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打豆腐後,剩下的豆腐渣,可以幹什麼?

磊lei2158


說起豆腐渣呀我還真不陌生,以前過年家家戶戶都自己做豆腐下油鍋蒸包子,如果不做豆腐就覺得過年少了點什麼一樣。現在做豆腐剩下的豆腐渣都團成糰子放太陽下曬乾餵豬吃了。以前沒吃的,豆腐渣也是幹東西,還記得我媽把新鮮的豆腐渣用蔥花炒炒當菜吃,還別說還挺好吃,吃玉米糊湯還真是下飯。這都好多年了沒吃過了,過年也不自己家做豆腐了,都是買現成的,過年也沒以前的個感覺了,還真是想念那個味道呀。


三農人昌義


說到農村打豆腐,現在已經是比較少見的了。在我們村裡,以前還有2-3戶人家磨豆腐,現在已經一家都沒有了。不過,在我們鄰村還有一戶人家一直在打豆腐,而且他們家的白豆腐確實做的很地道,口感也很好。若要說豆腐渣,估計很多朋友不一定知道豆腐渣是什麼東西。豆腐渣,就是我們在磨黃豆時,留下的黃豆殘渣,所以很多人並沒有見到過豆腐渣。其實,豆腐渣也是農村美食的一種,但是經常做豆腐渣的人戶不多。因為我們家,老爸喜歡吃豆腐渣,所以家裡幾乎每年都會買一些豆腐渣,自己做美食。

一般我們做豆腐渣,多是寒冬臘月的時候,和做豆腐乳是差不多的時間。兩者的製作法子也是基本一樣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購買豆腐渣。

因為農村打豆腐貨真價實一些,所以豆腐渣的質量也要好一些的。我們家的豆腐渣,一般是別人家免費送的。如果要買的話,估計價格在4-5塊一斤。

二、蒸豆腐渣。

買回來的豆腐渣,不能直接去發酵。我們首先要將一些豆腐渣蒸熟。這裡在農村,都會有蒸鍋,將豆腐渣均勻的鋪在鍋裡,將其都蒸熟。

三、捏團,並放置發酵。

在豆腐渣蒸熟以後,我們就可以把熟的豆腐渣捏成糰子。這裡最好是保證糰子大小基本一致。如果糰子大小不一,很可能會在發酵過程中,豆腐渣出現發酵不均,或者不完全的情況。我們一般會將需要發酵的豆腐渣,直接放在溫暖的火爐房裡,利用適宜的問題,來加快豆腐渣的發酵過程。


對於捏好的豆腐渣糰子,可以直接擺放在乾燥的籮筐裡面。我們一般會在籮筐裡面,鋪墊一些乾淨的稻草,然後將豆腐渣糰子放在稻草上。今年老媽因為沒有弄稻草,所以直接將豆腐渣糰子放在鋁製蒸鍋裡面發酵。這樣做的導致豆腐渣糰子發酵的,並不好,出現了一些雜菌,導致菌絲有些發黑。不過,還好不影響,僅僅是不太好看。

四、發酵好後的處理。

因為發酵過程,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時間,所以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判斷,來知曉豆腐渣是否發酵成功。可以可以有兩個方法:一個是根據豆腐渣發酵後,釋放出來的氣味判斷。因為我們家喜歡吃臭的豆腐渣,所以當有比較濃的腐臭味兒以後,我們就知道豆腐渣發酵好了。另一個是根據豆腐渣表面的菌絲來判斷。當豆腐渣糰子上有均勻的白色菌絲,就表面豆腐渣發酵到位了。


當豆腐渣發酵到位以後,我們就要給豆腐渣進行調味。清洗一個乾淨的盒子,裡面放食鹽、辣椒粉,然後把豆腐渣糰子放進去翻滾一下。當豆腐渣糰子上,均勻的裹上了調料,就把豆腐渣糰子放在另外一個乾淨的盒子裡。當豆腐渣糰子上的食鹽化了以後,就可以煮臭豆腐渣吃了。

白菜煮豆腐渣:這個吃法是我們家裡,最受歡迎的一種吃法。我們在煮大白菜的時候,就會把一個臭豆腐渣糰子,直接放進鍋裡,隨著白菜一些煮爛煮熟。


著迷大鄉村


做完豆腐剩下的豆腐渣還是有很多利用價值的。

就拿我們這邊來說吧,豆腐渣還是很搶手貨,我們這邊有很多散養牛戶,他們都會在豆腐坊訂購豆腐渣,然後用豆腐渣、玉米麵、稻糠摻到一起給牛做飼料,常年都離不開豆腐渣。

還有一些豆腐坊、會利用自己剩下的豆腐渣來餵豬、這樣會增加經濟收入的。

我記得小的時候好像還吃過、用豆腐渣等炸出來的丸子,那個時候吃起來還是很好吃的。

所以呀這個豆腐渣還是有很多用處的。


1村裡人


打完豆腐後剩下的豆腐渣可以做菜吃,而且味道特別可口。小時候在農村經常能吃到,特別是逢年過節,有稀客來,媽媽都會做現磨豆腐,過濾下來的渣她會製作成一道美味菜餚。

首先把豆腐渣先放幾天,熱天一兩天就可以了,冬天可能要多隔天。讓它有一點酸溜溜的味道,準備菜籽油和豬油,一樣一半就好。放一點切細的清菜葉,再放一點肉丁,放上調料一起煮一下就可以了,入口細膩,酸酸的比較開胃,味道好極了。


HB追夢


可以自己吃,也可以餵雞鴨豬都可以,記得小時候奶奶做豆腐的時候,我們就很開心,因為可以吃豆腐腦,祝福腦袋加點洋蔥,加一點白糖,再加一點點蝦米哇!那個味道,想想都美味,還有就是那個豆腐渣拿來煲湯,再放一點泥鰍,然後再放點那種紫蘇,那個味道也很好吃,還有就是做豆腐的上面那一層豆腐皮也很好吃。那地方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這邊是這樣子的。






小賴的一天


豆腐渣對於如今年輕人來說,不管是城裡人還是農村的孩子怕是瞭解不多的,也有可能連聽說都沒聽說過,但對於我們這些年過半百的人來說,那可再熟悉不過了,豆腐渣就是做完豆腐後產生的渣子,對豆腐說是垃圾了,但對於我們農村人來說,豆腐渣還真是好東西。


第一,可以做成各種好吃的美味,可當菜,也可當飯。記得小時候在家裡,每到過年時家家都要做一包豆腐,如果是捨不得的也有兩家合夥做一包的,一般都是臘月二十三以後快要過年了才做,白天家長忙的顧不上,一般都是下午魔好豆子,晚上才開始做豆腐,小孩子困的都睡過去了,做豆腐的整個過程也都會錯過,但是每到正睡的香的時候,大概是夜裡12點左右吧,不管我們睡得有多香,媽媽都會把我們喊醒,讓我們起來吃塊熱豆腐,而到了第二天必定會包一鍋包子,那餡就是豆腐渣做的,加上一點大白菜,肉可有可無,記憶中那是最好吃的包子。如今花樣更多,可以像做豆沙包一樣做成圓圓的小豆渣包,讓人更有食慾,也可以加上一點菜炒著吃,小時候的味道至今難忘。


第二,可以當飼料,又可以當肥料,莊稼人還真拿它當寶貝呢。如今村裡有專門的做豆腐專業戶,豆腐渣天天大量產出,但也一點不剩,都被預訂出去了,主要是村子裡搞養殖的養豬戶和一些種植戶。給豬當飼料,豬可愛吃了,而且無公害無汙染的,在我們村裡這樣的豬殺了以後人們都搶著買肉呢。每年我也會去買一些,但是不是用來養豬,因為家裡種著一塊小菜園,買回家以後把它堆起來密封,然後進行發酵,就變成了很好的肥料,種出來的菜吃起來也甜。


豆腐好吃,豆腐渣也是寶,偶爾從做豆腐的人手裡買一點豆腐渣,做成各種各樣的小吃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吃不了,合理運用,又省錢又是好肥,何樂而不為呢。


山村梅花


在農村豆腐渣基本是用來餵豬的,我們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是自己磨豆腐吃,而且不管哪家需要招待客人了,也都需要磨豆腐,豆腐基本算得上我們家鄉的特色菜,一個豆腐可以弄出很多個花樣,所以做豆腐是非常頻繁的,豆腐渣自然就多了,如果豆腐渣太多喂不過來的話,我們就會把豆腐渣曬乾了放起來,這樣的話可以儲存很久,現在我們農村老家也是這樣的,只是現在種的黃豆少了,做豆腐的時候也沒那麼多了







農村李燕娃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在農村每家都會種一點黃豆,到了農閒的時候或者節假日都會弄一點豆腐來吃,打完豆腐後剩下的豆腐渣是不會掉的,用處很多的,可以用來餵豬喂牛

小時候看父母做豆腐覺得很好奇很好玩,做豆腐是一個技術活 ,做好了就成豆腐了,做不好就會變成湯湯水水的沒辦法吃了

以前窮的時候做豆腐剩下的豆腐渣是不會掉的,可以淹來吃,那樣也很好吃的,現在大型的豆腐加工廠剩下的豆腐渣都會被養殖場的全部買回去餵豬喂牛的


苗鄉江濤


其實豆腐渣是道美食,小時候母親常用豆腐渣和白菜一起炒,那樣吃起來很好吃。和蘿蔔絲一起炒,吃起來有點微苦。和蘿蔔櫻子鹹菜一起炒,喜歡懷舊的人可以偶爾吃吃。也可以和玉米麵一起蒸窩窩頭,我記得哥哥小時候常背誦的一篇文章裡:過年了,奶奶端上來一盆糠窩窩,弟弟咬了一口,“呸,不好吃……”一樣的食材有人做出來很好吃,有人做出來很難吃



鄉村姐妹的故事


在農村打豆腐後,剩下的豆腐渣,可以幹什麼?

說起豆腐我們一定不會陌生,這是由黃豆加工而成的一種食品。但是在製作豆腐時還有一種附產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豆腐渣,這是製作豆腐時將黃豆磨碎之後濾出來的渣子。那麼在農村,打豆腐之後剩下的豆腐渣可以作什麼呢?

在農村豆腐渣一般有兩種用處,第一是用作飼料用,豆腐渣是一種蛋白含量較高的飼料,因此在農村裡平時打豆腐後剩下的豆腐渣通常都是用來餵豬、雞、魚之類的動物。特別是在農村那些專門打豆腐賣的人,通常家裡都會養有不少的豬或雞來吃豆腐渣,這也是豆腐渣用的最多的一個地方。

如果豆腐渣多,一時喂不完的話可以放在太陽下曬乾,到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喂這些畜禽也可以。魚之類的可以直接喂生的(新鮮的)都行,但雞、豬之內的畜禽類若是大量喂的時候最好是煮開再喂,這樣易消化也可以破壞裡面的皂甙,防止過量食用之後出現中毒的情況。

除此之外,豆腐渣也可以用來我們人食用,乾淨的豆腐渣可以直接炒來吃,做的方法也簡單,鍋裡將油燒熱之後將豆腐渣放進去翻炒一分鐘左右,再加適量的水煮開,這時加鹽、蔥花之類的,鍋裡的水快乾時出鍋就可以了;另外也可以將豆腐渣捏成一小團,放在室內讓發黴,等黴長出來之後放在太陽下曬乾,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黴豆腐渣或臭豆腐渣,以前在農村很多人都喜歡將豆腐渣這樣做來這樣吃,這吃法你吃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