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聪明不聪明,在哪一学科就能体现出来?

爱心辅导妈妈


一个学生聪明不聪明不是哪一个学科就能体现出来的。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不是特别聪明;有的学生成绩不是很拔尖,却相当聪明。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看到的现象。



判断一个学生是否聪明,个人觉得还是数学比较快捷、准确的体现出来。

从小到大,我都感受到了数学能力强的学生特别聪明。很多题目的解答不是努力就能办到的。就算努力解答出来了,那么头脑聪明的学生做起来就轻松许多。这一点,我在补习班做数学辅导老师的时候感受特别深刻。不同学生之间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差别巨大,而这种区别很容易看出一个学生的聪明程度。有的学生连基本的概念都难以理解,而有的学生让老师困难重重的杯赛奥数题都能很快找到解决方法。

对于数学,一个简单的知识点或是一个公式可以把题出得很容易,也可以出得非常灵活,极度困难。这样学完一节内容,进行测试就能很好体现学生的聪明程度。那些参加奥数竞赛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让我感觉十分聪明,是普通人无法办到的。而那些学校考试数学成绩数一数二的不见得很聪明,有的靠的是踏实、努力还有细心。

除了数学,理化生也能体现聪明程度

数学学得好的学生,理科基本都不错。特别是物理好的学生,数学更不在话下。数理化对思维,对智力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仅逻辑推理要严密,还要灵活、贯通和创新。只有聪明的学生才能很好的运用知识,通过思维一步步把大题、难题解答出来。

如果能够很快学习理科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那就显得非常聪明。毕竟学习上的所有题目都有标准答案,很多学生通过努力思考也能解决。于是不加思索的解出难题才显得超级聪明。考试成绩主要是通过不断训练来提高的,而一个人的聪明程度从小就可以看出来了。所以我认为一个学生的聪明情况不是从考试成绩提现,而在于平时的学习。这就符合大家觉得某某很聪明,一问考试成绩却很一般的道理。



其实,文科也能很好体现一个人的聪明

我一直认为理科好的才显得很聪明,文科好的主要靠的是记得多、看得多,有时候觉得浮夸,不严谨。现在想想,文科好的也是很聪明的。在古代,理科学霸从事低微的工作,计算一些财务打打下手,只有文霸才能做大官,前途似锦。

聪明是比较出来的,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交流中表现特别突的就会觉得很聪明。有时候觉得这个人脑袋瓜好使很聪明;有时候觉得那个人口才特别好很聪明;有时候看人家文采奕奕,构思巧妙觉得很聪明。在平时打交道的时候,我们不经意间对别人是否聪明做出了一定的判断,依据就在于对方的言行举止和自己的主观感受。而这些判断很多一部分包含了文科类的东西。毕竟平时接触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靠专业工作人员处理的。

结束语:我认为判断一个学生的聪明程度在于平时表现,各个比较。相对其他学科,数学是最佳的,最准确的。其实,文科好的学生表现更佳,是容易被喜欢,被认为最聪明的对象。聪明是优势,至于未来还需努力,伤仲永就是很好的例子。


徽乡小居


我感觉,我有点偏题了,但还是想说说。

我讲讲我家娃娃的经历吧,虽然不是985,只考了211,但觉得她的成长很少让我们操心。

最早让我觉得她不简单是小学5年级。那年换了一位中年语文老师、班主任。老师的思维很超前。晚上我会检查作业,看到她完成了一项课外作业--如果班级是个企业,需要哪些岗位,如何管理。丫头居然做了一个表格,分了职务、工作范围,考核内容…惊呆了,我问她,你怎么会这些?她说电视剧里看到的。

第二件事让我对她刮目相看。体育中考,游泳可以代替800米,下定决心要学会游泳。爸爸教了她三个下午,但是蛙泳的速度还是不合格,最后一天下午,爸爸说,再教你个仰泳吧,自己觉得哪个行就用哪个,其实爸爸也放弃了。后来就训练了一次,参加考试了…仰泳通过了!太不可思议了!

第三件事让我觉得她很会融会贯通。江苏的语文阅读和作文总是最重要的。每次看到她的作文题,我也总是担心,这题目压力好大。与她沟通,她总说作文没问题,我会用公式套,拿不了高分,中上没问题。

第四件事,高考分数处出来了,全家傻眼了,位次与平时相差很大,数学考砸了(阅卷有新规,不看结果看过程,丫头做题爱跳步骤),她只安静了20分钟,从新开始选学校,自己选择,自己一所一所学校打电话,为自己大学翻身找学校。

第五件事,大一结束后。她最终选择了化学,而高中三年她只学了一年半的化学,高中选择的是物理生物。然而,大学一年里,她把化学学到最好。在没有父母监督的情况下,四六级也都高分通过,拿到了部分小竞赛奖项。时候

……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细节。天才很少,但是能控制自己、目标明确、责任心强、融会贯通…这些是学习好的基础。还有一点就是家长,请不要太功利也不要太主导孩子的思想。我们要学会陪伴、引导…

我觉得孩子聪明不聪明,从小细节最能发现,而不是哪一科。


豆豆家麻麻


侄女和邻居家女孩天天一起玩,看平时表现,百分百是邻居家女孩聪明,侄女在她跟前只有吃亏的份。

不过从小学开始,侄女的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从来没下来过班里前五名,而邻居家女孩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初中没上完就退学了,成绩差的根本就听不懂老师讲的课了,而我侄女现在高三了,成绩还是一样的好!

到现在,依然是,两个人站在一起,邻居家女孩更显聪明伶俐!


半世缘半世劫


我儿子在农村上的幼儿园,说真的十几年前的幼儿园也没学啥知识,基本上老师就是帮家长照顾孩子。小学一年级在县城重点,我认为起跑线输了,结果第一学期考试全年级笫一名,我才知道这孩子是块读书的材料。读初一时,老师怪他贪玩调皮经常打电话找家长,结果一考试老师也蒙了,年级第三名。十二年教育学习上家长很省心,也没上过辅导班,回家就是玩手机看电视,去年高考上了名牌985。所以我认为孩子聪明不再于那科,我儿子学的是理科,但他文科非常好,在大学诗词大赛中拿过一等奖。


朝花夂拾


我认为是数学。我们家“祖传”数学差😊哥哥嫂子侄儿数学差,我数学畸差,我女儿也是数学超烂😄所以我认为我们家里的人都不太聪明,都是老老实实干活挣钱,为人处世也不圆滑,反正不是市面上吃得开的那一种人。可能有人说了,数学奇才们好多都是书呆子呀?比如说陈景润等,可我身边数学好的人脑子真的很活络,比如我的小叔子,他的数学成绩不错,现在在社会上也混得风生水起,最起码比我们混得好得多……


凤146983974


聪明的学生从不偏科,每一科成绩都不错。

记得以前我们班有个学渣,只喜欢数学理科,语文英语看都不想看,然而为了成绩,他认真学了一下,马上排名全班前列。

而另一个擅长数学的无论怎么刻苦学习,语文英语都是不上不下,高下立判。

而且班级排名前列的基本都是各科都很优秀的,聪明的学生学什么都很快,只看愿不愿意。

其实许多理科生文科也是非常牛逼的,并不比文科生差


时运不济诸事不宜


我目前是准备迎接自己的小宝宝,我先说下自己的观点吧

首先,我觉得一个学生聪不聪明不能单纯的拿出成绩或一个学科来说,

有的学生天生就是对数学特别的敏感,

有的学生天生就对语文感兴趣

还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体育特别好


要是按照这种的说法,我就是属于那种特别不聪明的人,学习可以说中等偏下,但是我的综合体育特别好,通过体育我考上了二本,这样的成绩比那些学习好的考的还要好,后来自己工作几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所以单纯的拿聪明已经不能评价一个孩子的发展


一个学科的成绩只是当下这个时期的学习方法和努力的结果,不能因此否定学生的未来,也许下学期学生经过调整就可以超过第一名,甚至全年级第一。


最重要的是要学生有为自己而学习,掌握“学的能力”比掌握多少学分重要的多,毕竟以后拼的不是孩子有多少荣誉证书,而是在快速迭代的科技中能不能快速掌握最新科技和接纳,融入其中。


贺计划


笔者认为,一个学生聪不聪明在哪一个学科上都能得到相应的体现。



我们就以语文,数学,历史学科为例:

一个聪明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会非常注重阅读的重要性,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之所以成为大多数学生难以企及的高度,是因为阅读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考察,做好阅读,不光需要多读书,还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以及严密的逻辑结构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些功力,不光是需要你读书就能得到的!


举个例子,笔者的同学是一名理科生,藏教读于河北省一所非常著名的高中,这名同学的文字功底就非常的扎实,他不光要求自己书写端正,而且还要求自己作文内容丰富,有思想深度。笔者的这位同学,当年的手抄作文曾作为学校的范本,供同学们临摹。最终,这名同学的高考成绩语文成绩高达138分。这样的高分,可不仅仅是努力学习就能得到的,它需要你有非常深度的语文理解能力。

一般来说,数学是最能考验一个学生思维是否活跃的学科,在数学上,一般来说,好的,非常好,接近满分甚至是满分而成绩差的甚至是不及格。造成这么大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数学的思维逻辑性非常非常强,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更加注重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果按部就班的按照书本上的知识来学习,很难取得高分,这时候,聪明的学生就可以脱颖而出,他们往往毫不费力的就可以学好数学,甚至是还学有余力,但大多数同学都非常的吃力,尤其到高三阶段。


有的读者可能要问,历史学科也能看出哪个学生聪明吗?答案是肯定的。历史虽然是文科的学习,但是同学们不要忘了历史学习的内容非常的庞杂,很多学生反应历史学科往往是他们认为最难的文科学科,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历史学科的内容庞杂而难记,其实历史学习是有规律的,也是有方法的,对于优秀的文科生来说,历史年份就好像珍珠一样,是连成串的。而对于逻辑思维比较混乱的同学来说,这就非常非常的难。

因此,笔者认为,一个聪明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哪一科目时,都能快速而准确地找到该学科的学习要领,并将自己的了悟运用到实际的学习中,所以他们才能更快地取得好成绩,更高效地掌握学习的知识,如果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就要从小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书写习惯,勤能补拙是良训呀!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智商都是一样的,而最终每个人的结果是不同的,那是因为大家所坚持的深度不同,如果能够立下恒心去做一件事情,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成为一名聪明的学生。


说文写作


个人认为:不能以哪一科好坏来衡量一个人聪明与否。毛泽东主席、钱伟长教授就是例子。

因为一个人的学科专长与自己的心理特性、兴趣爱好、以及老师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毛泽东主席聪明吗?毫无疑问!一个没有喝过洋墨水、没有进过军校、21岁才进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师范生,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战略、诗词、管理堪称一流,技压群雄,谁能相较?但他数理化、艺术、英语很差,原因是他在小学、中学时就没有怎么学过,以至绘画经常就画个鸡蛋🥚交上去,数字经常不及格。后来一次在接待群众中遇到一位数学老师,他还开玩笑说:“我怕你啊”,随后他才解释是因为一直都“害怕”数学和数学老师。

钱伟长聪明吗?毫无疑问!他是我国伟大的力学家、物理学家、应用数学家,卓有成就的“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之一。但他同样在1931年的高考中数理化合计只考得25分(物理5分、化学13分、数学7分),英语0分。原因同样是因为中小学没有怎么教和学。他因为文史考满分被清华大学历史系破格录取,但“九一八”事件让他想转学物理,以为国家“造枪造炮”,所以开学以后历史系系主任陈寅恪一直等不到他来报道,而天天被磨着的物理系系主任吴有训又坚决不同意他转进来。后来几经活动,吴教授才同意他试读一年,数理化达到70分以上才可转学。他这一试,中国少了一个历史学家,却多了一个物理学家。




WILLSON39


聪明:褒义词。是用来表达对待某事某物有着好的想法和正确的逻辑,一般是用来赞美的词语。也可以形容某物有着某种与人类智慧共通之处,有着某种灵性,某种生命力。

这是汉语词典里对聪明的解释,虽有关天资,但更多的是基于理解力与思维力。单纯凭某一学科的表现就可以判断一个学生的聪明与否,未免显得过于武断也过于片面。

1 记忆力好就是聪明?

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里有个小女孩的记忆力震惊四座,她在春晚上能够对《百家姓》进行单点单背,《三十六计》、《百家姓》等都可以倒背如流,不仅如此,她的手指速算加法的速度比计算器还快。一时间,这个众人口中“聪明”的小姑娘火遍了全国,但事后证明这个孩子是经过了专门的记忆训练的。

记忆力强就能够说明一个孩子是聪明的吗?并非如此,记忆是一个人的认知初期,当记忆的提取是非常容易的,那么这段记忆就只能成为机械学习成功,而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这段记忆不能为其构建自身“智库”起到任何帮助作用。

《知识大迁移》的作者让我们明白,在这个信息量如此丰富的时代,单纯的机械记忆学习方式已经过时,而真正对我们有效的是意义学习,获得的是“元知识”。

因此仅从记忆力来判断一个孩子是否聪明并不科学!

2 某一学科的成绩可以判断一个孩子聪明?

有的人说到数学好的孩子聪明,因为数学好,其逻辑思维能力一定很好,无论从小学到大学,从数到微积分,头脑灵活的孩子确实学习来要轻松很多。

很多孩子因为不喜欢数学而转学文科,因为记忆的成分更多。但当他们经过了大学的学习后,深入学习《语言学》、《哲学》等等内容的时候,会逐渐发现其中依然蕴含着规律。

所有的学科都属于科学范畴,那么其中必然存在规律,而能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便是其具备逻辑思维能力的表现。

孩子成绩差的原因非常多,有关年龄、有关理解力,也有关自制力,包括抽象能力等等,实际上与聪明并不能直接有联系。用学科成绩来判断一个孩子是否聪明也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3 聪明是可以训练的

当一个孩子遇到了能够让他感兴趣的事情,其自内爆发出来的惊人的能力会让人瞠目结舌。

美国5岁一个小男孩Brynjar,因为自闭一直很孤独也不与人交往。但在其母亲及家人的帮助下,开始接触并痴迷于乐高。

前段时间,他花费历时700多个小时,56000余块小颗粒乐高积木,完成了一艘长8米、高1.5米的全球最大乐高“泰坦尼克”号模型,这个模型在美国田纳西州皮金福奇市“泰坦尼克”号博物馆展出。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Brynjar的性格越来越开朗,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同时他的功课成绩越来越好。

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性,表现出来的聪明也各不相同,单纯凭某科成绩或者某一项的表现就对孩子聪明与否下判断对教育有害无益。

但经过科学思维训练的孩子,其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其在学习以及个人成长上却有明显的优势,可见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我是鹰妈,愿意与你一起分享育儿、教育的一切问题,不焦虑不佛系,做智慧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