愿意面对。


1、潜意识里有对金钱的羞耻感的人,表现出来的言行可能就是“谈钱庸俗“、“伤感情”、“太功利“。


他们无法克服这种羞耻感,自然也无法正视问题。


2、金钱观差异过大的人,一谈钱就碰雷区。


一个人无法体谅伴侣的节俭和谨慎,会认定TA狭隘又抠门。


或者一方不能理解另一半的喜好和渴求,会觉得TA矫情且虚荣。


3、双方收入差距较大的夫妻,很容易进入状态失衡。


长期低收入的一方,容易有匮乏感。


长期高收入的一方,容易有优越感。


二者碰撞,人性的多面更容易就此展现。


丈夫为父母偷买年货,妻子当场发飙婚姻里,那些关于钱的扎心真相


丈夫为父母偷买年货,妻子当场发飙婚姻里,那些关于钱的扎心真相


我每年年底,都会给双方老人一些钱。


具体给多少,会提前跟老公商量。


虽然他从来都同意我的方案,不提任何异议,但我也从不一人独断。


过日子就是这样,无论谁挣多挣少,遇事也得有商有量。


我总结了几点心得,借此分享:


1、不以收入论英雄。


尤其是挣得多的一方,容易变得颐指气使,咄咄逼人。这其实是很考验人的心态和素质的事。


2、制定家庭财务计划。


以年度为单位,储蓄目标是多少,开支控制在多少,多少可以做投资,哪些钱可以作机动使用。


3、做好金钱分工。


有的家庭是妻子管钱,有的是丈夫管钱,有的是AA制,无论哪种,都有必要提前谈好。


谁负责哪些支出,如房贷,车贷、日常开支,都需要做一个基本分配。


4、设置一个可以自行支配的上限。


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多少金额以内的可以自行决定,超过上限的,需要共同决定。


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最后,不得不再一次感慨: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钱绝。


亦舒曾说:

当我四十岁的时候,身体健康,略有积蓄,已婚,丈夫体贴,孩子听话,有一份真正喜欢的工作,这就是成功,不必成名,也不必发财。


师太说得都对。


只是最后一句,我的修为尚不足够,还是俗不可耐很想发财。


丈夫为父母偷买年货,妻子当场发飙婚姻里,那些关于钱的扎心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