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为什么一开始就有这么多流量?

回顾一年多来,众多社交电商平台兴起,除了新兴创业公司,包括京东、阿里、唯品会等电商,甚至娃哈哈等传统快消品巨头,也纷纷入局,使得整个行业热度持续火爆,高居不下。社交电商顾名思义,通过社交分享来做电商交易。

既然是社交电商,那么肯定是社交+电商,这和淘宝、京东不一样,它们是电商+社交。

社交电商为什么一开始就有这么多流量?

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增加,导致更多网上社交平台的出现,在社交平台上,我们在不断的分享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是自己买的一件商品,都是一种无形的口碑营销方式。

很多时候看到一个熟悉的商品后,我们的脑海中会出现“我朋友推荐过”,“我同事已经买了”...这些看起来不是广告,却是效果最好的广告。用户看到这些,购买转化非常自然。

这也就决定了社交电商的出现,社交电商是电子商务衍生的一种新模式,其主要依靠于人际关系网络,以社交媒介为传播途径,通过社交互动的手段来达成商品交易。较之传统电商行业,社交电商入行成本更低,成为当下轻创业首选。

现在电商平台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难,本质上就是花钱买流量。想象一下,如果大家把流量都沉淀到微信个人号,那么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有大量流量。一个商家有1个订阅号2个服务号共30万+,每个微信发一个朋友圈有30万次的展现,会达成成交。而加上客服销售本身的个人号客户群体,微信群、朋友圈、智能短信、小程序、小游戏、场景制作等活动的组合互动,免流展现量巨大,假设一个中小店铺有40个员工,每个员工有微信群包含在内的客户数2000,那么就有80000次的展现,无非说其他的途径、渠道,达到的自建流量池转化。

社交电商为什么一开始就有这么多流量?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只要认可了品牌,不管品牌卖什么,他们都会觉得东西差不了。小米推出大获好评的小米手机,后面延展到小米电视、小米盒子、小米平衡车,品类拓宽带动销售业绩暴涨,原因是巨大品牌效应。

最后,可以帮助商家之间实现用户共享。你的用户不只是你的用户,可以跟更多的用户匹配,合作的商户可以充分共享。

第三方电商平台流量大,且针对入驻新人有一定帮扶政策,而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是用户和流量都从零开始。

但是,第三方电商平台的流量是不稳定的,一般过了新手期,流量就会突然暴跌,想获得流量就得掏钱。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长期积累的流量是非常稳定的,粉丝一旦积累,对网站有很大的变现价值。

第三方电商平台突围的策略就是打价格战,这其实是恶性循环。卖家利润越来越低,产品质量就会随之下降,用户数量也会减少,最后两极分化,强者更强,弱者基本没有翻身机会。

而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能充分展示自家产品的优势,比如结合恰到好处的场景、具有煽动性的产品视频、用户展示等,全方位应用营销工具,能获得和平台一样的营销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