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三“新”提振脫貧精氣神

本報通訊員 杜明星

崇信縣屬省列插花型貧困縣,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針對部分貧困群眾存在“等、靠、要”的問題,崇信縣探索推出新機制增強致富動力、新民風弘揚新風正氣、新產業樹立脫貧志向的三“新”扶志舉措,有效激發了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

新機制增強致富動力

“我家以前一直靠務農為生,家庭收入微薄,去年聽到農村‘三變’改革和名翔公司‘融資入股,坐享分紅’的宣傳後,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通過名翔公司擔保貼息貸款10萬元入股,沒想到這次分紅能分到這麼多錢。”股民代表張連榮說。

“發錢了,大家快來領錢了!”這是今年4月15日,甘肅名翔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在錦屏鎮冉李村舉行農村“三變”改革股東分紅儀式的場景。“去年以來,我們村黨支部按照鎮上安排,率先開展了‘三變’改革試點工作,村集體率先入股資金10萬元,示範帶動群眾參與‘三變’改革,這次分紅每位股東農民可得到2500元分紅資金,年末還有二次分紅,每戶每年最少可得分紅8000元。”冉李村黨支部書記李正夫說,“農村‘三變’改革開展以來,甘肅名翔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堅持把帶動貧困戶發展作為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最大限度地讓利於貧困群眾,主動參與‘三變’改革,採取土地入股、資金入股、資源入股、勞動力入股四種模式,力爭讓更多的農民參與到農村‘三變’改革中來,真正實現企業盈利和貧困戶增收雙贏。至目前,名翔公司在‘三變’改革中共入股冉李村土地125畝,資金280萬元、勞務15戶,培育農民股東90戶,廣大群眾可通過企業擔保,獲得銀行貸款,入股企業,獲得企業分紅。”

去年以來,崇信縣堅持外部幫扶和內生動力“雙輪驅動”、精神扶貧和物質脫貧“雙軌並行”思路,激發脫貧內生動力。該縣以合作社推動、龍頭企業帶動等方式,通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的方式與市場主體結成利益共同體,助力貧困戶多渠道增收。

新民風弘揚新風正氣

“現在,節儉辦紅白喜事,已成村裡的常態。”黃寨鎮鎮長劉小鵬自豪地說。近年來,黃寨鎮大力提倡節儉辦紅白喜事,為群眾省下不少人情費,移風易俗、厚養薄葬等改革逐漸深入人心。

移風易俗破除了陳規陋習,新民風建設弘揚了新風正氣。一“減”一“增”之間,黃寨鎮農民的幸福感不斷提升,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被大大激發。

去年,崇信縣圍繞“誠、孝、儉、勤、和”五字新風,以“道德評議、移風易俗、文化傳播、文明創建、誠信建設、依法治理”等活動為抓手,堅持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營造黨風正、政風清、民風淳的社會氛圍,讓貧困戶不再“等、靠、要”,形成脫貧攻堅強大正能量。

與此同時,該縣還以道德評議推進移風易俗,累計評選出“最美家庭”、“好婆媳”等誠信典型140戶(人),已有32人12個企業進入誠信“紅榜”。

新產業樹立脫貧志向

盛夏的西劉村,綠樹成蔭,鳥語蟬鳴,處處顯露著一股蔚然的生機。

“肉牛的養殖,好處實在太多,它在提高我們經濟水平的同時,還能把我們家過冬的柴火順便也省了。”西劉村西劉社的村民李金龍高興地對筆者說。

家住新窯鎮西劉村西劉社的村民李金龍,因家庭人口多,父母年齡大,缺資金、缺技術,2013年,被村上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隨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深入開展,西劉村包村幹部及駐村工作隊隊員面對面交流,共同研究想出了要想脫貧致富,還是要從產業發展上想辦法的思路。在大家的共同幫助下,李金龍申報了5萬元精準扶貧貸款,成立了錦龍肉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並修建了6間肉牛養殖舍、飼養了12頭肉牛。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李金龍用不怕苦,不怕累的毅力,在肉牛養殖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效益。2015年,他根據市場情況,出售成年肉牛15頭,收入10萬元,實現了脫貧。“正是黨的脫貧攻堅的政策讓我們家踏上了脫貧致富路,我還要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帶領大家過上更加幸福的新生活。”李金龍信心滿滿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