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写好七律、七绝、五律、五绝格律诗?

不忘青春18魏良成


诗的体制,其实各有章法。换而言之就是各有独特的套路,以及适合表达的语言。所以不论是五七言律,还是五七言的绝句,所讲究的东西都不一样。既然是说如何写好,那么格律上的东西便不谈了,且题中罗列的诗体太多,也就只能是“泛泛而谈的深入”了。


七律

七律是诸多诗体中,最为讲究的一个体制,然则八句共五十六字,字数不多,但是内部结构却变化繁芜。以至于很多人写了一辈子律却也不敢说自己就会写七律了。

  • 句式的结构

律诗四平八稳的结构,使得框架严明,倘若在每一联上的句法结构又相同,便极为难看、呆滞。而七律较之于五律,因为字数的增加,节拍的增加,进而句法的变化则更为多变。

  • 章法的结构

一共四句,一般讲律诗都是说每一句便是对应的“起承转合”。这对于初学而言是大体不差的,但要写好,便需要掌握轻、重之辨,明、暗之辨甚至远近、大小之辨。最初级的状态就是选择恰合主题的联想意象来突出主题,之后便是如何处理这些意象来显得情节更加丰满。

  • 涵养

律诗讲究工稳,而所谓的工稳便是在于典故、对仗的工巧。什么时候该用典,用的自然还是生硬;怎么对仗显得工稳不纤细----这些就是涵养。所以初学学唐是很难学的好的,除去杜甫有所示诗之法门,而后宋、清两代,才能算可学之诗。

五律

在近体之中,五律是最为靠近古体诗的体裁了。俗话讲七言如珠,五言如玉,意思就是说七言节奏快而多变,五言节奏就相对雍容一些。所以对于五言的要求就是要“古拙”、“自然”,尤为忌讳七言中出现的讨巧的才子气,同时所谓的“古拙”、“自然”并不是记流水帐一般的不加修饰,而是精练到一定程度上的古拙。举个例子: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个“撼”字稳重而有力,如果改成“动”便不够精练,改成“飐”又过于轻佻。

简而言之,五律比之于七律,更讲究气质和语感,所以更难入门。

七绝

绝句一体,最为风流。也是最难入门的一体,多是一瞬间的情感变化、灵光乍现,又或者是一个片段的剪影。所以绝句须要极有张力,绝不可像杜甫那些把绝句写成掐头去尾的律诗。

写绝句没有固定的写法,可以开篇用力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可以结篇用力: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以转承用力,如“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等等。。。。唯一不可以的便是一贯到底的写法。

五绝

五绝成形更早于七绝,所以五绝基本上可以看成古体诗了。五绝比之于五律则更要自然,比之七绝,则更加质古。盖因为它的自由度,反而更加难以把握,更需要功力。用武学招数来看,近体诗如落英神剑掌一样招式繁多,施展起来招式华丽无端;五绝就像九阴真经一样,一招一式都需要极深的内功修为来催动,如果从招数入手,像周芷若一般寻求速成之法,不免碰上行家便一触即溃了。



最后免不了再题一句,如果在一篇文章内,别说要讲明白所有近体诗写法,就单单挑出一体来讲就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本文仅仅是大概的谈一谈。其次,诗词更多的不是靠别人教能学的会的。得自己去思考,去触类旁通。


无聊到巅峰


依照题论,完全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如何写好近体诗。因为近体诗的范围就是五、七言律诗跟绝句。不过要写好近体诗,先就要了解他的概念。

一、什么是五、七言律诗跟绝句?

绝句、律诗的概念。两者都属于格律诗。

1.绝句分五、七言,共四句,20字或28字。讲平仄、相对、粘连和拗救,必须一个韵部一韵到底,首句可入韵可不入。

可能有人会说,按这个标准,唐朝的很多绝句都不能算是绝句。比如韦应物有名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你看他的第三句就是失粘的情况。再比如李白极有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一句前5个字就出现了四连平这样的大忌,第二句与第三句又是失粘,按标准,怎么都不能算绝句。唐朝众多诗人的众多名篇,都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一是因为唐人作诗,崇尚天性,一是律诗、绝句还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并没有形成必遵的共识。到了宋朝,格律引入科举,应制诗必须符合一切规则,以后律诗、绝句再有出格的状况就极少了。

2.律诗分五、七律,一共八句,40字或56字,同绝句一样,讲究平仄、相对、粘连和拗救,因为多出四句,她格外讲求对仗。有无对仗是衡量律诗特别是律诗精品与否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唐代诸多齐整的八句诗,严格算起来,是不能称为律诗的。不说被很多人推为古今七律第一的《黄鹤楼》,单说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如下图:

第二句与第三句失粘,第四句与第五句再次失粘,而且以对仗论,颈联就对不上。上面说过了,近体诗成于唐、盛于唐,却也不拘泥于唐,严在晚唐,必遵于宋。所以我们以现在的眼光看过去,宋诗整严精切,唐诗疏放自如,这里面有格律的影响。

若要更详尽的了解,除了王力的《诗词格律》可以入门,吴丈蜀的《词学概说》也可以看看。

二、如何创作近体诗甚至写出好的五、七言格律诗?

懂得了这些知识,是不必急于写的。接下来的任务是找到诗感。即古典诗词创作的质感。你必须要嗅到那股隐藏在诗词逻辑背后的气息。具体是什么,没有人会告诉你,因为这个东西是无法讲的,她就在那里,一直存在,能不能触碰到,全凭个人领悟。

这个问题不解决,写出来的很容易是流于平平仄仄的又干巴又别扭的东西,熟读诗词的人一看就会觉得不对劲,不仅毫无阅读欲望,很可能引起读者对诗词的反感,“这也成诗词了?”这是当下很多人的嘲讽。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唯有多读找感觉。《唐诗三百首》、《千家诗》都是很基础的诗歌读本。这里的多读,不是滚瓜烂熟就行了,必须经常玩拆解游戏,字、词、句,颠来倒去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其他的组句形式?玩着玩着,你会发现自己对格律、押韵、对仗都潜移默化的烂熟起来。诗词独有的语言逻辑思维也能把准。

这里再强调一点,无论学习、理解还是创作古诗词,首先要抛开现代汉语思维的影响,须知,诗词是自有一套语言体系的,一句话里缺乏主、谓、宾是常见的事,更不要说前后倒置这种司空见惯的句法、章法了。必须要习惯成自然。

在此基础上,乃可言创作。可以开始试写。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诗词语感,就剩勤加练习和进一步反复揣摩了,尤其是诗的整体性与连贯度,意象与诗境上,即便是高手也要发大力气不断精进。

另外,初学者最容易无病呻吟,为写而写,也最容易沾沾自喜,以为窥一管而得了全豹,因此,不滥感、不自恋是很好的修养。前者陆游不免,后者如诗圣杜甫也时不时流露。

什么都做了,能不能写出近体诗,能不能写好近体诗,甚至写出一个新世界,那是天赋、才情、时运与个人工夫的事了,并不能像生产流水线一样,备好材料就能产生产品的。


诗词桃花源


同时写好五言七言的律诗和绝句是不可能的!

后人说杜公少绝,太白少律,不是不会写,而是不擅长,基本上都是属于创作中的避重就轻!

乐天的古诗十分精彩,但他的七律后人赞叹的似乎不多。

樊川的七绝万般精当,但再看他的七律或五律就稍逊一些。

诸体皆工,客观上是不存在的!

比如宋朝,很多文人诗写的好,词写得就一般。这件事情后来还引起放翁叔叔的纳闷,因为陆游是诗也成,词也成。但即使这样,陆公为人称道的还是律诗,因为古今好对偶被他一网打尽了。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同时精于律诗和绝句的可能性真的不大。刘长卿人称五言长城,即后人对其五言诗的推崇。另一重含义是,他的作品中,以五言诗为最好!

学写古诗比学写现代诗容易多了,掌握平水韵,掌握平仄格律,会用一些小技巧,再穿插一些小典故,在一些论坛或朋友圈里,唬唬人,肯定够了!如果再刻苦一些,精研技巧与表达方式,写作时不停地改来改去,以力求字字精当,余味不绝,那么在一些专业的论坛上,博几个赞美也不在话下。

如果以难易而言,七律最易,其次五律,其次七绝,其次五绝。

是的,字数越少,入门越易,但写好越难!

一般而言,最好从七绝开始(因为五绝太难写,容易不伦不类,更容易挨骂,七律对仗需要水亮磨功夫),简单的法子就是前两句景物描写,越是自然清隽越好,第三句来一个转折或承接,最后一句弄得意味深长一些。

七绝写的要毫无雕琢之感才好,仿佛流下的水,转折迂回,都是自然而然,用词生动而不艰涩。哪怕是用典故,也要用一些被熟知的,而不是偏僻的,典故不能太多,除非是律诗。

律诗难就难在对仗上,这个对仗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对出来容易,对出美来就一定要精于炼字,避于合掌(杜公和放翁的律诗要多仔细看),除了对仗之外,语法结构也是必须要了解的,例如:颌联的结构是,两个字的名词+两个字的名词+一个字的动词+两个字的名词,那么颈联如果也是这种结构,读起来就感觉很不爽,仿佛上了一盘饺子之后,又上了一盘饺子,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拍黄瓜好不好?

五绝真的难到死,要对出高古之意,才叫过关。可是高古之意,哪有那么好写的?二十个字,除却前三句写实之外,要在剩余的五个字内实现逆袭和翻盘,就相当于给你一筐茄子逼你作出一道鸡汤来。

先从七绝开始炼吧,平时玩玩对联,至于头条中的那些对联,不对也罢,平仄不符,意境空乏,一年对一万个,你对一万年也提高不了什么水平。反而会拉低你的LEVEL。

想到哪,说到哪。破碎不堪,见笑了!


亦有所思


1、绝句≠格律诗。绝句分古绝和律绝。

2、韵。律诗要严格按照韵书押韵。如《诗韵集成》《诗韵合璧》。流传最广的平水韵共106韵,律诗一般只用30平声韵。五律首句一般不押韵,七律反之。

3、平仄。分平起、仄起。有谱自己查。切忌失粘和孤平。当然有能力可拗救。

4、对仗。律诗一般颔联、颈联要求对仗(单对仗一般对颈联)。首联、尾联一般不对仗。长律除了尾联,一般都要求对仗(首联也可不对仗)。对仗有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其实不算太难。

5、最重要的一点,必要时候,平仄、对仗,甚至字数,都可改变。不要错失佳句。


狂狷古体


一直没有尝试律诗,因为觉得律诗的条框太多。最近开始试写,下面一首新作,不妥之处,望各位师友批评指正。

七律 今日头条

头条今日生机显,网络平台智领先。

地理天文包万象,杂粮五谷样多全。

喜闻乐见随心意,益友良师咫尺间。

生态升级淘劣币,信息互利创明天。

在头条真的学了很多以前一无所知的专业知识。包万象和样多全犯了合掌的毛病。修改如下。

头条今日生机显,一众平台智领先。

地理天文包万象,杂粮五谷有时鲜。

喜闻乐见随心意,益友良师咫尺间。

生态升级逐劣币,信息互利创明天。

不妥之处请指教。


一棵小草827


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是我老师说得对!老师的教导:老师讲诗歌,起源时流长!四言八句诗,兴起即成章!后有文化人,做作装模样!条条框框多,一马万绳缰!写诗困难重,束缚人思想!我等现代人,应当作改良!保留基本韵,咋写凭想象!2018年4月15日


土文化传播者


我的感觉就是有灵感来了!就可能即景成诗。我也比较喜欢写一些七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