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又自卑,胆小,又有社交恐惧症那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PERSIST


说实话我觉得曾经的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也许现在还是这样的一个人,但是我在努力让自己有所改变,最起码成为一个自信的人,相信自己的人。

请相信我们的世界和大家所看到的世界没什么不同,只是我们可能更敏感一些,对于他人的评价,他人的眼光,他人的议论会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个小世界,想远离这样的区域,每次课堂发言,上台讲话,明明自己准备的很好,可是面对那么多同学的眼光,一下子就变得很紧张,手心会出汗,双腿会发抖,这是一种极大的不自信,结束后觉得自己讲得实在是太糟糕了。工作后还是会害怕每一次面试,但是经历得多了,状态也就好很多,一次次告诉自己没关系,自己可以做好的,每一次结束都会感到无比的轻松,不论做得好不好,起码我做了,我完成了一件我所害怕面对的事情。

至于社交恐惧症,这是很普遍的现象。我们不会主动靠近人群,不会认识太多的朋友,不熟悉的人也许会觉得我们冷漠,熟悉的人也许会觉得我们是个话唠。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圈子,并不是认识的人多,真朋友就比别人多。也许平时不联系,但在对方需要的时候,我们会成为耐心的听众,尽自己努力去帮助我们的朋友。

我觉得胆小和自卑更多的源于自己的不自信,而不自信是因为觉得自己准备得不够好,所以为了让自己变得自信一些,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做准备。社交恐惧症只是自己对圈子大小的选择,自己舒服就好,不必在意太多。


晴天的sunly


先说说我吧,真实经历,因为家庭原因,小时候被母亲心理虐待过,母亲外遇出轨,父母离婚,父母重组再婚,再加上校园暴力,我觉得我很有资格回答你问的问题。

你要问内心怎样的呢?说实话,我患上了你说的所有的一切以及逃避型人格。

因为受到这些影响,虽然想法天真,喜欢不由自主的照顾别人,但是我对人说话都是带刺,潜意识总感觉自己不可能被爱,工作的时候领导同事总说我太严肃感觉很冷淡,所以对我也没好脸色,其实我脑海中想了无数个跟他们好好聊天的想法,但是我自卑,我胆小,我逃避,我害怕和他们交流。

曾经有一年时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出来,当时饿了就点外卖,那时我感觉我的世界是昏暗的,不被认可的,做的最多的梦就是我一直在求救,但是,路过的人并不肯帮我,反而给我补了一刀还一直嘲笑我,说我傻。

现在呢,虽然过去了。但是,我感情变冷淡了不少,不再喜欢照顾人,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和我爸的感受,希望这一切以后都会过去,毕竟我知道,我爸还是爱我的。


云抒呀


当我告别了懵懂无知的孩提时光,背上背包,一个人来到陌生的环境。那时的我真的是羞涩,或许不叫羞涩,应该是胆小。

记得第一堂课老师让一个个子高挑的女生来给我们统计姓名,当她来到我的座位的时候,我莫名的感到紧张,不是年少情怀总是诗,只是单纯的胆小,自卑,不敢和一个完全陌生的同学有一丝一毫的接触,我不敢和她说话,不敢有目光的交流,我只知道,我写着自己名字的手是抖的,或许有人会说,至于吗?不就是写个名字嘛!我想说那是因为你想不到那时的我有多胆小,刚开始时我不爱和我不认识的同学说话,我忐忑,害怕,我不能适应身边陌生的一切,但我又小心翼翼的关注着同学们的一举一动,羡慕他们的侃侃而谈,向往他们的随遇而安。

现在看我的曾经,会感叹,那时的我多傻啊!因为胆小自卑,不敢做太多事,也错过了太多的小美好!

胆小的孩子往往都有一颗敏感而又自卑的心,她们需要被认可,需要温暖,哪怕是一句小小的问候,都会记很久,很久!


志爱剪影


因人而异吧,我之前也非常的自卑,但是我的内心世界依然非常强大,虽然我也不怎么社交,但是我读很多的书,我的书里面也可以跟各式各样的人交流,可以和各种各样的作者进行很深度的交流,这我感觉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后来我长大了,我的性格也产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其实我还是觉得人在独立的情况下更能得到成长,也没有什么可自卑的,很多时候只是在一念之间吧。独立的人,他的内心可能会更强大,当然也可能会很脆弱,我的还有一个同学,因为那太就是经常不和别人交流,下课以及很多时候他都是一个人在公司里面,他也不怎么和别人交流,整个人就把自己给封闭起来,后来就得了抑郁症,他的内心世界应该不会太美好吧。


你家果果呀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可以看出:他的世界是孤独脆弱的,同时也是自我沉浸的。为什么呢?



一、【孤独脆弱】

如果一个人又自卑,胆小,又有社交恐惧症那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他非常缺乏自信,非常害怕面对,他就像躲在黑暗阴霾里的云朵一样,害怕出现!他不敢坚强,不敢勇敢,就像小孩子摔了跤一样,害怕哭泣!他不敢正视自己,就像眼睛不能直视阳光一样,害怕刺激!他恐惧社交,就像小鸟断了羽翼一样,惧怕飞翔!在他心里有太多的不敢和害怕,他是多么的孤独,又是多么的脆弱!



二、【自我沉浸】

或许是已经习惯了自卑,习惯了胆小,又习惯了自我,在他的世界里,这种感觉可以自我沉浸。他自卑的可以说服自己:我不如别人!他们是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而我只是地上毫不起眼的“小草”。他胆小的可以说服自己:我心太小!他们是天空中高飞翱翔的“雄鹰”,而我只是浅水里游荡的“小鱼”。他恐惧社交的可以说服自己:我一个人很好!他们是众星捧月的“太阳”,而我只是孤芳自赏的“露珠”。



综合以上几点:他的世界是孤独脆弱的,同时也是自我沉浸的。

最后: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每个人都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不要害怕、不要畏惧!勇敢的做自己,你就是天空中那颗最闪亮的“星”!


阳光之曙


自卑,总感觉低人一等,做什么事之前都觉得自己做不好了,没有一点热情。

胆小,可能是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影响,加上心里的不安焦虑,遇到一点事,会使人失了分寸,惊慌失措。

社交恐惧感,正是一点点的自卑胆小,整个人慢慢远离人群,以为这能远离伤害。

在他的世界里,一切感到陌生的事和物人,都会成为威胁恐惧的对象。

把自己放在一个安全的个人世界角落,寻求最后的安慰,极不愿意走出,也不许别人闯进来。

但他们没有放弃现实的世界,只是想有一个人理解帮助。



周一思想


沉醉于幻想的世界里,没有一天的清明。

隔绝的人群的同时也在隔绝着自己。

幻想着有人主动亲近自己却不敢与人亲近。因为在渴望温暖的同时,也在害怕的失去温暖。

抱着失去的心态面对世界,满眼看到的都是失去,于是懦弱无能,于是裹足不前。

最令他心安的地方是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周围是空荡荡的,他不需要去考虑别人的态度,只需要静静的一个人呆着。

当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他的内心更容易平静,然而这份平静和却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打破,然后陷入无尽的烦恼中。外界的干扰包括他过去的回忆。

最令他痛苦的地方就是过去的回忆,这样性格的形成一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这种性格之所以能固定下来,就是因为他在不停的回放着这种原因。

想象一下吧,每一天你都在经历着你人生所有经历过的苦难,而且这份苦难还在不断的增加。

这就是他们每天都在经历的生活


梦幻海


自卑的人他的世界充满不安

其实自卑有一种是太过要求自己做事情做得完美【其实这是分别心在作祟】,但是你却忘了人无完人,你接受不了自己的不完美,所以导致你开始自卑自责。

你总是会想:

为什么怎么简单的事情自己却没做好?别人都能做好为什么自己却没做好?【与他人的比较】

是不是自己能力真的差?【以及他人的指责】。

然后你就会想:

以后还是不要接这些事,自己没能力做,而且还会被他人指责,用异样的眼光看待等等一些负面的想法。

然后由于一个错误的想法导致后面的恶性循环,对问题的逃避,变的 胆小,甚至开始有社交恐惧症,严重到与他人聊天无法表现自然,而是去在意他们的眼神是否带着异样的目光,去揣摩他们的话语是否有其他含义,以及一些负能量的想法,导致自己开始怀疑自己不能融入这个社会,看不懂他们,无法与他们交流,然后又开始逃避,恐惧社交,害怕与他人单独交流,无法融入群体。

封闭自己,甚至对人性产生了怀疑,严重的分别心导致自己怀疑所有人都不是好人,愤恶疾俗,一个负面情绪的开端可以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俗称:蝴蝶效应。

前面说到的这些其实都是【分别心】在作祟。记得以前有看过一个关于心理的测试。

这个测试讲的是:找来一位男士,在那位男士脸上用笔写几个字,然后拿镜子给那位男士看自己脸上的字。之后,把这位男士一个黑屋,放开他,让他走出去大街上。事后听那位男士阐述他的心理活动就是走在大街上感觉每个人的眼光十分异样的盯着他的脸看,这使他内心十分不安,想快点离开,回去把脸上的东西洗掉。但是回去之后看到镜子,其实他脸上什么都没有。

所以这个测试证实了都是心理作用在作祟,都是分别心在作祟,分别心使你自己觉得你与别人不一样。但是到头来还是一样,当你仔细的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并非是特别的。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苦,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不要给自己下定义,不要给自己加枷锁,不要认为自己与他人不同,认知到自己,接纳自己,接纳自己所有的不足,并且与之和睦相处,握手言和。观察自己,理解自己,不求快速改变,只要每天有一点点的改变就好,摒弃这些恶性循环的负能量,慢慢发现自己的真善美。


小魚仔


他的世界正如他的心情一样,卑微,不受人尊重,没有知心朋友,受尽冷眼与嘲笑。常与孤独为伴,寂寞为邻。人生浑浑噩噩,事业浮浮沉沉。

自卑让他面对想做的事寸步不前,想要表白的人沉默寡言

自卑让他失去了太多想要拥有而又没有勇气的人与物

自卑让他成为了他自己都讨厌的人。

自卑让他成为领导眼中不起眼的小人物,

自卑让他成为家庭里父母担忧的小孩童

自卑给一个人带来了太多的苦与难,是与非。

自卑,胆小,恐惧,本是一体,是对自我的不断否定,是对别人的评判指点极度的在意。

他们害怕别人不认可,他们恐惧自己不优秀,他们成全别人委屈自己,他们不敢提起勇气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外表看似外边谦和有礼善良温柔,但是内心却时刻纠结,恐惧,多疑。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半途而废是他们的代名词。

总之他们失去了本该有的自信和勇气,智慧和光明。他们是迷失的一类人群,他们要做的就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爱自己,不需要在别人的评判和规则里寻求自我肯定。不要总是活在头脑和概念的逻辑里,多观一下自己的内心,关注一下自己的感受,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取悦自己,爱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超越自卑和恐惧,活出一片光明!





青空598


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的世界依然充满欢乐与乐趣,这肯定很出乎大家的意料吧,大家都认为自信、胆大、自来熟才有美好的生活!真的是这样吗?

谁能举出一个具有十全十美性格的人?拥有几乎所有的美好品性,根本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大家要知道,世间的所有东西都有两面性,拥有自卑很可能就拥有了敏感机警,拥有胆小很可能就拥有了小心谨慎,拥有了社交恐惧很可能就拥有了及其多的自由时间……问题不在于我们是什么样,而在于你如何看待自己拥有的东西,如何看待社会给你设定的隐形规则,如何对待别人的眼光。

比如自卑,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动力去变得强大,因为强大可以减少自卑,也可以接受自己的缺点,把它看成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顺其自然,不苛求自己拥有闪亮亮的自信,除非你有功成名就的远大目标。

糟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这件事情所持的态度。我也可以说,糟糕的不是自卑、胆小、社交恐惧,而是你对自卑、胆小、社交恐惧的态度,你排斥它们,憎恨它们,想除掉它们,一旦你排斥不掉、消除不掉,你就会痛苦不堪,这比自卑等本身更让人难受。

就像那个在火车上掉了一只鞋子的老人,他为何要扔掉另一只鞋子呢?因为他知道,如果只是为了掉落的鞋子哭泣,毫无意义,不如扔掉另一只,让捡到鞋子的人开心的穿上。

不要为了眼前的一得一失而苦恼悲伤,生命是一条长河,不但有宽阔和平坦,也有崎岖和高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活出生命的本色,放弃评判和苛责,爱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