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那麼以後誰來種地,怎麼種地?

用戶110578816612


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刀耕、火種……

那情、那景、68年的老三是深有體會。對於種地,我是倍感恐懼……

我記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了。我兄弟多,因而家中人口多,分攤的地也多。木訥、無語的父親一生只會喂牛、不會種地,因而我們家的農活大多落在母親身上。母親好強,做起事來風風火火,無奈地多活重,故而母親有時也強逼著兒時的我和她一塊種地。

記得有一次和母親一起去給玉米地鋤草,母親負責鋤地,我負責去苗。烈日當頭,我不情不願的幹著,心裡盤算著:老天爺,快點下雨吧,下雨就可回家了;老天爺,快點黑天吧,黑天就可回家了……可惜俺操縱不了天,烈日暴曬依就,曬得俺汗流浹背,曬得俺沒精打彩……

說罷種的辛苦,再說收得艱難。

那時收莊稼,可不象現在、大型機器滿地跑,全靠用鐮刀割。一把、一把地割著、捆著,汗淹著眼、麥草把胳膊颳得一道一道的血印,就那樣地熬著、忍著、受著,偌大的一塊地最終被割好、捆好。

我到現在都不明白我們生產隊的地咋離家那麼遠?我們生產隊的地離家有六、七里路地,來來往往全憑用腿去丈量著。

那時朝家運輸莊稼的唯一工具就是平板車。滿滿的一平板車,裝滿捆好的麥個子,哥哥扶著把,我用一根繩在一邊斜拉著。那時的路可不是現在的水泥路、清一色的泥濘土路,大車轍印、一邊高、一邊低,儘管哥哥小心翼翼地駕著車把,無奈車裝得高、麥草滑,因而經常翻車,惱得哥哥經常拿我出氣,我為此捱過不少他的揍,至今心裡都有陰影,和他兄弟關係不好。當然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因他倆口對母親不孝,這是後話。

太陽曬,再加上哥哥的打,促使我暗下決心:努力學習,逃離土地,逃離農村!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俺來到了城市,成了市裡人。

現在俺已是半百老頭了,偶爾回家,發現兒時曾經播種、收割過的良田已經大片荒蕪,野草瘋長。儘管討厭種地,那也感覺荒蕪的可惜。

我知道現在僅憑藉土地上的那點微薄收入己經承擔不起農民的日益增高的支出:高額的孩子上學費用、不菲的年邁的父母贍養支出。迫使著這些七零、八零後不得不捨家棄業踏上了打工路,他們成了新時代的農民工……

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世界,這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過的一句名言。因而我們的土地不能白白地荒蕪著,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種植應是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未來我們的農村也會象西方國家那樣,農場主、現代化的農業企業耕種著大片的農場,機器轟隆,馳騁於廣袤的田野……


下崗老三


首先,這話說的太過武斷,我70後的許多朋友都是種地的,而且年收入比我這上班的都要多,他們還自稱不會種地,每年都掏錢請農科院的學生、老師過去指導幫忙。

其次,80後不會種地這句話不能概括所有人吧,80後的我,和我身邊的同事們,都在市郊承包的有菜地,種的還不錯,長勢喜人。

最後,90後不談種地,這話怎麼說的。我們村長家小兒子,95後剛回村就搞起了種植園,每天比些老傢伙們起的都早,天天泡在地裡搞草莓、覆盆子、藍莓等的種植。


吃瓜子不吐皮


00後沒地種!為什麼???農村經濟發展快速,很多90後在城裡賺了錢都回家蓋房子,90後一般家裡都有三四個兄弟姐妹。那麼每人蓋一棟房子,四兄弟就四塊田。田都被拿來蓋房子了,那麼00後去哪裡找田種呢???為什麼這麼說呢?以前我們村和其他四條村相隔幾十公里。現在呢?我走到鄰居家就是隔壁村了。因為四條村蓋房子,蓋成一條村了。都快成一個城鎮了


AI陳曉傑


我是80後,我會種地,但是我也不會回去種。

小時候種稻谷每天都跟老媽在田頭轉,除了打農藥不需要幫忙,每個階段該做些什麼都清楚。實在不會的鎮上農技站的人也會給你上課教學。但是老家的地方不是平原 梯田比較多。想承包下來根本做不到,田基太高了有些連機器都上不去。只能靠人力工作。所以現在到處都是荒地,毒蛇🐍出沒的地方。根本不敢走進去。荒得很嚴重。

但是平原的地方可以承包下來。政府部門在鼓勵耕種方面做的還是可以的。每畝都會有補貼,化肥也會免費發放。每隔一段時間會派工作人員下鄉查看農作物生長和收成情況。


1104627


我來回答一下,我90後,家就是農村的,我家種的是蘋果,桃子,梨以及麥子,麥子可以用機械化,但水果不能,因為水果要套袋子,要麼國家有相應政策,沒有的話除非以後研發出抗蟲病的樹,若研發不出來,那地鐵鐵的就荒廢了,因為我們這好多種地能手搬到城市裡去了,(我問過其中一些人,人家都說在城市哪怕洗碗都比在農村種地強,而且還輕鬆,月月都能見到錢,種地回報少,而且還太遲了)地就直接荒廢了



西下的貝殼


朋友不要杞人憂天。國家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常言道:“車到山前必有路”現在國家不是正在搞試點嗎?鼓勵支持提倡,辦農村合作社。把農村土地集中連片。交給有能力人,機械化耕作。讓有土地的農民入股分紅。有的地方直接把自己土地,承包給大農戶耕作,農民收取租金。讓農民從小農經濟中解放出來。要麼在農場打工,要麼出外打工。這是多麼好的事啊,有什麼好擔心的。


隨心所欲56417719350


如果都不種地,大家都好好地活著,擔心什麼?

如果都不種田,有一部人可能就無法生存,那這一部分無法生存的人總不會眼睜睜讓自己餓死,就只得去種地了。

所以,物競天擇,自然法則下,遠古矇昧時期,人類都生存下來了,時至現代文明社會,豈會有無處謀生,而有田不種,寧可餓死的人呢?


飛鳥留痕2O16


筆者到一些農村做過調研,現在確實是“70後不願意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根本不知道種地是怎麼回事,也根本不會去種地的事情。按照原來一家幾畝地的傳統種地方法,種地確實是太累太苦了。那麼,以後誰來種地呢,到底將來怎麼種地呢?

這個問題歐美髮達國家已給出了答案,大規模機器化的種地,國家對農產品進行補貼,這是目前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解決農業發展的辦法,這種種地方法就變成了大型農場,現代化的大型農場,一個人可以種幾千畝地,而且不累,還很輕鬆。

我國許多地方種地的方法還是幾千年前的小農經濟的方法,一家幾畝地,簡單的傳統方法種地,這種方法太落後,效率太低,農民用這樣的方法種地,即累又不賺錢。為了解決我國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太落後的問題,十八之後,中央確定了農村集體土地可以流轉的政策,為農業產業升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未來的農業就會向著大規模的機器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會像新僵建設兵團一樣的大規模機器化的種地,再也不會回到小農經濟的簡單勞動中去了,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後,農民將土地流轉後有了土地流轉金,就變成了農業產業鏈上的工人,農民的收入就會大幅提高,農民的工作也不累了。

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是因地制宜,找到適合當地發展的農業產業,打造成農業產業鏈,培育出農業產鏈上的高利潤點。

如果您遇到投資,融資,市場,品牌,利潤低,商業模升級,資本運作等難題,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諮詢。智庫招加盟代理商,每晚九點到十點半我在頭條開直播,為大家提直播免費諮詢。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這個你放心,我現在就住地中間,種地散農藥,收割,全部機器完成


晟遠達小嚴


今後農村真的沒有幾個人還會種地了,現在你看看農村,有幾個是依靠種地發家致富的?我們老家,在西南大山山區裡,農村不管是旱地還是田地,都已經荒廢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50歲一下的,基本都在外面打工,只有60歲以上的,還在家裡待著,他們也沒有辦法, 因為出去打工,年紀大了,人家不要,只好在老家待著,種一點地,能掙一點是一點,至少,吃飯不用花錢了,但如果說要依靠種地掙錢,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說,如今確實農村存在60、70後不願意種地(外出打工掙錢),80後不會種地,90後,基本是不談種地了,大家都在外面打工,要麼地承包出去,要麼就荒廢了。

未來這些農村地咋辦?涼拌,因為不掙錢,那就荒廢去,那麼,未來人人都不種地,我們吃的大米、小麥等哪兒來?這個不用操心,實際上,在如今農村,依然還有很多地方在種地,那就是一些平原地帶,依靠機械化進行大規模的種植,基本用不了幾個人,機器就解決了,這些地方,基本是把地流轉出去,承包給農村合作社或者承包戶,農民自己外出打工,不僅可以掙打工的錢,還可以拿到承包費,這樣,地不僅沒有荒,還可以掙雙份的錢,而這些平原地帶的農作物,完全可以供應中國城市和農村人們的生活,不存在以後存在糧荒的問題。


這是我老家的夏天,還不錯吧

平原地帶,因為機械化作業,規模化種植,依然還是可以掙錢的,甚至比打工掙錢,這些地方(如河南、山東、江浙和新疆等地),農田沒有荒廢,耕地正常使用,只有像雲貴川渝兩廣兩湖、江西等地,山大,地處山區,梯田多,沒法進行機械化種植和規劃化種植,地只好荒廢了,不過,實話說,這些梯田地或者山上的旱地,確實沒有啥種植價值,成本高,不掙錢,成本還不夠利潤的,幹嘛要去費那麼大勁種植呢?在這些地方,不管是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都是很正常的,因為這些地沒有價值,讓它荒廢去吧,好好把平原地帶的地利用起來,把國人養活,不出現糧荒即可。


我老家,山清水秀

我倒是覺得,像雲貴川渝等山區,既然沒有人種地,但這些地方山清水秀,是中原地帶沒法比,特別是農村氣候宜人、景色不錯,可以開發搞旅遊業,大力發展農村的養殖業、或者旅遊業,推動鄉村休閒娛樂建設,推出系列鄉村遊以及新農化建設,還可以搞一些特色的農村旅遊項目,如度假觀光、農村休閒、徐昂村體驗、採摘遊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甚至還可以搞一些農家樂、吃喝玩樂一體,也挺好的,但前提是,要把路修好,遊客出行方便,不然,依然難以發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