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4万,处于接娃时间鄙视链末端,除了焦虑父母还能做什么?

一个朋友说,他的同学月薪4万,在单位是人人羡慕的领导,妻子也在上班,虽然工作不如她,但也是月薪快上万的人,然而就这么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竟然因为接孩子的时间而被鄙视了。

月薪4万,处于接娃时间鄙视链末端,除了焦虑父母还能做什么?

原来这位同学和妻子平时没空接孩子,偶尔有次去早了,发现幼儿园门口已经有了很多人了,和大家一聊天才发现,这个点接孩子已经是晚的了,人家有的孩子上午上完课就被接走了,回去自己教,还有的是4点左右接去上兴趣班,6点左右接的就是没有兴趣班的了。不同的时间接孩子,从上到下形成了鄙视链。

鄙视链的背后是家长的焦虑

相比较而言,我觉得自己还算是一个比较佛系的妈妈,但当我和一些同学聊天过后,看见别人家的孩子用英语介绍自己,舞蹈跳的贼棒时,心理难免还是会觉得自家的孩子像个小傻子。这时候,即便是想让孩子自然生长,心底里也是忧心忡忡,对未来各种担忧。

月薪4万,处于接娃时间鄙视链末端,除了焦虑父母还能做什么?

当周围的家长都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补课班,为了孩子离学校近,一掷千金购买学区房时,很多家长都不淡定了,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都是身边的环境给"逼"出来的。

为了让孩子能站在鄙视链的上层,我们不惜砸重金让孩子学习,甚至有很多家庭,把全家收入的大部分都用在孩子的教育上。

走上鄙视链的上层有意义吗?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别人眼里是优秀的,尤其是老师的眼里,因此为了走上鄙视链的上层费尽心思。让别人都夸:"这孩子太厉害,琴棋书画样样通啊!"这样孩子的未来就稳定了吗?我们就不需要担忧了吗?

其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小时候学习成绩好,老师喜欢的同学长大后的成就并不如学习一般的孩子。

月薪4万,处于接娃时间鄙视链末端,除了焦虑父母还能做什么?

这是因为优秀的孩子从小自带光环,不愿做一些接地气的工作,来自小时候的优越感既是光环也是枷锁。而普通一点的学生,就有一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态度,什么都敢尝试,尝试的多了,成功的概率自然就提升了。

"人生是场马拉松,谁赢谁输还不一定",早期输在学习成绩上也未必会输了人生。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

一味地盲从,让孩子报补习班,并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那怎么才算是真正地为孩子着想呢?

1、 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学》一书中曾经这样写道:对于3-6岁上幼儿园的孩子,应该以游戏为主要的教育方式,用来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健全的人格,以及基础的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小的时候,不懂得知识背后的逻辑,不懂得背几首古诗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只是死记硬背罢了,这种学习法看似孩子懂的很多,其实是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月薪4万,处于接娃时间鄙视链末端,除了焦虑父母还能做什么?

并且可以说,这是一种无用之举。因为没有任何明确的意图和目的,这些记忆会经新的神经元整合入海马体,导致回路中储存信息的瓦解,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不重要的记忆很容易被整合过程所抹去。

这也就是有的孩子之前还会说几句英语,背几首古诗,后来却忘记了的原因。急不可待的让孩子学习一些知识,很可能最后知识记不住,还伤害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不如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慢慢来。

2、 不把焦虑传递给孩子

作家刘震云说:"生活本没有输赢,但如果你一旦有了胜负心,那你一定是输家"。

之前一个幼儿机构做过一项亲子活动实验,邀请了55对母亲和儿童来参加,孩子的年龄都在9-13岁。

月薪4万,处于接娃时间鄙视链末端,除了焦虑父母还能做什么?

活动要求孩子们在十分钟之内完成有一定难度的拼图,规则是母亲可以在旁边陪伴,但是不可以出手帮助。

结果,有的妈妈对孩子做出很多的干预,帮助孩子拼图,希望孩子能得到一个好的成绩。这种焦虑的行为,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你做不好的,你需要妈妈的帮助"。这种行为不仅会限制孩子的能力,还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对自己没信心。

其实,孩子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自愈能力,如果父母能够顺其自然,给孩子一定的成长空间,他会从挫折和错误中不断学习和调整的。

最好的教育,不是努力让孩子在鄙视链中力争上游,而是让孩子有自己的目的与方向,不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拥有强大内心

月薪4万,处于接娃时间鄙视链末端,除了焦虑父母还能做什么?

3、 帮助孩子提升内驱力

《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孩子不好好学习,其实都是没有动力的原因,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就从身边的小事中慢慢去发现他的喜好,让他对喜欢的事情有一个向往与追求,帮助孩子不断强大这个梦想,以至于实现它。

结束语:其实,生活还是要过得比较慢一点才好,慢一点才知道自己的路要怎么走,一味地从众,到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着,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踏踏实实的,认真做一些事情,不管是成绩还是其他都会有收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