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要父母给他买房?

80后卿


首先,这个问题问的一点也不准确。只能说大部分年轻人需要父母帮助买房。我在山东一个四五线小城市上班。月收入到手8000左右,公积金2000。普通房价8000-10000。我工作十年,才买了第一套房子120平。房价接近100万。首付30多万,一个月还4000左右。我们厂的年轻人,技术人员到手6000,公积金1500。操作人员到手5000,公积金1200左右。你能指望他们自己攒钱买房子吗?首付也得30万,不吃不喝不谈对象也得攒5年。可以说我们单位年轻人的收入在这个城市能碾压8成以上的年轻人,所以说如果没有父母的帮助,大概率得到30以后才能买得起房。


国企职工小段


我们买房,自己买的,13年买房,房价当时4800多,房价一直涨担心再涨买不起,还有买房也是刚需,有了娃,不可能一直和老的一起住在老房子,同时也考虑小孩上学问题,就决定买,老的不同意,认为一起住老房子很好,这才刚买了车,开车去哪也方便,多此一举。既然不同意,只能我们自己想办法,当时我们工资都是才两千多,公积金俩人加起来也就一千多一点,首付22,我公司给我申请了十万无息贷款,五年后一次性还,这样还差几万,我自己爸妈借我两万,老公大姐借我们三万,我们又把车卖了八万,首付就凑齐了。每个月除去公积金,一个月不到一千五,我们贷30年的,这样每个月还的少点。后来利率下调,我们工资也涨了,每个月再还800多房贷就好了,当时买房也没通知公公婆婆,我们自己交了五千定金就直接买了,事后公公知道和我们闹了一段时间,说我们翅膀硬了,买房这么大事都不和他说声,还说地势不好,又是电梯房,各种不好,当时我们俩就看中这小区,学校,菜场都有旁边,又在县区里。闹了一段时间就过去了。后来存了点钱又装修,晾了一年,一直到前年八月份生过小宝,才从医院直接到新房这边搬家住进来。住了一年多,小区大门口盖了万达,房价涨不少,我们逛街啥的无所谓,孩子上学事重要,18年过年前就把房子给卖了,一万多一平方卖的。今年大宝9.1号要上小学了,重新给城区买了个老小区,房价相对便宜,也方便接送孩子,过条马路就是学校。目前算了下,装潢后还能剩20多万,到时候工资再聚聚凑30,准备新区再买一套,市里最好初中,高中都在新区那边,但是去那边买房住的人不是很多,感觉人烟稀少啊,所以房价没有市区高,首付能够,就是得商贷了,商贷房价老公算过不到四千一个月,不知道按照贷款多少年算的。这样算两套房子贷款压力是大了点,但还能接受,公积金那套不到除去公积金不到一千一个月。俩套房子房贷差不多老公工资三分之一,我的工资很少,只能够家里开支,这几年过去了,还是在4000左右徘徊。我们俩想着,万一房价再涨咋办,我们就来不了了,现在压力大了点,最起码能接受,年轻时累点总比老的时候累的好。其实谁不想老的能资助点,这样自己能轻松点,但是老的没有只能靠自己啊,还好,这几年老公工资涨不少又升了职,不然我们还真不敢想倒房子又卖又买的。老公经常说我旺夫,😄


俩轩宝妈妈呢


咱们在这里把年轻人划分到30岁之前吧,一般二十四岁左右大学毕业,大学毕业以后还要在社会上学习一两年才能稳住脚跟,工作刚稳定了,也就到了需要成家立业的年龄。这个时候才开始打经济基础,手里的存款连个首付都不够,怎么买房子。只好向父母伸手了。我曾经心里也憋着一股劲,想要自己付个首付,不向父母要。奈何咱这涨工资的速度远远比不过房价增长的速度,只能向现实低了头,让父母帮忙付个首付。这个年龄段的人很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资产早晚都是孩子的,所以让父母帮忙买个房子正常不过。

再一个作为父母,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孩子没有房子,那是父亲的失误。孩子没有房子说明当父亲的没当好,没有给孩子攒下点存款,会被亲戚朋友笑话。所以即使你不向父母张嘴要钱,父母也会帮着买房子。 中国的教育理念跟外国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啃老是人之常情,不啃老别人会竖个大拇指,让人瞧不起的是想啃没啥啃。我说的是事实,我也是穷人,我理解呢种感受。

让父母帮忙买了就买了,往后继续努力工作,让父母安享晚年就是了。


张sir聊房


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大多白手起家、囊中羞涩,不少人逐渐滑入房奴、卡奴的无底深渊。然而万事皆有例外,就是有一批天使青睐的幸运儿躲过了这烫手山芋,让家里的父母早早购入新居,结婚搬家双喜临门,怎不令人羡慕?这是为什么呢?仔细想想,大约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因为惰性在作怪。两手空空的年轻人大多刚刚从象牙塔里懵懂入世,刚到单位两眼一抹黑,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实在不想年纪轻轻就把还贷的这座大山压上肩头,反正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独生宝贝,与其从此过上捉衿见肘的日子,不如做个甩手掌柜,无债一身轻,闭眼享清福,让家长去操那份闲心吧。

二、因为隐性的恐惧心理。有的年轻人虽然乳臭未干、稚毛尚在,却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臭毛病,剁手党资历深厚,刷卡族账单如雨,花呗借呗白条金条密密麻麻,每天为了账单日忙得不亦乐乎,工资未到已有了十八家债主伺候。此次此刻,你再让他背上五六十万的房贷,二三十年的账期,你不如杀了我吧!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让我自己买房还贷,我还活不活?一想到今后要应付的职场拼杀、老婆进贡、子女教育、锦衣美食再也无缘消受,还是让家里的长辈去过这座火焰山吧。

三、因为虚荣心做崇。现在的年轻人都十分好面子,讲排场。收入不高却爱车如命,底子不厚却追逐新潮,一旦流行什么新款手机、热门游戏、爆款手包哪怕顿顿咸菜也要尝它一杯羹。房产虽然是家里最重要的资产,年轻人却不愿意为它身背重债,朋友之间闲聊神侃,一句“我有房”,无形之中给自己挣得了最大的面子,极大的满足了自己私欲膨胀的虚荣心。眼不见,心不烦,让房贷见鬼去吧!

四、因为老鹰与母鸡的教育逻辑。从孩子父母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与西方的家长有着彻头彻尾的不同。欧美的父母往往在孩子十八岁后便开始绝情断奶,让子女用自己的臂膀去闯荡世界,迎接挑战,而中国却有世界上最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为了含辛茹苦养育成人的心肝,为了能有足够的实力去讨一房媳妇,为了在有生之年早日过上含饴弄孙的日子,面对瞬息万变的飙升房价,白发苍苍的父母咬咬牙、狠狠心,砸锅卖铁甚至不惜动用养老的半生积蓄为孩子一绝后患。母鸡的孩子安守鸡舍,雄鹰的后代展翅蓝天,不一样的教育模式使我们的差距咫尺天涯,家长啊,你真的能跟他们一辈子吗?


圣手爱剪纸


现在的年轻人就拿九零后来说大部分都到了适婚的年龄,要结婚那么就需要有两个人住的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的话时间长了会有一点矛盾,当然想两个人单独住就需要有套房子,随着房价的升高,然而现在大部分的九零后靠自己还买不起房子,如果靠自己那要努力工作若干年后才有希望。

父母也是最亲近的人,所以在父母有经济上的支持下买套房子那也是可以减轻年轻人的负担,当然那是要看父母能不能有这个经济条件。

在我们国内大部分的家庭观念里面,父母给孩子买房子也是比较常见的事情。

目前来看现在的九零后负债率还是挺高的,所以要想自己买房那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当然了还有少部分能力更好的九零后还是自己能够买得起房子的。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欢迎指正补充!




啥为世界观


在城里常常看到50后、60后和70后干苦活、脏活和体力活的身影,大多数是因生活所迫来自农村的年长者。80后90后年轻人是不干此类累活,即便是收入高含技术的泥瓦工、木工、油工、电焊工等职业年轻人也不愿从事此类行业。年轻人文化、收入和消费都比父辈高,但存钱却比父辈低。导致一年下来所剩存款寥寥无几,仅凭年轻人自己的能力想买房简直是白日做梦。

要父母帮他买房大概有以下原因:

(一)男生存款有限。22~23岁大学毕业(考研另说),大多月薪在5千~1万之间;每月房租和生活费花掉一半,若交上女友费用陡然会上升。在我国男女朋友在一起花费非AA制,一般都是男方买单。大多数女生都用男生对自己金钱付出多少来评判或衡量爱情,节约和抠门的男生不受女生的青睐。因此男生和有女友的男生即便兢兢业业工作5~6年也攒不了多少钱?买房时需要父母帮助才能凑齐首付款。年轻人不啃老想买房不切实际,买房后还需要父母贴钱供房贷,房子是整个大家庭共同的负担。

(二)男生消费开支大不存钱。笔者一老乡的儿子在北京帮远房兄弟开车,管吃住净钱月薪5千,按常理来说老板包吃包住净钱月收入5千,除去手机话网费无其他开支就应该去存钱,但仍然是月光族,干了6~7年也没存钱。27~8岁要找对象了,女方要求在老家县城买房,县城房价(均价)8200元/平,首付拿不出来,无奈之下要求父亲拿钱。

现在90后消费观念与父辈不同,艰苦朴素优良传统和美德逐步丢失,信用卡透支消费不教自会。此类年轻人消费大不存钱占有相当比例,只对拉动内需消费作出自己的积极贡献。若买房没有父母的帮忙纯属纸上谈兵。

题主"年轻人都要父母帮他买房"不稀奇了,靠自己能力攒钱买房的年轻人不能说绝对没有,只是凤毛麟角。


皖江新四军


当我们毕业步入社会已经二十三四岁了,面临我们的就是就业问题,而当下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可以说很低,并且不是在一二线城市,工资能有多少是超过万的,再看看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对于刚步入社会的我们,租房子都花费了我们工资的一半,还能存下多少钱来应对高额的房价呢,得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攒够钱付完所有的房款。即使我们有足够的首付来进行按揭买房,对于大城市而言,各种限购政策也是头疼问题。在我们常州,你单身,购买房屋,而你工资流水不是很多的话,你还得有个担保人,那只能是父母了,而买房更多的对于我们二十多岁的,没攒到足够的钱,只能自己借或者亲戚朋友借钱来付首付,要么就是父母有能力来承担。当然,有钱的无所谓,对于农村出来的我们,父母又能有多少钱呢?我的意见就是,不要给父母太多的压力,努力发展自己,有能力了,自己花钱买房子,当然父母能提供一点当然好,没有也不能强求,自己努力就行。


一一的帅爸爸


其实,我觉得不是说现在的年轻人都需要父母给买房,只是说现在都是买房,以前的时候年轻人结婚不也是父母给在家里建房子吗?早时候,结婚也是父母会给分出来一间房子,或者父母买个宅基地在农村给孩子建套房子,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结婚了大部分父母都会给儿子分出来一间或者建出来一套房子,中国大部分地方的习俗就是这样的,现在只是都不建房子了,年轻人都往城市跑,以前的建房改成了现在的买房,个人觉得本质还是没变的,再就是现在的温饱问题解决了,追求的都是生活质量了,现在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了过不了几年就到了要结婚的年龄了,没有多少的积蓄,而且现在的房价那么高,买房只能让父母贴补自己了。

再就是站在女方的角度来说,现在的女孩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就算不是独生子女也都是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女人的地位提高了,谁也不想闺女嫁出去过的不好,所以,结婚前都想要给闺女铺垫好一切,怕以后自己闺女的日子难过,再加上现在的女孩大都没吃过什么苦,所以,让自己结了婚房子压力太大了,在城市里花销那么大,有房贷的日子就很难了。

还有就是现在的大环境造成的,周围的人都结婚买房了,可能或多或少也是一种攀比的心理吧!


宅着长肉肉


很多人都面临着购房压力,房贷也让很多人疲惫不堪。很多年轻人购房的时候,其父母都会倾其所有的支柱儿女。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年轻人,在购房之后,由于生活所迫,房贷的压力就移交给了父母。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要父母给他买房?

首先说说房价,虽然在国家政策的调配下,已经有了下降的趋势。但是,很多地区的房价一直在走平稳趋势,没降也没涨,这是很重要的原因。房价高对于没有经济基础的年轻人来说,自然承受不起。

其次,说说年轻人的收入。很多年轻人每月收入都不过4000(在三四线城市),每月在背负上2000元左右的房贷,基本工资就没有什么了。这样的收入也只有父母支柱,才能买得起房子。

最后,很多父母有经济能力为子女购房,在生活压力了大的今天,很多父母想让子女生活的宽松一些,选择为其子女购房。

从以上总结可以看出,很多年轻人因为刚刚参加工作,没有经济基础,买房只能靠父母的支柱。很多父母因为想让子女婚后生活好一些,也倾其所有的支柱孩子买房子。在当今社会,这样的现象很普遍。


好奇害死猫123496784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要父母买房呢,那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不具备自己购房的经济能力。

就以长沙为例,按照均价1.08万/平米来算,买一套120平的房子,大概是需要130左右,需要首付39万左右,余下的部分按现有商业贷款利率算,如果贷30年,等额本息的话,每个月也需要还4829.61元的贷款,而长沙的人均工资是多少呢?以下是在薪酬网搜索

综上所述,绝大多数年轻人是没有自己购房的经济能力才要父母帮忙买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