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这首诗去掉纷纷、路上、借问、牧童好吗?为什么?

用户61592437523


好,意境并不比原诗差,只是一二句平仄不谐,不成格律诗。单就意境而言,类似于“松下问童子”,是跳跃性的描述,如同绘画中的留白,很有美感。如果“借问”二字能保留,则极象词:“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妙极。看前面很多人瞎掰,什么纷纷如何如何用得好,清明时节,本就是沾衣欲湿杏花雨,与瓢泼大雨何干?杏花天不是雷暴天,“纷纷”二字可有可无。又有人说“路上”二字不能少,行人不就在路上么?谁见过行人在椅子上或者床上桌上?“路上行人”是文章语,本非诗家语,去掉多余字眼更精彩。至于问路,碰到牧童才问牧童,不是一定要问牧童,在没有牧童的地方人们也可以问路,除了牧童,别人本地人也知道杏花村有酒,可见牧童是可有可无的。读书不必读死书,有人书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是写漏了一个“间”字,别人问你写的啥玩意儿?答写的一首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我看这意境并不比原作差。李白别汪伦,简单一句话“坐船就要走了”,可他偏要说“老子坐船就要走了”(李白乘舟将欲行),这不是硬生生把五言句拉扯成七言句吗?读书重在领略其意旨,我看《清明》省几个字是可以的。


深圳郑海洲


《清明》这首诗,去掉纷纷、路上、借问、牧童好吗?咱们来分析一下:

原诗是这样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首诗首先看是不是和律。这首诗和平水韵,它的平仄完美,韵脚正确,它是一首和律的七绝。

再看看这首诗的意境。这首诗意境优美,画面感极强。

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起句,交代了时间和情景。清明节的时候,天在下着小雨。“纷纷”,是形容小雨的,同时也说明了作者的心情,也像这纷纷的小雨。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承句,交代了地点、人物,及人物的情感。在哪里?路上。谁?行人,也包括作者。“欲断魂”三个字很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当时的心情。清明正是上坟祭奠的时候,和亲人阴阳两隔,怎不痛苦。

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转句,要想摆脱这种心境,怎么办呢?诗人打算借酒来安慰自己。

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合句,合三句借问谁?牧童。何处有?杏花村。

读罢这首诗,眼前就会浮现出诗中描写的情景:清明节这天,诗人走在路上,天下起了雨,打湿了衣衫,昏暗的天空,纷纷的细雨更增添了一番愁绪。诗人想摆脱这种心境,想用酒来消愁。就向牧童打听,请问哪里有酒家?牧童指着远处杏花掩映下的小村,说那里有。

整首诗,用词准确,清新生动。最后留有余味,至于诗人怎样去喝酒,留给读者想象。

下面咱们试着去掉楼主所说的那些词:

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第一,去掉那些词,不和律了。

第二,交待的不清楚了。什么样的雨?哪的行人?怎样问?问谁了?都没交待清楚。

第三,意境上也没有那么强的画面感了。看完就知道,清明节下雨了,行人很伤感,打听哪有酒家,有人告诉杏花村有。

通过对比,《清明》这首诗去掉:纷纷、路上、借问、牧童是不好的。去掉了它们这些词就瘦成骨架子了。

就跟现在流行的过度减肥一样,一个人体重正常,就没必要再减肥瘦身了,过度减肥是危害健康的。

诗词同理。本来就是恰到好处的,是不能瘦身的。诗词瘦身也会危害诗词“健康”的。


用户芳草心


一、《清明》的“瘦身”与改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这首《清明》,曾经无数次的被人进行“瘦身”。比如每句去掉两个字,变成: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因为,“清明”就是个时节,所以“时节”二字多余;“行人”肯定是在路上的,所以“路上”也多余;“何处有”便是提问的意思,“借问”二字也多余;至于最后一句,谁来回答并无所谓,所以“牧童”也可以去掉。

有人觉得砍得不过瘾,又继续补了一刀,于是变成了:

雨纷纷,人断魂。

酒何处,杏花村。

很神奇,砍成这样,这首诗的意思好像基本上都还在,也算是一绝了。还可以砍:

雨纷,断魂。

问酒,杏村。

原诗的意思还残留着一点。可是,刽子手还不愿意停手,又继续挥刀:

雨,魂。

酒,村。

不过这样子就毫无诗意了,纯属文字游戏。幸亏也没办法继续砍了。

除了“减肥”,人们还很喜欢改编《清明》,有很多精彩的改编版本。下面仅举一个例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通过不同的断句,把一首绝句变成了一首词。


二、“瘦身”之后好不好


下面回到问题,从这首诗中去掉纷纷、路上、借问和牧童之后,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也是“瘦身”,但与我上面所举的“瘦身”方式略有不同。那么,这样子去掉以后好吗?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不好!理由如下:

(一)平仄失调

无论第一句去掉“时节”还是“纷纷”,平仄都不对了。“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完全失调。

(二)意境大损

去掉之后,诗的意思基本不变,但意境损了大半。

下雨可大可小,可急可缓,可长可短。“纷纷”写出了雨“下得不大但下个不停”的感觉,作者不说“愁苦”,但“愁苦”的感觉扑面而来。

“路上”看似与“行人”重复,去掉无妨。但实际上,重复也是强调,作者是表明自己“在路上”,是个行人、过客、游子,天涯羁旅,更加重了“凄凉、落寞”的感觉。

“酒家何处有”,可以是问路,也可以是思索。有了“借问”二字,便落实了“问路”这桩事,也就自然引出了下句的回答。

那为什么一定要“牧童”呢?问路自然不一定问牧童,但一来清明是古人的大节日,大人们估计都在家里忙着,只有小孩子还会在外面;二来若是问个大人,少不得要客气两句,再说酒家怎么走云云。唯有孩子,大概正忙于什么事情,没空说话,用手遥遥一指便完事儿了。胡令能《小儿垂钓》:“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就是类似情况。

综上所述,“瘦身”作为文字游戏玩玩是可以的,真要认真分析起来,本诗的这些字词都是无法缩减的!


牛皮社


虽然原意基本没变,但语言色彩、韵味、合理性大为减弱。表面看去掉纷纷、路上、借问、牧童无关大局,好象更简练,可比原句逊色很多,问题也就产生了:清明时节雨,"雨″下的多大?行人欲断魂,行人在什么地方?酒家何处有,自问还是问他人?遥指杏花村,是谁指的路?

和原诗相比不难看出,无论从结构、语势和逻辑性上改过的《清明》一诗不如不改,有些古诗是诗人经过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写成的,多一字而显赘述,少一字而不成意境,字字珠玑,句句锦绣,不然也不会传诵至今,尤其是名诗佳句,犹如闪闪发光的明珠,动一字,就会使其光芒锐减,失去它原有的美感。

首先,我们看看"纷纷″这两个字的重要性。一般在冬天形容大雪时用纷纷,而此处作者用到纷纷,是说明这场雨的大小,是细雨濛濛,而这淅沥的小雨才让诗人"欲断魂″,也就是凄凉的心情;再看"牧童",在这首诗中是被描写的主要人物,在语法结构上是主语,那么去掉主语,句子还会完整吗?

当然,如果做文字游戏或指导学生缩写句子,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每句去掉两个字来训练思维能力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让学生比较改动后和改动前的语言特色的不同,不然容易误导孩子们的认知意识。

《清明》这首诗是唐代杜牧写的,整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节,诗人在路上遇到雨天,从而抒发了作者孤身行路时的情绪和希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不忘初心ZCJ


好的一个方面是:

七言绝句変成了五言古诗。简洁明快了许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但是也有诸多的不好之处:

少了连绵不断的春雨,少了乡间泥泞的小路,少了客客气气的寻问,少了骑在牛背上吹着竹笛,戴着斗笠的牧童!少了凄凉寂寞的感觉,少了山野美酒的香醇,少了浓淡相宜的画意,少了融入生活的诗情…………🌹🌹😄😄🙏🙏🐂🐂











九天老妪下凡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写的是清明前后,一位身居外乡之人,回乡祭奠扫墓的一段经历。除过古诗平仄押韵的要求之外,时间、场景、礼节等诗中特有意境,决定了时节、路上、借问和牧童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副词”。一,清明时节不等于清明。在我们关中,清明扫墓一般情况下,都还在清明前几天进行,特别是有家人在外地工作或居住,要等他们回来后一起扫墓,有“祖坟不让二次祭扫”之说。路途遥远,归期不定,这一天不一定就是“清明”那天,但一定是“清明时节”,恰到好处。二,虽然是“行人”,但不一定在路上。他可能因为时间充裕,走着歇着,借故回乡游山玩水,此时正在客栈的窗前屋檐下,欣赏欣赏春雨的润物无声,充满诗情画意,何以“欲断魂”,只有“路上”的行人,在细雨蒙蒙忙于赶路,既饥又疲,才会有“欲断魂”的惆怅。三,借问显示主人翁的素养和外乡人的特定身份,客客气气问话,免得被人愚弄,也可以最短时间吃上一顿佳肴,喝上一壶老酒,解决又急又累的问题。四,路边有牧童,是交代当时虽然天上下着雨 ,但不是大雨滂沱,也不是中雨刷刷,而是细雨蒙蒙,一条红线,贯穿了“雨纷纷”、“路上行人”的背景图片,只有牧童还在放牛,这时候的雨一定是细雨蒙蒙。没有这一陪衬,“雨纷纷”就可能被理解为是大量级的,“路上”还有的“行人”是不是脑子也进水了?所以,我认为,古诗中的经典,调侃一下玩玩可以,抽调某些词汇,就没有原诗应有的意境。

最后,用关中东府方言改写一下这首诗,和大家一起玩:

清明时节雨发发

跑了一天累日塌

想寻酒家在啊哒

碎怂一指在唔哒!


老海乐乐


这是一首值得好好欣赏的佳作。

不提倡去头卡尾。但是即使你去头卡尾,随便你怎样做,这诗读起来仍是郎郎上口,意思一点不减。这就是这诗的精典之处。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去

牧童遥指杏花村


浩兴6939


原诗是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经常被拿出来改动,有改成古体诗的,又改成词的。传说清朝的纪晓岚把这首诗每句减少2个字,从七言绝句改成了一首五言绝句,到底好不好?

但凡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拿来改动,一定会被人批评的。至于是不是纪晓岚改的,老街没有查到资料,不过纪晓岚是一位真正懂诗的行家,我不太相信是他改的,估计又是野史编写的故事。

是不是有损原诗意境,先可以看看减少了什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去掉的是:时节、路上、借问、牧童。

一、 第一句 清明雨纷纷

原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减少时节二字,变成了清明雨纷纷,从诗意上有区别吗?应该说没有区别。

清明本来就是一个时节,四个字和两个字意思一样,只不过音韵上有变化。七个字是一首标准的律句,读起来抑扬顿挫(节,是入声,在此处顿一下),平平中仄仄平平,更有音韵之美。

截掉了中间两个字就变成了拗句, 平平仄平平。不过并不妨碍句子的完整性,但从这一句来说,七言改为五言没有什么损失。

​二、第二句 行人欲断魂

原诗是:路上行人欲断魂,减少了定语:路上,在诗意上小有区别。减少了”路上“二字,少了羁旅之感,春雨纷纷中,路上的行人寻找落脚之处,所以会有断魂的感受。

原诗的时间、地点、人物一应俱全,这里减掉地点这一意象,缺少的不仅是羁旅之感,也少了画面感。

三、第三句 酒家何处有

原诗是:借问酒家何处有?减少了借问二字,这种省略不可以吗?可以的,在古诗中非常多见,例如:

松下问童子,(童子)言师采药去,(童子回答道:师父)只在此山中, 云深(我,指童子)不知(他的去)处。借问二字有客气的”请问“意思,这里减少借问二字,语气就不同了,行人彬彬有礼的形象也减了几分色彩。读到这里时,老街脑海里不知怎么就出现了孙悟空的画面。

悟空厉声高呼道:“你这个老儿全没眼色!《西游记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四、第四句 遥指杏花村

原诗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中原来有两个重要的人物:行人和牧童,减少了牧童二字,这个影响大一些。

每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们脑海中的画面是:春雨中,牧童牵着牛给疲惫却不失礼貌的行人指向杏花村。缺少牧童二字就少了两个意象:儿童和没有写出的”牛“。

五、 闻一多三美理论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系统地提出:

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下面我们用闻一多的三美理论来分析一下修改过的这首诗,三美是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音乐美

杜牧的原诗是一首标准的七言近体绝句,近体绝句是格律诗,特别讲究声韵之美。而减少了2个字以后第一句变成了古绝句: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这首五言诗其实只有第一句不合律,后面三句还是合律的。

从声韵上来说,至于好不好就见仁见智了,我们习惯了这首诗的七言,五言是不是真得不好呢?不好说。老街认为五言读起来比七言急促,没有原来的从容不迫之美,行人显得简单粗鲁,也有些狼狈。

2)绘画美

前面讲过了,第一句没有什么画面损失,只是音韵上有区别,但是第2句和第4句减少了三个意象,路、牧童和没有写出的牛。即使“借问”二字其实也是有画面感的,这是一位讲礼貌的诗人,而不是李逵式的粗鲁之人,“借问”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苏轼评价王维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杜牧的这首诗,从七言改为五言,意象减少,在绘画美上影响比较大。

3)建筑美

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在建筑美上没有区别。

结束语

综上所言,杜牧的《晴明》改为五言有几个缺点。

首先是路上、牧童减少,画面上的美感损失很大,留白太多了;另外“借问”二字去掉后,冷冰冰的语气少了温馨之感,降低了人物形象的质感。

牧童二字除了画面感的损失,在情感上也少了情趣,特定的人物形象是作者有意为之。比如贺知章的这首诗:儿童相见不相识,改为“农夫相见不相识”,味道就完全不一样,那种天真可爱的亲切就消失了。






宏观评论师贺兰


清明这首小诗的每个字都是画龙点睛,吃饱了撑的人在想歪点子掐头去尾去掉关键词,就是画蛇添足,胡编乱造,会使原诗的意镜大打折扣。不过有个画家给老佛爷慈禧画团扇因为一时的疏忽,把王之涣的名诗漏掉了一个字,当着老佛爷的面将错就错改成了一首词,不仅没有破坏原诗的意思,而且很有新意。虚构的故事是这个样子的:当老佛爷拿到团扇时发现王之涣的名诗少一个字时,不禁大怒,这是欺君之罪,拉出去砍了。而这个画家却不慌不忙的诡辩道:老佛爷,那不是一首时,而是一首新词。慈禧由怒转好奇,怎么能是一首词呢?(古人的文章没标点,断句全靠唱诗吟词之人自己断句。)只见画家吟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个机智的画家巧妙的把丢掉的一个间字弥补的天依无缝,自然没有得到掉脑袋的惩罚,而且还受到了慈禧的奖赏,看来有才不仅能保命,而且还能因祸得福。


梁山好汉大人


去掉那些词语就显得矇胧,不具体。雨,指下雨。大雨小雨不清楚。雨纷纷就具体,即指细雨清风。缺少了路上就缺少了定语。路上行人就确定了正行走在路上的人。去掉借问就去掉主谓语,提问的人就不明确。去掉牧童也就去掉主语,不知谁在遥指。因此,那些词语是不能去的,去掉诗意就显得不完美笼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